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作物产量受包括养分在内的某一限制因素的制约称()。”相关问题
  • 第1题:

    作物产量由出于相对最低数量的因素决定,这个因素是()

    • A、最小因素
    • B、生活因素
    • C、肥力因素
    • D、限制因素

    正确答案:D

  • 第2题:

    植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所控制,植物产量的高低则最小养分补充量多少而变化,这一原理称为()

    • A、养分归还学说
    • B、最小养分律
    • C、报酬递减律
    • D、因子综合作用律

    正确答案:B

  • 第3题:

    超高产栽培时,作物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源而不是库。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最小养分律提醒我们,在施肥时应找出最影响作物产量的()。

    • A、缺乏养分
    • B、最大养分
    • C、微量元素
    • D、环境因素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农田作物缺硼会严重影响产量,但作物需硼量很少。硼是农田作物生长的()。

    • A、综合因素
    • B、微量因素
    • C、限制因素
    • D、替代因素

    正确答案:C

  • 第6题:

    中低产田作物产量低的原因是土壤()。

    • A、养分含量低
    • B、过黏或过砂
    • C、降雨少,干旱
    • D、多方面的因素

    正确答案:D

  • 第7题:

    运用养分平衡法计算施肥量时,确定实现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即作物需肥量的计算公式为()

    • A、=(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 B、=(1+递增率)×前三年平均单产
    • C、={目标产量(kg)/100}×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
    • D、=(空白田产量×作物单位养分吸收量)/{养分测定值(mg/kg)×2.26}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当其它环境条件适合时,作物产量总是受到土壤中()的制约。

    • A、绝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
    • B、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
    • C、绝对和相对含量都最低的养分元素
    • D、总养分含量

    正确答案:B

  • 第9题:

    运用养分平衡法计算施肥量时,确定土壤供肥量的计算公式为()

    • A、=(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 B、=(1+递增率)×前三年平均单产
    • C、={目标产量(kg)/100}×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
    • D、=(空白田产量×作物单位养分吸收量)/{养分测定值(mg/kg)×2.27}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受阻容量包括哪些?()

    • A、电站(机组)受技术因素制约限制所无法利用的出力
    • B、电站(机组)受物理因素制约限制所无法利用的出力
    • C、电站(机组)受运行方式等因素制约限制所无法利用的出力
    • D、水电机组由于水头低于额定水头时预想出力与额定出力之差

    正确答案:A,B,C,D

  • 第11题:

    填空题
    用化学浸提剂浸提土壤有效养分时,浸提夜中有效养分数量的多少受以下因素的制约:()、()、()、()

    正确答案: 浸提剂的种类,水土比,振荡时间,提取温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肥料效应是指肥料对作物产量的效果,常以肥料单位养分施用量所得的()表示。
    A

    作物产量和效益

    B

    作物产量

    C

    作物增产量和效益

    D

    效益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植物产量是水分、养分、光照、温度、空气、品种以及耕作条件、栽培措施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必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受该种限制因子的制约,这一规律被称为()

    • A、养分归还学说
    • B、最小养分律
    • C、报酬递减律
    • D、因子综合作用律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用化学浸提剂浸提土壤有效养分时,浸提夜中有效养分数量的多少受以下因素的制约:()、()、()、()


    正确答案:浸提剂的种类;水土比;振荡时间;提取温度

  • 第15题:

    作物需要吸收各种养分,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养分称()。

    • A、养分归还学说
    • B、最小养分
    • C、报酬递减率
    • D、限制因子律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作物生长的养分三大规律不包括()

    • A、最小养分律
    • B、报酬递减律
    • C、养分可替换定律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肥料效应是指肥料对作物产量的效果,常以肥料单位养分施用量所得的()表示。

    • A、作物产量和效益
    • B、作物产量
    • C、作物增产量和效益
    • D、效益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运用养分平衡法计算施肥量时,确定肥料利用率的计算公式为()

    • A、=(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 B、=(1+递增率)×前三年平均单产
    • C、={目标产量(kg)/100}×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
    • D、=(空白田产量×作物单位养分吸收量)/{养分测定值(mg/kg)×2.28}
    • E、=(施肥区作物吸收养分量-缺素区作物吸收养分量)/(肥料施用量×肥料中养分含量)

    正确答案:E

  • 第19题:

    当其他环境条件适宜时,作物产量总是受到土壤中()。

    • A、绝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制约
    • B、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制约
    • C、绝对和相对含量都很低的养分制约
    • D、总养分含量的制约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运用养分平衡法计算实现目标产量的施肥量计算公式为()

    • A、=(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 B、=(1+递增率)×前三年平均单产
    • C、={目标产量(kg)/100}×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
    • D、=(空白田产量×作物单位养分吸收量)/{养分测定值(mg/kg)×2.25}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试述影响作物产量潜力的因素和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


    正确答案: 影响作物产量潜力的因素主要有:(1)遗传潜力;(2)环境因子;(3)作物群体结构;(4)栽培措施等
    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主要有:(1)培育高光效农作物品种。选用株型紧凑,适当矮,光合能力强,呼吸消耗低,光合时间长、叶面积适当的品种。(2)采用适宜的种植制度,合理安排好茬口,充分利用生长季,提高光能利用率;(3)改善栽培环境和栽培技术。如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加强田间管理,保证群体适宜,地膜覆盖等。(4)提高劳动生产率。

  • 第22题:

    影响作物叶片吸收养分的主要因素有()、()、()、()


    正确答案:溶液组成,溶液浓度及反应,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养分的移动性

  • 第23题:

    单选题
    作物产量由出于相对最低数量的因素决定,这个因素是()
    A

    最小因素

    B

    生活因素

    C

    肥力因素

    D

    限制因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