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要求:压力稳定、高效、具有柔性。
类型:杠杆重锤式、气动式(气缸式、气胎式)、液压式
更多“对于压榨辊加压、提升机构有什么要求?类型?”相关问题
  • 第1题:

    粗纱机的牵伸机构主要由()部件组成。

    • A、罗拉
    • B、胶辊
    • C、胶圈及其销子
    • D、加压机构
    • E、清洁装置

    正确答案:A,B,C,D,E

  • 第2题:

    软辊压光机加压系统可分为液压和气压加压,当线压要求不高时,且幅度宽不大时,常用气压加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普通压榨上辊相对下辊有一定的偏移,偏移的方向与纸幅进入方向相同方向5-10mm。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靴式压榨辊


    正确答案: 由支撑梁,靴套,靴压板,加压组件,以及靴套支撑杆等组成。

  • 第5题:

    简述牙轮钻机提升加压机构的作用?


    正确答案: 电动机(或油马达)输出的动力,经经主传动减速箱、传动链条、A型架轴主动链轮驱动封闭链条,通过回转机构两侧齿轮与钻架齿条的啮合,提升(或下放)回转机构和钻具及实现加压进给。

  • 第6题:

    FOCKE401小盒透明纸包装机()搬动弹簧加压辊手柄,保证弹簧加压辊与输送辊的齿轮完全啮合。


    正确答案:逆时针

  • 第7题:

    冷轧厂1780机组酸轧线控制板形的装备机构有:工作辊弯辊,中间辊窜辊、中间辊弯辊,中间辊辊型等。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入口三辊夹送纠偏辊夹送辊提升缸是()个气缸,上辊提升缸()个液压缸。

    • A、1、2
    • B、2、1
    • C、2、2
    • D、1、1

    正确答案:C

  • 第9题:

    牵伸装置装置主要有()等元件组成。

    • A、罗拉
    • B、胶辊
    • C、导纱钩
    • D、胶圈
    • E、加压机构

    正确答案:A,B,D,E

  • 第10题:

    三辊压榨涂布头的结构形式?


    正确答案: 中间辊保持固定的位置,而顶辊和底辊可以移动或往中间辊上加压;另一种形式可以将底辊固定,并且通过一组共同的载荷装置转移中间辊和顶辊,带有机械制动的连杆,把一顶辊和中间辊连接在一起,并且保持顶辊辊隙的间隙。
    其他的三辊式装置的辊子排列,其辊轴并不在一条直线上,辊子排列有时是倾斜的,呈“L”形或“狗腿”形;根据涂布工艺、成品要求以及进入干燥部的引纸方式,决定最后辊子的排列。

  • 第11题:

    福乐伟带式压榨机:()、压榨网带、曲棍组、()、导向辊、()、机架及()、以及控制部分


    正确答案:喂料盒;高压冲洗喷嘴;汁液收集槽;传动

  • 第12题:

    问答题
    网纹传墨辊有哪几种结构类型?其功能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四棱锥形着墨孔:
    这是柔性版印刷机上最普遍使用的一种着墨孔形式。由于雕刻刀刀尖圆角所决定,着墨孔有一小的底面,一般适用于橡胶墨斗辊使用,其规格有13~118L/cm。
    (2)四棱台形着墨孔:
    其规格有4~217L/cm。
    (3)六棱台形着墨孔。
    (4)斜线形着墨孔:
    其规格有4~80L/cm。
    (5)附加通道的着墨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压榨辊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试述其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


    正确答案: 平辊压榨;真空压辊;沟纹压辊;盲孔压辊;衬毯压榨;宽压区压榨

  • 第14题:

    辊筒中高的定义及作用。为什么广泛使用可控中高辊来改进和提高其压榨部的工作性能。


    正确答案: ①压榨辊发生挠曲变形前,其辊体圆柱面的母线是一条直线,变形后靠近压区的一侧便会有中凹的情况。为了在压榨辊的幅宽上有均匀的脱水,就需要使辊筒的表面有中凹的形状补偿受压后的变形。这种具有中凹形状的辊筒称为中高。
    ②在现代化的纸机上,经常使用到可控中高辊,以便在不同的压榨负荷下获得均一的压线压力。

  • 第15题:

    普通平辊压榨的脱水机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预压
    湿纸页首先进入由毛毯张力与上辊压力组成的预压区,湿纸页中的水压逐步提高至饱和并开始进入毛毯。
    2.脱水
    湿纸页从预压区进入由上下压辊组成的正压区,随着压力的不断提高,纸页与毛毯中的水压也逐步提高,并形成由内向外的压力差(梯度),因无垂直的脱水通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被挤压出来的水分就沿着毛毯的内部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水平反向移动到压榨的入口处而排出。
    3.反湿
    湿纸页通过正压区之后,由于压力的逐步减弱,毛毯和湿纸页的毛细孔会逐渐张开,反而会吸回没有排出的水分。

  • 第16题:

    NipcoFlex靴式压榨由Nipco--p辊和NipcoFlex辊组成。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网纹传墨辊有哪几种结构类型?其功能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四棱锥形着墨孔:
    这是柔性版印刷机上最普遍使用的一种着墨孔形式。由于雕刻刀刀尖圆角所决定,着墨孔有一小的底面,一般适用于橡胶墨斗辊使用,其规格有13~118L/cm。
    (2)四棱台形着墨孔:
    其规格有4~217L/cm。
    (3)六棱台形着墨孔。
    (4)斜线形着墨孔:
    其规格有4~80L/cm。
    (5)附加通道的着墨孔。

  • 第18题:

    镀铬辊与普通辊相比有什么优点?


    正确答案: 60年代中期,国外开始了冷轧工作辊镀铬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方法是将使用过的工作辊在磨床上磨削除去表面缺陷和疲劳层,在喷吵机上打毛,再在其有面镀上5~25μm的铬层,据国外和国内的研究结果,镀铬辊与普通辊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①提高工作辊的使用寿命:国外的研究结果是可提高使用寿命2~3倍,在武钢冷轧厂平整机上试验的结果是4倍。这是由于普通辊的抗事故能力比镀铬辊差,辊面容易被带钢勒伤或划伤,并受带钢宽窄限制的缘故。
    ②减小工作辊表面粗糙度的下降率:武钢冷轧厂试验的结果是镀铬辊上、下辊表面粗糙度的下降率分别为37.8%和39.7%,而普通辊分别为77.0%和73.0%。
    ③减少带钢表面粗糙度的下降率:武钢冷轧厂试验的结果是镀铬辊轧制的带钢上、下表面粗糙度的下降率分别为6.3%和5.9%,而普通辊轧制的分别为42.3%和41.5%。
    ④不受带钢宽窄变化的限制,可实现自由轧制。
    ⑤获得更加均匀一致的带钢表面光洁度,带钢喷漆后具有较高的光亮度。

  • 第19题:

    热轧精轧工作辊材质有什么要求?何谓冷硬铸铁辊?无限冷硬铸铁辊?


    正确答案: 精轧工作辊主要承受扭矩和压力,弯曲应力小,轧制速度高,辊面要求光滑,因此要求辊面硬度高。多采用铸铁轧辊。
    冷硬铸铁轧辊:轧辊的断面有白口的外层(冷硬层)、麻口的中间层(过渡层)和灰口的内层组成。
    无限冷硬铸铁轧辊;从坚硬的白口表面层直到辊心部分的灰口层,其整个过渡区无明显而严格的分界限,既有表面耐磨性好的冷硬层,又具有较高的抗热裂性和硬度。

  • 第20题:

    对于斜井串车提升,为什么要考虑容器的自然加减速度?其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对于斜井串车提升,因为井筒倾角的不同会造成容器的下滑分力不同,容器的下滑分力不同又会影响容器的自然加减速度,当容器的自然加减速度与钢丝绳的加减速度不同时,将对钢丝绳的拉紧状况和受力状况造成不同的后果,所以要考虑容器的自然加减速度。
    其要求是:空串车下放时,钢丝绳的加速度a1应小于空串车的自然加速度a1z;重串车上提时,钢丝绳的减速度a3应小于重串车的自然减速度a3z。否则钢丝绳呈松弛状态,待再次拉紧时会产生冲击,有将钢丝绳绷断的危险。

  • 第21题:

    双辊压榨类型中,上辊相对于下辊有一定的偏移。偏移方向趋向于纸幅运行方向的压榨类型是真空压榨;而与纸幅运行方向相反的是普通压榨、沟纹压榨或盲孔压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2题:

    分离压榨的脱水原理是基于()。高强压榨的压区是由花岗石辊和一个小直径的不锈钢沟纹辊组成,能产生相当高的压强。


    正确答案:把水分从湿纸幅转移到毛布再把毛布中的水分压掉,将纸幅分开

  • 第23题:

    问答题
    对于压延机辊筒的挠度有几种补偿方法?其优缺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中高度补偿法:中高度补偿法是将辊筒的工作面磨成腰鼓形,其值很小,一般只有百分之几或十分之几毫米。产品偏薄或物料粘度偏大所需要的中高度偏高。基于这种理由,即定中高度辊筒生产薄膜时,选用的原料和制品厚度也应固定,最多亦只能对原料的流变性能和厚度两者的限制略为放宽,否则厚度的补偿效果就很差。
    2)轴交叉法:轴交叉法是采用一套专用的辅助机构使辊筒的轴线之间交叉成一定角度,形成辊简两端的间隙大,中间辊隙较小的状态,这与挠度对辊隙的影响相反,从而起到补偿作用。轴交叉法的作用相当于辊筒表面有了一定弧度,但用该法造成的间隙弯曲形状和因分离力所引起的间隙弯曲并非完全一致,当用轴交叉方法将辊筒中心和两端调整到符合要求时,在其两侧的近中区部分却出现偏差,也就是轴交叉产生的弧度超过了因分离力所引起的弯曲,致使产品在这里偏薄。轴交叉角度愈大,这种现象愈严重。不过在生产较厚制品时,这一缺点并不突出轴交叉法通常都用于最后一个辊筒,而且常与中高度结合使用。轴交叉的优点是可以随产品规格、品种不同而调节,从而扩大了压延机的加工范围。
    3)预应力法:预应力方法是在辊筒轴承的两侧设一辅助轴承,用液压或弹簧通过辅助轴承对辊筒施加应力,使辊筒预先产生弹性变形,其方向与分离力所引起的变形方向正好相反。这样,在压延过程中辊筒所受的两种变形便可互相抵消。所以这种装置也称为辊筒反弯曲装置预应力装置可以对辊筒的两个不同方向进行调节。当压延制品中间薄两边厚时,也可以用此装置予以校正。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辊筒弧度有较大变化范围,从而使弧度的外形接近实际要求,而且比较容易控制。但是,如果完全依靠这种方法来调整,则需几十吨甚至几百吨的力。由于辊筒受有两种变形的力,这就大大增加了辊筒轴承的负荷,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在实际使用中,预应力只能用到需要量的百分之几十。因而预应力一般也不作为单一的校正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