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数量性状有何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何为抗酸杆菌?有何生物学性状?


    正确答案:该菌属分枝杆菌属,一般不易着色,若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而着色后,能抵抗3%盐酸乙醇的脱色作用,故称抗酸杆菌;
    其生物学性状:革兰染色阳性,但不易染色,形态为细长或略带弯曲的杆菌,需氧生长,无荚膜、芽胞特殊结构,需要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基呈干燥颗粒状,不透明,人型结核分枝杆菌硝酸盐还原和烟酰胺酶试验阳性。

  • 第2题:

    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各种作物的性状如:花的颜色,籽粒的颜色、叶子的颜色等,都是彼此易于区别,不易混淆的性状,这些性状称质量性状。有些性状如:株高、分蘖数、穗粒数、千粒重、蛋白质含量等,这些性状称为数量性状。

  • 第3题:

    什么是基因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及上位性效应?它们对数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有何作用?


    正确答案: 加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间以及非等位基因间的累加效应,是上下代遗传中可以固定的分量,所以在实践上又称为“育种值”。这是在育种工作中能够实际得到的效应。
    显性效应是由一对或多对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互作)产生的效应,属于非加性效应部分,称为显性离差。是可以遗传但不能固定的遗传因素,因为随着自交或近亲交配以及杂合体的减少,显性效应也逐代减少。但显性离差可以反映F1的杂种优势,所以是产生杂种优势的主要部分。
    上位性效应是由不同基因位点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互作)对基因型值所产生的效应,也是属于非加性的基因作用,同样与杂种优势的产生有关。

  • 第4题:

    病毒的主要性状变异有哪些?它们各有何实际意义?


    正确答案:病毒常见的变异现象及实际意义
    (1)毒力变异:人工诱导病毒发生毒力减弱变异,以用于制备减毒活疫苗,如预防天花的牛痘。
    (2)抗原性变异:甲型流感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容易发生抗原性变异,变异后的病毒在体内可避免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可引起大流行或使感染慢性化,也给诊断和疫苗的研制带来困难。
    (3)表型混合:产生于两种病毒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的包装错误,一种病毒的核酸被另一种病毒核酸所编码的蛋白质衣壳包裹,或一种病毒的包膜嵌有另一种包膜的刺突蛋白,此时也会发生一些生物学特征(如耐药性、嗜细胞性等)改变,这种改变不是遗传型的改变而是表型的混合,经再次传代后,子代病毒的特性将由病毒的核酸所决定。
    (4)对宿主适应范围及理化因素抵抗力的变异:如温度敏感突变株、宿主适应范围突变株,常伴有毒力减弱,因此可用于制备疫苗。

  • 第5题:

    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是何菌其生物学性状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1)假单胞菌属中的代表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菌,俗称绿脓杆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
    (2)绿脓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革兰阴性杆菌,有菌毛和单鞭毛.营养要求不高,可产生绿色水溶性色素,能分解尿素,氧化酶试验呈阳性.在42℃可生长.抵抗力较其他革兰阴性菌强,耐许多化学消毒剂和抗生素.绿脓杆菌有O和H抗原.O抗原包括两种成分,一种是内毒素脂多糖,另一种成分是原内毒素蛋白(OEP).OEP是一种高分子抗原,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

  • 第6题:

    数量性状表型变异的特点是(),解释数量性状遗传的假说称为。


    正确答案:基因数目很多;多基因假说

  • 第7题: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是微效多基因,其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变异的连续性
    ②分布的正态性
    ③对环境的敏感性
    ④多基因作用的微效性

  • 第8题:

    问答题
    什么是基因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及上位性效应?它们对数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有何作用?

    正确答案: 加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间以及非等位基因间的累加效应,是上下代遗传中可以固定的分量,所以在实践上又称为“育种值”。这是在育种工作中能够实际得到的效应。
    显性效应是由一对或多对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互作)产生的效应,属于非加性效应部分,称为显性离差。是可以遗传但不能固定的遗传因素,因为随着自交或近亲交配以及杂合体的减少,显性效应也逐代减少。但显性离差可以反映F1的杂种优势,所以是产生杂种优势的主要部分。
    上位性效应是由不同基因位点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互作)对基因型值所产生的效应,也是属于非加性的基因作用,同样与杂种优势的产生有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表型一般呈现双亲的平均值,但有时也可能倾向于其中的一个亲本。②F2的表型平均值大体上与F1相近,但变异程度远远超过F1。③超亲遗传,当杂交亲本不是极端类型时,杂交后代中有可能分离出高于高值亲本或低于低值亲本的类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是微效多基因,其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变异的连续性
    ②分布的正态性
    ③对环境的敏感性
    ④多基因作用的微效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在哪里?这两类性状的分析方法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主要有:
    ①质量性状的变异是呈间断性,杂交后代可明确分组;数量性状的变异则呈连续性,杂交后的分离世代不能明确分组。
    ②质量性状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数量性状一般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而这种变异一般是不能遗传的。
    ③质量性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较为稳定;而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则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表达,不同环境条件下基因表达的程度可能不同,因此数量性状普遍存在着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对于质量性状一般采用系谱和概率分析的方法,并进行卡方检验;而数量性状的研究则需要遗传学方法和生物统计方法的结合,一般要采用适当的遗传交配设计、合理的环境设计、适当的度量手段和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估算出遗传群体的均值、方差、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等遗传参数等加以研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数量性状在遗传上有什么特点?在实践上有什么特点?数量性状遗传和质量性状遗传有什么主要区别?

    正确答案: 数量性状在遗传和实践上有3个主要特点:
    1、数量性状的变异呈连续性,杂交后的分离世代不能明确分组;
    2、数量性状一般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
    3、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表达,在不同环境下基因表达的程度可能不同。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主要有:
    ①.质量性状是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基因控制,而数量性状是有微效多基因控制。
    ②.质量性状的变异是呈间断性,杂交后代可明确分组;数量性状的变异则呈连续性,杂交后的分离世代不能明确分组。
    ③.质量性状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数量性状一般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而这种变异一般是不能遗传的。
    ④.质量性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较为稳定;而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则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表达,不同环境条件下基因表达的程度可能不同,因此数量性状普遍存在着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何区别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


    正确答案:区分性状的主要依据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性状是描述性的还是可以度量的;
    (2)性状是呈连续性分布还是间断性分布;
    (3)性状的表现是否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4)控制性状的遗传基础是单基因还是多基因。

  • 第14题:

    畜禽主要数量性状有哪五种?


    正确答案: (1)生长发育及产肉性状;
    (2)产奶性状;
    (3)繁殖性状;
    (4)役用性状;
    (5)体型外貌性状。

  • 第15题:

    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种以上表型的原因是()?

    • A、数量性状由多个基因所控制
    • B、数量性状由多个复等位基因所控制
    • C、数量性状由突变的等位基因所控制
    • D、数量性状发生于一种生物的多个个体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在哪里?这两类性状的分析方法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主要有:
    ①质量性状的变异是呈间断性,杂交后代可明确分组;数量性状的变异则呈连续性,杂交后的分离世代不能明确分组。
    ②质量性状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数量性状一般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而这种变异一般是不能遗传的。
    ③质量性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较为稳定;而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则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表达,不同环境条件下基因表达的程度可能不同,因此数量性状普遍存在着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对于质量性状一般采用系谱和概率分析的方法,并进行卡方检验;而数量性状的研究则需要遗传学方法和生物统计方法的结合,一般要采用适当的遗传交配设计、合理的环境设计、适当的度量手段和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估算出遗传群体的均值、方差、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等遗传参数等加以研究。

  • 第17题:

    简述人体中骨骼的数量及分布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人体中的骨骼共有206块,可将它们分成两大部分即:①中轴骨:是指位于身体中轴部位(除四肢骨)的骨。颅骨29块:额骨1块、顶骨2块、枕骨1块、蝶骨1块、颞骨2块、筛骨1块(以上属于脑颅骨);上颌骨2块、腭骨2块、颧骨2块、鼻骨2块、泪骨2块、下鼻甲骨2块、下颌骨1块、梨骨1块、舌骨1块(以上属于面颅骨);听小骨共有6块,两侧对称,每侧3块听小骨,根据其位置自外向内依次是锤骨、砧骨和镫骨。椎骨26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肋骨24块、胸骨1块②四肢骨:共126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主要包括:肩胛骨2块、锁骨2块、肱骨2块、尺骨2块、桡骨2块、腕骨16块、掌骨10块、指骨28块。髋骨2块、股骨2块、腓骨2块、胫骨2块、髌骨2块、跗骨14块、蹠骨10块、趾骨28块。

  • 第18题:

    简述数量性状的特点。


    正确答案:数量性状的特点:
    (1)数量性状的变异呈连续性,杂交后的分离不能明确分组。
    (2)数量性状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
    (3)数量性状普遍存在着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 第19题:

    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本质差别是()。

    • A、数量性状的变异呈连续性分布,质量性状是非连续的
    • B、数量性状不能按表型进行分类,质量性状可依据表型归为几类
    • C、数量性状由多基因控制,质量性状由一对或少数几对基因控制
    • D、数量性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质量性状不易受影响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问答题
    畜禽主要数量性状有哪五种?

    正确答案: (1)生长发育及产肉性状;
    (2)产奶性状;
    (3)繁殖性状;
    (4)役用性状;
    (5)体型外貌性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人体中骨骼的数量及分布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人体中的骨骼共有206块,可将它们分成两大部分即:①中轴骨:是指位于身体中轴部位(除四肢骨)的骨。颅骨29块:额骨1块、顶骨2块、枕骨1块、蝶骨1块、颞骨2块、筛骨1块(以上属于脑颅骨);上颌骨2块、腭骨2块、颧骨2块、鼻骨2块、泪骨2块、下鼻甲骨2块、下颌骨1块、梨骨1块、舌骨1块(以上属于面颅骨);听小骨共有6块,两侧对称,每侧3块听小骨,根据其位置自外向内依次是锤骨、砧骨和镫骨。椎骨26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肋骨24块、胸骨1块②四肢骨:共126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主要包括:肩胛骨2块、锁骨2块、肱骨2块、尺骨2块、桡骨2块、腕骨16块、掌骨10块、指骨28块。髋骨2块、股骨2块、腓骨2块、胫骨2块、髌骨2块、跗骨14块、蹠骨10块、趾骨28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数量性状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数量性状表现为连续的变异性状;易受环境因素干扰;受多基因控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本质差别是()。
    A

    数量性状的变异呈连续性分布,质量性状是非连续的

    B

    数量性状不能按表型进行分类,质量性状可依据表型归为几类

    C

    数量性状由多基因控制,质量性状由一对或少数几对基因控制

    D

    数量性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质量性状不易受影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