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近年来,醉酒驾车、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造成严重的交通肇事事故频频发生,有增无减。2009年6月30日,南京重大酒后交通事故,造成5死4伤;2008年12月14日,成都孙某酒后驾车肇事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资料显示,我国拥有全世界19%的汽车量,而汽车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却占全球的15%,死亡率“排名”世界之首。 2011年5月1日,增设了“危险驾驶罪”的刑法修正案(八)开始施行。修正后的刑法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

题目

近年来,醉酒驾车、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造成严重的交通肇事事故频频发生,有增无减。2009年6月30日,南京重大酒后交通事故,造成5死4伤;2008年12月14日,成都孙某酒后驾车肇事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资料显示,我国拥有全世界19%的汽车量,而汽车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却占全球的15%,死亡率“排名”世界之首。 2011年5月1日,增设了“危险驾驶罪”的刑法修正案(八)开始施行。修正后的刑法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于醉酒驾车行为,从过去的行政处罚上升为刑事处罚。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市民认为,“醉驾入刑”的举措难以解决屡禁不绝的醉驾难题,理由在于:第一,醉酒驾车仍然是多发现象,顶风违法时有发生。第二,“醉驾入刑”执行起来能否保持标准统一、是否能够严格依法执行尚存疑问。该市民的观点体现了怎样的哲学原理?


相似考题
更多“近年来,醉酒驾车、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造成严重的交通肇事事故频频发”相关问题
  • 第1题:

    《刑法》第133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甲在道路上醉酒驾车构成本条之罪,正确说法是:

    A:本条之罪的既遂不以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结果为要件
    B:本条之罪的既遂不以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具体危险为要件
    C:本条表明立法已经设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危险性
    D:行为人甲在道路上醉酒驾车即实现构成事实且犯罪既遂,司法无需证明具体危险

    答案:A,B,C,D
    解析:
    本条之罪的成立和既遂,既不要结果也不要危险,只要行为人实施“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即可。这被称为“抽象危险犯”,也可称“行为犯”。故意杀人罪的既遂需要“死亡结果”,盗窃罪的既遂需要占有财物的结果,与危险驾驶罪的既遂显然不同。这表明:犯罪既遂是分则各条确立的,罪状不同既遂也自有特点。

  • 第2题:

    下列行为中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是:

    A.甲驾车在公路转弯处高速行驶,撞翻一车辆,致两人死亡
    B.乙驾驶越野车在道路上横冲直撞,撞翻数辆汽车
    C.丙醉酒后驾车撞死一人
    D.丁在繁华路段飙车致一名老妇受惊吓而死亡

    答案:B
    解析: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故B正确。

  • 第3题:

    ()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 A、醉酒驾车
    • B、清醒驾车
    • C、饮酒驾车
    • D、一般驾车

    正确答案:C

  • 第4题:

    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刑法增加了对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刑事处罚的规定。“危险驾驶”入罪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明显加大了对醉驾、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的惩罚力度。专家指出,面对汽车时代频频发生的醉酒、超速驾驶导致的恶性交通事故,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通过增设罪名等方法来加大惩罚力度,以体现对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基本权利的维护。这一观点,体现了()。

    • A、崇尚民主与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
    • B、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的原则
    • C、加强民主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 D、支持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正确答案:A

  • 第5题:

    机动车驾驶人下列违法行为,一次记12分的是()。

    • A、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 B、饮酒或者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 C、驾驶公路客运车辆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
    • D、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下列构成危险驾驶罪的是()。

    • A、甲在道路上飙车,闯红灯时撞死两名行人
    • B、乙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
    • C、丙在行车途中发现仇人丁,故意撞丁的车辆,致丁重伤
    • D、戊失恋后情绪失控,醉酒驾车在道路上故意冲撞

    正确答案:B

  • 第7题:

    下列关于驾驶机动车行为定性正确的是()。

    • A、张某在道路上飙车,闯红灯时撞死2名行人,构成危险驾驶罪
    • B、王某驾驶校车,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 C、许某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其行为不构成危险驾驶罪
    • D、刘某驾车走非机动车道,将一名骑自行车的人撞倒,为逃避法律责任,开车将该人带至郊区抛弃,致使其因治疗不及时死亡,刘某构成交通肇事罪

    正确答案:C

  • 第8题:

    下列构成危险驾驶罪的是()。

    • A、甲在道路上飙车,闯红灯时撞死两名行人
    • B、乙驾驶校车严重超过规定时速
    • C、丙在行车途中发现仇人,故意撞其车辆,致人重伤
    • D、丁失恋后情绪失控,醉酒驾车在道路上故意冲撞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是现代道路交通常用的标语。为保障交通安全,我国《刑法》对“酒后驾车”的相关情形也做了规定。在不考虑驾驶人年龄、行为能力等前提下,下列情形与刑法罪名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在道路上,酒后驾驶机动车辆——危险驾驶罪
    • B、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危险驾驶罪
    • C、在道路上,酒后驾驶机动车辆——交通肇事罪
    • D、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辆——交通肇事罪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醉酒驾车或酒后(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或社会不良影响等严重后果。给予直接责任人()处分

    • A、警告至记过
    • B、开除
    • C、警告
    • D、记过至留用察看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多选题
    关于交通肇事罪和危险驾驶罪,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
    A

    甲在施工场地卸货倒车之时,不慎将一装卸工人轧死。甲构成交通肇事罪

    B

    甲酒后交通肇事后,在将被害人送往医院抢救途中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没有救治必要,而抛“尸”水中,导致其溺死。甲构成交通肇事罪,系因逃逸致人死亡

    C

    货车司机甲违反化学危险品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品,但未造成具体的危及公共安全的危险。因危险驾驶罪是抽象危险犯,甲仍然构成危险驾驶罪

    D

    甲在繁华路段飙车,导致1名老妇受到惊吓心脏病发而死亡。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非危险驾驶罪


    正确答案: C,B
    解析:
    A项,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甲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而非交通肇事罪。
    B项,甲酒后驾车但及时送医,没有逃逸行为,甲误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进而导致其溺死的行为,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
    C项,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情形的危险驾驶罪是具体危险犯,在没有产生具体危险之时,甲不构成危险驾驶罪。
    D项,老妇被吓死的结果并非《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制范围,甲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甲只成立危险驾驶罪

  • 第12题:

    问答题
    近年来,醉酒驾车、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造成严重的交通肇事事故频频发生,有增无减。2009年6月30日,南京重大酒后交通事故,造成5死4伤;2008年12月14日,成都孙某酒后驾车肇事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资料显示,我国拥有全世界19%的汽车量,而汽车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却占全球的15%,死亡率“排名”世界之首。 2011年5月1日,增设了“危险驾驶罪”的刑法修正案(八)开始施行。修正后的刑法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于醉酒驾车行为,从过去的行政处罚上升为刑事处罚。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市民认为,“醉驾入刑”的举措难以解决屡禁不绝的醉驾难题,理由在于:第一,醉酒驾车仍然是多发现象,顶风违法时有发生。第二,“醉驾入刑”执行起来能否保持标准统一、是否能够严格依法执行尚存疑问。该市民的观点体现了怎样的哲学原理?

    正确答案: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该市民所述理由是“醉驾入刑”施行过程中的困难。这些困难确实存在。理由一表明人们对该法律的认识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理由二表明该法律的执行需要一个完善过程。这些是新事物发展中曲折性的表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交通肇事罪与危险驾驶罪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驾驶偷来的轿车,在公路上违章行驶,导致2人死亡,4人重伤。甲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与盗窃罪,应从一重罪处罚
    B:甲驾驶一辆运输车,在路口交通指示灯黄灯开始闪烁时,快速驶过,将一个突然冲出来的小孩碾压致死,甲因害怕逃离现场。甲构成交通肇事罪
    C:甲醉酒后,不顾朋友劝阻,驾车至人多的市中心区,横冲直撞导致1人死亡,数人轻伤,甲构成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罪,应数罪并罚
    D:甲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与其他车辆追逐竞驶。甲的行为必然构成危险驾驶罪

    答案:B
    解析:
    【考点】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详解: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A项中,甲是在盗窃他人的机动车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与盗窃罪,应当以交通肇事罪与盗窃罪实行并罚。故A项错误,不当选。交通肇事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论处:(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则B项中,甲因负主要责任,成立交通肇事罪,B项正确,当选。《刑法》第133条之一第2款规定,危险驾驶行为同时构成交通肇事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并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的,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故C项错误,不当选。《刑法》第133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因此D选项错误,不当选。

  • 第14题:

    王某醉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一起造成一人死亡的交通事故,并负事故主要责任,王某的行为构成了()

    • A、交通肇事罪
    • B、危险驾驶罪
    • C、危害公共安全罪
    • D、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饮酒驾车及醉酒驾车: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王某与李某二人酒后飙车,王某违章超车,致使一辆正常行驶的机动车撞向护栏,司机受重伤。二人停车报警,经酒精测试,李某达到醉酒标准,王某未达醉酒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构成危险驾驶罪
    • B、王某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 C、李某构成交通肇事罪
    • D、李某构成危险驾驶罪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甲、乙二人酒后在二环路上飙车,甲违章超车,致使一辆正常行驶的机动车撞向护栏,司机受重伤。甲、乙停车报警,经酒精测试,乙达到醉酒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构成交通肇事罪;
    • B、乙构成交通肇事罪;
    • C、甲构成危险驾驶罪;
    • D、乙构成危险驾驶罪;

    正确答案:A,D

  • 第18题:

    下列关于危险驾驶罪说法错误的是()。

    • A、张某在道路上飙车,闯红灯时撞死2名行人,构成危险驾驶罪
    • B、王某醉酒后驾驶机动车,在途中被交警拦下,没有发生事故,不构成犯罪
    • C、李某驾驶校车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构成危险驾驶罪
    • D、刘某驾车走非机动车道,撞死1名骑自行车的人后逃逸,构成危险驾驶罪

    正确答案:A,B,D

  • 第19题:

    谢某醉酒驾驶机动车闯红灯,造成1人死亡。对谢某应当以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刑法修正案(八)》新增了一些犯罪的规定,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的是()。

    • A、醉酒驾车
    • B、飙车
    • C、散布谣言,谎报疫情
    • D、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夜间驾驶比白天危险性高的原因是()

    • A、劳累一天意识没有白天清醒
    • B、远光灯眩目
    • C、交通信号灯不如白天亮
    • D、疲劳驾驶、醉酒驾车等违法行为比白天多

    正确答案:A,B,D

  • 第22题:

    问答题
    近年来,醉酒驾车、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造成严重的交通肇事事故频频发生,有增无减。2009年6月30日,南京重大酒后交通事故,造成5死4伤;2008年12月14日,成都孙某酒后驾车肇事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资料显示,我国拥有全世界19%的汽车量,而汽车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却占全球的15%,死亡率“排名”世界之首。 2011年5月1日,增设了“危险驾驶罪”的刑法修正案(八)开始施行。修正后的刑法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于醉酒驾车行为,从过去的行政处罚上升为刑事处罚。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市民认为,“醉驾入刑”的举措难以解决屡禁不绝的醉驾难题,理由在于:第一,醉酒驾车仍然是多发现象,顶风违法时有发生。第二,“醉驾入刑”执行起来能否保持标准统一、是否能够严格依法执行尚存疑问。根据相关原理的基本内容,分析和评价该市民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

    正确答案: 该市民所说的理由夸大了困难,把困难看成不可逾越的障碍,而不是看作前进中的困难,夸大了曲折性,从而否认了前进性。“醉驾入刑”是有利文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新事物,“醉驾入刑”作为新事物需要经历一个被人们逐步认可、自身逐步完善的过程,虽然不可能迅速解决顽症,但总的趋势是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醉驾入刑”的施行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因此,该市民的理由不能充分支持其观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交通肇事罪与相关犯罪,下列哪一说法正确?(  )
    A

    甲翻进高速公路拦截来往车辆进行乞讨,引起交通事故,导致2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

    B

    乙醉酒驾驶机动车,暴力阻碍公安机关检查,乙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和妨害公务罪,应从一重罪处罚

    C

    丙为公司经理,强令司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构成交通肇事罪

    D

    丁为铁路火车司机,违章驾驶造成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的,构成交通肇事罪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较多,车速也较快,甲拦截车辆的行为已经产生了具体的危险,在造成交通事故的情形下,应当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项,《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条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又构成妨害公务罪,应数罪并罚
    C项,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D项,如果是铁路职工违章,造成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的,不成立交通肇事罪,而成立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如果是航空人员违章造成重大飞行事故的,不成立交通肇事罪,成立重大飞行事故罪。

  • 第24题:

    单选题
    下列情形中,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不需要承担保险赔偿责任的是(  )。[2014年真题]
    A

    驾驶员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驾驶重型货车造成受害人轻伤

    B

    驾驶员驾车故意冲撞行人致行人受伤

    C

    受害人故意“碰瓷”而受伤

    D

    驾驶员醉酒驾车肇事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涉嫌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


    正确答案: B
    解析:
    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需要对驾驶人(被保险人)的下列故意行为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承担赔偿责任:①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②醉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③驾驶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事故发生的主体都是针对驾驶人(被保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