niusouti.com

乙公司将该批电脑中的几台自行留用,因硬盘发生质量问题,导致乙公司的一部分重要 资料流失。给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A.乙公司可以起诉甲公司要求其支付违约金并且赔偿损失B.乙公司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承担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C.若乙公司向法院起诉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的,可以向乙公司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D.乙公司应当自损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法院提起违约诉讼E.乙公司应当自损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

题目

乙公司将该批电脑中的几台自行留用,因硬盘发生质量问题,导致乙公司的一部分重要 资料流失。给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

A.乙公司可以起诉甲公司要求其支付违约金并且赔偿损失

B.乙公司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承担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

C.若乙公司向法院起诉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的,可以向乙公司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D.乙公司应当自损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法院提起违约诉讼

E.乙公司应当自损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


相似考题

2.甲物资材料供应公司与乙商贸公司于2002年6月1日签订了一份合同,双方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供应某种材料1000公斤,价值20万元。2002年6月10日前,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定金6万元,6月is日前,甲公司向乙公司指定的送货人丙运输公司交货,丙公司负责将该批材料送到乙公司指定的地点。2002年6月13日,甲公司准备将该批材料交与丙公司发运时,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该批材料因故改由丁运输公司负责发运。但要等乙公司与丁公司签完合同后,再具体商定发货日期,甲公司对此未提出异议。后乙公司与丁公司签订了合同,在签订合同时,丁公司未作任何提示。2002年6月20日,乙公司通知甲公司将材料交与丁公司运送,但由于甲公司6月18日发生火灾,致使该批材料损毁30%。乙公司同意将未受损部分运走,受损部分则由甲公司自己处理而甲公司认为,该批材料发生毁损是在乙公司发生违约后,责任在乙公司。双方僵持不下,遂诉至法院。丁公司将该批材料运送到其所在城市的码头后,遂卸货走人。乙公司的押车人员认为丁公司应将该批材料运到乙公司指定的地点方可走人。丁公司坚持认为,该城市的码头是其固定卸货地点,公司对此有明确规定。除非乙分司另支付费用方可送到指定地点。双方因此也产生纠纷。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本例中共涉及几个合同关系,分别是什么合同?(2)甲公司与乙公司的合同是否发生变更?受损的30%部分应由谁承担?并说明理由。(3)乙公司与丁运输公司的纠纷应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4)本例中的定金担保是否合法?为什么?

更多“乙公司将该批电脑中的几台自行留用,因硬盘发生质量问题,导致乙公司的一部分重要 资料流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公司出售一批刀片服务器给乙公司,总价款为5000万元,甲、乙双方约定,该批服务器的总价款实行分期付款,在乙方支付全部款项之前,所有权归甲方所有。现在乙公司因周转资金需要,便将该批服务器出质给丙公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公司擅自将该批机器出质,甲公司有权要求取回标的物
    B.即使乙公司擅自将该批机器出质,甲公司也有可能无权要求取回标的物
    C.如果丙公司对该批机器的质权符合善意取得的要件,则甲公司无权要求取回标的物
    D.如果丙公司对该批机器的质权不符合善意取得的要件,则甲公司有权要求取回标的物

    答案:B,C
    解析:
    本题涉及所有权保留的买卖合同中的取回权问题。根据《买卖合同解释》第36条,买受人已经支付标的物总价款的75%以上,出卖人主张取回标的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在本解释第35条第1款第3项情形下,第三人依据《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己经善意取得标的物所有权或者其他物权,出卖人主张取回标的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此,如果乙公司已经支付总价款的75%以上或者丙公司善意取得该批机器的质权,甲公司即无权要求取回标的物。故选项AD错误,选项BC正确。综上,本题答案为BC。

  • 第2题:

    A区的甲公司与B区的乙公司签订家具加工合同,约定在C区由乙公司为甲公司加工一批家具;后由于生产条件限制,乙公司在D区完成了该批家具的加工,后因家具质量问题,甲公司起诉乙公司,本案有管辖权的法院是

    A.A区法院
    B.B区法院
    C.C区法院
    D.D区法院

    答案:B,C
    解析:
    根据解题思路,本案中不存在专属管辖,也不存在协议管辖,则进入法定管辖,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首先被告住所地B区法院有管辖权,其次是合同履行地,本案约定履行地和实际履行地不一致,由约定履行地(C区)法院管辖。综上,本题答案为BC。

  • 第3题:

    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要约,出售一批建筑材料。要约发出后,甲公司因进货渠道发生困难而拟撤回要约。甲公司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 )到达乙公司。

    A、在要约达到乙公司之前
    B、与要约同时
    C、在乙公司发出承诺前
    D、在乙公司发出承诺的同时
    E、在乙公司发出承诺后

    答案:A,B
    解析:
    要约撤回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 第4题:

    甲公司委托乙公司运输一批货物,运输途中,因发生地震导致全部货物灭失。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乙公司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B.乙公司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C.乙公司未收取运费的,则不得要求甲公司支付运费
    D.乙公司已收取运费的,则甲公司不得要求返还
    E.乙公司已收取运费的,则甲公司可以要求返还

    答案:B,C,E
    解析:
    (1)选项AB: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承运人能够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2)选项CDE: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因不可抗力灭失,未收取运费的,承运人不得要求支付运费;已经收取运费的,托运人可以要求返还。

  • 第5题:

    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要约,欲向其出售一批货物。要约发出后,甲公司因进货渠道发生困难而欲撤回要约。甲公司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

    • A、在要约到达乙公司之前到达乙公司
    • B、在乙公司发出承诺之前到达乙公司
    • C、与要约同时到达乙公司
    • D、在乙公司发出承诺的同时到达乙公司

    正确答案:A,C

  • 第6题:

    甲公司分批向乙公司购买自行车,双方约定必须使用丙公司的某型号的轮胎。乙公司在第三批自行车交付后,发生了财务困难,无力从丙公司购买轮胎来组合自行车。为了使乙公司能如期交付货物,甲公司向丙公司订购了某型号的轮胎一批,约定由丙公司直接交付给乙公司,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将来交付的自行车单价不包括轮胎价格。丙公司将轮胎交付于乙公司后,因为一场意外火灾,致使轮胎全部毁损。该批轮胎的损失应由谁承担?


    正确答案:此题涉及的是交付与风险负担的问题。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42条的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据此,如上题分析的,该批轮胎实际上已经由丙公司交付给了甲公司,而双方对风险负担又无特别约定,因而该批轮胎在交付之后的风险应由甲公司承担,至于乙公司,其仅处在使用人或代理人地位,且火灾的发生属意外事件,乙公司无过错,不应承担责任。

  • 第7题:

    中国甲公司向加拿大乙公司出口一批农产品,CFR价格条件。货装船后,乙公司因始终未收到甲公司的通知,未办理保险。部分货物在途中因海上风暴毁损。根据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公司在装船后未给乙公司以充分的通知,造成乙公司漏保,因此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 
    • B、该批农产品的风险在装港船舷转移给乙公司 
    • C、乙公司有办理保险的义务,因此损失应由乙公司承担 
    • D、海上风暴属不可抗力,乙公司只能自行承担损失

    正确答案:A

  • 第8题:

    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要约,欲向其出售一批货物。要约发出后,甲公司因进货渠道发生困难而欲撤回要约。甲公司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

    • A、在要约到达乙公司之前或与要约同时到达乙公司
    • B、在乙公司发出承诺之前到达乙公司
    • C、在收到承诺前到达乙公司
    • D、在乙公司发出承诺的同时到达乙公司

    正确答案:A

  • 第9题:

    问答题
    甲公司分批向乙公司购买自行车,双方约定必须使用丙公司的某型号的轮胎。乙公司在第三批自行车交付后,发生了财务困难,无力从丙公司购买轮胎来组合自行车。为了使乙公司能如期交付货物,甲公司向丙公司订购了某型号的轮胎一批,约定由丙公司直接交付给乙公司,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将来交付的自行车单价不包括轮胎价格。丙公司将轮胎交付于乙公司后,因为一场意外火灾,致使轮胎全部毁损。谁对该批轮胎享有所有权?

    正确答案: 此题涉及的是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交付。根据我国《物权法》第23条的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据此,判断本案中该批轮胎的所有权,首先应判断该批轮胎是否发生了交付。在本案中,甲公司是买受人,丙公司是出卖人。轮胎已经由丙公司根据甲公司的指示交付给了乙公司,故该批轮胎的所有权发生了变动,丙公司自交付后便不对该批轮胎享有所有权。但由于乙公司在接受交付时仅具有甲公司的使用人或代理人的身份,故可认为丙公司已经向甲公司完成了交付,故该批轮胎的所有权从丙公司转移至甲公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中国的甲公司与美国的乙公司订立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出售一批木材给乙公司,履行方式为:甲公司于7月份将该批木材自吉林交铁路发运至大连,后由大连船运至美国纽约,乙公司支付相应对价。但7月份,甲公司没有履行。8月3日,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该批木材至迟应在8月20日之前发运。8月10日,甲公司依约将该批木材交铁路运至大连。但该批木材在自大连至纽约的运输途中因海难损失80%。由于双方对货物灭失的风险约定不明遂发生争执。乙公司认为,甲公司未于7月份履行合同违约在先,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合同因甲公司未按时履行义务已终止,故货物损失的风险理应由甲公司承担。乙公司是否有权要求甲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为什么?

    正确答案: 有权。因为甲公司已经迟延履行合同,构成违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要约,欲向其出售一批货物。要约发出后,甲公司因进货渠道发生困难而欲撤回要约。甲公司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  )。
    A

    在要约到达乙公司之前或与要约同时到达乙公司

    B

    在乙公司发出承诺之前到达乙公司

    C

    在收到承诺前到达乙公司

    D

    在乙公司发出承诺的同时到达乙公司


    正确答案: D
    解析:
    《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 第12题:

    单选题
    中国甲公司向加拿大乙公司出口一批农产品,CFR价格条件。货装船后,乙公司因始终未收到甲公司的通知,未办理保险。部分货物在途中因海上风暴毁损。根据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
    A

    甲公司在装船后未给乙公司以充分的通知,造成乙公司漏保,因此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

    B

    该批农产品的风险在装港船舷转移给乙公司

    C

    乙公司有办理保险的义务,因此损失应由乙公司承担

    D

    海上风暴属不可抗力,乙公司只能自行承担损失


    正确答案: A
    解析:
    CFR指在装运港船上交货,卖方需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港所需的费用。但货物的风险是在装运港船上交货时转移。卖方义务主要有:①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的证件,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②签订从指定装运港承运货物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运输合同;在买卖合同规定的时间和港口,将货物装上船并支付至目的港的运费;装船后及时通知买方。③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为止的一切风险。④向买方提供通常的运输单据,如买卖双方约定采用电子通讯,则所有单据均可被同等效力的电子数据交换(EDI)信息所代替。
    买方义务主要有:①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的证件,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办理货物进口以及必要时经由另一国过境的一切海关手续,并支付有关费用及过境费。②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以后的一切风险。③接受卖方提供的有关单据,受领货物,并按合同规定支付货款。④支付除通常运费以外的有关货物在运输途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包括泊运费和码头费在内的卸货费。
    A项,在CFR术语下,卖方负责安排运输,而买方自行办理保险,因此在货物装上船前,即风险转移至买方前,买方应当及时向保险公司办妥保险。因此,卖方必须毫不迟延地通知买方货物已装上船。否则,卖方要承担违约责任。
    B项,在CFR术语下,货物风险在装运港船上交货时转移。
    CD两项,CFR术语中,买方乙公司并没有办理保险,原因之一是卖方甲公司未对其进行通知。所以,甲公司应该承担损失

  • 第13题:

    甲公司将自己所有的一批玉石质押给乙公司以获取现金。对于乙公司享有的该项质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批玉石的市价下降,则乙公司有权要求甲公司追加提供质押物
    B.乙公司经过甲公司的同意,可以将该批玉石再质押给丙公司
    C.乙公司在质押期间可以不经甲公司的同意而使用该批玉石
    D.乙公司自取得对该批玉石的占有之日起取得质权

    答案:B,D
    解析:
    本题涉及质权的问题。依《物权法》第216条的规定,因不能归责于质权人的事由可能使质押财产毁损或者价值明显减少,足以危害质权人权利的,质权人有权要求出质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出质人不提供的,质权人可以拍卖、变卖质押财产,并与出质人通过协议将拍卖、变卖所得的价款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故A项说法错误,不选。根据《物权法》第217条的规定,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转质,造成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向出质人承担赔偿责任。故B项说法正确。根据《物权法》第214条的规定,质权人在质押期间不得随意使用质押物,故C项的说法也不正确。最后,根据《物权法》第212条的规定,乙公司在占有该批玉石时即取得了质权,故D项说法正确。本题正确选项为BD。

  • 第14题:

    甲公司生产了一批台灯,并擅自在该批台灯上使用乙公司拥有的照明电器类商标“光明”;甲公司将该批台灯委托给不知情的丙公司保管;甲公司和丙公司的行为均侵犯了乙公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


    答案:错
    解析:
    “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在本题中,丙公司对该批台灯系侵权产品并不知情,不存在“故意”,不构成侵权。

  • 第15题:

    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钢材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将钢材卖给乙公司,甲公司必须将钢材运至乙公司指定的仓库。但该批钢材在铁路运输部门运输途中因泥石流毁损,则该毁损、灭失的风险由(  )。
    A.甲公司和乙公司分担
    B.铁路运输部门承担
    C.甲公司承担
    D.乙公司承担


    答案:C
    解析:
    【精解】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此外,货交第一承运人视为交付。本题中,虽然钢材已经送交给承运人,但风险并未转移,因为两公司的约定(必须送货上门)实际上排除了以交付作为风险承担的条件,属于两公司的额外约定,即甲应当承担钢材毁损、灭失的风险。另外,不可抗力系免责事由,铁路运输部门不承担钢材毁损、灭失的风险。

  • 第16题:

    中国的甲公司与美国的乙公司订立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出售一批木材给乙公司,履行方式为:甲公司于7月份将该批木材自吉林交铁路发运至大连,后由大连船运至美国纽约,乙公司支付相应对价。但7月份,甲公司没有履行。8月3日,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该批木材至迟应在8月20日之前发运。8月10日,甲公司依约将该批木材交铁路运至大连。但该批木材在自大连至纽约的运输途中因海难损失80%。由于双方对货物灭失的风险约定不明遂发生争执。乙公司认为,甲公司未于7月份履行合同违约在先,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合同因甲公司未按时履行义务已终止,故货物损失的风险理应由甲公司承担。本案中,货物损失的风险应由谁承担?为什么?


    正确答案: 由买方承担。根据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合同双方对风险承担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如果货物涉及运输,则在自货物按照合同交付给第一个承运人以运交买方时起,风险就转移给买方承担。本案中,即货物交由铁路运输时起就将风险移转买方承担。

  • 第17题:

    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纪念品,约定在甲公司所在地交货,交货时付款。乙公司将该批纪念品运至甲公司所在地,不料甲公司无正当理由拒收。乙公司只好将该批纪念品交当地公证机关提存,并嘱咐在甲公司付款前不得将纪念品交付给甲公司。在此期间,因当地发生自然灾害,致使部分纪念品毁损。数月后,因纪念品涨价,甲公司得知情况,派人来取货,因拒绝付款或者提供担保,被公证机关拒绝。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纪念品所受损失由甲公司承担
    • B、纪念品的保管费用由甲公司承担
    • C、公证机关无权拒绝甲公司领取纪念品
    • D、乙公司的交货义务已经履行

    正确答案:A,B,D

  • 第18题:

    甲公司分批向乙公司购买自行车,双方约定必须使用丙公司的某型号的轮胎。乙公司在第三批自行车交付后,发生了财务困难,无力从丙公司购买轮胎来组合自行车。为了使乙公司能如期交付货物,甲公司向丙公司订购了某型号的轮胎一批,约定由丙公司直接交付给乙公司,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将来交付的自行车单价不包括轮胎价格。丙公司将轮胎交付于乙公司后,因为一场意外火灾,致使轮胎全部毁损。谁对该批轮胎享有所有权?


    正确答案:此题涉及的是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交付。根据我国《物权法》第23条的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据此,判断本案中该批轮胎的所有权,首先应判断该批轮胎是否发生了交付。在本案中,甲公司是买受人,丙公司是出卖人。轮胎已经由丙公司根据甲公司的指示交付给了乙公司,故该批轮胎的所有权发生了变动,丙公司自交付后便不对该批轮胎享有所有权。但由于乙公司在接受交付时仅具有甲公司的使用人或代理人的身份,故可认为丙公司已经向甲公司完成了交付,故该批轮胎的所有权从丙公司转移至甲公司。

  • 第19题:

    下列选项中导致合同终止的选项为()。

    • A、甲公司和乙公司互负50万元债务,均已到期
    • B、甲欠乙一批货物,但乙目前下落不明,甲将该批货物提存
    • C、甲公司欠乙公司50万元的货物,而乙公司按约定应为甲公司提供价值5000元的劳务
    • D、甲公司欠乙公司50万元的债务,被乙公司免除
    • E、甲公司欠乙公司50万元的债务,甲公司与乙公司合并

    正确答案:A,B,D,E

  • 第20题:

    问答题
    甲公司分批向乙公司购买自行车,双方约定必须使用丙公司的某型号的轮胎。乙公司在第三批自行车交付后,发生了财务困难,无力从丙公司购买轮胎来组合自行车。为了使乙公司能如期交付货物,甲公司向丙公司订购了某型号的轮胎一批,约定由丙公司直接交付给乙公司,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将来交付的自行车单价不包括轮胎价格。丙公司将轮胎交付于乙公司后,因为一场意外火灾,致使轮胎全部毁损。该批轮胎的损失应由谁承担?

    正确答案: 此题涉及的是交付与风险负担的问题。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42条的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据此,如上题分析的,该批轮胎实际上已经由丙公司交付给了甲公司,而双方对风险负担又无特别约定,因而该批轮胎在交付之后的风险应由甲公司承担,至于乙公司,其仅处在使用人或代理人地位,且火灾的发生属意外事件,乙公司无过错,不应承担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甲公司委托乙公司销售某批商品200件,协议价为100元/件,该商品成本为60元/件,增值税税率为17%。假定商品已经发出,根据代销协议,乙公司不能将没有代销出去的商品退回甲公司;甲公司将该批商品交付乙公司时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金额为3 400元。乙公司对外销售该商品的售价为120元/件,并收到款项存入银行。根据上述资料,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甲材料供应商委托乙物流公司托运货物,货物包含有钢筋、水泥、黄沙,乙物流公司分三批运输。在运输途中,第一批黄沙因发生泥石流,造成全部损毁,而第二批钢筋因其保管不善发生锈蚀,第三批水泥在途中发生了合理损耗,甲材料供应商要求乙物流公司进行赔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物流公司必须对钢筋进行赔偿

    B

    乙物流公司可以不对黄沙进行赔偿

    C

    乙物流公司可以不对水泥进行赔偿

    D

    乙物流公司必须对所有损失进行赔偿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中国的甲公司与美国的乙公司订立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出售一批木材给乙公司,履行方式为:甲公司于7月份将该批木材自吉林交铁路发运至大连,后由大连船运至美国纽约,乙公司支付相应对价。但7月份,甲公司没有履行。8月3日,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该批木材至迟应在8月20日之前发运。8月10日,甲公司依约将该批木材交铁路运至大连。但该批木材在自大连至纽约的运输途中因海难损失80%。由于双方对货物灭失的风险约定不明遂发生争执。乙公司认为,甲公司未于7月份履行合同违约在先,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合同因甲公司未按时履行义务已终止,故货物损失的风险理应由甲公司承担。乙公司认为本案合同因甲公司违约已经终止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正确。根据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如果卖方不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履行其义务,则可以给卖方规定一段合理的额外时间,在此时间内,买方不能采取与此相冲突的救济方法。在本案中卖方即可以在买方规定的“至迟不超过8月20日”的合理时间内履行义务。合同依然有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甲公司委托乙拍卖公司拍卖其收到的一批抵债物资,下列关于该业务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

    乙公司是以自己的名义、而不是以甲公司的名义进行该拍卖活动

    B

    乙公司未经甲公司同意,以低于甲公司指定的价格卖出陔批物资,乙公司补偿甲公司差额的,该买卖对甲公司发生效力

    C

    乙公司以高于甲公司指定的价格卖出该批物资,甲乙公司无法商定、按照法律也无法确定增加报酬的,该差价归乙公司

    D

    乙公司与该批物资的买受人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丙公司迟迟不支付货款,导致甲公司受到损害,乙公司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 C,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