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粮堆密封材料如何选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冬季使粮堆温度降到()以下,密闭压盖,使粮堆长期保持低温状态。


    正确答案:10℃

  • 第2题:

    在缺氧储藏中除了对粮堆温度、湿度测量外,测量()是我们进行技术管理,掌握粮情变化,用以评定和了解脱氧设备的技术性能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 A、粮堆气体变化
    • B、粮堆体积变化
    • C、粮堆害虫变化
    • D、粮堆微生物变化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包装粮表面惰性粉防虫时,将惰性粉均匀的撒在包装()。

    • A、粮堆四周
    • B、粮堆内部
    • C、粮堆表面
    • D、粮堆侧壁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如何预防粮堆结露?


    正确答案: 预防粮堆结露首先要预测露点、缩小温差,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将入仓粮食水分控制在安全水分以内;
    (2)合理掌握通风、密闭的时机;
    (3)勤翻粮面,散热、散湿;
    (4)采取控温隔热。

  • 第5题:

    什么是粮堆的自动分级,如何降低自动分级,避免杂质聚集?


    正确答案: 由于粮食籽粒的形状、成熟度和杂质类型等组分的不同,所形成的粮堆的组分具有不同的散落性,粮食在移动或散落过程中,性质相类似的组分趋向于聚集在同一部位,在粮堆中形成不同的集结区,引起粮食组分的重新分布,这种现象称作粮食的自动分级。
    自动分级现象的发生是由粮食籽粒和各种杂质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的,并与粮食输送移动时的作业方式、仓房类型密切相关。自动分级现象使粮堆组分重新分配,对安全储粮十分不利。局部的杂质含量较高,使粮食孔隙度降低,导致粮堆内产生的积热不易向周围扩散,为害虫、霉菌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孽生场所,极易发生发热霉变现象。
    而且,在熏蒸杀虫时,药剂渗透困难,影响杀虫效果;在通风过程中,也因为空气阻力增大,风速达不到要求,影响通风降温、降水效果。减缓入粮时产生自动分级现象的最好措施是主动地对入仓的粮食进行清理,降低粮食中的杂质含量;其次是在入粮时采取一些措施,减缓自动分级现象的发生。如平房仓进粮,可在输送机的抛粮端安装粮食分流板,改变粮流的规律性;也可适当移动输送机械,增加粮食的落点。对高大筒仓、浅圆仓可在仓内安装布料器,采用中心管入粮、抽芯除杂或多次进仓平粮等措施,都可有效减缓自动分级现象。

  • 第6题:

    对发热霉变粮堆通风降湿热前的粮情检查,主要是粮堆温度、粮粒物理形状、粮堆水分是否正常。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粮堆发热原因主要分为两类:一干燥粮堆发热,由粮食和昆虫引起;二潮湿粮堆发热,主要由微生物引起。()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问答题
    如何防止粮堆发热与霉变?

    正确答案: 1降低粮食水分2提高粮食质量3改善仓房条件4正当的使用储藏方法,尽量减少管理失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如何做好粮堆的全仓密封?

    正确答案: 全仓密封又称一面密封,适用于地坪、仓墙防潮性能较好的仓房。新建仓是在装粮线高度的仓壁上预埋塑料槽管,当粮食入满后及时平整粮面,预埋测温电缆,布置环流熏蒸的回流管,铺好走道板,然后在粮面上覆盖事先制备比粮面稍大的密封帐幕,用胶条把薄膜压入塑料槽管内,安装测温、测气、查粮等各种设施,即完成粮面密封。旧仓是通过用热沥青把薄膜粘附在仓壁四周装粮线下的塑料“围裙”与密封帐幕粘合在一起,即完成粮面密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当粮堆内的界面温差或水分差较大时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如果大粮堆界面上的水分差≥1%或温差≥5℃(尤其是接近露点温差),就必须采取措施对粮堆内的温度、水分进行平衡处理。该处理可分两种情况:在界面上的温差≥5℃或水分差≥1%,但幅度不大时,可利用环流风机进行膜下环流,这样既能减少外部气温的影响,使粮堆保持相对低温,又能使粮堆保持相对低温,平均粮温变化仅在1℃左右,还能防止粮堆内发生结露现象;在界面上的温差≥5℃或水分差≥1%且幅度较大时,此时不能按照低温储粮模式进行管理,应采取粮面揭膜或使用排风扇、通风机通风,但一定要注意在外温合适时进行,并要谨慎操作,严防粮堆发生结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如何检测粮堆结露?

    正确答案: 在储粮过程中,应根据以往经验对靠近地面、墙壁、粮堆表层等部位容易发生结露、返潮的粮食进行检查。但发生较多的是表层结露,它会在粮堆表层形成一层硬壳。因此,一般可在检查粮温与虫害时,用脚蹚粮面,从粮温感觉、散落性变化方面去感受粮堆有无结露发生。当受冷气侵袭,粮堆内外温差达到一定数值时,就会产生结露。此时可查露点检查表作为露点预测的参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粮堆密封材料如何选用?

    正确答案: 我国通常采用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复合薄膜作为密封材料,应用的温度范围一般在-15~55℃为宜,薄膜厚度规格不一,0.07~0.4mm。薄的抗拉力小,容易破裂,宜做密封罩,适用于气压平衡的密闭储藏等;厚的抗压和抗拉力较强,宜做粮堆铺底或负压充气的密封罩用。复合薄膜不透气性和抗压抗拉性能较好,很适宜用于密闭储藏,但价格较贵,可用于成品粮小包装。
    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可以用高频热合机、300瓦调温电熨斗或150瓦电烙铁焊接。粘合或修补薄膜漏洞可用二氯乙烷调合聚氯乙烯或环已酮溶解聚乙烯塑料制成的粘合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由于湿热扩散造可造成粮堆局部水分增高,常发生在()

    • A、粮堆中部
    • B、阴冷的墙边
    • C、柱石周围
    • D、粮堆底部

    正确答案:B,C,D

  • 第14题:

    薄膜密封的粮堆如何进行取样或通风?


    正确答案: 为了粮情检查或通风散气,需在薄膜密封粮堆的粮面上,开设一些取样口或通风口。以往做法是在粮面上的袖口中取样或揭开部分薄膜散气,操作较为麻烦。眉山库改进做法是:用5cm的扁木条做成0.6m×0.6m的方框,按板条加薄膜密闭法将薄膜粘在方框上,方框中间镶嵌玻璃,方框与玻璃间的缝隙用胶带纸粘合。取样或通风时,只需撕掉胶带纸、打开玻璃即可使用。

  • 第15题:

    使用粮温计检查粮温时,粮温计()要经过10min后,才能读取温度数值。

    • A、放在粮堆上
    • B、放在粮堆边
    • C、插入粮堆内
    • D、插入粮堆外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用低温抑制霉菌在粮堆中的发展必须配合控制(),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 A、粮堆温度
    • B、粮堆湿度
    • C、粮食的含水量
    • D、粮堆气体成分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气调储藏成败的关键是()。

    • A、粮堆的密封程度
    • B、粮堆温度
    • C、粮堆水分
    • D、仓库隔热性能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在缺氧储藏中除了对粮堆()测量外,测量粮堆气体变化是我们进行技术管理,掌握粮情变化,用以评定和了解脱氧设备的技术性能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 A、温度、湿度
    • B、粮堆体积
    • C、粮堆空隙
    • D、粮堆重量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单选题
    包装粮表面惰性粉防虫时,将惰性粉均匀的撒在包装()。
    A

    粮堆四周

    B

    粮堆内部

    C

    粮堆表面

    D

    粮堆侧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当外温上升仓房大粮堆内形成热皮冷芯时,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在外温上升的季节里,新仓大粮堆内易出现冷芯热皮现象,此时要按春季隔热保冷的做法处理。如果粮堆内的界面(粮面下30cm)温差<5℃,并且水分差<1%,粮食储藏通常是安全的,对冷芯可暂不处理,但要随时检测界面上的温差与水分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粮堆的静止角与粮食散落性的好坏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 粮堆的静止角与粮食的散落性成反比,即粮食的散落性好其静止角小;粮食的散落性差,其静止角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隔热性能较差的旧仓房对粮堆如何进行压盖?

    正确答案: 对一些隔热性能较差的仓房进行低温储藏时,为维持低温冷却效果,除对仓房进行隔热密闭外,还需对粮堆采取隔热保冷措施。生产中常用的麦糠、稻壳及旧麻袋、草苫、棉被、聚乙烯泡沫塑料板、PEF隔热保温板等隔热吸潮的材料加以压盖,或用装袋半包平贴合缝,两层相互错缝,压平压紧,以增隔热保冷效果。若粮面再加薄膜密封其效果会更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粮堆发热如何判断?

    正确答案: (1)粮温与仓温进行比较。气温上升时(如春季),粮温上升太快,超过仓温日平均量的3~5℃,可能发生早期发热。气温下降季节,粮温始终不降或反而上升,可能出现发热。
    (2)粮温之间的横向比较。粮食入仓时,如果保管条件、粮食水分和质量基本相同色同种粮,粮温相差3~5℃以上,则视为发热。
    (3)粮温之间的纵向比较。每次检查时,与以前记录情况比较,若无特殊原因,温度突然上升,即是发热。
    (4)通过粮情质量检测,进一步确定粮堆发热。可通过一些指标如感官指标及化学指标来判断。特殊情况如刚晒过或加工出机的热粮、后熟期的乱温现象一般不视为发热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