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防制犬病的综合防疫措施包括哪些方面?”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防制禽白血病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参考答案:由于本病的垂直传播特性,水平传播仅占次要地位,所以疫苗免疫对防制的意义不大,目前也没有可用的疫苗。减少种鸡群的感染率和建立无白血病的种鸡群是防制本病最有效的措施。目前通常是通过ELISA检测并淘汰带毒母鸡以减少感染,彻底清洗和消毒孵化器、出雏器、育雏室,在多数情况下均能奏效。

  • 第2题:

    发生炭疽病性应采取哪些防制措施?


    正确答案: 隔离病畜,划区封锁,在最后一头病畜死亡或病愈后14天解除封锁。消毒,用20%漂白粉或者10%氢氧化钠溶液消毒畜舍。疫区内普遍检查体温,发现体温升高可疑畜禽注射抗炭疽血清,14-21天后再注射炭疽芽胞苗。其它家畜也同进注射疫苗(或进行共同接种,即一侧颈部皮下注射抗炭疽血清,另一侧皮下接种疫苗)血清疗法,病的早期应用抗炭疽血清治疗,注射后体温仍不下降,可于12-24小时后再注射一次抗生素疗法,青霉素效果较好,青霉素与抗炭疽血清共同使用,效果更好。磺胺疗法,磺胺类药物对炭疽有效,但以磺胺嘧啶为最好。

  • 第3题: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包括以下几种()

    • A、环境防制
    • B、物理防制
    • C、生物防制
    • D、污染防制
    • E、化学防制
    • F、法规防制

    正确答案:A,B,C,E,F

  • 第4题:

    在医学节肢动物综合防制措施中,治本的措施是()

    • A、环境防制
    • B、化学防制
    • C、物理防制
    • D、生物防制
    • E、遗传和法规防制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简述猪喘气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正确答案: ①猪喘气病在流行病学,临诊,剖解上的特征:多发于架子猪,临床上呛咳,喘气,剖解肺心叶,尖叶,隔叶有对称性虾肉样病变
    ②苗的预防:灭活苗和弱毒苗
    ③药物预防:土霉素碱
    ④发病后的防制措施:隔离,消毒,加强饲养管理

  • 第6题:

    我国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综合防制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流行病学、临诊、剖解上的特征
    ②苗的预防
    ③药物预防
    ④发病后的防制措施

  • 第7题:

    蚊虫的综合防制是将几种防制方法的综合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防制是蟑螂综合防制中的一项治本措施。

    • A、化学
    • B、物理
    • C、环境
    • D、生物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防制是蟑螂综合防制中的一项治本措施。
    A

    化学

    B

    物理

    C

    环境

    D

    生物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鸡白痢的综合防制措施。

    正确答案: ①种鸡在产蛋前进行鸡白痢检疫、发现阳性立即陶汰不能作为种用。
    ②引进种鸡时应严格检疫、发现阳性陶汰不能作为种用。
    ③也可对种鸡进行鸡白痢菌苗的免疫接种。
    ④对刚出壳的小鸡在饮水成饲料中加入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连用3-5天。
    ⑤对发病的小鸡可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医学节肢动物综合防制措施中,治本的措施是()
    A

    环境防制

    B

    化学防制

    C

    物理防制

    D

    生物防制

    E

    遗传和法规防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是什么?综合性防制措施有哪些?分别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是从媒介与生态环境和社会条件的整体观点出发,本标兼制以制本为主,以及有效、经济、安全简便,对环境无害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把防制媒介的种群数量控制在不足以传播疾病的地步。综合性防制措施有以下几种:
    ①环境防制:通过环境改造,环境治理及改善人群居住条件,搞好环境卫生等造成不利于医学节肢动物生存的条件,这是制本的措施。
    ②物理防制:采用光、电、热、声、机械等方法。
    ③化学防制:采用杀虫剂、驱避剂等。
    ④生物防制:采用天敌、细菌等生物防制。
    ⑤遗传防制:通过改变医学节肢动物的遗传物质,产生不育种类放归自然与自然种群竞争,以减少种群数量。
    ⑥法规防制:加强检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什么是传染发生的条件及其综合防制措施?


    参考答案:一、传染发生的条件:1病原微生物:具有足够毒力和数量的病原微生物,并通过适当的侵入门户(既感染途径)进入动物机体。病原微生物是感染发生的首要因素。2易感动物机体:动物种类不同,对各种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的易感性。动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是属于动物的种属特异性,是动物长期进化的结果。动物机体由于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生理机能及免疫状况等不同,易感性也有差异。3外界环境条件:外界环境条件对易感动物和病源微生物两个方面都有直接或间接影响。不良的外界条件,可降低机体防御机能,有利于病源微生物的生存繁殖,促进易感动物与病源微生物的接触,助长传染的发生和发展。二、防制传染的综合措施:1严格执行兽医防疫法规: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做好生产畜禽定期检疫、交通检疫、屠宰检疫、边境检疫,及早发现和消灭传染源,防止外来传染病的侵入。2科学饲养管理及免疫:搞好科学饲养管理,给各种畜禽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用血清型等合适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接种,提高畜禽的抗感染力。3搞好环境卫生: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做好杀虫、灭鼠,以及粪便无害处理,杀灭可能存
    在的病原微生物,消除和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4发生传染病后采取正确措施:应及时隔离病畜,必要时采取封锁措施及紧急接种,防止传染病的蔓延和扩散。对患传染的病畜禽要尽快进行诊断,采取治疗或紧急扑杀措施。一方面是挽救病畜,减少损失,另一方面也是消灭传染来源。对病死畜禽和拟淘汰的病畜禽进行严格处理,对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 第14题:

    传染病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正确答案: 在传染病的防制过程中,采取的包括“养、防、检、治”四个基本环节的综合性措施。分为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 第15题:

    蟑螂防制措施中,哪一种不是治标措施()

    • A、化学防制
    • B、物理防制
    • C、环境防制
    • D、生物防制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简述鸡白痢的综合防制措施。


    正确答案: ①种鸡在产蛋前进行鸡白痢检疫、发现阳性立即陶汰不能作为种用。
    ②引进种鸡时应严格检疫、发现阳性陶汰不能作为种用。
    ③也可对种鸡进行鸡白痢菌苗的免疫接种。
    ④对刚出壳的小鸡在饮水成饲料中加入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连用3-5天。
    ⑤对发病的小鸡可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 第17题:

    简述仔猪水肿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正确答案: (1)在流行病学、临床和剖解上的特征
    (2)免疫接种
    (3)药物预防
    (4)综和防制措施、饲料中糖份含量不要过高、补充微生素E和硒、不要吃得过饱和突然更换饲料

  • 第18题:

    灭蟑措施包括()

    • A、环境防制
    • B、物理防制
    • C、化学防制
    •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蟑螂综合防制应强调标本兼治,下列哪种方法属治本措施()

    • A、环境防制
    • B、化学防制
    • C、物理防制
    • D、生物防制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鸡沙门菌病的主要防制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预防本病应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消除发病诱因;
    (2)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饲喂活菌制剂有预防作用;
    (3)严格贯彻消毒、隔离、检疫、药物预防等一系列综合性防控措施;
    (4)在有病鸡群,应采取检疫、淘汰措施,使鸡群净化;
    (5)对病鸡应及时隔离、消毒,并用氯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喹诺酮类等药物治疗。

  • 第21题:

    问答题
    传染病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正确答案: 在传染病的防制过程中,采取的包括“养、防、检、治”四个基本环节的综合性措施。分为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仔猪水肿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正确答案: (1)在流行病学、临床和剖解上的特征
    (2)免疫接种
    (3)药物预防
    (4)综和防制措施、饲料中糖份含量不要过高、补充微生素E和硒、不要吃得过饱和突然更换饲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请简述禽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正确答案: 1.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素质、责任心和自觉性,2.制定必要的操作规章和管理制度,3.合理选择和布局养禽场地,4.进行专一的生产,5.实行全进全出制度,6.重视家禽饲养环境的净化:排空禽舍,将用具或棚架等移出室外清洗,消毒,清扫灰尘、垫料和粪便,修理房舍,清理运动场杂物和杂草,消毒,安装饲养用具,熏蒸消毒,通风,7.满足家禽的营养需要,8.使用健壮无特定病原体的种苗,9种苗的合理运送,10.适时开食和饮水,11.合理保温,12.做好通风透气,13保持适当的相对温度,14适当的光照,15避免过分拥挤,16.提供充足的垫料,17提供充足和卫生的饮水,18.避免和减轻应激,19进行正确、适当的免疫接种,20适当预防用药,21.带禽消毒,
    22.断喙,23.严防工作人员传播疾病,24.重视病房、淘汰间和解剖室的预防措施,25注意孵化房卫生,26.消除或者控制活体媒介物和中间宿主,27.防止饲养家禽的用具杂物传播疾病,28.防止中毒,29预防热应激,30进行抗病育种,31.建立特定病原体的种禽群,32.放牧应注意安全,33.停产清场。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