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平衡施肥是根据果树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来计算实现目标(或计划)产量的施肥量”相关问题
  • 第1题:

    冬小麦施肥量是根据()、肥料种类、当季利用率及气候因素确定的。

    • A、小麦吸肥量
    • B、土壤基础肥力
    • C、A,B
    • D、土壤水分

    正确答案:C

  • 第2题:

    玉米是需肥量大的作物,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测土配方施肥应遵循()三条主要原则。

    • A、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大量、中量微量元素配合,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 B、施肥方法不当,施肥结构不合理,施肥“三重三轻”现象严重
    • C、土壤测试数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
    • D、目标产量法,效应函数法,养分丰缺指标法。

    正确答案:A

  • 第4题:

    调节肥:尿素1~1.5kg/亩。在()叶龄期施用。控制施肥量,看田间长势施肥,不能盲目加大施肥量。


    正确答案:7.1-8

  • 第5题:

    玉米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所以施肥越多越好。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花卉配方施肥的施肥计算方法为:某种元素的施用量等于“花卉的需肥量”减去“花卉从土壤中吸收的肥量”()“肥料利用率”。

    • A、加上
    • B、减去
    • C、乘以
    • D、除以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土壤的供肥性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N、P、K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施肥技术的一项综合性科学施肥技术称为()

    • A、合理施肥
    • B、科学施肥
    • C、配方施肥
    • D、测土施肥

    正确答案:C

  • 第8题:

    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植物的营养特点与需肥规律,土壤的供肥特性与气候因素,肥料的基本性质与增产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前提下,选用经济的肥料用量,科学的配合比例,适宜的施肥时期和正确的施肥方法的施肥称为()

    • A、合理施肥
    • B、科学施肥
    • C、配方施肥
    • D、测土施肥

    正确答案:A

  • 第9题:

    运用养分平衡法计算施肥量时,确定实现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即作物需肥量的计算公式为()

    • A、=(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 B、=(1+递增率)×前三年平均单产
    • C、={目标产量(kg)/100}×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
    • D、=(空白田产量×作物单位养分吸收量)/{养分测定值(mg/kg)×2.26}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运用养分平衡法计算施肥量时,确定土壤供肥量的计算公式为()

    • A、=(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 B、=(1+递增率)×前三年平均单产
    • C、={目标产量(kg)/100}×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
    • D、=(空白田产量×作物单位养分吸收量)/{养分测定值(mg/kg)×2.27}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配方肥施用量的确定依据的是()
    A

    果树目标产量

    B

    果树需肥量

    C

    土壤供肥量

    D

    叶片利用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测土配方施肥应遵循()三条主要原则。
    A

    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大量、中量微量元素配合,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B

    施肥方法不当,施肥结构不合理,施肥“三重三轻”现象严重

    C

    土壤测试数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

    D

    目标产量法,效应函数法,养分丰缺指标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基肥施用量应根据植物的需肥特点和土壤的供肥特性而定,一般基肥施用量应占该植物总施肥量的()左右为宜。

    • A、90%
    • B、70%
    • C、50%
    • D、30%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土壤供肥性、保肥性与施肥的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土壤的保肥性是指土壤对养分吸收和保蓄能力。土壤的供肥性是指土壤释放和供给作物养分的能力。一种好的土壤应该是保肥与供肥协调,能随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土壤质地较粘重、有机质较多的土壤,保肥性能好,肥料不易流失,但供肥慢,肥效慢,而砂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供肥性好,施入肥料见效快,但保肥性差,养分易随水流失,无后劲。

  • 第15题:

    下列不属于配方肥施用量的确定依据的是()

    • A、果树目标产量
    • B、果树需肥量
    • C、土壤供肥量
    • D、叶片利用率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冬小麦施肥量是根据小麦吸肥量、土壤基础肥力、肥料种类、()5个因素综合确定的。

    • A、当季利用率
    • B、土壤水分
    • C、气候条件
    • D、A,C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测土配方施肥遵循的主要原则是()。

    • A、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大量、中量微量元素配合,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 B、土壤测试数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
    • C、施肥方法不当,施肥结构不合理,施肥“三重三轻”现象严重
    • D、目标产量法,效应函数法,养分丰缺指标法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花卉配方施肥的施肥量计算方法为:某种元素的施用量等于()除以肥料利用率。

    • A、花卉的需肥量(kg)
    • B、花卉的需肥量(kg)减去花卉从土壤中吸收的肥量(kg)
    • C、花卉从土壤中吸收的肥量(kg)
    • D、土壤的供肥量(kg)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运用养分平衡法计算施肥量时,确定肥料利用率的计算公式为()

    • A、=(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 B、=(1+递增率)×前三年平均单产
    • C、={目标产量(kg)/100}×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
    • D、=(空白田产量×作物单位养分吸收量)/{养分测定值(mg/kg)×2.28}
    • E、=(施肥区作物吸收养分量-缺素区作物吸收养分量)/(肥料施用量×肥料中养分含量)

    正确答案:E

  • 第20题:

    在目标产量配方法中,确定作物施肥量的依据是()

    • A、作物需肥量
    • B、土壤供肥量
    • C、肥料利用率
    • D、肥料效应

    正确答案:A,B,C

  • 第21题:

    运用养分平衡法计算实现目标产量的施肥量计算公式为()

    • A、=(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 B、=(1+递增率)×前三年平均单产
    • C、={目标产量(kg)/100}×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
    • D、=(空白田产量×作物单位养分吸收量)/{养分测定值(mg/kg)×2.25}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运用养分平衡法计算施肥量时,确定目标产量的计算公式为()

    • A、=(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 B、=(1+递增率)×前三年平均单产
    • C、={目标产量(kg)/100}×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
    • D、=(空白田产量×作物单位养分吸收量)/{养分测定值(mg/kg)×2.25}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问答题
    土壤供肥性、保肥性与施肥的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 土壤的保肥性是指土壤对养分吸收和保蓄能力。土壤的供肥性是指土壤释放和供给作物养分的能力。一种好的土壤应该是保肥与供肥协调,能随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土壤质地较粘重、有机质较多的土壤,保肥性能好,肥料不易流失,但供肥慢,肥效慢,而砂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供肥性好,施入肥料见效快,但保肥性差,养分易随水流失,无后劲。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