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复种要求一定的积温,即复种方式中各种作物所需积温之和。”相关问题
  • 第1题:

    小麦收获后种植夏大豆的复种方式是( )

    A.接茬复种

    B.移栽复种

    C.套作复种

    D.再生复种


    正确答案:A

  • 第2题:

    复种热量指标包括()、生长期和界限温度。

    • A、湿度
    • B、温度
    • C、积温
    • D、气温

    正确答案:C

  • 第3题:

    粮食作物复种指数


    正确答案: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除以粮食作物占用耕地面积。

  • 第4题:

    同一田地上,一年中前茬作物行间套种下茬作物的方式为()

    • A、接茬复种
    • B、移栽复种
    • C、套作复种
    • D、再生复种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如在前茬植物收获后再复播后茬植物,应加上农耗期的积温。套种则应减去上、下茬植物伴生期间一种作物的积温。如果是(),则减去植物移栽前的积温。


    正确答案:移栽

  • 第6题:

    对四川盆地的麦/玉/薯进行积温分析、积温利用率?简述套作复种和接茬复种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对四川盆地的麦/玉/薯进行积温分析、积温利用率?简述套作复种和接茬复种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积温分析:
    (一)冬小麦2200℃(≥0℃)
    1、减去<10℃活动积温:30(9.4+7.5+9.4)=792
    2、减去年前≥10℃:13.9×30=420
    3、年后≥10℃活动积温还余:(2220-792)–420=980
    4、成熟期30(14.0+18.8)=984所以4月下---5月上成熟
    (二)全年≥10℃活动积温:
    30(14+18.8+……13.9)=5800
    还可用于其他喜温作物≥10℃活动积温(小麦收后到小麦再播种期的积温):5800–420–980=4400
    (三)喜温作物播种—成熟需≥10℃活动积温:
    水稻(迟熟中稻)-----3600,玉米(中熟)------2600,红薯------3600
    小麦–玉米(2200–792)+2600=4008(4008与全年5800或2600与4400相减)
    小麦–水稻(2200–792)+3600=5008(同上)
    小麦–红薯(2200–792)+3600=5008(同上)
    积温利用率:
    1、玉米4月套作20天节约积温:450
    2、红薯6月上旬----7月中、下旬与玉米套作50--60天节约积温1300
    3、麦/玉/薯连环套作三熟需要≥10℃活动积温
    4400–2600–3600+450+1300=-50
    基本满足,但积温很紧张,小麦常不能在正常播期播种而推迟;所以,在玉米带正常播期播种小麦,播种完小麦后,再收获红薯。(形成麦薯带和玉米带的年间轮作)
    4≥10℃活动积温利用率(%)=[(2200-792)+2600+3600]/5800=131.2%
    发展趋势:
    当前中国间、套种植,在共存期,不易全面、苗壮;田间作业不便,播种、收或费事费工;不便机械化播种、管理湖人收获的缺点,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同时接茬复种虽然有农耗期及苗期光能利用不高的缺点,但只要积温能够保证后期正常成熟,排灌条件好,机械力强,再加复种作物有早熟、高产品种保证,也可以获得省力节本高产,在黄淮海平原是当前主要的复种形式。所以,从实际出发,套作复种和接茬复种可选择使用。

  • 第7题:

    积温是温度的累积,说明生物整个生育期所需要的热量条件。其中,平均温度×生育期天数被称之为()

    • A、活动积温
    • B、有效积温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果树萌芽迟早与温度、水分有密切关系,各种果树萌芽都要求一定的积温。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积温在作物生产中的含义和意义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含义:指某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一发育期阶段内高于一定温度的日平均温度总和,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地热量的要求和评价热量资源的一种指标。
    (2)意义:①分析热量资源,编制农业气候区规划种植制度;②积温是分析引种或推广的地区依据;③可以利用积温预报作物的生育期;④负积温的多少有时可以作为低温灾害的指标之一。

  • 第10题:

    间作是()的种植方式。不论间作的作物有几种,皆不增计复种面积。


    正确答案:集约利用空间

  • 第11题:

    问答题
    计算题:某作物从出苗到开花需一定有效积温,其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0℃,它在日均气温为25℃的条件下,从出苗到开花需要50天。今年该作物5月1日出苗,据预报5月平均气温为20.0℃,6月平均气温为30.0℃,试求该作物何月何日开花?所需活动积温及有效积温各是多少?

    正确答案: (1)求某作物所需有效积温(A):
    由公式n=A/(T-B)得:A=n(T-B)
    则A=(25℃-10℃)×50=750℃
    (2)求开花期:
    5月份有效积温为:
    A5=(20℃-10℃)×31=310℃
    从五月底至开花还需有效积温:750-310=440℃
    还需天数n=440/(30-10)=22天,即6月22日开花
    (3)求活动积温与有效积温:
    活动积温=20℃×31+30℃×22=1280℃
    有效积温=750℃
    答:该作物于6月22日开花,所需要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280℃和75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农业生产上常用的积温指标是≥10℃的积温。()决定着作物一年的熟制。

    正确答案: 积温的高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高于作物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 ()

    A.积温

    B.活动积温

    C.有效温度

    D.活动温度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高于作物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

    • A、积温;
    • B、活动积温;
    • C、有效温度;
    • D、活动温度;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小麦收获后种植夏大豆的复种方式是()。

    • A、接茬复种
    • B、移栽复种
    • C、套作复种
    • D、再生复种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积温是划分生育期的一个重要依据。一般早熟品种要求活动积温多,晚熟品种要求活动积温少。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种植方式,又称为种植形式,是指作物在农田上的时空配置,包括()、()、()与复种。


    正确答案:间作;混作;套作

  • 第18题:

    积温是温度的累积,说明生物整个生育期所需要的热量条件。其中,(平均温度-生物学零度)×生育期天数被称之为()

    • A、活动积温
    • B、有效积温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农业生产上常用的积温指标是≥10℃的积温。()决定着作物一年的熟制。


    正确答案:积温的高低

  • 第20题:

    简述作物的间混套复种。


    正确答案: (1)复种:指在同一地块上一年内接连种植或收获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复种指数:指全年作物收获总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作用:增加作物有效播种面积,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解决作物之间的争地矛盾。条件:热量、水分、肥力、劳畜力、机械化条件。技术:作物组合、品种搭配、育苗移栽、早发早熟。方式:二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2)套作(套种、串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单作(清种):是在同一块田地上只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混作(混种):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不分行或同行混合在一起种植的种植方式。
    间作:指在一个生长季内,在同一块田地上分行或分带间隔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技术要点:①选择适宜的作物和品种;②建立合理的田间配置;③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适时播种,保证全苗,促苗早发。适当增施肥料,合理施肥,在共生期间要早间苗,早补苗,早追肥,早除草,早治虫。施用生长调节剂,控制高层作物生长,促进低层作物生长,协调各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即使综合防治病虫。早熟早收。

  • 第21题:

    ()是指一年之内在同一土地上种植两季或多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 A、复种
    • B、复种指数
    • C、间作
    • D、套作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问答题
    对四川盆地的麦/玉/薯进行积温分析、积温利用率?简述套作复种和接茬复种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对四川盆地的麦/玉/薯进行积温分析、积温利用率?简述套作复种和接茬复种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积温分析:
    (一)冬小麦2200℃(≥0℃)
    1、减去<10℃活动积温:30(9.4+7.5+9.4)=792
    2、减去年前≥10℃:13.9×30=420
    3、年后≥10℃活动积温还余:(2220-792)–420=980
    4、成熟期30(14.0+18.8)=984所以4月下---5月上成熟
    (二)全年≥10℃活动积温:
    30(14+18.8+……13.9)=5800
    还可用于其他喜温作物≥10℃活动积温(小麦收后到小麦再播种期的积温):5800–420–980=4400
    (三)喜温作物播种—成熟需≥10℃活动积温:
    水稻(迟熟中稻)-----3600,玉米(中熟)------2600,红薯------3600
    小麦–玉米(2200–792)+2600=4008(4008与全年5800或2600与4400相减)
    小麦–水稻(2200–792)+3600=5008(同上)
    小麦–红薯(2200–792)+3600=5008(同上)
    积温利用率:
    1、玉米4月套作20天节约积温:450
    2、红薯6月上旬----7月中、下旬与玉米套作50--60天节约积温1300
    3、麦/玉/薯连环套作三熟需要≥10℃活动积温
    4400–2600–3600+450+1300=-50
    基本满足,但积温很紧张,小麦常不能在正常播期播种而推迟;所以,在玉米带正常播期播种小麦,播种完小麦后,再收获红薯。(形成麦薯带和玉米带的年间轮作)
    4≥10℃活动积温利用率(%)=[(2200-792)+2600+3600]/5800=131.2%
    发展趋势:
    当前中国间、套种植,在共存期,不易全面、苗壮;田间作业不便,播种、收或费事费工;不便机械化播种、管理湖人收获的缺点,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同时接茬复种虽然有农耗期及苗期光能利用不高的缺点,但只要积温能够保证后期正常成熟,排灌条件好,机械力强,再加复种作物有早熟、高产品种保证,也可以获得省力节本高产,在黄淮海平原是当前主要的复种形式。所以,从实际出发,套作复种和接茬复种可选择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应用最为广泛的积温有()。
    A

    活动积温

    B

    无效积温

    C

    净效积温

    D

    有效积温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