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众所周知,蒙古人南下后便废除了科举制,然而到了()在位时却恢复了科举制。”相关问题
  • 第1题:

    隋王朝国祚短促,但在制度建设上却多有建树,既有继承发展,又有开拓创新。其中,由隋开创并为唐所继承的制度有

    A.府兵制、三省六部制 B.府兵制、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D.科举制、均田制

    答案:C
    解析:

  • 第2题:

    科举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然而,在现代中国人对传统食物的看法中,科举大概也是被误解最深的制度。我们不应该忽略科举制的历史性,试想在传统社会,能构想出其他更好的选才制度来吗?古代的中国统治者和许多文化巨人并不是没有看到科举制的局限和弊端,也不都是因循守旧之辈。但经过反复比较,最后还是选择了科举制,这实际上是一种择善而从。古代一些学者批评科举取士并不等于反对科举制度。从古代到近代的学者对科举取士的批判,很少有人否定科举制本身。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古代学者对科举制的肯定多过否定
    B.科举制的弊端并非来自其制度本身
    C.应从现实情况出发多角度评价科举制
    D.科举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理性选择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头指出人们对于科举制度有误解。接着“不应忽略科举制的历史性”表明要结合当时历史环境看待科举制度,并且文段通过反问句,指出科举制是“传统社会”当中最好的选才制度。接下来“古代的中国统治者和许多文化巨人……选择了科举制……是一种择善而从”是对前文进行论证,表明科举制确实是当时比较好的制度,是“择善而从”。文段结尾“古代一些学者批评科举取士并不等于反对科举制度。从古代到近代的学者对科举取士的批判,很少有人否定科举制本身”是对前文的补充说明,从“古代学者”的角度论证科举制的优越性。文段意在强调科举制度符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是比较好的制度。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为重点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A项由“古代学者”是论证部分内容,非重点,且文段并未比较“肯定”和“否定”多少的问题,排除A项。B项文段对科举制是持肯定态度,感情色彩是积极的,而B项论述的是“科举制的弊端”,与文段态度相反,感情色彩偏消极,排除B项。C项文段仅从“历史性”一个角度评价科举制度,“多角度评价科举制”表述有误,排除C项。
    因此,选择D选项。

  • 第3题:

    隋唐时科举制度产生原因是什么?
    (1)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收回选用人才的大权;
    (2)要巩固政治,必须最大限度的网络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以扩大统治基础;
    (3)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

  • 第4题:

    科举制度废于()。

    • A、1840年
    • B、1862年
    • C、1902年
    • D、1905年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元代更加完善了科举制度。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叶生》、《司文郎》等篇章抨击了科举制度的腐败,无情揭露科举制度埋没人才的罪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下面是某初中教师在讲授《科举制的创立》一课时的教学片段:师:根据大家的预习及所查的资料,你们能不能说一说什么是科举制?(学生自由发言,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师:那么,科举制什么时候正式创立的呢?(投影展示:一、科举制的创立)生1: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师:科举制度实施之前我国通过什么制度选拔人才的呢?生2:九品中正制。师:关于九品中正制我们只了解一点,就是到了后来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这种制度有什么弊端?(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给予评价)师:科举制创立之后,为国家选拔了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一位唐朝官员说过这样的话(展示:“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这说明了什么?生3:唐朝科举制沿袭隋朝,进士科最为重要。师:唐朝科举制发展的状况究竟是怎样的呢?(展示:二、科举制的发展)师:唐朝科举制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它可以分为哪两大类?生1:常科和制举。师:那么,常科和制举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呢?(鼓励学生尝试用图示的方法说明)(学生自主探究,展示自己的图示内容)问题:请对该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活动做出评价。


    正确答案: 在新课程所提倡的教育理念下,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时,要使其注意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掌握科举制的关键是要明确其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消极性。科举制度的知识点本身是枯燥深奥的,对于初中生来说本身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自己发现知识。教学问题的设计要注意技巧,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求知欲,正确把握科举制的本质。在该教学片段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仅仅停留在灌输和说教的层面上,教师的提问过于平铺直叙,缺乏艺术性,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虽然把握住了基础知识点,但学生难以在较深层面上理解科举制的实质。教学中应结合相关材料或图片,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感悟、理解科举制。如“科举制度实施之前我国通过什么制度选拔人才的呢?”这一问,可以结合科举制之前的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相关史料,通过对比与选择、甄别与判断、逻辑与论证、利用与分享的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

  • 第9题:

    判断题
    《叶生》、《司文郎》等篇章抨击了科举制度的腐败,无情揭露科举制度埋没人才的罪恶。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科举制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弊端丛生,____年,清廷宣布废除了科举制。

    正确答案: 1905
    解析: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 第11题:

    填空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产生于隋炀帝在位期间的公元607年,废止于清光绪帝在位期间的公元()年,延续了近1300年。

    正确答案: 190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科举制度废于()。
    A

    1840年

    B

    1862年

    C

    1902年

    D

    1905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科举是一种文化现象。然而,在现代中国人对传统事物的看法中,科举大概也是被误解最深的制度。我们不应忽略科举制的历史性,试想在传统社会,能构想出其他更好的选才制度来吗?古代的中国统治者和许多文化巨人并不是没有看到科举制的局限和弊端,也不都是因循守旧之辈。但经过反复比较,最后还是选择了科举制,这实际上是一种择善而从。古代一些学者批评科举取士并不等于反对科举制度。从古代到近代的学者对科举制的批判主要是对应度现象、对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批判,特别是对八股取士的批判,很少有人否定科举制本身。

    A.古代学者对科举制的肯定多过否定
    B.科举制的弊端并非来自其制度本身
    C.科举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理性选择
    D.应从现实情况出发多角度评价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文段前两句用转折词提出观点,即现代中国人对科举制度误解极深。然后论述古人是如何看待科举制度并且如何做出抉择,又如何进行评价的。观察文段倒数第三句开头的“但是”,该转折词所引导的句子即全文重点句,意即古人其实明确地知道科举制度的弊端,但是经过思考与比较后依然选择了科举制,作者认为这是当时背景下最佳的选择。根据重点句可知C项符合文段文意。A项仅仅是对古人评价科举制观点的举例,不能涵盖全文,B项是原文并没有谈到的内容,D项偏离了原文文段的文意,文段主要在谈古人如何评价并且最终以理性思考选择了科举制,并未涉及现实情况下多角度的视角。故本题答案为C项。

  • 第14题:

    科举制度废于()。

    A1840年

    B1862年

    C1902年

    D1905年


    D

  • 第15题:

    1905年9月2日,同治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废除了科举制度。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从公元958年起至1894年止,科举制在()历史上存在了936年。是中国域外实行科举制最长、也最为完备的国家。

    • A、日本
    • B、朝鲜
    • C、越南
    • D、泰国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科举制度始创于何时?


    正确答案: 隋朝

  • 第18题:

    关于科举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自隋唐开始设立
    • B、科举制度自汉代开始设立
    • C、科举制度在我国曾经实行了一千多年
    • D、解放后,我国废除了科举制度

    正确答案:A,C

  • 第19题:

    我国在()废除了科举制。

    • A、1901年
    • B、1895年
    • C、1898年
    • D、1905年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产生于隋炀帝在位期间的公元607年,废止于清光绪帝在位期间的公元()年,延续了近1300年。


    正确答案:1905

  • 第21题:

    判断题
    元代更加完善了科举制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关于科举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科举制度自隋唐开始设立

    B

    科举制度自汉代开始设立

    C

    科举制度在我国曾经实行了一千多年

    D

    解放后,我国废除了科举制度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科举制度始创于何时?

    正确答案: 隋朝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