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曝气池控制主要因素:维持曝气池合适的溶解氧,一般控制(),正常状态下监测曝气池出水端()为宜;保持水中合适的营养比,C(BOD):P=()。

题目

曝气池控制主要因素:维持曝气池合适的溶解氧,一般控制(),正常状态下监测曝气池出水端()为宜;保持水中合适的营养比,C(BOD):P=()。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2-4mg/l;DO2mg/l;100:5:1
更多“曝气池控制主要因素:维持曝气池合适的溶解氧,一般控制(),正常状”相关问题
  • 第1题:

    曝气池控制标准中,出水溶解氧的控制范围为()。

    • A、0~1
    • B、1~2
    • C、1.5~2.5
    • D、2.5~3.5

    正确答案:C

  • 第2题:

    曝气池控制标准中,曝气池中温度的控制范围为()。

    • A、0~10
    • B、10~20
    • C、15~40
    • D、40~50

    正确答案:C

  • 第3题:

    曝气池控制标准包括()。

    • A、出水溶解氧
    • B、温度、PH值
    • C、MLSS
    • D、污泥龄(SRT)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鼓风曝气池的溶解氧可以由曝气池上设置的阀门来调节。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控制曝气池污泥膨胀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控制曝气池污泥膨胀措施大体可分成三类。一类是临时控制措施,第二类是工艺运行控制措施,第三类是永久性控制措施

  • 第6题:

    曝气池中溶解氧控制的最佳范围是()mg/L。

    • A、2-4
    • B、3-4
    • C、0-3
    • D、1-3

    正确答案:D

  • 第7题:

    SV%可以反映曝气池正常运行时的污泥量,可用于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发生生化浓度冲击的现象和特征()

    • A、出水COD迅速超标
    • B、污泥轻度膨胀、松散、沉降性能差
    • C、曝气池内溶解氧消耗较快
    • D、曝气池内溶解氧消耗较慢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曝气池控制标准中,出水溶解氧的控制范围为()。
    A

    0~1

    B

    1~2

    C

    1.5~2.5

    D

    2.5~3.5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曝气池控制标准包括()。
    A

    出水溶解氧

    B

    温度、PH值

    C

    MLSS

    D

    污泥龄(SRT)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曝气池控制标准中,曝气池中MLSS值的控制范围为()。
    A

    0~1000

    B

    1000~2000

    C

    2000~4000

    D

    4000~80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鼓风曝气池的溶解氧可以由曝气池上设置的阀门来调节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采用()处理废水,曝气池的曝气时间一般控制在6-8h。


    正确答案:传统活性污泥法

  • 第14题:

    曝气池控制标准中,曝气池中PH值的控制范围为()。

    • A、1~3
    • B、3~6
    • C、6.5~8.5
    • D、9~11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曝气池控制标准中,曝气池中污泥在冬季的污泥龄的控制范围为()天。

    • A、2~4
    • B、4~8
    • C、6~9
    • D、11~13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控制曝气池污泥膨胀的临时控制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临时控制措施主要用于控制由于临时原因造成的污泥膨胀,防止污泥流失,导致出水SS超标或污泥的大量流失。临时控制措施包括絮凝剂助沉法和杀菌剂杀菌法两种。絮凝剂助沉法一般用于非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而杀菌法适用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
    (1)絮凝剂助沉法是指向发生污泥膨胀的曝气池中投加絮凝剂,增强活性污泥的凝聚性能,使之容易在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混凝处理中的絮凝剂一般都可以在此时应用,常用的絮凝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等无机絮凝剂和聚炳烯酰胺等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剂可加在曝气池的进口,也可投在曝气池的出口,但投加量不可太多,否则有可能破坏细菌的生物活性降低处理效果。使用絮凝剂时,药剂投加量掺合三氧化二铝为10mg/l左右即可。
    (2)杀菌法是指向发生膨胀的曝气池中投加化学药剂,杀死或抑制丝状菌的繁殖。从而达到控制丝状菌污泥膨胀的目的。常用的杀菌剂如液氯、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漂白粉、双氧水等都可以使用。实际加氯过程中,应由小剂量到大剂量逐渐进行,并随时观察生物相和测定SVI值,一般加氯是为污泥干固体重的0.3%~0.6%,当发现SVI值低于最大允许值或镜检观察到丝状菌菌丝溶解,应当立即停止加药。投加双氧水(H2O2)对丝状菌有持续的抑制作用,过低不起作用,过高会导致污泥氧化解体。

  • 第17题:

    如何控制和消除曝气池产生的生物泡沫?


    正确答案: 控制和消除污水厂曝气池生物泡沫的办法有:(1)喷洒水扑扫法:污水处理厂常用再生水喷洒水流或水珠打碎在水面的气泡,同时稀解表面发泡源的浓度的办法。可以有效减少曝气池或二沉池表面的泡沫。打散的污泥颗粒有一小部分重新恢复沉降性能,但大量的丝状菌不能被抑制仍然存在混合液中,所以此法不能根本消除泡沫的发生。
    (2)投杀菌剂或消泡剂法:对于较长时间发生的生物泡沫,应考虑采用具有强氧化性的杀菌剂,如次氯酸钠、臭氧和过氧化物等,还有利用聚乙二醇、硅铜生产的市售药剂以及钢铁和铜材、铝材酸洗废液的混合剂等,稀释后喷洒在曝气池或二沉池的表面。即消除泡沫,又可杀死液体表面上的发泡菌种。但使用杀菌剂普遍存在负作用。因为投加过量或投加位置不当,会大量降低曝气池中生物总量,污水处理的有效菌种也被大量杀死,影响出水水质。
    (3)降低污泥龄法:采用降低曝气池中污泥龄的停留时间,可以抑制生长周期较长的发泡细菌的生长。
    (4)回流厌氧消化池上清液法:厌氧消化池上清液能抑制丝状菌的生长,采用将其回流到曝气池的方法,能控制曝气池表面气泡形成。但由于厌氧消化池上清液中有浓度很高的CODcr、氨氮和SS,有可能影响最终的出水水质,应慎重采用。
    (5)向曝气池中增加固定填料或浮动填料使一些易产生污泥膨胀和泡沫的微生物固在填料上生长,这种方法可增加曝气池内的生物量,提高处理效果,又能减少或控制泡沫的产生。
    (6)投加絮凝剂方法:向曝气池中投加有机絮凝剂(聚炳烯铣胺)或无机絮凝剂(聚铝、聚铁)等,可使混合液表面的稳定泡沫失去稳定性,进而使丝状菌分散,重新进入投加药剂的絮体中,随絮体沉降,达到消除表面泡沫的目的。
    以上几中消除曝气池上泡沫方法各有不同,需针对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和试验,选取一种或几种混合使用方法。

  • 第18题:

    曝气池中污泥浓度控制在()mg/L。


    正确答案:2000-4000

  • 第19题:

    污水处理好氧系统曝气池溶解氧含量一般控制在()。


    正确答案:1.5-2.5mg/l

  • 第20题:

    填空题
    污水处理好氧系统曝气池溶解氧含量一般控制在()。

    正确答案: 1.5-2.5mg/l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曝气池控制标准中,曝气池中温度的控制范围为()。
    A

    0~10

    B

    10~20

    C

    15~40

    D

    40~5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好氧系统曝气池污泥龄一般控制在()(冬季),()(夏季)。

    正确答案: 11-13天,6-9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鼓风曝气池的溶解氧可以由曝气池上设置的()来调节。

    正确答案: 阀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