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适时收获、翻耕应注意哪些事项?

题目

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适时收获、翻耕应注意哪些事项?


相似考题
更多“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适时收获、翻耕应注意哪些事项?”相关问题
  • 第1题:

    旱地马铃薯全膜高垄侧播栽培技术选用良种要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选用优质高产、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结薯集中、商品性好的庄薯3号、陇薯3号、5号、6号、新大坪等优良品种。
    1、种子处理将马铃薯种薯在平坦的土质场上或院落上摊开,晒种2~3天,忌在水泥地上晒种。
    2、种薯的切块与切刀消毒种薯切块不宜过小,以免切块中水分、养分不足,影响幼苗发育,而且不抗旱,易缺苗。一般切块重量不低于30g,每块带有2个以上的芽眼。切块时如发现病薯、烂薯,不仅应立即剔除,而且还必须进行切刀消毒,否则切刀传染病毒,大田种植易大面积染病,影响产量。
    切刀消毒常用四种方法:
    ①高锰酸钾溶液;
    ②5%来苏尔溶液;
    ③75%洒精;
    ④火烧或沸水消毒。
    切块后要进行草木灰拌种。并在17~18℃和80~85%的湿度条件下保持3~5天,使切口木栓化,以避免播后烂块缺苗。
    3、整薯播种小整薯具有生命力强,抗旱性强,易发芽,幼苗健壮,避免病菌交叉感染等特点,生产上应提倡优先选用小整薯作种薯。脱毒种薯用20~25g,常规种薯用50~70g的小整薯进行播种,不但能发挥其顶端优势,具有抗旱增产保证苗全、苗壮、抗病虫等突出优势,而且能达到高产、稳产。在同等条件下,比用切块种薯播种增产20%以上,增产效果显著。

  • 第2题:

    旱地马铃薯全膜高垄侧播栽培技术的病虫害防治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在晚疫病发生的初期,要及时发现清除病株,并对中心病株周围30~50米范围内的植株,喷洒化学药剂,以后视情况每隔7~10天喷药一次,一般喷2~3次,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品可选择58%甲霜灵锰锌、64%杀毒矾、大生M-45、72%杜邦克露、69%安克锰锌等。发病普遍时,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000~1500倍液;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交替使用。每7天左右喷1次,连喷3~7次。青枯病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14~28g/亩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隔10天灌1次,连续灌2~3次。环腐病可用50mg/kg硫酸铜浸泡薯种10分钟。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14~28g/亩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蚜虫可用25~40g/亩的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10~20g/亩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4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金针虫、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可用0.38%苦参碱乳油500倍液,或50mL/亩的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65~130g/亩的80%的敌百虫可湿性粉剂,用少量水溶化后和炒熟的棉籽饼或菜籽饼70~100kg拌匀,于傍晚撒在幼苗根的附近地面上诱杀。

  • 第3题:

    旱地马铃薯全膜高垄侧播栽培技术选茬整地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梯田地或坡度在15度以下的缓坡地,茬口以豆类、小麦茬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整地,达到地面平整、土壤细绵,无土块,无根茬。

  • 第4题:

    马铃薯播前催芽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切块种薯应放于阴凉处,使切面尽快愈合,不能直接放置光下,应在阴影里。
    (2)种薯应当散放(堆)催芽,不能装在袋子里堆在一起,这样很难观察到催芽情况。如室内温度适宜,可放在浅筐中或一层层架子上或干净干燥的地板上,加强通风,减少潮湿,避免引起薯块腐烂。
    (3)薯块堆放不宜太厚,以2-3层为宜,避免下层薯块长长芽。
    (4)避免雨淋和霜冻。

  • 第5题:

    地膜覆盖黑色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适时收获是在什么时候?


    正确答案: 待茎叶变黄适时收获,收获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机械损伤,以免影响商品质量。

  • 第6题:

    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土壤消毒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地块,整地起垄时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0.5kg加细沙土30kg,拌成毒土撒施,或兑水50kg喷施。每喷一垄带覆盖后再喷下一垄带,以提高药效。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整地起垄后用50%乙草胺乳油100g兑水50kg全地面喷雾,然后覆盖地膜。

  • 第7题:

    旱地马铃薯全膜高垄侧播栽培技术合理密植有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种植密度根据地域控制,肥力较高的川台地、梯田地,株距为25~32cm,每亩保苗3500~4500株,肥力较低的旱坡地可适当放宽到32~37cm,每亩保苗3000~3500株。一般是阴湿区密植,干旱地区宜稀,播种深度约15~20cm。

  • 第8题:

    全膜覆土穴播二茬油菜栽培技术的田间管理(秋冬管理、适时追肥、防治病虫害)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秋冬管理:管理目的是“培育壮苗,安全越冬”。及时进行间苗、定苗,一般在2片真叶时间苗,在3~4片真叶时定苗,按照留“壮苗、大苗、匀苗、纯苗”的原则进行,每穴留3~4株为宜。
    (2)适时追肥:油菜苗期需肥较多,返青期可视苗情用小麦穴播机施5~9㎏/亩尿素以利壮苗。现蕾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比较旺盛,是追肥的关键时期,扬花期喷0.1~0.2%硼酸溶液,对提高千粒重和含油率有显著作用。
    (3)防治病虫害:常见的油菜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菜根蝇、黄条跳甲、菜茎象甲和蚜虫等。应以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等农业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霜霉病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代森铵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每亩用16%粉锈宁55g或25%粉锈宁35g加水15~20㎏,低量喷雾防治;菜根蝇用50%辛硫磷1000~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黄条跳甲、菜茎象甲、蚜虫用20%氰戊菊酯1500~2000倍液、10%吡虫啉1500~2000倍液或40%乐果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尤其是油菜黑缝叶甲在近几年为害严重,是对油菜有毁灭性的害虫,发生在返青前后时,用瓢甲敌1500~2000倍液防治,发生在油菜荚期时,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混合40%乐果1000倍液防治,可兼治蚜虫、潜叶蝇等。

  • 第9题:

    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覆膜时间?


    正确答案: 秋季覆膜(10月下旬至土壤封冻前):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耙地,在封冻前起垄覆膜。此时覆膜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但是地膜在田间保留时间长,要加强冬季管理,秸秆富余的地区可配套应用秸秆覆盖护膜。
    顶凌覆膜(3月上中旬土壤昼消夜冻时):早春土壤昼消夜冻时,及早整地、起垄覆膜。此时覆膜保墒增温效果好,特别有利于发挥该项技术的增产增收优势。

  • 第10题:

    全膜覆土穴播二茬油菜栽培技术选用良种、选用良种、合理密植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选用良种:选择抗寒、抗旱、抗病、丰产、适合我县地域种植的新品种陇油8号和陇油9号,种植时用5%甲拌磷颗粒剂2kg/亩拌种,以防地下害虫。
    2、适期播种:我县冬油菜适宜播种期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8~20℃左右为宜,即在8月中下旬播种较好,播种时穴行错开小麦茬。
    3、合理密植:要获得油菜增产,必须要合理密植,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争取多结角、多结粒。用小麦穴播机进行机播,由于油菜籽粒小,难于控制下籽量,可采用炒熟的谷子与油菜籽按6:1混匀进行播种,调整下籽孔为每穴3~4粒,在120cm地膜上播种6行,播量为0.5㎏/亩,密度为2.6~2.8万穴/亩,穴距12cm。

  • 第11题:

    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选地和整地的适宜范围有哪些?


    正确答案: 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上,土壤性状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坡度在15度以下的地块,不宜选择陡坡地、石砾地、重盐碱等瘠薄地。
    整地:一是伏秋深耕,即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耕深达到25~30㎝,耕后要及时耙耱;二是覆膜前浅耕,平整地表,耕深达到18~20㎝,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旋耕机旋耕,做到“上虚下实无根茬、地面平整无坷垃”,为覆膜、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其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是甘肃农技部门经过多年研究、推广的一项新型抗旱耕作技术,该技术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实现了保墒蓄墒、就地入渗、雨水富集叠加、保水保肥、增加地表温度,提高肥水利用率的效果。
    其特点:
    一是显著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尤其是秋覆膜和顶凌覆膜避免了秋冬早春休闲期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又减轻了风蚀和水蚀,保墒增墒效果显著;
    二是显著的雨水集流作用。田间相间的大小垄面是良好的集流面,将微小降雨集流入渗于玉米根部,大大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
    三是增加了积温,扩大了玉米及中晚熟品种的种植区域;四是有效抑制田间杂草,减轻土壤的盐碱为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玉米子粒生理成熟期应适时收获。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覆后管理有哪些?


    正确答案: 田间覆膜完成后,切实抓好防护管理工作,严禁牲畜入地践踏、防止大风揭膜。要经常沿垄沟逐行检查,一旦发现破损,及时用细土盖严。覆盖地膜一周左右后,地膜与地面贴紧时,在垄沟内每隔50cm处打一直径3mm的渗水孔以便降水入渗。

  • 第15题:

    留膜免耕二茬小麦栽培技术种植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当地膜覆盖栽培的前茬作物收获后,留根留茬留膜不犁地,休闲晒垡期只除草(人工或药剂均可),待下季作物播期到时只播种。多茬种植形式有小麦→小麦→油菜或马铃薯。一般种2~3茬,操作简便。
    1、重施深施肥料为了实现一膜两用,两季增产,解决下茬作物缺肥的问题,前茬作物播前要深翻地、重施底肥,一般亩施农家肥4000~5000㎏,尿素20㎏,二铵10㎏,为下茬作物的生长贮备肥源。
    2、护膜收获前茬作物时,要保护地膜,为求不破或少破,这样才能达到纳雨保墒的作用。地膜小麦收获后,膜面要浅覆土,以免烈日曝晒,加速地膜老化破损。
    3、及时清除杂草人工或化学除草均可。
    4、适期播种一般较新膜提前5~10天。
    5、其它管理措施与新膜小麦相同。

  • 第16题:

    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苗期管理:地膜小麦采用穴播,如有穴苗错位膜下压苗,应及时放苗封口。覆膜后有杂草长出地膜,需人工除草。
    2、中后期管理:以叶面追肥,病虫害防治为主。用磷酸二氢钾、多元微肥及尿素等进行叶面追肥,补充营养,增强抗旱能力,促进灌浆,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同时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3、病虫害防治:小麦病虫害种类繁多,条锈病、白粉病、红黄矮病、全蚀病、麦蚜、麦红蜘蛛、地下害虫及中华鼢鼠常年发生,危害面广,要及时防治。
    (1)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每亩可用20%粉锈宁乳油60~80ml兑水50kg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天防治一次,共喷2~3次,即可有效控制白粉病,亦可起到预防小麦条锈病的作用。
    (2)麦蚜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10%吡虫啉1000倍液、3%蚜克星1500倍液兑水喷雾。
    (3)麦红蜘蛛可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螨克净2000倍液喷雾。
    (4)中华鼢鼠可用鼢鼠灵诱杀或弓箭射杀。
    4、适时收获:当小麦进入蜡熟期,籽粒变硬,及时收获。

  • 第17题:

    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在种植前要做哪些播前准备?地块选择、深耕蓄墒、施肥、选择地膜、选用良种等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川、塬、梯田、沟坝、缓坡(15°以下)等平整土地,以豆类、马铃薯、禾本科作物茬口为宜。
    2、深耕蓄墒: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晒垡,熟化土壤,接纳降水,耙耱收墒,做到深、细、平、净。
    3、施肥:前茬作物播前翻地、重施底肥,每亩施优质农家肥4000~5000kg,尿素15~20kg,过磷酸钙50~60kg。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结合浅耕后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0.5kg加细沙土30kg,拌成毒土撒施,或兑水50kg喷施。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结合浅耕可用50℅乙草胺乳油100g兑水50kg全地面喷施,喷完后及时覆膜。
    4、选择地膜:选用厚度为0.008mm~0.01mm,宽120cm的高强度地膜,每亩用量5~6kg。
    5、选用良种:选择耐旱、抗病、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播前精选种子,保持纯度达98%,发芽率达95%以上。近年主要推广的小麦良种有:静宁10号、中梁24号、静麦1号、天选45号、陇鉴9811、兰天19号等。

  • 第18题:

    旱地马铃薯全膜高垄侧播栽培技术应怎样进行合理施肥?


    正确答案: 要坚持以农家肥为主,配施化肥。大量施用化肥和不采用配方施肥是造成马铃薯腐烂,影响马铃薯品质和商品率的主要因素,同时易造成土壤板结。多施有机肥不但可改良土壤,而且能提高马铃薯品质。一般亩施腐熟土粪3000kg以上,配合有机肥,亩施过磷酸钙50~60kg,尿素15~20kg(一般留下10kg左右的尿素作追肥),硫酸钾20kg。

  • 第19题:

    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划行和施肥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划行:每幅垄分为大小双行,幅宽110厘米。用木材或钢筋制作大行齿距70cm、小行齿距40㎝的划行器划行,首先在地边划一边线,沿边线35cm处划小行边线,然后一小一大间隔划完全田。
    施肥: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应加大肥料施用量。一般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5000kg(若计划采用一膜两用,由于免耕施肥困难,头年农肥施用量应增加到7000kg以上),起垄前均匀撒在地表。尿素15~20kg,过磷酸钙50~60kg,硫酸钾15~20kg,硫酸锌2~3kg或亩施玉米专用肥80kg,化肥混合均匀后撒在小垄的垄带内。

  • 第20题:

    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起垄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川台地按作物种植走向开沟起垄、缓坡地沿等高线开沟起垄,大垄宽70cm、高10cm,小垄宽40cm、高15cm,每幅垄对应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两个垄面。要求垄和垄沟宽窄均匀,垄脊高低一致。

  • 第21题:

    旱地马铃薯全膜高垄侧播栽培技术土壤处理的方式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是地下害虫防治: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在整地起垄时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0.5㎏加细沙土15㎏,制成毒土后撒施。
    二是膜下除草:整地起垄时用50%的乙草胺乳油全地面均匀喷雾,然后覆盖地膜。乙草胺除草效果受土壤湿度影响很大,土壤湿度较大、温度较高的山旱地或地膜覆盖田每亩用本剂50~70g,兑水30㎏,寒冷地区的旱田每亩用本剂150~200g,兑水40~50㎏。

  • 第22题:

    旱地马铃薯全膜高垄侧播栽培技术的起垄覆膜技术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大小垄共宽120cm。每个播种沟对应大小两个集雨垄面,大小垄相接处为播种沟。垄沟宽窄要均匀,垄脊高低一致,小垄50cm,大垄70cm。自制小行50cm、大行70cm的划行器划行后,用步犁沿划线向小行中间翻耕起小弓形垄,垄高10~15cm。将起小垄时的犁壁落土沿犁沟用手耙刮至两小垄间,整理成大垄,垄高10~15cm。然后用120cm地膜全膜覆盖,两膜相接大垄中间,用土压实,每隔2米横压土腰带。在垄沟打孔破膜纳雨。缓坡地沿等高线开沟起垄。覆膜时间可在播前20~30天进行,以利保墒和积蓄春雨,提高土壤含水量,有利出苗。

  • 第23题:

    全膜覆土穴播二茬油菜栽培技术收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油菜收获应注意防止裂角落粒,尽量按田片成熟先后,趁阴天或清晨露水未干的有利时机突击抢收。一般当植株大部分叶片开始干枯脱落,全田70~80%角果呈淡黄色时收获为宜。随收随运,堆放3~5天进行后熟,然后晾晒脱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