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从洪涝灾害的发生机制来看,洪涝具有明显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近年来,城市暴雨洪涝灾害时有发生,不仅会给人带来财产损失,也会造成人员伤亡。下列对城市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城市的扩张导致土地硬质化,渗水能力下降
    • B、城市的排水设施抵御暴雨能力不足
    • C、城市发展扩张过程中,填埋了大量的地表径流
    • D、台风是导致我国城市暴雨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D

  • 第2题:

    从洪涝灾害的发生机制来看,洪涝具有明显的()。

    • A、季节性
    • B、区域性
    • C、可重复性
    • D、破坏性

    正确答案:A,B,C

  • 第3题:

    安顺市经常出现暴雨,造成洪涝灾害。暴雨期一般发生在每年的什么时段?


    正确答案: 6月中旬至7月上旬。

  • 第4题:

    什么是洪涝灾害?


    正确答案: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和雨两大类型。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的水流不能被河道容纳而泛滥,或因山洪暴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道路和桥梁被毁、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雨涝是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从而因渍生灾的现象。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于区别,所以常通称为洪涝灾害。

  • 第5题:

    在洪涝灾害统计过程中,如何理解并统计因洪涝造成“死亡大牲畜”的数量?


    正确答案: 死亡大牲畜是指因洪涝灾害直接死亡的牛、马的数量,有猪或羊死亡的,5只猪或5只羊折算1头大牲畜。其它畜类及鸡鸭等家禽不在统计之列。

  • 第6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防洪法制定的目的()

    • A、防治洪水
    • B、防御洪涝灾害
    • C、减轻洪涝灾害
    • D、合理利用水资源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我国洪涝灾害多集中在哪些地区?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多发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2)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a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b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c台风的影响;d厄尔尼若现象(水文水系)e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f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g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地形)h地势低洼(海河、珠江);人为原因:a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b围湖造田;c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 第8题:

    请从长江流域两岸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1998年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


    正确答案: (1)气候因素:1998年,西太平洋副高第一次北跳偏早,6月下旬,副高脊线明显北移到24°~28°N,并向西伸,雨区移向长江上游和三峡区间,长江上游岷江、嘉陵江、乌江和金沙江先后降大至暴雨,6月28日,三峡区间出现大暴雨,雨量超过100mm的降水面积达2.18km2。7月上旬副高本应继续北跳,但却突然南撤东移,一条东西向的强降水带,笼罩整个长江干流及江南地区,使该区相继连降暴雨和特大暴雨,由于雨带在长江南北拉踞,上下游摆动,以致长江流域发生了全流域的特大洪水。
    (2)水文因素:长江流域两岸植被近年来遭受严重破坏,导致河堤两岸的水土大量流失,河流下流泥沙淤积过多,河床抬高,遇特大降水时,下游排水不畅,易出现河水泛滥现象,1998年的特大降水量并不比1954年的降水量大,但所造成的损失却远远大过1654年。

  • 第9题:

    如发生洪涝灾害,土地的地租会()

    • A、升高
    • B、降低
    • C、不变
    • D、以上全不对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简述洪涝灾害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涉及地域广
    2、人员伤亡重
    3、财产损失大
    4、损坏道路桥梁,中断交通
    5、易引发次生灾害
    6、救援困难,危险性大

  • 第11题:

    填空题
    在洪涝灾害统计过程中,统计“供电中断”的条次数是指统计因洪涝灾害造成()停电条次数。

    正确答案: 乡(镇)以上主要输电线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我国的台风和洪涝灾害一般都发生在()。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洪涝导致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归入洪涝灾害统计。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发生洪涝灾害后如何进行饮用水消毒?


    正确答案:在洪水、暴雨等灾害发生时,饮用水时常会受到污染。要做到灾后无大疫,饮水消毒是关键。饮水消毒最常用的方法是氯化消毒和煮沸消毒。
    两种常用的水源氯化消毒方法是:
    缸水消毒:先将水缸中的水自然沉淀或用明矾澄清,然后将漂白粉精片碾碎用冷水调成糊状,按每100斤水加1片漂白粉精片或10%漂白粉澄清液1汤匙。储存的缸水用完后应及时清除沉淀物。
    受淹水井消毒:应在水退后立即抽干被污染的井水,清淘出污物,对自然渗水进行一次重消毒(加氯量20—30PPm)后,方可正常使用,要坚持经常性的井水消毒。

  • 第15题:

    洪涝灾害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环境破坏、生态改变。
    ②水源污染。
    ③食品污染(包括原料、经营过程、运输和储存等污染,环境条件恶化、援助食品质量难以保证、食品卫生管理体系受到影响等)。
    ④媒介生物滋生。
    ⑤传染病流行。

  • 第16题:

    下列那一项不是防洪法制定的目的?()

    • A、防治洪水
    • B、防御洪涝灾害
    • C、减轻洪涝灾害
    • D、合理利用水资源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在洪涝灾害统计过程中,统计“供电中断”的条次数是指统计因洪涝灾害造成()停电条次数。


    正确答案:乡(镇)以上主要输电线路

  • 第18题:

    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发生于我国的长江、松花江、淮河流域。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叶尼塞河下游冬春易发生洪涝灾害,原因何在?


    正确答案: ①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冬春季节,河流易发生凌汛现象;②流域内地势低平;③冻土发育,不利于地表水的下渗。

  • 第20题:

    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1)自然原因:
    A.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B.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
    C.台风的影响;
    D.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
    E.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F.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
    g.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h.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
    A.滥砍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并导致汛期水量增大,更易发生洪涝灾害。
    B.围湖造田;

  • 第21题:

    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有哪些?()

    • A、范围广
    • B、发生频繁
    • C、突发性强
    • D、损失大

    正确答案:A,B,C,D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洪涝灾害?

    正确答案: 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和雨两大类型。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的水流不能被河道容纳而泛滥,或因山洪暴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道路和桥梁被毁、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雨涝是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从而因渍生灾的现象。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于区别,所以常通称为洪涝灾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从洪涝灾害的发生机制来看,洪涝具有明显的()。
    A

    季节性

    B

    区域性

    C

    可重复性

    D

    破坏性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叶尼塞河下游冬春易发生洪涝灾害,原因何在?

    正确答案: ①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冬春季节,河流易发生凌汛现象;②流域内地势低平;③冻土发育,不利于地表水的下渗。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