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对于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下述有关液货舱的环境控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液货舱应设置足够的采样点,以监测驱气和除气的进程B、主甲板以上的气体采样连接管在加装阀门的情况下,可免设盖板C、在液货舱灌注货物的蒸气或液体之前,应用惰性介质进行驱气D、残液不应排入水域

题目

对于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下述有关液货舱的环境控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液货舱应设置足够的采样点,以监测驱气和除气的进程
  • B、主甲板以上的气体采样连接管在加装阀门的情况下,可免设盖板
  • C、在液货舱灌注货物的蒸气或液体之前,应用惰性介质进行驱气
  • D、残液不应排入水域

相似考题
更多“对于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下述有关液货舱的环境控制的说法,错”相关问题
  • 第1题:

    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其液货舱应设有哪些显示货物的装置?()

    • A、液位装置
    • B、压力装置
    • C、温度装置
    • D、气体监测装置

    正确答案:A,B,C

  • 第2题:

    对载运散装液化气体船舶,液货舱的液位测量形式有几种?


    正确答案: 1、间接式装置,即用诸如称重或管式流量计的方法确定货物的数量;
    2、封闭式装置,此种装置不穿透液货舱。
    3、封闭式装置,此种装置需穿透液货舱,而且是封闭系统的组成部分,并能防止货物逸出。若封闭式测量装置不是直接装在液货舱上,则应尽可能靠近液货舱的位置设一个截止阀;
    4、限制式装置,此种装置需穿透液货舱,并且在使用时允许有少量货物蒸汽或液体逸入大气。装置在不用时,应保持完全关闭。装置如未设置超流量阀,其最大开口的直径,应不超过1.5mm或等量的面积。

  • 第3题:

    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气体燃料补给设备及有关的储存容器,应位于货舱区域内,还应符合什么规定?


    正确答案: 1、按规范要求,对该处所进行通风(如果设备是在围蔽处所内);
    2、按规范要求,配备固定灭火系统;
    3、按规范要求,配备气体探测系统(当适用时)。

  • 第4题:

    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对装载“氯”货品时的特殊要求中,每一液货舱的容量应不超过()m3。

    • A、50
    • B、600
    • C、2000
    • D、3000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在液货舱灌注货物的蒸气或液体之前,不应用哪些介质进行驱气,驱气后不允许有易燃混合物存于液货舱内?()

    • A、压缩空气
    • B、氧气
    • C、氢气
    • D、惰性气体

    正确答案:A,B,C

  • 第6题:

    内河散装运输化学品船舶,液货舱透气系统的类型包括哪些?()

    • A、开式液货舱透气系统
    • B、半开式液货舱透气系统
    • C、控制式液货舱透气系统
    • D、半控制式液货舱透气系统

    正确答案:A,C

  • 第7题:

    多选题
    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其液货舱应设有哪些显示货物的装置?()
    A

    液位装置

    B

    压力装置

    C

    温度装置

    D

    气体监测装置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对于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在一般情况下,人员不应进入可能有气体聚集的()
    A

    液货舱

    B

    货舱处所、留空处所

    C

    货物装卸处所或其他封闭处所

    D

    A+B+C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内河散装运输化学品船舶,液货舱透气系统的类型包括哪些?()
    A

    开式液货舱透气系统

    B

    半开式液货舱透气系统

    C

    控制式液货舱透气系统

    D

    半控制式液货舱透气系统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对于内河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下述哪种不是液货舱的环境控制常用的方式?()
    A

    惰化法

    B

    隔绝法

    C

    甲板注水法

    D

    通风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对于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下述有关液货舱的环境控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液货舱应设置足够的采样点,以监测驱气和除气的进程

    B

    主甲板以上的气体采样连接管在加装阀门的情况下,可免设盖板

    C

    在液货舱灌注货物的蒸气或液体之前,应用惰性介质进行驱气

    D

    残液不应排入水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其液货舱充装极限不得超过在基准温度下的()。
    A

    92%

    B

    95%

    C

    96%

    D

    98%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于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在一般情况下,人员不应进入可能有气体聚集的()

    • A、液货舱
    • B、货舱处所、留空处所
    • C、货物装卸处所或其他封闭处所
    • D、A+B+C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内河散装运输化学品船舶,液货舱的环境控制,通常有以下哪几种方式?()

    • A、惰化法
    • B、隔绝法
    • C、干燥法
    • D、通风法

    正确答案:A,B,C,D

  • 第15题:

    根据《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9)》,液货舱的最大许可装载极限,系指()的液体体积与液货舱可装载体积之比?

    • A、最大许可
    • B、最小许可
    • C、最大许可的95%
    • D、最小许可的95%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液货舱的充装极限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1、一般规定,液货舱的充装极限不得超过在基准温度下的98%;
    2、考虑到液货舱的形状、压力释放阀的布置、液位和温度测量的精度以及装载温度与在压力释放阀调定压力下与相应于货物蒸汽压力的温度之间的差异,如能维持规范要求的状态,则可允许充装极限大于在基准温度下的98%的限制。

  • 第17题:

    对于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以下制冷方式不属于液货舱机械制冷布置的种类的是()。

    • A、直接冷却系统
    • B、间接冷却系统
    • C、初级冷却系统
    • D、混合系统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其液货舱充装极限不得超过在基准温度下的()。

    • A、92%
    • B、95%
    • C、96%
    • D、98%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问答题
    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人员不应进入可能有气体聚集的液货舱,下列情况除外。

    正确答案: (1)用固定式或可携式设备确定上述处所的空气中具有足够的氧气且不存在有毒气体;
    (2)人员佩戴呼吸器和其他必需的防护设备,且全部操作是在高级船员严密监督下进行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液货舱应设有高液位报警装置,当液货舱装到约为液舱容积的()时,此装置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A

    80%

    B

    50%

    C

    95%

    D

    11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液货舱的充装极限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1、一般规定,液货舱的充装极限不得超过在基准温度下的98%;
    2、考虑到液货舱的形状、压力释放阀的布置、液位和温度测量的精度以及装载温度与在压力释放阀调定压力下与相应于货物蒸汽压力的温度之间的差异,如能维持规范要求的状态,则可允许充装极限大于在基准温度下的98%的限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对于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以下制冷方式不属于液货舱机械制冷布置的种类的是()。
    A

    直接冷却系统

    B

    间接冷却系统

    C

    初级冷却系统

    D

    混合系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气体燃料补给设备及有关的储存容器,应位于货舱区域内,还应符合什么规定?

    正确答案: 1、按规范要求,对该处所进行通风(如果设备是在围蔽处所内);
    2、按规范要求,配备固定灭火系统;
    3、按规范要求,配备气体探测系统(当适用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