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卓某,男,1968年7月20日出生,汉族,广东省陆丰市人,小学文化,农民,住陆丰市湖东镇华美村。1999年3月20日被逮捕。1998年12月中旬,卓某与蔡某合谋加工伪造的人民币。随后,卓某选定陆丰市东悔镇龙潭村卓甲的棚寮作为假币的加工窝点。并纠集卓乙、卓丙、余某等共16人,由卓某统指挥加工假币。其他7人负责将假币的两边撕开,4人在假币的左边穿上银线,另4人在假币的右边制作假水印人头像,然后把加正砰银线和水印人头像的假币粘合,用熨斗烫平。在此过程中,卓某除参与加工假币外,还负责安排加工假币人员的伙食。199

题目

卓某,男,1968年7月20日出生,汉族,广东省陆丰市人,小学文化,农民,住陆丰市湖东镇华美村。1999年3月20日被逮捕。1998年12月中旬,卓某与蔡某合谋加工伪造的人民币。随后,卓某选定陆丰市东悔镇龙潭村卓甲的棚寮作为假币的加工窝点。并纠集卓乙、卓丙、余某等共16人,由卓某统指挥加工假币。其他7人负责将假币的两边撕开,4人在假币的左边穿上银线,另4人在假币的右边制作假水印人头像,然后把加正砰银线和水印人头像的假币粘合,用熨斗烫平。 在此过程中,卓某除参与加工假币外,还负责安排加工假币人员的伙食。1999年1月20日,公安人员在加工假币现场将卓某等16人抓获,缴获假币2箱(金额为2540400元,其中100元券1154张,50元券48500张)及银线4捆、颜料3罐等作案工具。以上事实,有当场缴获的假币及原材料、陆丰市公安局的《扣押物品清单》、中国人民银行陆丰市支行出具的《假币没收证》和《鉴定书》、加工假币现场照片和上述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证实。 卓某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相似考题
更多“卓某,男,1968年7月20日出生,汉族,广东省陆丰市人,小学文化,农民,住陆丰市湖东镇华美村。1999年3月20日被逮捕。1998年12月中旬,卓某与蔡某合谋加工伪造的人民币。随后,卓某选定陆丰市东悔镇龙潭村卓甲的棚寮作为假币的加工窝点。并纠集卓乙、卓丙、余某等共16人,由卓某统指挥加工假币。其他7人负责将假币的两边撕开,4人在假币的左边穿上银线,另4人在假币的右边制作假水印人头像,然后把加正砰银线和水印人头像的假币粘合,用熨斗烫平。 在此过程中,卓某除参与加工假币外,还负责安排加工假币人员的伙食。1”相关问题
  • 第1题:

    共用题干

    关于假币犯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将白纸外面裹上一层假币冒充5万元假币出卖给张某,张某以2折的价格将假币买回,王某构成出售假币罪
    B:赵某因治安处罚被罚款5000元,为少交罚款,赵某以1000元买来5000元假币用于交纳罚款,赵某构成购买假币罪和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
    C:李某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为证明自己的履行能力,拿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李某构成使用假币罪
    D:刘某用1万元假币冒充真币购买液晶电视一台,刘某构成使用假币罪

    答案:D
    解析:
    首先,甲、乙构成高利贷转贷罪而不是骗取贷款罪。甲、乙的行为虽然也是骗取贷款的行为,但刑法对这种骗取行为有特别的规定,高利转贷罪,因此对甲、乙的行为只能认定为高利转贷罪。事实上,甲、乙的行为尚不构成骗取贷款罪,因为该罪要给金融机构造成巨大损失才能构成。甲、乙个人收受了好处费,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这都是没有争议的。
    依据《刑法》第172条的规定,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故意持有或者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甲明知是假币而用于还债,构成使用假币罪;乙明知是假币而持有,构成持有假币罪。因此,A选项正确。
    A诈骗罪,B一罪,C诈骗罪的方式。

  • 第2题:

    某银行会计花2000元钱购人5万元的假币.然后利用职务之便。用假币换取等额真币.其行为涉嫌构成()。

    A: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B:伪造货币罪
    C: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D:持有.使用假币罪

    答案:C
    解析: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行为。

  • 第3题:

    卓某,男,1968年7月20日出生,汉族,广东省陆丰市人,小学文化,农民,住陆丰市湖东镇华美村。1999年3月20日被逮捕。1998年12月中旬,卓某与蔡某合谋加工伪造的人民币。随后,卓某选定陆丰市东悔镇龙潭村卓甲的棚寮作为假币的加工窝点。并纠集卓乙、卓丙、余某等共16人,由卓某统指挥加工假币。其他7人负责将假币的两边撕开,4人在假币的左边穿上银线,另4人在假币的右边制作假水印人头像,然后把加正砰银线和水印人头像的假币粘合,用熨斗烫平。 在此过程中,卓某除参与加工假币外,还负责安排加工假币人员的伙食。1999年1月20日,公安人员在加工假币现场将卓某等16人抓获,缴获假币2箱(金额为2540400元,其中100元券1154张,50元券48500张)及银线4捆、颜料3罐等作案工具。以上事实,有当场缴获的假币及原材料、陆丰市公安局的《扣押物品清单》、中国人民银行陆丰市支行出具的《假币没收证》和《鉴定书》、加工假币现场照片和上述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证实。 卓某侵犯了应属何机关享有的法定货币发行权?


    正确答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条:“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下列职责:(三)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和第十八条:“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的规定,我国的法定货币发行权应由中国人民银行享有。

  • 第4题:

    黄某、王某二人从境外走私入境假币150余万元,运载假币的渔船刚一到岸,即被海关缉私人员发现。黄、王二人手持铁棍、匕首将缉私人员打成重伤后携假币外逃走。对黄某、王某的行为应以()论处

    • A、走私假币罪
    • B、运输假币罪
    • C、故意伤害罪
    • D、妨害公务罪

    正确答案:A,C

  • 第5题:

    李某欠王某1000元人民币。后李某提出以其所持有的面值8000元的假人民币(无法查证来源)偿还,王某接受。对于本案认定正确的是()

    • A、李某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
    • B、王某构成使用假币罪
    • C、李某构成使用假币罪,王某构成购买假币罪
    • D、李某构成出售假币罪,王某构成购买假币罪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张某在香港伪造了大量人民币,准备偷运至深圳出售牟利。运载假币的渔船刚一到岸,即被缉私人员发现。张某即带领多人用砍刀将海关人员砍成重伤,并迅速携带假币300万元在走私团伙的掩护下逃到东莞市。李某见销售假币有利可图,便从田某处借了3万元人民币,从张某处购买了面值为50万元的假币。但是,由于后来司法机关打击假币犯罪的活动持续开展,李某购买的假币一时不能售出,所以无法归还田某的欠款。田某多次追讨没有效果,便提议由李某用假币40万元偿还债务。李某权衡再三,只好同意。半年之后,某私营企业会计肖某知道李某手上还有10万元假币,就挪用公款1万元购买了这批 120假币。然后,肖某又使用这些假币去购买毒品并贩卖,获取非法利益12万元。在与贩毒分子的交易完成后,肖安排其好朋友刘某从贩毒分子黄某手中领取贩卖毒品而非法获得的12万元。刘某为完成揽储任务,经肖某同意后,将此笔款项悉数存入自己所工作的储蓄所。(共10分)李某用假币40万元偿还田某的3万元债务的行为,应如何处理?(2分)


    正确答案:李某用假币偿还田某债务的行为构成出售假币罪、田某构成购买假币罪。因为他们明知是假币而以之顶替债务,其实质是出售假币。

  • 第7题:

    甲省的林某伪造了大量的人民币,偷运到乙省出售牟利,并在乙省使用假币消费。林某构成()。

    • A、伪造货币罪
    • B、运输假币罪
    • C、出售假币罪
    • D、使用假币罪

    正确答案:A

  • 第8题:

    黄某伪造货币10万元后,1万元用于自己使用,9万元卖给了他人。黄某的行为构成()。

    • A、使用假币罪、出售假币罪
    • B、伪造货币罪
    • C、伪造货币罪、使用假币罪、出售假币罪
    • D、伪造货币罪、出售假币罪

    正确答案:B

  • 第9题:

    钱某从梁某处购得假币10万余元,并用假币交纳了房租2万元。一年后钱某又与其债权人许某约定,用7万元假币抵钱某对许某的欠款3万元。则下列对钱某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钱某的行为构成购买假币罪
    • B、钱某的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
    • C、钱某的行为构成出售假币罪
    • D、钱某的行为应当以购买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A,C,D

  • 第10题:

    案例分析:2006年8月,被告人卓继和、陈素雄、陈瑞恳和缪心锐等4人密谋约定,由卓继和、陈素雄提供制币纸张、胶片和油墨,并负责销售假币,由陈瑞恳和缪心锐提供制币机器、场所,并招募工人。从2006年10月至11月间,卓继和、陈素雄等人在苍南先后印制两批2005年版百元面值假币67万余张,并藏匿于缪心锐在苍南县龙港镇的暂住处。同年11月,卓继和、陈素雄携带假币样品前往广东联系销售。公安机关在卓继和、陈素雄前往广东的途中将二人抓获,先后缴获的假币合计面值高达67,005,500元。 分析:卓继和、陈素雄等人的行为都已构成()。数额均特别巨大,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0条规定可对主犯卓继和、陈素雄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A、伪造货币罪,10年以上
    • B、变造货币罪,10年以上
    • C、伪造货币罪,3年以上10年以下
    • D、变造货币罪,3年以上10年以下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孙某经营一家印刷厂,除了合法经营一般的书籍印刷外,还大量伪造我国的货币,各地都有孙某布设的假币销售网点,假币从出厂到出售都由孙某掌控。对李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A

    伪造货币罪

    B

    运输假币罪

    C

    出售假币罪

    D

    伪造货币罪、运输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黄某、王某二人从境外走私入境假币A50余万元。运载假币的渔船刚一到岸,即被海关缉私人员发现,黄某、王某手持铁撬、匕首将缉私人员打成重伤后逃走,对黄某、王某的行为应以哪些犯罪论处?()
    A

    走私假币罪

    B

    运输假币罪

    C

    故意伤害罪

    D

    妨害公务罪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刘某、王某走私假币案刘某(男,40岁)与王某(男,15岁)系叔侄,2010年3月17日,两人共谋通过采取谎报玩具配件进关的方法来走私假币,面值共达15万元左右。为了加强防备,两人在国外从不法分子手中各购买了手枪2支、子弹50发,并请韩某的渔船为其提供运输。王某骗韩某运输的是香烟,韩某有疑但也没多问。运输假币的渔船刚一到岸,即被海关缉私人员发现,刘某和王某持枪将缉私人员打成重伤后逃逸。2010年4月1日刘某与王某上岸后,在乘坐出租车时告诉出租车司机朱某走私假币的实情,朱某表示愿意以1:4的比率购买3万元的假币。随后朱某经朋友介绍,以2万元假币从冯某那儿换得一台联想笔记本电脑,以5000元假币骗购摩托车一辆。刘某与王某急欲将假币脱手,以被人以10万元假币诈骗而欲将假币出售之名联系到A工商银行出纳金某,金某以1:4的比率先后购买了假币10万元,并趁工作之机将这10万元假币全部换成了真币。黄某从金某那儿得知王某出售假币的事情,也欲参与,遂以相同比率从王某处购得假币2万元,事后则携带假币坐火车回乡,在车上与朋友赌博时以假币来交赌债,被人揭发,遂被乘警抓获。


    【问题】


    1.刘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处罚?


    2.王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处罚?


    3.韩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处罚?


    4.朱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5.金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6.若刘某和王某两人在出售假币后要求金某为其提供资金账户来转账,金某同意,则金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答案:
    解析:

    1.刘某走私假币的行为构成走私假币罪;其购买手枪2支、子弹50发并运输过关的行为构成走私武器、弹药罪;其后持枪抗拒缉私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因对公务人员造成了重伤结果,应定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三罪并罚。


    2.王某因未满16周岁,其仅对持枪抗拒缉私造成公务人员重伤的行为负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又因为王某是未满1 8周岁的未成年人,对其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3.韩某的行为应构成走私假币罪,但可以从轻处罚。


    4.朱某的行为应构成走私假币罪。


    5.金某的行为应构成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6.金某的行为应构成洗钱罪。


    此题中需要注意的是“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行为,应以走私犯罪论处”。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一定要重点记忆。



  • 第14题:

    黄某、王某二人从境外走私入境假币A50余万元。运载假币的渔船刚一到岸,即被海关缉私人员发现,黄某、王某手持铁撬、匕首将缉私人员打成重伤后逃走,对黄某、王某的行为应以哪些犯罪论处?()

    • A、走私假币罪
    • B、运输假币罪
    • C、故意伤害罪
    • D、妨害公务罪

    正确答案:A,B,C

  • 第15题:

    张某从甲地购得面值1万元的假币,然后携带假币乘坐火车到乙地。张某在车上与几个朋友赌博时被乘警发现,乘警按规定对张某处以罚款,张某欺骗乘警,以假币交纳罚款,被乘警发现。张某的行为构成()。

    • A、持有、使用假币罪
    • B、诈骗罪
    • C、赌博罪
    • D、购买、运输假币罪

    正确答案:A,D

  • 第16题:

    黄某、王某二人从境外走私入境假币150余万元。运载假币的渔船刚一到岸,即被海关缉私人员发现。黄某、王某手持铁棍、匕首将缉私人员打成重伤后携带假币逃走。对黄某、王某的行为应以()论处。

    • A、走私假币罪
    • B、运输假币罪
    • C、故意伤害罪
    • D、妨害公务罪

    正确答案:A,C

  • 第17题:

    张某在香港伪造了大量人民币,准备偷运至深圳出售牟利。运载假币的渔船刚一到岸,即被缉私人员发现。张某即带领多人用砍刀将海关人员砍成重伤,并迅速携带假币300万元在走私团伙的掩护下逃到东莞市。李某见销售假币有利可图,便从田某处借了3万元人民币,从张某处购买了面值为50万元的假币。但是,由于后来司法机关打击假币犯罪的活动持续开展,李某购买的假币一时不能售出,所以无法归还田某的欠款。田某多次追讨没有效果,便提议由李某用假币40万元偿还债务。李某权衡再三,只好同意。半年之后,某私营企业会计肖某知道李某手上还有10万元假币,就挪用公款1万元购买了这批 120假币。然后,肖某又使用这些假币去购买毒品并贩卖,获取非法利益12万元。在与贩毒分子的交易完成后,肖安排其好朋友刘某从贩毒分子黄某手中领取贩卖毒品而非法获得的12万元。刘某为完成揽储任务,经肖某同意后,将此笔款项悉数存入自己所工作的储蓄所。(共10分)肖某挪用公款1万元购买假币,并使用假币购买毒品的行为构成何罪?(2分)


    正确答案: 肖某的行为构成挪用资金罪、购买假币罪、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挪用资金构成其他犯罪的,应数罪并罚。

  • 第18题:

    关于假币犯罪,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王某在白纸外面裹上一层假币冒充5万元假币出卖给张某,张某以2折的价格将假币买回,王某构成出售假币罪
    • B、赵某购买10万元假币,从中拿出5000元假币用于缴纳罚款,赵某构成购买假币罪和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
    • C、李某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为证明自己的履行能力,拿出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李某构成使用假币罪
    • D、刘某用3万元假币冒充真币,以比外汇牌价略低的价格在黑市上兑换4300美元,构成使用假币罪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宋某购买了2万元假币,买东西使用了1万元,余下1万元放在家里待用。宋某构成()。

    • A、购买假币罪
    • B、使用假币罪
    • C、持有假币罪
    • D、购买假币罪和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关于假币犯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王某将白纸外面裹上一层假币冒充5万元假币出卖给张某,张某以2折的价格将假币买回,王某构成出售假币罪
    • B、赵某购买10万元假币,从中拿出5000元假币用于缴纳罚款,赵某构成购买假币罪和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
    • C、李某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为证明自己的履行能力,拿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李某构成使用假币罪
    • D、刘某用3万元假币冒充真币,以比牌价略低的价格在黑市上兑换4300美元,构成使用假币罪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孙某经营一家印刷厂,除了合法经营一般的书籍印刷外,还大量伪造我国的货币,各地都有孙某布设的假币销售网点,假币从出厂到出售都由孙某掌控。对李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 A、伪造货币罪
    • B、运输假币罪
    • C、出售假币罪
    • D、伪造货币罪、运输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多选题
    黄某、王某二人从境外走私入境假币150余万元。运载假币的渔船刚一到岸,即被海关缉私人员发现。黄某、王某手持铁棍、匕首将缉私人员打成重伤后携带假币逃走。对黄某、王某的行为应以哪一(些)犯罪论处?(  )
    A

    走私假币罪

    B

    运输假币罪

    C

    故意伤害罪

    D

    妨害公务罪


    正确答案: C,D
    解析:
    AB两项,《刑法》第151条规定,黄、王二人构成走私假币罪。运输假币是指在一国境内将假币从甲地运到乙地,而本题中行为人构成走私假币罪。运输行为往往是走私过程中的必然行为,是从境外偷运至境内,逃避海关监管,所以对运输行为不予单独定罪
    CD两项,《刑法》第157条第2款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277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但妨害公务罪的暴力以致人轻伤为限,如果致人重伤则应按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黄、王二人使用暴力将缉私人员打成重伤应构成故意伤害罪

  • 第23题:

    单选题
    案例分析:2006年8月,被告人卓继和、陈素雄、陈瑞恳和缪心锐等4人密谋约定,由卓继和、陈素雄提供制币纸张、胶片和油墨,并负责销售假币,由陈瑞恳和缪心锐提供制币机器、场所,并招募工人。从2006年10月至11月间,卓继和、陈素雄等人在苍南先后印制两批2005年版百元面值假币67万余张,并藏匿于缪心锐在苍南县龙港镇的暂住处。同年11月,卓继和、陈素雄携带假币样品前往广东联系销售。公安机关在卓继和、陈素雄前往广东的途中将二人抓获,先后缴获的假币合计面值高达67,005,500元。 分析:卓继和、陈素雄等人的行为都已构成()。数额均特别巨大,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0条规定可对主犯卓继和、陈素雄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A

    伪造货币罪,10年以上

    B

    变造货币罪,10年以上

    C

    伪造货币罪,3年以上10年以下

    D

    变造货币罪,3年以上10年以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钱某从梁某处购得假币10万余元,并用假币交纳了房租2万元。一年后钱某又与其债权人许某约定,用7万元假币抵钱某对许某的欠款3万元。则下列对钱某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钱某的行为构成购买假币罪

    B

    钱某的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

    C

    钱某的行为构成出售假币罪

    D

    钱某的行为应当以购买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B,C
    解析: 《刑法》第171条第1款规定,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172条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的规定,以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在本案中,钱某从梁某处购得假币10万余元,并用假币交纳了房租2万元。一年后钱某与其债权人许某约定,用7万元假币抵钱某对许某的欠款3万元。钱某用假币交纳房租的行为,因为其在交纳时是将假币当成真币来使用,房东也以为钱某交纳的是真币,因此该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的行为。
    而钱某与债权人许某约定,用2万元假币抵钱某对许某的欠款,这时钱某和许某对该7万元是假币的事实心知肚明。因此实际上是许某用3万元真币向钱某购买了3万元的假币,钱某构成出售假币的行为,而许某构成购买假币的行为。因此钱某在购买假币后,还有使用假币和出售假币的行为。
    许某的三个行为,应当将前两个行为结合在一起考虑,即钱某购买假币后又使用了假币,应当按照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后来钱某的行为构成出售假币罪。因此对钱某应当以购买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