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分馏塔塔底温度的调方法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反应温度高,带入分馏塔热量大,分馏塔底温度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 第2题:

    下列各种情况下,会造成分馏塔产生漏液现象的是()。

    A、分馏塔底温度控制过低

    B、分馏塔底温度控制过高

    C、分馏塔顶温度控制较高

    D、分馏塔顶温度控制较低


    参考答案:A

  • 第3题:

    停车时分馏塔填料自燃烧结的现象有()。

    • A、塔顶温度下降
    • B、塔底温度下降
    • C、分馏塔顶放空冒烟
    • D、顶部人孔冒烟

    正确答案:C,D

  • 第4题:

    以下因素导致分馏塔底结焦的是()

    • A、油浆循环量大
    • B、未加入油浆阻垢剂
    • C、分馏塔底温度过高
    • D、分馏塔底温度过低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分馏塔侧线温度的调节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调节侧线抽出量(主要方法)
    (2)调节中段回流量和回流温度(主要方法)。
    (3)控稳塔顶温度、塔压。
    (4)调节进料进料温度。
    (5)如果进料带水,则要加强D105、D106、D201和D202的脱水。
    (6)如果是仪表失灵,则要改手动控制,联系仪表处理。

  • 第6题:

    分馏塔底温度高有何危害,原因及处理方法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因为分馏塔底油浆含有少量的催化剂细粉,若温度过高,油浆就很容易结焦,从而堵塞油浆系统的设备和管路,特别是流速低,停留时间长的部位,如塔底油浆换热器等处,因此操作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塔底温度不大于350摄氏度,防止塔底温度长时间超温引起塔底结焦.
    原因:
    1.反应超温,反应油气入分馏塔温度过高.
    2.循环油浆量小.
    3.油浆发汽走侧线,返塔温度过高.
    处理:
    1.联系反应岗位调整反应温度.
    2.增加油浆循环量和调整油浆返塔温度.
    3.增加油浆循环下返塔量.

  • 第7题:

    分馏塔底结焦后,会引起()。

    • A、塔底循环泵抽空
    • B、分馏塔底过滤器塔
    • C、分馏塔底温度过高
    • D、分馏塔底温度液面过高

    正确答案:A,B

  • 第8题:

    分馏塔底液面下降,塔底温度和蒸发段温度上升。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分馏塔塔底温度控制范围()。


    正确答案:330~350℃

  • 第10题:

    柴油闪点的影响因素:分馏塔进料温度变化;分馏塔塔底温度变化;分馏塔塔顶温度变化;分馏塔塔底液位变化;分馏塔进料组成变化;分馏塔塔底汽提蒸汽量变化;();()。


    正确答案:分馏塔压力变化,塔顶回流带水

  • 第11题:

    成分馏塔塔底温度波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 (1)塔底温度波动和原料组成的变化:
    (2)塔底液位波动:
    (3)高分罐减油带水。
    控制塔底温度的基本手段是控制塔底加热器(或加热炉)出口温度。在一定的循环量下,加热器出口温度越高,带入塔底的热量多。这样就可调节由于进料量突然增高(使塔底液位增高)引起的塔底温度下降;或者由于进料组分变重需要更多的热量使油品汽化引-的塔底温度的降低。与此相反,如果进料量突然减少(塔底液面降低)或组分变轻使塔底温度升高,就应调整加热器(加热炉)出口温度,使之下降。严格控制高分灌油水界面,保证高分灌或减油不带水。

  • 第12题:

    判断题
    分馏塔底温度低,轻组份多,适当提高分馏塔三十层下汽相温度和增大分馏塔底搅拌蒸汽量;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分馏塔液位低报时,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A、适当减少分馏塔进料量

    B、增加进料,减少出料的方法

    C、适当增加塔底产品外排量

    D、适当增加塔底温度


    参考答案:B

  • 第14题:

    分馏塔液位高报,可采取降低塔底温度的方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 第15题:

    分馏塔底温度过高有何危害,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因为分馏塔底油浆含有少量催化剂细粉,若温度过高,油浆就很容易结焦,从而堵塞油浆系统的设备和管路,特别是流速低,停留时间长的部位,如塔底油浆换热器等部,因此操作适应严格控制塔底温度不超过350度,防止塔底温度长时间超温引起的塔底结焦.
    原因:反应超温,反应油气进入分馏塔底温度过高;油浆循环量小;油浆发汽走侧线,返塔温度过高.
    处理:联系反应岗位调整好反应温度,增加油浆循环量和调整油浆返塔温度;增加油浆下返塔量.

  • 第16题:

    分馏塔底温度高有何危害?


    正确答案:因为分馏塔底油浆含有少量的催化剂细粉,若温度过高,油浆就很容易结焦,从而堵塞油浆系统的设备和管路,特别是流速低,停留时间长的部位,如塔底油浆换热器等处,因此操作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塔底温度不大于350℃,防止塔底温度长时间超温引起塔底结焦.

  • 第17题:

    分馏塔顶汽油干点高可能原因有()。

    • A、分馏塔顶温度高
    • B、塔底温度偏高
    • C、塔操作压力高
    • D、回流量太大

    正确答案:A,B

  • 第18题:

    分馏塔底循环泵不上量后,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引部分对流渣油反顶入分馏塔底
    • B、切出塔底过滤器清理
    • C、停底循系统
    • D、降低塔底温度

    正确答案:A,B

  • 第19题:

    造成分馏塔底结焦的主要原因有()。

    • A、分馏塔底温度较高
    • B、塔底焦粉较多且存在不流动区域
    • C、焦炭塔顶温度较高
    • D、加热炉出口温度较高

    正确答案:A,B

  • 第20题:

    分馏塔底温度过低,应生产要求提分馏塔底温度的手段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打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油浆跨线减少与原料油换热;
    2.提高水箱内水温,停用油浆回流冷却器;
    3.降低回炼油返分馏塔量,增大回炼油回炼量;
    4.联系反应提高反应深度;
    5.适当减少油浆下返塔量。

  • 第21题:

    以下不是分馏塔底液位波动的原因的是()。

    • A、分馏塔进料量波动
    • B、分馏塔塔底油外送量波动
    • C、分馏炉出口温度波动
    • D、减压塔塔底液位波动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对分馏塔底温度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原料量的变化;上下回流分配量的变化;蒸发段温度的变化;原料油温度的变化;油气入塔温度的变化;辐射流量的变化;塔底液面的变化。

  • 第23题:

    分馏塔底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何危害?


    正确答案: 过高:塔底易结焦;
    过低:温度低不利于热量回收利用,轻组分蒸发不上去,油浆泵易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