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2、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的80%~90%;
3、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的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d。
更多“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二次衬砌的施作条件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施工中采取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在该隧道施
    工过程中还进行了监控量测,并指导二次衬砌的施作。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施工单位开展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背景材料,洞内涌水采用井点降水施工应符合的要求有哪些?
    (3)根据背景材料,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


    答案:
    解析:
    (1)监控量测的目的: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2)根据背景材料,洞内涌水采用井点降水施工应符合的要求有:
    ① 根据降水要求,选择降水形式、降水设备,编制降水施工方案。
    ② 在隧道两侧地表面布置井点,间距宜为25~35m。井底应在隧底以下3~5m。
    ③ 应设水位观测井,及时测定动水位,调整降水参数,保证降水效果。
    ④ 重视降水范围内地表环境的保护,制订包括监控量测、回灌等措施,预防地表水超限下沉。
    (3)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
    ① 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② 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③ 周边位移速率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规定值。

  • 第2题:

    二次衬砌是隧道工程施工在初期支护内侧施作的模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衬砌,二次衬砌施作时间应满足的条件不包括( )。

    A.各测试项目所显示的位移率明显减缓并已基本稳定
    B.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天
    C.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05~0.25mm/天
    D.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位移量的80%~90%

    答案:C
    解析:
    二次衬砌的应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施作时间应满足下列条件:①各测试项目所显示的位移率明显减缓并已基本稳定。②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位移量的80%~90%。③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天,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天。在满足上述条件后,应尽快进行二次衬砌的施作。

  • 第3题:

    复合式衬砌隧道和喷锚衬砌隧道施工时的现场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是()。

    A、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
    B、围岩体内位移(地表设点)
    C、围岩压力
    D、周边位移

    答案:D
    解析:
    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规定,复合式衬砌隧道和喷锚衬砌隧道施工时必须进行的必测项目有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4个,其余的为选测项目。

  • 第4题:

    在特殊条件下(如松散堆积体、浅埋地段等)修建隧道,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 )


    答案:对
    解析:
    特殊条件下修建隧道,围岩和初期支护不稳定,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

  • 第5题:

    复合式衬砌是采用内外两层衬砌,外层用喷锚作初期支护,内层用模筑混凝土做二次衬砌的永久结构,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应施做()。


    正确答案:防水层

  • 第6题: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确定二次衬砌时间。

    • A、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 B、拱顶下沉量测
    • C、地表下沉量测
    • D、围岩内部位移量测

    正确答案:B

  • 第7题:

    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主要条件是()

    • A、位移速率有明显减缓趋势
    • B、拱脚附近水平收敛小于每天0.2毫米
    • C、围岩不再产生变形
    • D、已产生的位移量占总位移量的80%以上

    正确答案:A,B,D

  • 第8题:

    按《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对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规定,下面()说法不准确。

    • A、深埋隧道二次衬砌施作一般情况下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
    • B、深埋隧道二次衬砌施作一般情况下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前进行
    • C、浅埋隧道应及早施作二次衬砌,且二次衬砌应予以加强
    • D、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过大或变形不收敛,又难以及时补强时,可提前施作二次衬砌,以改善施工阶段结构的受力状态,此时二次衬砌应予以加强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复合式衬砌隧道和喷锚衬砌隧道施工时,现场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是(    )。
    A

    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

    B

    围岩体内位移(地表设点)

    C

    围岩压力

    D

    周边位移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二次衬砌的施作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2、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的80%~90%;
    3、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的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在特殊条件下(如松散堆积体、浅埋地段等)修建隧道,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确定二次衬砌时间。
    A

    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B

    拱顶下沉量测

    C

    地表下沉量测

    D

    围岩内部位移量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施工中采取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还进行了监控量测,并指导二次衬砌的施作。
    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施工单位开展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背景材料,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应符合哪些规定
    (3)根据背景材料,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


    答案:
    解析:
    (1)监控量测的目的: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2)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应符合的规定:
    1)注浆段的长度应根据地质条件、涌水量、机具设备能力等因素确定,一般宜在
    30~50m之间。
    2)钻孔及注浆顺序应由外圈向内圈进行,同一圈钻孔应间隔施工。
    3)浆液宜采用水泥浆液或水泥水玻璃浆液。
    (3)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
    1)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2)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3)周边位移速率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规定值。

  • 第14题:

    二次衬砌的施作时,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

    A、 10%~20%
    B、 30%~40%
    C、 50%~60%
    D、 80%~90%

    答案:D
    解析:
    2018新教材P163 二次衬砌的施作时,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 第15题:

    复合式衬砌采用仰拱超前时,应根据对围岩和支护变形规律的监控量测结果,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 )


    答案:对
    解析:
    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09)规定,复合式衬砌采用仰拱超前时,应根据对围岩和支护变形规律的监控量测结果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

  • 第16题:

    监控量测应为施工管理及时提供以下信息()。

    A.围岩稳定性和支护,二次衬砌可靠性的信息
    B.地下水变化情况
    C.二次衬砌合理的施作时间
    D.为施工中调整围岩级别,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和变更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E.工程的施工进度

    答案:A,C,D
    解析:

  • 第17题:

    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围岩和锚杆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应根据()选择量测项目。

    • A、工程规模
    • B、支护类型
    • C、围岩条件
    • D、施工方法
    • E、施工设备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二次衬砌的施作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2.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的80%~90%;
    3.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的下沉速率小于0.07~0.15mm/d.。

  • 第20题:

    填空题
    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施作。特殊条件下(如松散堆积体、浅埋地段)的二次衬砌应在初期支护完成后及时施作并采用加强措施。

    正确答案: 基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按《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对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规定,下面()说法不准确。
    A

    深埋隧道二次衬砌施作一般情况下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

    B

    深埋隧道二次衬砌施作一般情况下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前进行

    C

    浅埋隧道应及早施作二次衬砌,且二次衬砌应予以加强

    D

    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过大或变形不收敛,又难以及时补强时,可提前施作二次衬砌,以改善施工阶段结构的受力状态,此时二次衬砌应予以加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为( )。

    正确答案: 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运用新奥法进行隧道施工,当开挖面比较稳定时,正确的施工顺序应该为()。
    A

    开挖-防水层-柔性衬砌-二次衬砌-施工量测(位移、应力等量测)

    B

    开挖-施工量测(位移、应力等量测)-柔性衬砌-二次衬砌-防水层

    C

    开挖-柔性衬砌-施工量测(位移、应力等量测)-防水层-二次衬砌

    D

    开挖-柔性衬砌-防水层-施工量测(位移、应力等量测)-二次衬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二次衬砌、隧道支护的施作顺序。

    正确答案: 一般顺序为:仰拱超前、边墙基础超前(矮边墙)、边墙及拱整体浇筑(分节,一般为9、12m)。
    二次衬砌的基本类型:混凝土整体式衬砌;复合式衬砌;装配式衬砌。
    隧道支护整体施工程序:
    第一步:开挖后初喷混疑土→系统支护施工(锚杆、钢筋网、钢架)→喷射混疑土至设计厚度;
    第二步:浇筑仰拱(钢筋)混疑土→施工仰拱填充→敷设底部排水管及矮边墙防水层→浇筑矮边墙(钢筋)混疑土;
    第三步:敷设边墙、拱部排水管及防水层→绑扎二衬钢筋→浇筑二衬混疑土→边墙、拱部填充注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