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水泥中f-CaO的危害性?”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原生动物中植滴虫属的形态及危害性。


    正确答案: 植生滴虫属(Phytomonas)虫体为单细胞,表面为细胞膜,形状可以改变,鞭毛1根或4根。有一个细胞核,胞质分化,各司其功能,如鞭毛是运动胞器;胞口、胞咽、食物胞和胞肛是营养胞器,眼点是感觉胞器等。身体虽为一个单细胞,但它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具有一切作为一个动物所具有的功能。
    细管植生滴虫(Phytomonasleptovasorum)是南美洲咖啡树韧皮部坏死病的病原物,受害的树木呈现稀疏的变黄和落叶,随着变黄和落叶的逐渐增多,只有幼嫩的顶叶还保留着,其它部位都成光秃的枝条。根尖部开始枯死,树势恶化最终死亡。在最初出现症状时,在韧皮部中只有很少几个大的(14-18μm×1.0-1.2μm)梭形的鞭毛虫。许多叶片变黄并脱落,鞭毛虫的数量增多,细长而呈梭形,大小为4-1μm×0.3-1.0μm.病害可以通过根接而传染,但不能通过绿色的枝条或叶片的嫁接而传播。
    南美洲的椰子心腐病、哥伦比亚的油棕树速萎病也是由植生滴虫(Phytomonassp.)引起的。植生滴虫属还有一些种类危害植物,其中Phytomonaselmassiani寄生在萝摩科的马利筋草上,是由昆虫介体传播的。Pbancrofti寄生桑科的无花果;Pleeptovasorum寄生在咖啡树上;P.francai寄生木薯,在巴西引起木薯空根病。

  • 第2题:

    为了确保水泥熟料的安定性,应控制f-CaO的含量,一般回转窑熟料控制在()以下,立窑熟料控制在()以下。


    正确答案:1.0%;2.5%

  • 第3题:

    检验水泥中f-CaO是否过量常是通过()。

    • A、压蒸法
    • B、长期温水中
    • C、沸煮法
    • D、水解法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出磨水泥产生假凝现象一般来说是由于()过高造成的。

    • A、水泥中的C3A
    • B、磨内水泥温度
    • C、水泥中C3S
    • D、水泥中f-CaO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为什么要控制水泥熟料中的f-CaO?


    正确答案: f-CaO是水泥熟料的有害成份,因为在烧成温度下,生成的f-CaO晶体颗粒,呈死烧状态,水化速度很慢,在水泥水化、硬化,并有一定强度后f-CaO才开始水化。产生体积膨胀,致使水泥石强度下降、开裂,甚至崩溃,造成安定性不良。因此必须控制熟料中的f-CaO。

  • 第6题:

    简述f-CaO产生的危害。


    正确答案:水化慢;体积膨胀;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水泥中f-CaO的危害性?

    正确答案: f-CaO水化速度很慢,在水泥加水凝结硬化后,与水反应生成Ca(OH)2晶体,体积增大近一倍,产生膨胀应力,以致破坏水泥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水泥储存时间越长,密度(),因为水泥中密度较大的F-CaO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产生了密度较小的Ca(OH)2和CaCO3。

    正确答案: 越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控制水泥熟料中的f-CaO?

    正确答案: f-CaO是水泥熟料的有害成份,因为在烧成温度下,生成的f-CaO晶体颗粒,呈死烧状态,水化速度很慢,在水泥水化、硬化,并有一定强度后f-CaO才开始水化。产生体积膨胀,致使水泥石强度下降、开裂,甚至崩溃,造成安定性不良。因此必须控制熟料中的f-CaO。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熟料中的f-CaO太多会导致()降低。
    A

    熟料中C3S

    B

    水泥安定性

    C

    水泥凝结时间

    D

    标准稠度用水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检验水泥中f-CaO是否过量常是通过()。
    A

    压蒸法

    B

    长期温水中

    C

    沸煮法

    D

    水解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出磨水泥安定性不合格一般来说是由于()过高造成的
    A

    水泥中C3A

    B

    磨内水泥温度

    C

    水泥中C3S

    D

    水泥中f-CaO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熟料中f-CaO的危害。


    正确答案: f-CaO是水泥熟料中的有害成份,水化时易产生体积膨胀,导致水泥强度下降,甚至龟裂、崩溃,偏高时会造成水泥安定性不良。

  • 第14题:

    GB/T21372—2008硅酸盐水泥熟料标准规定,熟料中f-CaO≤()。

    • A、2.0
    • B、1.5
    • C、2.5
    • D、1.0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出磨水泥安定性不合格一般来说是由于()过高造成的

    • A、水泥中C3A
    • B、磨内水泥温度
    • C、水泥中C3S
    • D、水泥中f-CaO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熟料中的f-CaO太多会导致()降低。

    • A、熟料中C3S
    • B、水泥安定性
    • C、水泥凝结时间
    • D、标准稠度用水量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熟料f-CaO的过程控制指标应严于商品熟料的f-CaO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单选题
    GB/T21372—2008硅酸盐水泥熟料标准规定,熟料中f-CaO≤()。
    A

    2.0

    B

    1.5

    C

    2.5

    D

    1.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什么是二次f-CaO?二次f-CaO产生的原因、性质及其对水泥质量的影响是什么?

    正确答案: 高温分解的f-CaO称为二次f-CaO。一般存在于还原、慢冷的棕色熟料中。当窑内物料遇到中度还原气氛时,Fe2O3被还原成FeO,使物料过早出现液相而结大块,
    这种棕褐色大块熟料冷却比较慢,在冷却过程中Fe-进入阿利特晶格中,使C3S分解,慢冷是造成C3S分解的因素之一。
    在C3S的分解反应中,铁起着重要作用,即在中度还原气氛和铁的存在下,可能是二价铁进入C3S晶格中,C3S显得不稳定,致使它分解为C2S、f-CaO和亚铁酸盐。
    分解的产物具有密集的蚁状共生结构,呈阿利特假形,在同一试样中往往大小不同,但均很小,二次分解的产物呈最微细的共生结构的情况下,采用甘油酒精法测得的f-CaO数值往往偏低。这是二次f-CaO与其它类型f-CaO的差异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出磨水泥产生假凝现象一般来说是由于()过高造成的。
    A

    水泥中的C3A

    B

    磨内水泥温度

    C

    水泥中C3S

    D

    水泥中f-CaO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熟料中f-CaO的危害。

    正确答案: f-CaO是水泥熟料中的有害成份,水化时易产生体积膨胀,导致水泥强度下降,甚至龟裂、崩溃,偏高时会造成水泥安定性不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f-CaO产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 配料不当;生料过粗;煅烧不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为了确保水泥熟料的安定性,应控制f-CaO的含量,一般回转窑熟料控制在()以下,立窑熟料控制在()以下。

    正确答案: 1.0%,2.5%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