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使用移动式吹灰设备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相关问题
  • 第1题:

    OSPF中,使用stub区域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骨干区域不能配置成STUB区域。
    2、如果要将一个区域配置成stub区域,则该区域的所有路由器必须都要配置stub命令。
    3、stub区域内不能存在ASBR,即自治系统外部的路由不能在本区域内传播。
    4、虚连接不能穿过stub区域。

  • 第2题:

    锅炉吹灰枪卡涩在炉膛内的处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
    吹灰枪卡涩在炉膛内应注意吹灰枪冷却,防止吹灰枪被烧坏。由检修关闭汽源(防止吹损管道),接压缩空气进行冷却;或关小汽源保持吹灰枪冷却用汽。
    2)
    就地手动试摇,看能否摇出吹灰枪。
    3)
    长吹灰枪时应保持吹灰蒸汽冷却,短吹时应及时关闭汽源,以免吹损水冷壁,整个卡涩的处理过程应控制在一小时内。

  • 第3题:

    使用移动式吹灰设备时时,工作人员因戴手套和防护眼镜。在吹灰管未插入燃烧室或烟道前,()阀门通入蒸汽或压缩空气。工作完毕后应先关闭阀门,然后取出吹灰管。

    • A、缓慢打开
    • B、不准打开
    • C、要打开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操作吹灰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吹灰时,先将吹灰蒸汽联箱投入运行,检查联箱汽压达到规定值,并且压力控制阀工作正常。
    2)对吹灰蒸汽管道进行暖管,打开疏水阀,将凝水排走,使供汽温度达到规定值。
    3)每个吹灰器投入前都应就地检查。注意吹灰器的吹管在进入工作区时进汽阀能自动打开,退出工作区时能自动关闭;吹管无明显变形,供汽充足,前支架的支撑轮转动应灵活。
    4)若发现进汽阀不能按时开启,应及时停止该吹灰器运行并及时退出。
    5)若吹灰过程中吹管卡在炉内,当电动无法退出时,应立即改用手动退出。在吹灰退出工作区前,不可以停止供汽,以防烧坏吹灰器。
    6)吹灰时,应沿烟气流动方向吹扫,即先吹烟气先经过的地方,以提高吹灰的效果。

  • 第5题:

    钢梁石膏腻子由哪几种原料组成?配制及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腻子的配方主要由体质填料,防锈颜料和漆料三部分组成,最好的体质填料是石膏粉,使用前要在铁锅内加热到150~500℃,时间20~30min,防锈颜料是红丹或锌黄,漆料以酚醛或醇酸为最佳。
    (1)钢梁表面处理方法不同,腻子的组份应相应变化。
    (2)漆料中的可挥发性溶剂不能过多,以免使腻子干燥后松弛。
    (3)腻子配制时应充分搅匀,用木锤捶透,然后捏成圆形团子,装在密封容器中。
    (4)筒内备用,最好当天拌合当天用完,如发现腻子表面变硬或结皮,不容许加溶剂稀释后再用,而应把表面变硬部分去掉。

  • 第6题:

    使用链条葫芦起重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使用前应检查吊钩、主链是否有变形、裂纹等异常现象,传动部分是否灵活
    (2)在链条葫芦受力之后,应检查制动机构是否能自锁
    (3)在起吊重物时手拉链不许两人同时拉
    (4)重物起吊时,如暂不需要放下,则此时应将手拉链拴在固定物上或主链上,以防止制动机构失灵,发生滑链事故

  • 第7题:

    吹灰操作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吹灰前必须确证再热器出口吹灰蒸汽一、二次电动门全开。
    2)启动程序前先将需跳步的吹灰器跳步,且验证一下,选择要投入的组列
    3)每次跳步(或复位)只能跳步(或复位)拨码盘上所示的吹灰器
    4)每次程控启动后应有人监视电流或指示灯,若电流过大或无电流或相应的指示灯不亮,应视作不正常,正常电流值为:IR,IK-AH为0.5-0.7A,不超过0.72A,IK为0.5-3A,电动阀为2.5-3.5A
    5)程序运行时不可随便转动转换开关6)吹灰过程中若发生失电,电机故障,吹灰器卡住等意外事故应立即停止吹灰,手动退出,以免烧坏吹灰
    7)吹灰器故障退出时,吹灰管应通气冷却
    8)热态时不可不带汽源将吹灰枪管伸入炉内
    9)电磁阀和减压站指示灯仅表明继电器动作正常,故应经常检查管路实际状态和指示灯状态是否一致,以免因电磁线圈损坏或压缩空气及管路不畅而出现蒸汽管路故障
    10)任何吹灰器不允许长时间伸入炉内不退回,以免在热态时引起爆管或枪管烧弯
    11)吹灰过程中汽压低于1.96MPa,汽温低于180℃时,程序停止吹灰,吹灰器退回原位(手动吹灰时吹灰蒸汽参数也不应低于该值)

  • 第8题:

    问答题
    起动机在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不要挂档起动。起动时踩下离合器踏板,将变速器挂入空档或停车档。
    (2)起动时间尽量短。每次起动时间不超过5s,若第一次不能起动,应停歇10~15s再进行第二次起动。
    (3)发动机起动后应马上松开点火开关,切断起动档。
    (4)发现起动系工作异常时,应及时诊断并排除故障后起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使用移动式吹灰设备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和防护眼镜。在吹灰管未插入()前,不准打开阀门通入蒸汽或压缩空气。
    A

    煤管

    B

    烟道

    C

    煤斗

    D

    燃烧室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使用性交中断法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为了降低失败率,在使用性交中断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使用性交中断法的性伴应该有较强的自制能力和性生活经验;
    ②如重复性交,应排尿冲洗尿道内残存的精子并加用杀精剂;
    ③女方在排卵期时要加用杀精剂;
    ④万一失败,应在性交后72小时内服用紧急避孕药或5天内女方放置带铜宫内节育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使用移动式吹灰设备时时,工作人员因戴手套和防护眼镜。在吹灰管未插入燃烧室或烟道前,()阀门通入蒸汽或压缩空气。工作完毕后应先关闭阀门,然后取出吹灰管。
    A

    缓慢打开

    B

    不准打开

    C

    要打开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OSPF中,使用stub区域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骨干区域不能配置成STUB区域。
    2、如果要将一个区域配置成stub区域,则该区域的所有路由器必须都要配置stub命令。
    3、stub区域内不能存在ASBR,即自治系统外部的路由不能在本区域内传播。
    4、虚连接不能穿过stub区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炉膛吹灰过程中的检查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当燃烧易结焦煤种或高灰份煤种以及结焦较严重影响机组带负荷或造成汽温偏差、金属温度超温或偏差过大,对机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要适当增加吹灰频率。
    2)吹灰时应加强对引风机电流、炉膛负压的监视,必要时应将引风机置手动方式运行。同时应加强对主汽,再热汽温度控制的监视。
    3)吹灰前按规定进行管道暖管疏水,疏水时间不少于300秒,若疏水阀阀开关不到位应通知维护处理好或就地采取措施后再执行吹灰程序。暖管、吹灰过程中若发生水冲击时立即停止吹灰。
    4)炉膛吹灰时,应注意检查底渣系统运行情况,如捞渣机发生停、堵转现象应及时处理。
    5)锅炉吹灰器投用过程,当发生吹灰器运行超时或吹灰器过载报警时必须立即到现场检查吹灰器位置;当吹灰器卡涩或故障原因不明确时均应立即联系维护人员处理。
    6)当锅炉系统发生故障或锅炉燃烧不稳时禁止吹灰,如在吹灰过程中应立即退出。
    7)吹灰器投运时,应特别注意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和炉膛负压的变化。
    8)吹灰器卡涩故障报警后需立即就地确认,吹灰枪长时间在一个位置吹灰将
    导致锅炉受热面吹损泄漏。吹灰枪无法退出时,必须保持吹灰管内有蒸汽或空气进行冷却,否则吹灰枪将被烧弯变形永久损坏。当吹灰控制系统发出吹灰器运行超时或吹灰器过载报警时必须立即到现场检查吹灰器是否卡涩在中间位置。如吹灰器检查无明显变形时,可将电机热耦复位后再退吹灰器,若无法退出则联系检修人员手动摇出。

  • 第14题:

    锅炉吹灰时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锅炉吹灰前,应适当提高燃烧室负压,并保持燃烧稳定。吹灰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
    2、使用移动式吹灰设备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和防护眼镜。在吹灰管未插入燃烧室或烟道前,不准打开阀门通入蒸汽或压缩空气。工作完毕后应先关闭阀门,然后再取出吹灰管。
    3、吹灰时,禁止打开检查孔观察燃烧情况。
    4、吹灰器有缺陷、锅炉燃烧不稳定或有炉烟与炉灰从炉内喷出时,禁止吹灰。如在吹灰过程中,遇有上述情况时,也应停止吹灰。

  • 第15题:

    使用摇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时,必须先切断电源,然后将设备进行放电,以保证人身安全和测量准确。
    (2)摇表测量时应放在水平位置,未接线前先转动摇表作开路试验,指针是否指在“∞”处;再将(L)和(E)两个接线柱短接,慢慢地转动摇表,看指针是否指在“0”处,若能指在“0”处,说明摇表是好的。
    (3)摇表接线柱上引出线应用多股软线,且要有良好的绝缘,两根引线切忌绞在一起,以免造成测量数据的不准确。
    (4)摇表测量完后应立即使被测物放电,在摇表的摇把未停止转动和被测物未放电前,不可用手去触及被测物的测量部分或进行拆除导线,以防触电。

  • 第16题:

    使用移动式吹灰设备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和防护眼镜。在吹灰管()燃烧室或烟道前,不准打开阀门通入蒸汽或压缩空气。工作完毕后应先()阀门,然后再取出吹灰管。


    正确答案:未插入;关闭

  • 第17题:

    使用移动式脚手架时,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移动式脚手架一般采用金属、木料装配成,架下有滚轮,必须经过设计和验收合格后才可使用。当移动脚手架时,工作人员必须下来,上面有人时禁止移动。移动脚手架时应缓慢,并有切实防止倾倒的措施,路道纵横面应平整,移动式脚手架到达工作位置后,其活动部分可靠地绑牢固定,脚手架本身与建筑物绑住,人员上、下用固定梯子。

  • 第18题:

    停电设备上的感应电压有多高?拆、挂地线时有哪些要求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拆、挂地线时,要求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进行操作,并注意防止带电挂地线,以避免烧伤、高空跌落摔伤、感应电压电伤等人身事故的发生。前两类事故,原因明显易于理解。后一类事故不为人们所重视,有的人说:“闸都拉了,哪还有电!"。因此,拆挂地线时,感应电压伤人或电死人的事时有发生。下面有必要着重介绍一下感应电压的情况。
    (1)停电设备上的感应电压。感应电压包括静电感应电压及电磁感应电压两部分。静电感应电压在感应电压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
    1)静电感应电压。处在运行设备电场中的停电设备,由于静电耦合,三相分布电容不平衡,在停电设备上产生的对地零序电压即为静电感应电压。运行的高压及超高压系统对检修停电设备普遍存在着静电感应,特别是检修系统与运行系统相互平行、交叉、跨越时,尤其严重。
    2)电磁感应电压。处在运行设备磁场中的停电设备,由于电磁耦合三相互感不平衡,在停电设备上感应的对地零序电压,称为电磁感应电压。
    3)停电设备上总的感应电压。在运行设备电磁场作用下,停电设备对地具有的总电位为+。考虑单一回路间的电磁耦合,可以来计算感应电压。在变电所,电磁耦合的实际情况很复杂:出线多,回路集中;设备交错布置(或上下层布置),环境复杂;不同运行回路的电磁耦合情况,相互影响并交织重叠,很难估计。总之,相互影响的各种因素在计算感应电压时,一一考虑是非常困难的,也是做不到的。
    4)感应电压的实测。了解本单位设备上的感应电压,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现场实测。实测时,先将设备停电,并使用高内阻的静电电压表。由于现场条件(设备布置、负荷电流、绝缘状况、气候条件)不同,各单位同一电压等级的设备,测得的感应电压分布规律大致相似,而数值可能不相等,是正常的。总之,停电设备上的感应电压决不可忽视,特别是双回线上的感应电压更不可低估。通过人身的电流按不大于5mA考虑,人体表面电阻一般取800~2000Ω,人能承受的电压约为4~10V左右。因此,不采取安全措施,直接接触已停电的高压设备,感应电压对操作人员是非常危险的。
    (2)停电设备上拆、挂地线的要求。
    1)必须验电,防止带电挂地线。验明设备无电后,立即将停电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操作时,先装接地线的接地端,后装导体端与设备相连(由近到远)。
    2)拆、挂接地线,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以免受感应电压的伤害。合格的高压绝缘手套和绝缘靴,分别可耐压8kV及15kV,对保证人身安全是有效的。
    3)条件允许时,应尽量使用装有绝缘手柄的接地线,或以安装接地刀闸代替接地线,尽量减少操作人员与一次系统直接接触的机会,以防止操作人员触电。
    4)拆、挂地线的部位如装有接地刀闸,应先合入,待拆、挂地线的操作完毕再拉开,以保证操作人员的自身安全。例如,某发电厂没有按照这个要求办,就发生了人身事故。当时,要拆停电的110kV双回线111线路侧地线,操作票上已写了“合111线路侧接地刀闸111-72”,但操作人员嫌麻烦,实际操作未执行。在未戴绝缘手套、无任何保安措施的情况下拆线路侧的地线,数千伏的感应电压电伤操作人的手、脚,并从隔离开关111-2架构上摔下,造成颅骨破裂死亡的人身事故。通过这个例子,说明操作人员执行规章制度、进行自我保护多么重要;违反操作规程多么危险。
    5)使用的地线必须是合格的地线,严禁将地线缠绕在设备上,也不允许把短地线接成长地线,临时凑合使用。
    6)不允许用三组单相接地线代替一组三相短路接地线。粗看起来两者无甚差别,实际上有本质的不同。如图1-4A.所示,装有一组三相短路接地线,当突然来电时,即发生对称三相金属性短路,N点既是地线短路的中性点,也是电气的零电位点,接地电阻R中无电流。此时,检修设备的对地电位UE=IkRs,取Ik=17.57kA(相当110kV系统短路容量3500MV
    A.,实测接地线铜线电阻Rs=1000~3000mΩ,UE=18~53V,远低于允许的接触电压。因此,三相短路接地线对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起到了保护作用。如图1—4B.所示,用三组单相的接地线代替一组三相短路接地线,当突然来电时,即发生三相对称短路,电气零电位点移至大地上。此时,检修设备的对地电位U′E=Ik(R+Rs),取接地电阻R=0.5Ω,U′E=8785V,远远高于允许的接触电压。对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故不可用三组单相接地线代替一组三相短路接地线。单相接地线可用于重复接地。
    7)地线的接地端必须接在接地网的接头上。实测证明,良好的接地可将停电设备上的电位降至1~2V。有的操作人员图省事,将地线的接地端连在设备架构上或断路器、隔离开关的传动杆上,这是不允许的。
    (3)拆、挂地线应注意的事项。
    1)已挂地线应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
    2)所挂地线与检修设备及工作人员不要靠得太近,更不要直接接触。因为:①一旦突然来电短路,地线导体温度必将骤然升高,甚至可达730℃以上,地线太近可能烫伤工作人员;②万一地线熔断,则电弧、发热、电动力的作用,对人身更加危险。
    3)地线已拆除的设备应视为带电设备,不得再用手去触摸。

  • 第19题:

    填空题
    使用移动式吹灰设备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和防护眼镜。在吹灰管()燃烧室或烟道前,不准打开阀门通入蒸汽或压缩空气。工作完毕后应先()阀门,然后再取出吹灰管。

    正确答案: 未插入,关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使用摇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时,必须先切断电源,然后将设备进行放电,以保证人身安全和测量准确。
    (2)摇表测量时应放在水平位置,未接线前先转动摇表作开路试验,指针是否指在“∞”处;再将(L)和(E)两个接线柱短接,慢慢地转动摇表,看指针是否指在“0”处,若能指在“0”处,说明摇表是好的。
    (3)摇表接线柱上引出线应用多股软线,且要有良好的绝缘,两根引线切忌绞在一起,以免造成测量数据的不准确。
    (4)摇表测量完后应立即使被测物放电,在摇表的摇把未停止转动和被测物未放电前,不可用手去触及被测物的测量部分或进行拆除导线,以防触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使用移动式吹灰设备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使用移动式吹灰设备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和防护眼镜。在吹灰管末插入燃烧室或烟道前,不准打开阀门通入蒸汽或压缩空气。工作完毕后应先关闭阀门,然后再取出吹灰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停电设备上的感应电压有多高?拆、挂地线时有哪些要求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拆、挂地线时,要求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进行操作,并注意防止带电挂地线,以避免烧伤、高空跌落摔伤、感应电压电伤等人身事故的发生。前两类事故,原因明显易于理解。后一类事故不为人们所重视,有的人说:“闸都拉了,哪还有电!"。因此,拆挂地线时,感应电压伤人或电死人的事时有发生。下面有必要着重介绍一下感应电压的情况。
    (1)停电设备上的感应电压。感应电压包括静电感应电压及电磁感应电压两部分。静电感应电压在感应电压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
    1)静电感应电压。处在运行设备电场中的停电设备,由于静电耦合,三相分布电容不平衡,在停电设备上产生的对地零序电压即为静电感应电压。运行的高压及超高压系统对检修停电设备普遍存在着静电感应,特别是检修系统与运行系统相互平行、交叉、跨越时,尤其严重。
    2)电磁感应电压。处在运行设备磁场中的停电设备,由于电磁耦合三相互感不平衡,在停电设备上感应的对地零序电压,称为电磁感应电压。
    3)停电设备上总的感应电压。在运行设备电磁场作用下,停电设备对地具有的总电位为+。考虑单一回路间的电磁耦合,可以来计算感应电压。在变电所,电磁耦合的实际情况很复杂:出线多,回路集中;设备交错布置(或上下层布置),环境复杂;不同运行回路的电磁耦合情况,相互影响并交织重叠,很难估计。总之,相互影响的各种因素在计算感应电压时,一一考虑是非常困难的,也是做不到的。
    4)感应电压的实测。了解本单位设备上的感应电压,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现场实测。实测时,先将设备停电,并使用高内阻的静电电压表。由于现场条件(设备布置、负荷电流、绝缘状况、气候条件)不同,各单位同一电压等级的设备,测得的感应电压分布规律大致相似,而数值可能不相等,是正常的。总之,停电设备上的感应电压决不可忽视,特别是双回线上的感应电压更不可低估。通过人身的电流按不大于5mA考虑,人体表面电阻一般取800~2000Ω,人能承受的电压约为4~10V左右。因此,不采取安全措施,直接接触已停电的高压设备,感应电压对操作人员是非常危险的。
    (2)停电设备上拆、挂地线的要求。
    1)必须验电,防止带电挂地线。验明设备无电后,立即将停电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操作时,先装接地线的接地端,后装导体端与设备相连(由近到远)。
    2)拆、挂接地线,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以免受感应电压的伤害。合格的高压绝缘手套和绝缘靴,分别可耐压8kV及15kV,对保证人身安全是有效的。
    3)条件允许时,应尽量使用装有绝缘手柄的接地线,或以安装接地刀闸代替接地线,尽量减少操作人员与一次系统直接接触的机会,以防止操作人员触电。
    4)拆、挂地线的部位如装有接地刀闸,应先合入,待拆、挂地线的操作完毕再拉开,以保证操作人员的自身安全。例如,某发电厂没有按照这个要求办,就发生了人身事故。当时,要拆停电的110kV双回线111线路侧地线,操作票上已写了“合111线路侧接地刀闸111-72”,但操作人员嫌麻烦,实际操作未执行。在未戴绝缘手套、无任何保安措施的情况下拆线路侧的地线,数千伏的感应电压电伤操作人的手、脚,并从隔离开关111-2架构上摔下,造成颅骨破裂死亡的人身事故。通过这个例子,说明操作人员执行规章制度、进行自我保护多么重要;违反操作规程多么危险。
    5)使用的地线必须是合格的地线,严禁将地线缠绕在设备上,也不允许把短地线接成长地线,临时凑合使用。
    6)不允许用三组单相接地线代替一组三相短路接地线。粗看起来两者无甚差别,实际上有本质的不同。如图1-4A.所示,装有一组三相短路接地线,当突然来电时,即发生对称三相金属性短路,N点既是地线短路的中性点,也是电气的零电位点,接地电阻R中无电流。此时,检修设备的对地电位UE=IkRs,取Ik=17.57kA(相当110kV系统短路容量3500MV
    A.,实测接地线铜线电阻Rs=1000~3000mΩ,UE=18~53V,远低于允许的接触电压。因此,三相短路接地线对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起到了保护作用。如图1—4B.所示,用三组单相的接地线代替一组三相短路接地线,当突然来电时,即发生三相对称短路,电气零电位点移至大地上。此时,检修设备的对地电位U′E=Ik(R+Rs),取接地电阻R=0.5Ω,U′E=8785V,远远高于允许的接触电压。对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故不可用三组单相接地线代替一组三相短路接地线。单相接地线可用于重复接地。
    7)地线的接地端必须接在接地网的接头上。实测证明,良好的接地可将停电设备上的电位降至1~2V。有的操作人员图省事,将地线的接地端连在设备架构上或断路器、隔离开关的传动杆上,这是不允许的。
    (3)拆、挂地线应注意的事项。
    1)已挂地线应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
    2)所挂地线与检修设备及工作人员不要靠得太近,更不要直接接触。因为:①一旦突然来电短路,地线导体温度必将骤然升高,甚至可达730℃以上,地线太近可能烫伤工作人员;②万一地线熔断,则电弧、发热、电动力的作用,对人身更加危险。
    3)地线已拆除的设备应视为带电设备,不得再用手去触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在使用压力仪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请论述说明。

    正确答案: 在使用压力仪表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仪表要垂直于水平面安装;
    (2)仪表测定点与仪表安装处在同一水平位置,否则考虑附加高度误差的修正;
    (3)仪表测定点与仪表安装处之间的距离应尽量短,以免指示迟缓;
    (4)保证密封性,不应有泄露现象出现,尤其是易燃易爆气体介质和有毒有害介质;
    (5)仪表在下列情况使用时应加附加装置,但不应产生附加误差,否则应考虑修正;
    1.为了保证仪表不受被测介质侵蚀或粘度太大、结晶影响。应加装隔离装置;
    2.为了保证仪表不受被测介质的急剧变化或脉动压力的影响,加装缓冲器。尤其在压力剧增或剧降时,最容易使压力仪表损坏报废,甚至弹簧管崩裂,发生泄露现象;
    3.为了保证压力仪表不受震动的影响,压力仪表应加装减震装置及固定装置;
    4.为了保证仪表不受被测介质高温的影响,应加装充满液体的弯管装置;
    5.专用的特殊仪表,严禁它用,也严禁在没有特殊可靠的装置上进行测量,更严禁用一般的压力表作特殊介质的压力测量;
    6.对于新购置的压力仪表,在安装使用之前,一定要进行计量检定,以防压力仪表运输过程中震动、损坏或其他因素破坏准确度。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