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Co-Mo系催化剂使用前为什么要进行硫化?硫化机理是什么?硫化特点和终点标志?

题目

Co-Mo系催化剂使用前为什么要进行硫化?硫化机理是什么?硫化特点和终点标志?


相似考题
更多“Co-Mo系催化剂使用前为什么要进行硫化?硫化机理是什么?硫化特”相关问题
  • 第1题:

    双金属、多金属重整催化剂进油前为什么需进行预硫化?


    正确答案:双金属、多金属重整催化剂在开工初期往往由于加氢裂化性能强,活性高,导致反应速度过快,易发生超温现象,导致催化剂和反应器的损坏,因此,进油前需进行预硫化,以适当减弱其加氢裂化性能。

  • 第2题:

    加氢精制与加氢裂化催化剂为什么要预硫化?常用什么样的硫化剂?硫化条件对于催化剂的预硫化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当催化剂装入反应器后,活性组分是以氧化态存在的,只有呈硫化物的形态,才具有较高的活性。因此,使用前必须进行预硫化。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有气相预硫化与液相预硫化两种方法:气相预硫化(亦称干法预硫化),即在循环氢气存在下,注入硫化剂进行硫化;液相预硫化(亦称湿法预硫化),即在循环氢气存在下,以低氮煤油或轻柴油为硫化油,携带硫化剂注入反应系统进行硫化。影响预硫化效果的主要因素为预硫化温度和硫化氢浓度。

  • 第3题:

    CO-MO系催化剂在使用前要进行硫化是因催化剂使用前是以氧化态,其活性远低于硫化状态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催化剂硫化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催化剂在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为了控制催化剂的活性,其活性金属组分是以氧化态的形式存在的;催化剂经过硫化以后,其加氢活性和热稳定性都大大提高,所以催化剂在接触油之前必须进行预硫化,使其活性和稳定性都能达到生产要求。

  • 第5题:

    加氢催化剂为何要进行预硫化?


    正确答案: 加氢精制催化剂均采用钼、钴、镍、钨等金属作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在成品催化剂中这些元素都是以金属氧化物的状态分布在多孔的担体上。而催化剂中的金属只有呈硫化态时,其加氢活性、稳定性、选择性、抗毒物性、使用寿命等各项性能才能达到最高水平,因此要进行预硫化。

  • 第6题:

    Co-Mo催化剂硫化后才具有高活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加氢催化剂为什么进行硫化?


    正确答案:答:加氢裂化催化剂的金属组分在制备时一般均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而这些活性金属组分只有呈硫化物的形态,才有较高的活性。因此在装催化剂后,开工之前必须对加氢裂化催化剂进行预硫化处理,以提高其活性并延长其寿命。 

  • 第8题:

    影响Co-Mo系统催化剂反硫化的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汽气比,温度和硫化氢浓度是影响Co-Mo系统催化剂反硫化的关键因素。

  • 第9题:

    23#催化剂为什么要硫化?


    正确答案:催化剂在装运贮存期间是以氧化态存在的,必须对其进行还原才能达到最好活性起到正常的催化作用。

  • 第10题:

    问答题
    Co-Mo系统催化剂使用前为什么要进行硫化?

    正确答案: 因该催化剂使用前是以氧化态存在的,其活性远低于硫化状态。在适当条件下,使催化剂发生反应而生成硫化物,才有较好的低温活性,所以Co-Mo系统催化剂使用前要进行硫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影响Co-Mo系统催化剂反硫化的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汽气比,温度和硫化氢浓度是影响Co-Mo系统催化剂反硫化的关键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Co-Mo系统催化剂反硫化的机理?

    正确答案: Co-Mo系统催化剂反硫化主要是催化剂成分中的MoS2的反硫化,其反硫化反应为:MoS2+2H2O=MoO2+2H2S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高温硫化氢腐蚀机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高温硫化氢腐蚀为均匀腐蚀,反映为铁同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亚铁和氢气,腐蚀速率受温度高低、硫化氢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 第14题:

    催化剂硫化时为什么要先预湿?


    正确答案: 催化剂的预湿,通过试验研究和工业实践,已成为加氢精制催化剂载工的步骤,特别是滴硫庆加氢反应中,必须便用催化剂的预湿技术其主要作用有两点:一是使催化剂颗粒均处于润滑状态,防止催化剂层中的“干区”的丰在,而“干区”的存在将降低催化剂的部活性:另一作用是使含硫油中的硫化物吸附在催化剂上,防止活性金属氧化物被氢气还原给硫化带来困难,有利于提高硫化催化剂的活性。另外,预湿还可以避免水对催化剂质量的影响。

  • 第15题:

    Co-Mo系催化剂预硫化的温度一般在()。

    • A、150~350℃
    • B、180~320℃
    • C、220~480℃
    • D、250~550℃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在开工之前,为什么催化剂要进行预硫化?


    正确答案:因为含有元素周期表中第ⅥB族活性组分的催化剂,活性组分呈氧化态时其活性很低,只有在硫化态下其才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我装置使用的催化剂符合前述情况,所以,在使用之前也应进行预硫化。

  • 第17题:

    钴钼(镍钼)催化剂的硫化如何进行?常用的硫化剂是什么?


    正确答案: 新鲜的钴钼(镍钼)催化剂活性组分均以氧化态存在。在硫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钴钼(镍钼)氧化物都立即变成硫化物,实际上钴钼(镍钼)氧化物中的氧随着硫化物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地为硫所取代。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硫化合物与催化剂上的活性组分反应十分迅速,尾气中含硫较低;随后尾气中硫含量逐渐升高。此时,视为第二阶段开始,在这个过程,金属组分进一步被硫化。当尾气中硫化氢达到稳定值,并不继续升高,可视为第三阶段,则硫化结束。通常硫化结束时,催化剂吸硫量约为本身重量的5%左右。
    常用的硫化剂有硫化氢,二硫化碳或其它有机硫化合物。但选用硫化氢或二硫化碳等硫化物,其硫化后催化剂活性最佳。一般选用二硫化碳进行硫化,这种硫化物便宜且容易控制硫化过程。

  • 第18题:

    催化剂预硫化前为什么要进行催化剂干燥脱水?


    正确答案: ①绝大多数加氢催化剂都以氧化铝或含硅氧化铝作为载体,属多孔物质,吸水性强,一般吸水可达1%~3%,最高可达5%以上;
    ②当潮湿的催化剂与热的油气接触时,其中的水分迅速汽化,导致催化剂孔道内水汽压力急剧上升,容易引起催化剂骨架结构被挤压崩塌;
    ③而且,这时反应器底部催化剂床层是冷的,下行的水蒸汽被催化剂冷凝吸收要放出大量的热,又极易导致下床层催化剂机械强度受损,严重时发生催化剂颗粒粉化现象,从而导致床层压降增加;
    ④因此,催化剂预硫化前要进行催化剂干燥脱水。

  • 第19题:

    Co-Mo系统催化剂使用前为什么要进行硫化?


    正确答案: 因该催化剂使用前是以氧化态存在的,其活性远低于硫化状态。在适当条件下,使催化剂发生反应而生成硫化物,才有较好的低温活性,所以Co-Mo系统催化剂使用前要进行硫化。

  • 第20题:

    触媒硫化前为什么要先加热?


    正确答案: 触媒硫化前先加热主要是防止蒸气冷凝,造成触媒粉化床层带水,破坏触媒物理性能。

  • 第21题:

    问答题
    Co-Mo系催化剂使用前为什么要进行硫化?硫化机理是什么?硫化特点和终点标志?

    正确答案: 因该硫化剂使用前是以氧化态存在的,其活性远低于硫化状态。在适当的条件下,使催化剂发生硫化反应而生成硫化物,才具有较好的低温活性,所以Co—Mo系催化剂使用前要进行硫化。
    硫化机理是:
    C.S2+4H2=2H2S+CH2ΔH°=﹣240.9KJ/mol
    M.oO3+2H2S+H2=MoS2+3H2OΔH°=﹣48.2KJ/mol
    C.oO+H2S=COS+H2OΔH°=﹣13.4KJ/mol
    硫化特点:三高一短。较高的空速,高CS2,高温下强化硫化,短的硫化时间。
    硫化终点标志是床层各占温度最后都应在425℃保持2小时,同时分析出口H2S浓度连续3次在10g/Nm3以上,可以认为硫化结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催化剂预硫化前为什么要进行催化剂干燥脱水?

    正确答案: ①绝大多数加氢催化剂都以氧化铝或含硅氧化铝作为载体,属多孔物质,吸水性强,一般吸水可达1%~3%,最高可达5%以上;
    ②当潮湿的催化剂与热的油气接触时,其中的水分迅速汽化,导致催化剂孔道内水汽压力急剧上升,容易引起催化剂骨架结构被挤压崩塌;
    ③而且,这时反应器底部催化剂床层是冷的,下行的水蒸汽被催化剂冷凝吸收要放出大量的热,又极易导致下床层催化剂机械强度受损,严重时发生催化剂颗粒粉化现象,从而导致床层压降增加;
    ④因此,催化剂预硫化前要进行催化剂干燥脱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触媒硫化前为什么要先加热?

    正确答案: 触媒硫化前先加热主要是防止蒸气冷凝,造成触媒粉化床层带水,破坏触媒物理性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