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什么是巴塞尔协议?”相关问题
  • 第1题:

    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制定了国际通用的资本标准。巴尔塞协议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补充资本),其中核心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率不得低于50%,而且核心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不少于4%。
    (2)使用了5个风险权数来衡量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表外业务的风险。使用5个风险权数0、0.1、0.2、0.5和1来衡量银行的资产业务。此外,巴尔塞协议还把表外业务的所有项目,将其本金数乘以信用转换系数,转换为表内业务量,在根据表内同等性质的项目进行加权,获得相应的信用风险等级。

  • 第2题:

    巴塞尔协议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内容是哪些?


    正确答案: 通过订立资本和风险资产的比例确立最低资产比例的方法,达到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和稳定发展,以利于各国商业银行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竞争。
    内容:资本的构成;风险加权的计算;标准比率的目标;过渡期的实施安排。

  • 第3题:

    巴塞尔委员会所制定的众多文件中,最为重要的是()。

    • A、《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
    • B、《巴塞尔协议》
    • C、《巴塞尔核心原则》
    • D、《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正确答案:B,C,D

  • 第4题:

    要求母国银行监管者必须实施全球性报表监管的协议是()。

    • A、《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 B、《巴塞尔核心原则》
    • C、《巴塞尔协议》
    • D、《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指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的内容。

  • 第6题:

    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通过了()。

    • A、《巴塞尔协议Ⅰ》
    • B、《巴塞尔协议Ⅱ》
    • C、《巴塞尔协议Ⅲ》
    • D、《巴塞尔协议Ⅳ》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单选题
    要求母国银行监管者必须实施全球性报表监管的协议是()。
    A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B

    《巴塞尔核心原则》

    C

    《巴塞尔协议》

    D

    《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什么是巴塞尔协议?

    正确答案: 巴塞尔协议是指国际清算银行所属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巴塞尔委员会),根据美、英、法、德、日、比利时、加拿大、荷兰、瑞典、意大利、瑞士、卢森堡12个工业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的建议,于1988年7月在瑞士巴塞尔通过的关于同意国际银行的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协议的主要宗旨是通过对银行规定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最低比率来加强国际银行的稳定性。协议内容主要包括,对商业银行的资本比率、资本结构、各类资产的风险权数等都作了统一的规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构建了资本监管“三大支柱”的是()。
    A

    巴塞尔协议Ⅰ

    B

    巴塞尔协议Ⅱ

    C

    巴塞尔协议Ⅲ

    D

    巴塞尔协议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制定这一协议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也称为1988年旧协议)的基础上制定的第二版国际银行资本协议,在经历了长达5年的修订后,于2004年6月正式推出。
    该协议以国际活跃银行的实践为基础,详细地阐述了监管当局对银行集团的风险监管理念和方法建议,针对以资本管理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提出了银行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并通过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来激励商业银行建立完整而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以达到保证全球银行体系稳健经营的目的。制定新协议主要是为了推动国际银行业采用更好的风险管理方法,进一步加强国际银行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同时保持国际间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一致性,从而避免国际银行间的不公平竞争。新资本协议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为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统一框架和标准,同时也为各国及地区的银行监管当局提供了有力的监管工具和标准,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新资本协议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银行所采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通过了()。
    A

    《巴塞尔协议Ⅰ》

    B

    《巴塞尔协议Ⅱ》

    C

    《巴塞尔协议Ⅲ》

    D

    《巴塞尔协议Ⅳ》


    正确答案: D
    解析: 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出台了《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即第一版巴塞尔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Ⅰ》),确立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基本框架,第一次在国际上明确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三个要素,即监管资本定义、风险加权资产计算和资本充足监管要求。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定:修订框架》(即第二版巴塞尔资本协议,也成为新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Ⅱ》),构建了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的“三大支柱”。 2010年12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Ⅲ》)。

  • 第12题:

    单选题
    杠杆率监管覆盖了表外资产,弥补了(  )资本监管下表外资产风险计提不足的问题。
    A

    巴塞尔协议Ⅱ

    B

    巴塞尔协议框架的改进(巴塞尔协议2.5)

    C

    巴塞尔协议Ⅲ

    D

    巴塞尔协议Ⅰ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3题:

    从《巴塞尔协议》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说明在国际金融监管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所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从《巴塞尔协议》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说明在国际金融监管中发生了以下变化:
    ①要求建立完整的资本监管框架。新资本协议明确了商业银行保持资本充足的责任,建立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程序和标准,强化了资本监管的有效性,并强调了以市场力量来约束银行的经营行为,提升市场约束的效果,从而形成了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
    ②改进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新资本协议摒弃了1988年资本协议的单一做法。银行可根据其风险管理水平,在外部评级法和内部评级法中选择,风险管理水平较高的选择内部评级法,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的选择外部评级法。
    ③扩大风险覆盖种类。1988年版的资本协议只对信用风险进行资本监管,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
    ④拓宽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适用范围。近年来银行间产权关系日趋复杂,新资本协议进一步强调了并表监管,以消除由于银行集团内部相互持股造成银行资本充足率高估的影响,将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范围扩大到银行集团内部不同层次的商业银行和银行集团的持股公司。
    ⑤各国监管机构对于银行资本状况的监管方式和重点出现了重要变化,监管规则更加灵活、更加动态化。旧协议局限在基于银行过去和现在的资产负债情况,监测由其反映的风险水平,衡量资本充足率是否符合量化的审慎标准,实际上是一种静态的风险监管,具有较强的“合规性”色彩。新协议转向了审查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合理和有效,关注的是银行如何度量和管理风险及其管理能力,监管重点从原来的单一的最低资本充足水平转向银行内部的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状况上来。而且,新协议更加强调各国监管当局结合各国银行业的实际风险对各国银行进行灵活的监管。这主要是巴塞尔委员会注意到不同国家的具体金融环境和体制差异,因而开始强调各国监管机构承担更大的责任。新协议中,许多风险衡量的水平和指标需要各国监管当局根据实际状况确定,可以自主确定不低于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
    可以这样说,新资本协议更全面、更敏感地反映了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代表了风险管理技术和监管手段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强化了风险监管的理念,有助于促进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和公平竞争。
    (2)新资本协议出台的背景
    《巴塞尔协议》的制定和逐步推广,为进行有效的银行监管提供了依据,对防范与化解银行业的风险,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银行业发展和创新的步伐却从未停止,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的运行环境和监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巴塞尔协议》中风险权重的确定方法遇到了新的挑战。这表现为在信用风险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对银行业的破坏力日趋显现。在银行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基本正常的情况下,以金融衍生商品交易为主的市场风险频频发生,诱发了国际银行业中多起重大银行倒闭和巨额亏损事件。而《巴塞尔协议》主要考虑的是信用风险,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考虑不足。
    第二,危机的警示。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危机蔓延所引发的金融动荡,使得金融监管当局和国际银行业迫切感到重新修订现行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已刻不容缓。一方面,要尽快改进以往对资本金充足的要求,以便能更好地反映银行的基础风险;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以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第三,技术可行性。近几年学术界以及银行业自身都在银行业风险的衡量和定价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探索性工作,建立了一些较为科学而可行的数学模型。现代风险量化模型的出现,在技术上为巴塞尔委员会重新制定新资本框架提供了可能性。
    新协议草案较之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复杂得多,但也较为全面。它将把对资本充足率的评估和银行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地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其能够更好地反映银行的真实风险状况。新协议不仅强调资本充足率标准的重要性,还通过互为补充的“三大支柱”以期有效地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第14题: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正确答案:主要的精神是银行风险监管的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最低资本要求这一部分论述如何计算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第二支柱是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是针对银行业风险而制定监管检查的主要原则,风险管理指引和监督透明度及问责制度,其中包括如何处理银行账户的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如何加强跨境交流和合作和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的指引。第三支柱是市场纪律。是对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补充。

  • 第15题:

    第一次引入了市场约束机制的协议是()。

    • A、《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 B、《巴塞尔协议》
    • C、《巴塞尔核心原则》
    • D、《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什么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制定这一协议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也称为1988年旧协议)的基础上制定的第二版国际银行资本协议,在经历了长达5年的修订后,于2004年6月正式推出。
    该协议以国际活跃银行的实践为基础,详细地阐述了监管当局对银行集团的风险监管理念和方法建议,针对以资本管理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提出了银行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并通过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来激励商业银行建立完整而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以达到保证全球银行体系稳健经营的目的。制定新协议主要是为了推动国际银行业采用更好的风险管理方法,进一步加强国际银行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同时保持国际间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一致性,从而避免国际银行间的不公平竞争。新资本协议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为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统一框架和标准,同时也为各国及地区的银行监管当局提供了有力的监管工具和标准,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新资本协议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银行所采纳。

  • 第17题:

    构建了资本监管“三大支柱”的是()。

    • A、巴塞尔协议Ⅰ
    • B、巴塞尔协议Ⅱ
    • C、巴塞尔协议Ⅲ
    • D、巴塞尔协议Ⅳ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问答题
    巴塞尔协议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内容是哪些?

    正确答案: 通过订立资本和风险资产的比例确立最低资产比例的方法,达到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和稳定发展,以利于各国商业银行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竞争。
    内容:资本的构成;风险加权的计算;标准比率的目标;过渡期的实施安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巴塞尔协议》为什么规定资本充足率标准?

    正确答案: 根据协议,监管者要规定能反映所有银行风险程度的适当的审慎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此类要求应反映出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并必须根据它们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的构成。制定最低的资本充足率有助于降低存款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利益方遭受损失的风险,有助于监管者实现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监管者要制定出最低的资本比率,鼓励银行高于最低要求持有更多的资本金。如果银行的资产质量、风险集中程度和其他财务状况存在不确定因素,监管人员应对个别银行制定高于最低要求的资本充足率。如果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低于最低标准,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来及时恢复最低资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制定了国际通用的资本标准。巴尔塞协议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补充资本),其中核心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率不得低于50%,而且核心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不少于4%。
    (2)使用了5个风险权数来衡量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表外业务的风险。使用5个风险权数0、0.1、0.2、0.5和1来衡量银行的资产业务。此外,巴尔塞协议还把表外业务的所有项目,将其本金数乘以信用转换系数,转换为表内业务量,在根据表内同等性质的项目进行加权,获得相应的信用风险等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巴塞尔委员会所制定的众多文件中,最为重要的是()。
    A

    《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

    B

    《巴塞尔协议》

    C

    《巴塞尔核心原则》

    D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正确答案: B,C
    解析: 《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并非由巴塞尔委员会所制定。

  • 第22题:

    多选题
    在一系列巴塞尔协议中,影响广泛的包括(  )
    A

    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B

    192年巴塞尔协议

    C

    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

    D

    1975年巴塞尔协议

    E

    1988年巴塞尔报告


    正确答案: D,A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从《巴塞尔协议》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说明在国际金融监管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所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从《巴塞尔协议》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说明在国际金融监管中发生了以下变化:
    ①要求建立完整的资本监管框架。新资本协议明确了商业银行保持资本充足的责任,建立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程序和标准,强化了资本监管的有效性,并强调了以市场力量来约束银行的经营行为,提升市场约束的效果,从而形成了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
    ②改进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新资本协议摒弃了1988年资本协议的单一做法。银行可根据其风险管理水平,在外部评级法和内部评级法中选择,风险管理水平较高的选择内部评级法,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的选择外部评级法。
    ③扩大风险覆盖种类。1988年版的资本协议只对信用风险进行资本监管,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
    ④拓宽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适用范围。近年来银行间产权关系日趋复杂,新资本协议进一步强调了并表监管,以消除由于银行集团内部相互持股造成银行资本充足率高估的影响,将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范围扩大到银行集团内部不同层次的商业银行和银行集团的持股公司。
    ⑤各国监管机构对于银行资本状况的监管方式和重点出现了重要变化,监管规则更加灵活、更加动态化。旧协议局限在基于银行过去和现在的资产负债情况,监测由其反映的风险水平,衡量资本充足率是否符合量化的审慎标准,实际上是一种静态的风险监管,具有较强的“合规性”色彩。新协议转向了审查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合理和有效,关注的是银行如何度量和管理风险及其管理能力,监管重点从原来的单一的最低资本充足水平转向银行内部的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状况上来。而且,新协议更加强调各国监管当局结合各国银行业的实际风险对各国银行进行灵活的监管。这主要是巴塞尔委员会注意到不同国家的具体金融环境和体制差异,因而开始强调各国监管机构承担更大的责任。新协议中,许多风险衡量的水平和指标需要各国监管当局根据实际状况确定,可以自主确定不低于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
    可以这样说,新资本协议更全面、更敏感地反映了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代表了风险管理技术和监管手段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强化了风险监管的理念,有助于促进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和公平竞争。
    (2)新资本协议出台的背景
    《巴塞尔协议》的制定和逐步推广,为进行有效的银行监管提供了依据,对防范与化解银行业的风险,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银行业发展和创新的步伐却从未停止,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的运行环境和监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巴塞尔协议》中风险权重的确定方法遇到了新的挑战。这表现为在信用风险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对银行业的破坏力日趋显现。在银行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基本正常的情况下,以金融衍生商品交易为主的市场风险频频发生,诱发了国际银行业中多起重大银行倒闭和巨额亏损事件。而《巴塞尔协议》主要考虑的是信用风险,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考虑不足。
    第二,危机的警示。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危机蔓延所引发的金融动荡,使得金融监管当局和国际银行业迫切感到重新修订现行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已刻不容缓。一方面,要尽快改进以往对资本金充足的要求,以便能更好地反映银行的基础风险;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以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第三,技术可行性。近几年学术界以及银行业自身都在银行业风险的衡量和定价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探索性工作,建立了一些较为科学而可行的数学模型。现代风险量化模型的出现,在技术上为巴塞尔委员会重新制定新资本框架提供了可能性。
    新协议草案较之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复杂得多,但也较为全面。它将把对资本充足率的评估和银行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地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其能够更好地反映银行的真实风险状况。新协议不仅强调资本充足率标准的重要性,还通过互为补充的“三大支柱”以期有效地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