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连铸钢液非均质形核主要是依靠()形成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连铸钢水的液相线温度都在1510~1520℃范围内。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熔池的结晶是经历形核和长大的过程,在焊接熔池过热条件下只存在均质形核。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下面不是加入生核剂的目的是()非均质。

    • A、形成
    • B、除去
    • C、强化
    • D、较少

    正确答案:A,B,D

  • 第4题:

    根据构成能障的界面情况的不同,形核方式包括()

    • A、螺旋位错生长
    • B、旋转孪晶生长
    • C、反射孪晶生长
    • D、均质形核

    正确答案:D

  • 第5题:

    玻璃液的均化过程主要是由于依靠分子扩散运动完成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名词解释题
    非均质形核

    正确答案: 指在不均匀的熔体中依靠外来杂质或型壁界面提供的衬底进行形核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加入生核剂的目的是()非均质。
    A

    形成

    B

    除去

    C

    强化

    D

    较少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下面不是加入生核剂的目的是()非均质。
    A

    形成

    B

    除去

    C

    强化

    D

    较少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以下说法中,()说明了非均匀形核与均匀形核之间的差异。
    A

    非均匀形核所需过冷度更小

    B

    均匀形核比非均匀形核难度更大

    C

    一旦满足形核条件,均匀形核的形核率比非均匀形核更大

    D

    均匀形核试非均匀形核的一种特例

    E

    实际凝固过程中既有非均匀形核,又有均匀形核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均质形核与异质形核的异同。

    正确答案: 相同点:异质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在形式上与均质形核临界晶核半径完全相同
    不同点:
    ①均质形核临界晶核是球体,而异质形核的晶核为球体的一部分(球冠),因而异质晶核中所含原子数目少,这样的晶坯易形成。
    ②润湿角θ与均质形核无关,而影响异质晶核的体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实际金属结晶形成晶核时,主要是哪种形核方式()。
    A

    自发形核

    B

    非自发形核

    C

    平面形核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均质形核机制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 ①冷液体中存在相起伏,以提供固相晶核的晶胚。
    ②形核导致体积自由能降低,界面自由能提高。为此,晶胚需要体积达到一定尺寸才能稳定存在。
    ③过冷液体中存在能量起伏和温度起伏,以提供临界形核功。
    ④为维持形核功,需要一定的过冷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只依靠液体本身在一定的过冷条件下形成的晶核过程叫做()。

    • A、自发形核
    • B、非自发形核
    • C、结晶
    • D、形核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空隙非均质性主要是指()空隙结构的非均质性。

    • A、直观
    • B、微观
    • C、宏观
    • D、地下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加入生核剂的目的是()非均质。

    • A、形成
    • B、除去
    • C、强化
    • D、较少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试验表明,焊接熔池的凝固过程是从边界开始的,是一种()

    • A、两者都有
    • B、匀质形核
    • C、非匀质形核
    •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判断题
    玻璃液的均化过程主要是由于依靠分子扩散运动完成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否则会造成化学组成不均匀性

  • 第18题:

    多选题
    晶核的形成方式有两种,即()
    A

    喂养形成

    B

    自发形核

    C

    非自发形核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名词解释题
    均质形核

    正确答案: 在没有任何外来的均质溶体中,依靠液体金属内部自身结构自发地形核。均质形核在溶体各处概率相同,全部固液界面都由形核过程提供。因此热力学能障大,所需驱动力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说明为什么异质形核比均质形核容易?影响异质形核的因素?

    正确答案: 因为均质形核在其形核过程中为克服过程中的能障,所需要的过冷度是很大的,而实际金属凝固过程中的过冷度远小于此,所以较难发生;对异质形核而言,液态金属中存在一些微小的固相杂质质点,并且液态金属在凝固时还和型壁相接触,于是晶核就可以优先依附于这些现成的固体表面形核,因此形核所需的过冷度大大降低,所以异质形核比均质形核更容易。
    影响异质形核的因素:
    (1)金属液过冷度的大小:一定范围内,过冷度越大,越促进形核;
    (2)结晶相的晶格与杂质基底晶格的错配度的大小:错配度越小,越促进形核;
    (3)杂质表面的形貌和杂质特性的影响;
    (4)过热度的影响:过热度很大时,固态杂质质点表面状态发生改变或发生熔化,从而阻碍了异质形核;
    (5)其他物理因素的影响:如震动和搅动都促进了异质形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均质形核理论的局限性。

    正确答案: 均质形核是对理想纯金属而言的,其过冷度很大比实际液态金属凝固时的过冷度大多了。实际上金属结晶时的过冷度一般为几分之一摄氏度到十几摄氏度。实际的液态金属(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多为异质形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证明在相同的过冷度下均质形核时,球形晶核与立方形晶核哪种更易形成。

    正确答案: 对于球形晶核:过冷液中出现一个晶胚时,总的自由能变化为ΔG=(4πr3ΔGV/3)+4πr2σ。临界晶核的半径为r*,由dΔG/dr=0求得:r*=-2σ/ΔGV=2σTm/LmΔT,则临界形核的功及形核功为:ΔG*=16πσ3/3ΔG2v=16πσ3Tm2/3(LmΔT)2.
    对于立方形晶核:同理推得临界半径形r*=-4σ/ΔGv,形核功ΔG*=32σ3/ΔGv3。 则ΔG*<ΔG*,所以在相同的过冷度下均质形核时,球形晶核比立方形晶核更容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是均匀形核与非均匀形核?实际发生的主要是哪一种?

    正确答案: 均匀形核:液态金属原子在过冷到一定条件时,自发聚集按金属固有的排列规律排列而形成的小结晶核心。
    非均匀形核:液态金属原子依附于某些固态杂质颗粒而形成的结晶核心。
    实际发生的主要是非均匀形核。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