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实验动物易受到自然界微生物、寄生虫的侵袭,一般多带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显性或隐性感染某些疾病,所以需要进行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质量控制。

题目

实验动物易受到自然界微生物、寄生虫的侵袭,一般多带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显性或隐性感染某些疾病,所以需要进行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质量控制。


相似考题
更多“实验动物易受到自然界微生物、寄生虫的侵袭,一般多带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显性或隐性感染某些疾病,所以需要进行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质量控制。”相关问题
  • 第1题:

    2001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了四个强制性的实验动物质量国家标准,于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这四个标准是GB14922-2001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监测等级、GB14923-2001实验动物哺乳类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GB14924-2001实验动物全价营养饲料、GB14925-2001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实验动物感染血液寄生虫后,不断地掠夺动物的营养(主要是吸血),久而久之造成动物贫血。血液寄生虫还会因不断地在动物脏器中穿行而对动物机体产生机械性损伤,但是对宿主的生理、生化和免疫系统一般不会造成影响。所以说,实验动物感染血液寄生虫后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不必引起重视。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Laboratory animal microbiology and parasitology:实验动物微生物与寄生虫学


    正确答案:研究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寄生虫分类以及实验动物与人类的相互关系,对实验动物的微生物与寄生虫的质量控制,以达到控制和消灭实验动物疾病的目的.

  • 第4题:

    对实验动物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控制可以理解为()。

    • A、清除动物体内所有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 B、清除动物携带的可致人畜共患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 C、保证实验动物健康
    • D、根据实验动物的等级排除该级别实验动物不应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正确答案:D

  • 第5题:

    研究实验动物()的特性以及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和对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危害性,是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 A、微生物、寄生虫
    • B、解剖学
    • C、组织学
    • D、遗传与变异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实行对实验动物()的质量监控,对实验动物质量做出规范性的评价是实验动物科学一项最重要的任务。

    • A、实验替代方法
    • B、微生物与寄生虫
    • C、实验动物福利
    • D、正常生理生化指标

    正确答案:B

  • 第7题:

    2001年修订出版的实验动物国家标准,新增加了实验用猫、犬、猴微生物学和()监测等级标准。

    • A、寄生虫学
    • B、SPF鸡微生物学
    • C、小型猪微生物学
    • D、兔微生物学

    正确答案:A

  • 第8题:

    问答题
    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微生物、寄生虫质量监测有哪些主要意义?

    正确答案: (1)确定各级实验动物是否符合原定级别,确保使用到符合要求的实验动物。
    (2)确实证明设施能否有效控制微生物污染。
    (3)对引进的实验动物进行检疫,避免病原侵入原有的动物群。
    (4)如动物群发生疾病,可达到尽快确定病原,分离菌株或毒株,进行有效防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指()。
    A

    节肢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

    B

    家畜与人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

    C

    脊椎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

    D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

    E

    脊椎动物与无节肢动物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和感染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在人体寄生虫病中有的寄生虫病可以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着,称为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 第10题:

    单选题
    SPF动物的概念应该包括()
    A

    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的寄生虫及病原、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的微生物与寄生虫、不携带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微生物与寄生虫

    B

    不携带清洁级以下已经排除的病原体及寄生虫、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寄生虫及病原、不携带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寄生虫及病原

    C

    不携带清洁级以下已经排除的病原体及寄生虫,不携带人兽共患的寄生虫及病原、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寄生虫及病原

    D

    国际通用的实验动物等级、不携带人兽共患的寄生虫及病原、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寄生虫及病原。


    正确答案: C
    解析: SPF动物:即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指动物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是不携带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菌。但带有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要求在屏障内系统生长,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动物。如绿脓杆菌等。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微生物和寄生虫对实验动物的主要影响。

    正确答案: 1.人畜共患病微生物:既可危害动物自身,还会传染给饲养人员(如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布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等)。
    2.影响动物健康的动物传染性疾病微生物:虽然不引起人员发病,但可严重影响动物群体健康。如小鼠的脱脚病(ectromelia,又称鼠痘mousepox)是由鼠痘病毒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虽不是人畜共患病,但其传播快,使大批动物死亡或被迫全部淘汰,重新引种建群,给科研和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
    有些动物貌似健康,实际上隐性感染某些微生物,如仙台病毒(sendaivirus)感染的孕鼠,可使小鼠繁殖力降低,新生仔死亡率增加。潜在感染可使动物机体发生各种(包括反应性、体内代谢、功能等)变化,或导致体内微生物丛失衡。进而引发显性疾病使实验动物机体发生病变或导致死亡。
    3.影响和干扰实验:仙台病毒和绿脓杆菌存在时,如把动物用于放射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实验可引起发病死亡。
    4.多数细菌对动物无致病作用,并且有益无害。如普通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和多种厌氧菌。而近年来微生态学研究表明,许多正常菌群当遇到内外环境的变化或在实验条件下可发生菌群失调,引发动物疾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符合质量要求的实验动物种群和生产群。
    (2)符合各级实验动物要求的饲养设施和环境,严格执行饲养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控制外来病原的入侵。
    (3)污染动物群的净化和动物群的重建,即有剖腹产技术和屏障系统的饲养环境,有需要时便可更换种群。
    (4)对引进的实验动物有隔离检疫措施,确证无应排除的病原方可引进动物群内。
    (5)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监测,为了检视实验动物群中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污染,必须建立一套监测手段,定期对动物群或饲养设施的环境进行检查,掌握情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当实验动物或其他宿主感染了一种寄生虫,在自行康复或治愈之后,或处于隐性感染阶段,此时动物对寄生虫保持着一定的免疫力,同时也保持着一定量的虫体感染,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为()。

    • A、带虫现象
    • B、带虫宿主
    • C、带虫免疫
    • D、隐性感染现象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实验动物指:()

    • A、经人工培育和人工改造的动物
    • B、对其质量包括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的动物
    • C、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动物
    • D、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正确答案:A,B,C,D

  • 第15题:

    简述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符合质量要求的实验动物种群和生产群。
    (2)符合各级实验动物要求的饲养设施和环境,严格执行饲养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控制外来病原的入侵。
    (3)污染动物群的净化和动物群的重建,即有剖腹产技术和屏障系统的饲养环境,有需要时便可更换种群。
    (4)对引进的实验动物有隔离检疫措施,确证无应排除的病原方可引进动物群内。
    (5)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监测,为了检视实验动物群中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污染,必须建立一套监测手段,定期对动物群或饲养设施的环境进行检查,掌握情况。

  • 第16题: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繁育,对其携带的()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应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检定,以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 A、细菌
    • B、病毒
    • C、寄生虫
    • D、微生物及寄生虫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研究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的特性以及对()的影响和对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危害性,是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 A、环境条件
    • B、实验动物
    • C、实验结果
    • D、繁殖力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湖北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站挂靠在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省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遗传、病理、环境设施、笼器具和饲料营养质量检测工作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实验动物按微生物学和寄生虫控制的程度可以分为几类?饲养条件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一.无菌动物和悉生动物。(无菌隔离器)
    二.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屏障系统)
    三.清洁动物。(屏障系统)
    四.普通动物。(普通的开放系统)

  • 第20题:

    单选题
    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至少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A

    掌握实验动物群体中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实验动物的的微生物等级质量;

    B

    掌握实验动物群体中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实验动物的的环境达到净化标准;

    C

    掌握实验动物群体中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实验动物的保持遗传学分类的质量;

    D

    掌握实验动物群体中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实验动物的的微生物等级质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繁育,对其携带的()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应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检定,以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A

    细菌

    B

    病毒

    C

    寄生虫

    D

    微生物及寄生虫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监测的意义。

    正确答案: (1)定期对各级实验动物群进行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监测,以确定各级实验动物是否符合级别,即有否原级别不应有的病原体入侵,以便及早采取措施,以免疫情扩大,蒙受更大的损失。另一方面避免科学工作者误用不合适的动物,避免人兽共患原感染饲养人员或实验人员,保障这些人员的健康。
    (2)对实验动物饲养设施的监测,为确证这些设施能否控制微生物污染提供依据。
    (3)对引进的实验动物进行检疫,避免病原入侵原有的动物群。
    (4)如动物种群发生疾病,为了确证病原对患病动物进行病原学诊断,积累对疾病的认识和收集菌株或毒株,进一步研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广义的实验动物的微生物检测的内容是()
    A

    细菌、病毒、寄生虫

    B

    微生物、病毒、寄生虫

    C

    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

    D

    病原菌、病毒、寄生虫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