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国家墒情监测站网的密度在山区和()单站控制的耕作面积应在()和10000~50000hm2。()A、平原区,300~3000B、丘陵区,3000~30000C、黄土区,1000~10000D、岩溶区,2000~20000

题目

国家墒情监测站网的密度在山区和()单站控制的耕作面积应在()和10000~50000hm2。()

  • A、平原区,300~3000
  • B、丘陵区,3000~30000
  • C、黄土区,1000~10000
  • D、岩溶区,2000~20000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国家墒情监测站网的密度在山区和()单站控制的耕作面积应在()和1”相关问题
  • 第1题:

    土壤墒情基本监测站网应承担灌溉耕地(或牧场)和非灌溉耕地(或牧场)的墒情监测任务,配备墒情要素监测所必需的仪器设备,进行长期监测和资料整编。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负责水文水资源监测、国家水文站网建设和管理。对江河湖库和地下水实施监测,发布水文水资源信息、情报预报和国家水资源公报。按规定组织()、()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工作。


    正确答案:开展水资源;水能资源调查评价

  • 第3题:

    土壤墒情监测站网应以旱情和旱作农业、牧业的地理格局分区为背景,根据国家宏观控制和地区需求布设国家墒情监测站网和各级地方站网。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土壤墒情监测站网布设无须考虑旱作农业、牧业的地理格局。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辅助站不参加站网密度统计。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问答题
    土壤墒情监测站网查勘报告一般应有哪些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①测区概况。自然地理概况、水文气象、地质地貌、土壤植被、人文经济、农田水利工程及农业种植情况等。
    ②站点布设和监测方案。如测站分布图,地形简图,依据的规范和具体监测的方式方法,仪器工具配备等
    ③基础测试资料数据整理分析。如固定观测点及巡测点的土壤质地及颗粒级配曲线,土壤密度(容重、比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水分特性曲线、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凋萎含水量、各种作物的适宜含水量、最低限度的临界含水量等土壤物理特性和土壤水分特性资料数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土壤墒情基本监测站网()灌溉耕地(或牧场)和非灌溉耕地(或牧场)的墒情监测任务。
    A

    应承担

    B

    不承担

    C

    相机接受

    D

    按合同约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WMO建议,站网中的系统误差的标准偏差应小于单站测量标准偏差的(),这样站网的总标准偏差约比单站测量标准偏差()。

    正确答案: 一半,多1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土壤墒情基本监测站网应承担灌溉耕地(或牧场)和非灌溉耕地(或牧场)的墒情监测任务,配备墒情要素监测所必需的仪器设备,进行长期监测和资料整编。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需要时应在()地貌和构造条件上建设墒情监测站和配套地下水测井。
    A

    相同

    B

    不同

    C

    各种

    D

    某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土壤墒情基本监测站网应配备墒情要素监测所必需的仪器设备,进行()监测和资料整编。
    A

    作物生长期

    B

    年度

    C

    长期

    D

    短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土壤墒情监测站网布设无须考虑旱作农业、牧业的地理格局。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土壤墒情监测站网查勘报告一般应有哪些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①测区概况。自然地理概况、水文气象、地质地貌、土壤植被、人文经济、农田水利工程及农业种植情况等。
    ②站点布设和监测方案。如测站分布图,地形简图,依据的规范和具体监测的方式方法,仪器工具配备等
    ③基础测试资料数据整理分析。如固定观测点及巡测点的土壤质地及颗粒级配曲线,土壤密度(容重、比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水分特性曲线、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凋萎含水量、各种作物的适宜含水量、最低限度的临界含水量等土壤物理特性和土壤水分特性资料数据。

  • 第14题:

    需要时应在()地貌和构造条件上建设墒情监测站和配套地下水测井。

    • A、相同
    • B、不同
    • C、各种
    • D、某一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土壤墒情监测山丘区代表性地块,其()应大于666.7m2(1亩)。

    • A、面积
    • B、体积
    • C、长度
    • D、位置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国家墒情监测站网的密度在()单站控制的耕作面积应在30000~90000()。()

    • A、岩溶区,km2
    • B、丘陵区,hm
    • C、黄土区,km
    • D、平原区,hm2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三站四网”的四网为国家气候监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国家专业气象观测网和()组成。

    • A、雨量站网
    • B、卫星接收站网
    • C、区域气象观测网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判断题
    土壤墒情监测站网应以旱情和旱作农业、牧业的地理格局分区为背景,根据国家宏观控制和地区需求布设国家墒情监测站网和各级地方站网。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判断题
    土壤墒情临时监测站网就是土壤墒情基本监测站网。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国家墒情监测站网的密度在()单站控制的耕作面积应在30000~90000()。()
    A

    岩溶区,km2

    B

    丘陵区,hm

    C

    黄土区,km

    D

    平原区,hm2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土壤墒情临时监测站网根据当地当年或当季()发展情势选点布设,直接服务于当地农牧业当年或当季掌握土壤旱情墒情信息的需要。
    A

    汛情

    B

    旱情

    C

    灾情

    D

    震情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国家墒情监测站网的密度在山区和()单站控制的耕作面积应在()和10000~50000hm2。()
    A

    平原区,300~3000

    B

    丘陵区,3000~30000

    C

    黄土区,1000~10000

    D

    岩溶区,2000~200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三站四网”的四网为国家气候监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国家专业气象观测网和()组成。
    A

    雨量站网

    B

    卫星接收站网

    C

    区域气象观测网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