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开县重点发展的畜牧产业是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便是所谓产业发展的重点顺序选择问题,一般而言,这种重点发展产业的选择范围,大致包括()。

    A:支柱产业
    B:主导产业
    C:瓶颈产业
    D:朝阳产业
    E:上游产业

    答案:A,C,E
    解析:

  • 第2题:

    什么是畜牧业产业化?畜牧业产业化的实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 畜牧业产业化又称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即畜牧业与其相关产业,为了共同利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技术为支撑,以科学的方式组织和协调起来,实行一体化运作的经营方式。也就是贸工牧一体化经营。
    畜牧业产业化的实质:将养殖企业与市场有机连接,根据市场需求,以畜产品为主导,加强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衔接,形成市场—中介组织—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将产前、产中、产后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实行共担风险、均享利益的运行机制,使畜牧业纳入自我发展、积累、约束、调节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促进优质、高产、高效畜牧业的发展,加速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

  • 第3题:

    着力提升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壮大畜牧业、()、等优势产业发展水产品、畜禽、茶叶、笋竹、蔬菜、水果、食用菌、花卉、烟叶、中药材10个重点特色产品。

    • A、水产养殖业
    • B、园艺业
    • C、林竹业
    • D、种植业

    正确答案:A,B,C

  • 第4题:

    大力发展饲草饲料业,对实现畜牧产业翻番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开县对山羊产业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有哪些?


    正确答案:开县对山羊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主要是《开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山羊产业发展的意见》(开县府发〔2012〕14号)。其扶持政策主要有:一是引种补贴。由县畜牧兽医局备案的种羊场和规模养殖场,到符合供种条件的种羊场引进纯种波尔山羊、简阳大耳羊、黑山羊,按每只600元进行补贴;引进南江黄羊纯种羊,按每只300元进行补贴。一次性引进本地母羊50只以上并蓄留的,按每只100元进行补贴。二是驻场兽医补贴。对种羊场,按存栏能繁母羊100—199只、200—299只、300只以上的,每年分别给予0.3万元、0.4万元、0.5万元驻场兽医补贴。三是新建场补贴。新建符合标准化技术规范的种羊场,按存栏能繁良种母羊100—199只、200—299只、300只以上的,分别给予10万元、15万元、20万元一次性建场补贴。对新建高床式羊栏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存栏山羊50只以上,符合标准化技术规范的育肥规模场,按新建羊栏面积给予80元/平方米建圈补贴。四是行种草补贴。单个业主连片种植优质牧草及饲用玉米3亩以上的,免费提供牧草种子。五是防疫疫苗免费。从2012年7月起,除继续执行口蹄疫苗免费防疫政策外,对山羊“三联四防”疫苗实行免费。

  • 第6题:

    畜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产业。

    • A、主导产业
    • B、基础产业
    • C、辅助产业
    • D、支柱产业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实现畜牧产业翻番工程,重点就是要培育家庭牧场、养殖大户、标准化养殖小区、现代化养殖园区、养殖企业等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开县对生猪产业有养殖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吗?


    正确答案: 为促进生猪产业稳定发展,切实增强养殖户的防灾抗灾能力,开县根据国务院《农业保险条例》,以及国家农业部、财政部、重庆市的有关规定,由中国人保财险开县支公司承保,开县从2010年开始,实施了能繁母猪保险,从2011年开始,实施了规模养殖场生猪保险,并对保险费给予补贴。
    1.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不论是规模养殖场还是散养农户,投保的能繁母猪每头交保险费60元,其中国家各级财政给予每头48元的保险费补贴,养殖户只支付每头12元,在承保1年的期限内,一旦发生规定的疫病死亡,经畜牧兽医站和保险公司认定,并按规定做无害化处理后,保险公司将给予每头能繁母猪1000元的赔偿。
    2.生猪规模养殖场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凡是年出栏15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投保的生猪每头交保险费30元,国家各级财政给予每头24元的保险费补贴,养殖户只支付每头6元的保险费,在承保5个月的期限内,生猪一旦发生规定的疫病死亡,经所在地畜牧兽医站和保险公司认定,并按规定做无害化处理后,保险公司将按30-80斤的每头250元,80斤以上的每头500元的标准,分别给予赔偿

  • 第9题:

    国家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项目给予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优惠税率。
    2.对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优惠税率。
    3.对企业研发费用实行150%加计扣除和对创业投资实行税收优惠。
    4.对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实行税收优惠。
    5.对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税收优惠。
    6.对安置特殊就业人员的税收优惠。

  • 第10题:

    问答题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做好哪些重点工作?

    正确答案: (1)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这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要始终坚持为农民服务的方向。一是鼓励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通过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等多种服务。二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规范合同内容,明确权利责任,提高订单履约率,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三是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设立风险资金、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关系。四是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无论采取哪种利益联结方式,都要遵循自主自愿、平等互利、风险共担的原则,充分考虑农业产业特点、市场发育状况、企业经营能力和农民的认识程度等因素。
    (2)培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要围绕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建设,抓紧建立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强、规模集约水平高、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依托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区域,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优先使用国内原料和机械装备。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盘活资本存量,整合资源要素,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组建企业集团,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争取上市融资,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强化公司责任,当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模范,不断密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把发展农村经济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发展农村各类中介服务组织。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和扶持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鼓励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跨区域经营,壮大自身实力,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范围,认真总结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和“农产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建立有序的行业自律机制,维护行业内企业和农户的合法权益。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为农户服务的各种服务组织。
    (4)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各地要制定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和龙头企业加工需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建设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将推进“一村一品”纳入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使家庭承包经营的优越性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鼓励和支持东部地区的龙头企业积极参与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到中西部地区建设生产基地,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经营优势。围绕基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土地整治、道路交通、流通设施、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尽快建立并完善与基地生产相配套的信息化服务、动植物防疫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5)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优质专用、无公害及绿色食品为目标,尽快修订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范,按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要求,建立起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引导基地生产推进绿色、无公害、有机产品产地、基地认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立农产品质检制度和生产记录等可追溯制度,完善质检手段,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龙头企业要率先实现标准化生产,逐步推行ISO9000、ISO14000、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通过定量包装、标识标志、商品条码等手段,加速推行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化管理。支持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
    (6)强化科技创新能力。结合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抓紧构建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应用平台,重点突破一批重大、共性的关键技术,培育科技人才队伍,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龙头企业要加快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改进加工工艺,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积极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对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要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力组织实施农业品种、技术更新工程,加速品种技术更新步伐。加强与农技推广服务部门的合作,大力推进农民就业培训和“绿色证书”工程,使龙头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入户和培训农民的有效载体。
    (7)开拓国内外市场。龙头企业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国际国内分工与协作,有序开拓国内外市场。要研究制定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积极培育大型流通龙头企业,在大宗、重要农产品主产地、集散地,培育和发展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农产品综合或专业市场,加快农村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加强对国际市场行情和国际贸易政策的收集研究,优化贸易商品结构。龙头企业要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大力开拓国外市场,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跨国投资经营,充分利用国外农业资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8)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切实转变增长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持续发展。要发展绿色经济,把基地建设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农业污染防治力度;发展集约经济,提高农业的有机构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发展生物质经济,推动农产品初加工后的副产品及其有机废弃物的系列开发,实现增值增效;发展循环经济,鼓励龙头企业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促进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龙头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对职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确保企业生产安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的重点发展领域包含哪些方面?(举出3点)

    正确答案: 动漫游戏,音像出版,建筑设计,工业设计,软件研制,现代传媒,文化策划,产品研发,创意效益研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分析草原文化与畜牧产业发展的关系。

    正确答案: 草原文化具有崇尚自然、践行自由的特点。草原文化以游牧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文化形态,而游牧生产是迄今为止唯一以不破坏生态为前提的生产方式。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作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成为草原民族最宝贵的文化结晶。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在民族性格和文化形成过程中,自由的因子体现在草原文化的各方面。草原传统食品主要有白食、红食、茶食和面食,白食也称奶食,红食也称肉食。草原文化中的游牧方式以及饮食习惯这些都对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畜牧业在草原文化的影响下,以迅猛态势发展,一些草原文化催生了一系列的知名企业,比如伊利、蒙牛、鄂尔多斯、小肥羊等企业都是畜牧产业的良好发展。总而言之,草原文化对畜牧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表述符合重点产业特征的是(  )。

    A:重点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
    B:重点产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C:重点产业的概念比较含糊
    D:重点产业可以包括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
    E:重点产业严重制约其他产业及国民经济的全局发展

    答案:A,C,D
    解析:

  • 第14题:

    我国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经历了()生态畜牧业。

    • A、原始畜牧业、传统畜牧业、工厂化畜牧业。
    • B、原始畜牧业、传统畜牧业
    • C、传统畜牧业、工厂化畜牧业
    • D、原始畜牧业、工厂化畜牧业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桂东北山地丘陵生态区重点发展甘蔗、桑蚕、水果、中草药等旱作农业、草食畜牧业以及延长其产业链的加工业;利用优势资源发展制糖、生物质能源以及锰、铟等系列产品为重点的新材料等特色产业,改造优化提升汽车、机械、钢铁、化工、有色冶炼等传统工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开县对肉兔产业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有哪些?


    正确答案: 开县大力发展规模、标准化肉兔养殖,根据开县兔业发展办公室、开县财政局《关于印发开县2013-2016年肉兔产业扶持办法的通知》(开兔办发〔2013〕2号),继续在建场、引种、疫苗、培训、人工授精站建设等环节对肉兔产业发展予以扶持。
    (一)建场补贴。新建笼位1000个以上的规模、标准化全封闭式兔场,按笼位200元/个给予补贴;对将老兔场进行升级改造,安装风机湿帘负压通风设备,完善粪污处理、防疫、消毒等配套设施,建成全封闭式兔舍,笼位500个以上,按100元/个给予补贴。每年新、改(扩)建限10个以内。
    (二)引种补贴。对肉兔规模养殖农户在重庆康大聚鑫兔业有限公司引进伊拉配套系父母代种兔(2.25-2.5公斤),按60元/只给予补贴。
    (三)商品兔销售补贴。当商品肉兔市场价格低于成本价7.5元/斤时,对肉兔规模养殖农户出售的商品肉兔按2.50元/只给予补贴。
    (四)人工授精站建设补贴。对新建肉兔人工授精站,按2.5万元/个给予补贴,全县限3个。
    (五)技术培训及疫苗供应
    1.技术培训。兔费对规模养殖业主、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分期、分批对兔办工作人员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2.疫苗供应。兔瘟、兔巴氏杆菌、兔魏氏梭菌、兔瘟巴二联苗等疫苗由开县兔业发展办公室组织采购,优惠供给肉兔养殖农户。

  • 第17题:

    我国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现代生态畜牧业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 我国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历程
    原始畜牧业
    靠天养畜,通过畜禽的自繁自养扩大畜群规模,人类对畜禽生产很少进行干预。
    传统畜牧业通过自然环境和人工选择培育畜禽新品种,改善畜舍条件和提供饲料,对畜禽生产过程进行人工干预,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商品率低。
    工厂化畜牧业
    按照畜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借助现代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环境控制、疫病防治技术、优化生产要素,采用工厂化生产的方式,进行高密度、大规模、集约化、标准化的畜牧业生产,能量和物质的投入多,畜禽生产水平高,技术含量高,生产效益好。
    生态畜牧业
    是运用生态系统的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原理、物质循环再生产原理和物质共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并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传统畜牧业的精华,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农、林、牧、渔等因地制宜,合理搭配,进行无污染、无废弃物的绿色生产,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畜牧业产业化体系,使畜牧业生产朝高产、优质、高效和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

  • 第18题:

    福建省创意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有哪些?


    正确答案:创意设计、数字服务创意、文化创意、时尚设计及咨询服务创意。

  • 第19题:

    畜牧业是中轴产业,发展畜牧业可以促进粮食转化增值,有利于种植、畜牧、加工良性循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开县是如何划分重点公益林和一般公益林区域的?


    正确答案: 按照《重庆市森林分类经营管理试行办法》和《重庆市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实施细则》的规定,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生态作用、立地条件、林分质量以及农民意愿等因素,将林地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纳入重点公益林的主要区域:一是江、东、浦河三条流域沿岸第一重山山脊的防护林(主要是1998年以来营造的生态林和退耕还林工程);
    二是三峡库区周边2公里以内从林缘起,三峡库区10个移民乡镇为平地向外延伸2公里,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层山脊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三是北部山区河谷地周边,坡度在36度以上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
    四是国有林场区域内,坡度大、交通条件差、林分状况较差、培育难度大的部分;
    五是鲤鱼塘水库、三汇水库、龙安水库周边水土流失较严重地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纳入一般公益林的主要区域:除重点公益林以外的公益林。

  • 第21题: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做好哪些重点工作?


    正确答案:(1)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这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要始终坚持为农民服务的方向。一是鼓励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通过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等多种服务。二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规范合同内容,明确权利责任,提高订单履约率,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三是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设立风险资金、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关系。四是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无论采取哪种利益联结方式,都要遵循自主自愿、平等互利、风险共担的原则,充分考虑农业产业特点、市场发育状况、企业经营能力和农民的认识程度等因素。
    (2)培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要围绕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建设,抓紧建立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强、规模集约水平高、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依托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区域,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优先使用国内原料和机械装备。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盘活资本存量,整合资源要素,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组建企业集团,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争取上市融资,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强化公司责任,当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模范,不断密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把发展农村经济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发展农村各类中介服务组织。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和扶持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鼓励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跨区域经营,壮大自身实力,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范围,认真总结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和“农产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建立有序的行业自律机制,维护行业内企业和农户的合法权益。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为农户服务的各种服务组织。
    (4)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各地要制定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和龙头企业加工需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建设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将推进“一村一品”纳入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使家庭承包经营的优越性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鼓励和支持东部地区的龙头企业积极参与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到中西部地区建设生产基地,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经营优势。围绕基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土地整治、道路交通、流通设施、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尽快建立并完善与基地生产相配套的信息化服务、动植物防疫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5)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优质专用、无公害及绿色食品为目标,尽快修订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范,按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要求,建立起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引导基地生产推进绿色、无公害、有机产品产地、基地认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立农产品质检制度和生产记录等可追溯制度,完善质检手段,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龙头企业要率先实现标准化生产,逐步推行ISO9000、ISO14000、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通过定量包装、标识标志、商品条码等手段,加速推行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化管理。支持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
    (6)强化科技创新能力。结合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抓紧构建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应用平台,重点突破一批重大、共性的关键技术,培育科技人才队伍,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龙头企业要加快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改进加工工艺,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积极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对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要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力组织实施农业品种、技术更新工程,加速品种技术更新步伐。加强与农技推广服务部门的合作,大力推进农民就业培训和“绿色证书”工程,使龙头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入户和培训农民的有效载体。
    (7)开拓国内外市场。龙头企业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国际国内分工与协作,有序开拓国内外市场。要研究制定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积极培育大型流通龙头企业,在大宗、重要农产品主产地、集散地,培育和发展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农产品综合或专业市场,加快农村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加强对国际市场行情和国际贸易政策的收集研究,优化贸易商品结构。龙头企业要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大力开拓国外市场,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跨国投资经营,充分利用国外农业资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8)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切实转变增长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持续发展。要发展绿色经济,把基地建设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农业污染防治力度;发展集约经济,提高农业的有机构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发展生物质经济,推动农产品初加工后的副产品及其有机废弃物的系列开发,实现增值增效;发展循环经济,鼓励龙头企业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促进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龙头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对职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确保企业生产安全。

  • 第22题:

    问答题
    广东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点领域是建设哪四大体系?

    正确答案: 广东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点领域是建设畜禽良种繁育、饲草饲料生产、动物疫病防控和环境保护四大体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我国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畜禽新品种。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