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因素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引起水产动物生病的非正常环境因素有()、()、()、()、()、()、()。


    正确答案:水温、pH值、溶解氧、盐度、硫化氢、氨氮、水质污染

  • 第2题:

    水产动物疾病学特点?


    正确答案: 水产动物病害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病害发生的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
    (1)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
    (2)它是既古老又年轻的一门科学。

  • 第3题:

    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 生物因素:包括微生物病原和寄生虫。主要有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寄生甲壳动物等
    非生物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包括非正常的环境因素、营养不良、机械损伤和先天性生理缺陷等。

  • 第4题:

    阐明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因素?


    正确答案: 1.环境因素
    A.自然条件
    (1).养殖水体的空间因素:养殖密度。
    (2).养殖水体的水质因素:水质的好坏(溶氧、PH值等)。
    (3).养殖水体的底质因素:淤泥的影响。
    B.人为因素
    (1)放养密度过大或搭配比例不当(青鱼与鲤鱼的搭配)。
    (2)饲养管理不当(用药方法、用药量不当,饲料投喂不当等)。
    (3)机械损伤(操作不当造成鱼体受伤,而继法感染,引起发病,水霉病)。
    2.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蠕虫、蛭类、甲壳动物、钩介幼虫、螨类等生物性因素。
    3.机体自身因素
    主要是指鱼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这与鱼的种类、年龄、生活习性和健康状况等方面有关。
    疾病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外界条件和内在的机体自身的抵抗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综合加以分析,才能正确找到疾病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第5题:

    水产动物疾病发展的过程()、()、()。


    正确答案:潜伏期、前躯期、发展期

  • 第6题:

    水产动物的疾病学


    正确答案: 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消亡规律及诊断和防治方法的科学。

  • 第7题:

    影响水产动物药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药物方面的因素
    (1)剂量
    (2)剂型
    (3)给药方案
    (4)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上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疾病,称为联合用药。
    协同作用:两药联合应用的效应大于单药效应的代数和。
    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等于它们分别作用的代数和。
    拮抗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小于它们分别作用的总和。
    2.动物方面的因素
    (1)种属差异
    (2)生理因素
    (3)病理状态
    (4)个体差异
    3.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
    水温、PH值和有机物等

  • 第8题:

    问答题
    水产动物疾病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诊断技术研究:病理学诊断、免疫学诊断等提高疾病诊断的速度和准确性。
    2.病原体鉴定:
    3.流行病学研究: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流行的发生、蔓延和终止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弄清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传播原因等。
    4.病理学研究:阐明疾病发生的机理。
    5.药物学研究: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的研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生物因素:包括微生物病原和寄生虫。主要有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寄生甲壳动物等
    2.非生物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包括非正常的环境因素、营养不良、机械损伤和先天性生理缺陷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引起水产动物疾病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水温、溶氧、pH值、盐度、有毒或有害物质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 生物因素:包括微生物病原和寄生虫。主要有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寄生甲壳动物等
    非生物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包括非正常的环境因素、营养不良、机械损伤和先天性生理缺陷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水产动物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有哪些常见的给药方法?

    正确答案: 常见的给药方法
    1.体外用药
    (1)挂袋、挂篓法(图5)
    在食场周围悬挂盛药的袋或篓(3-6只,每只装药100-150g),形成一个消毒区,当鱼来摄食时达到杀灭鱼体外病原体的目的。
    优点:用药量少,方法简便,适用于预防及早期治疗。
    缺点:杀灭病原体不彻底
    (2)全池遍洒法
    即鱼池遍洒药液,使池水达到一定的浓度,杀灭体外及池水中的病原体。
    优点:杀灭病原体彻底,预防、治疗均可使用;
    缺点:用药量大
    (3)浸洗法(图6)
    又称洗浴法或药浴法。将鱼集中在较小容器、较高浓度的药液中进行短期强近药浴,以杀灭体外病原体。
    优点:用药量少,且用量准确
    缺点:不能杀灭水体中的病原体
    (4)涂抹法
    在鱼体表患处涂抹较浓的药液,以杀灭病原体。
    优点:用药量少,安全,副作用小,适用于亲鱼及个别外伤或局部炎症的治疗
    缺点:费时、费力
    (5)浸沤(òu)法
    此法只适用于中草药防治鱼病,将中草药捆成小束,放在食场附近(上风口或池塘进水处)浸泡,利用泡出的药汁扩散到全池,起到杀灭病原体的作用
    2.体内用药
    (1)投喂法:将药物浸入或混入动物喜欢摄食的饵料中,并拌以粘合剂,制成药饵投喂,杀灭体内病原体。
    优点:不需要把动物捞起就可以给药,适用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缺点:对食欲丧失的患病动物无效。
    (2)注射法
    A肌肉注射:鱼类一般在背鳍基部,与鱼体呈30-40度的角度,向头部方向进针,注射深度应根据鱼体的大小不到达脊椎骨为度。
    B腹腔注射:将针头沿腹鳍斜向胸鳍方向进入,深度依鱼体的大小而定。
    优点:较口服法进入机体的药量准确,且吸收快、完全、疗效确实。
    缺点:费时、费工、费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引起水产动物疾病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水温、溶氧、pH值、盐度、有毒或有害物质等。

  • 第14题:

    防治水产动物疾病有哪些主要的给药方法?分别简述其优缺点。


    正确答案:1、遍洒法
    优点:杀灭病原菌彻底(水中、体表)
    缺点:用药量大、安全性差、副作用大、污染水体、杀灭水中有益生物
    注意事项:
    ①准确计算药量
    ②勿用金属容器盛药
    ③泼药时间与方法
    ④泼药后注意观察,有异常及时补救
    2、浸浴法
    优点:药少,疗效好,不污染水体
    缺点:拉网易损机体;不可杀灭水中的病原体
    注意事项:
    ①先配药再放鱼
    ②药浴时间灵活掌握
    ③细心操作避免受伤
    3、挂袋挂篓法
    优点:药少、简单、无危险、毒副作用小
    缺点:杀灭病原体不彻底,只适合预防和前期治疗
    注意事项:
    ①药物最小有效浓度﹤回避浓度②最小有效浓度﹤使用浓度﹤回避浓度
    ③ 放药前停食1-2天,保证前来摄食
    4、浸沤法:只适于中草药的使用;
    缺点:发挥药效慢,只适于预防。
    5、涂抹法
    优点:用药少,安全,高效,副作用小;
    缺点:适用范围小
    注意事项:涂药后鱼体的头部应稍微高于尾部,防止药液进入口中或鳃中。
    6、口服法
    优点:杀灭体内病原体,用药少,方便,不污染水体
    缺点:难于控制个体服药量(食欲)
    7、注射法
    优点:药量准确,吸收快,疗效好,用药量少,疾病较严重时也可使用
    缺点:麻烦,易损机体

  • 第15题:

    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有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措施
    1.改善生存环境
    (1)建设符合防病要求的养殖场
    A选择良好的水源条件水源充沛,无污染
    B科学地建设进排水系统
    (2)清整养殖场
    A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
    B药物清塘
    A.生石灰清塘(图1)
    干池清塘仅留5~10厘米深的水,每667平方米(相当于1亩)用生石灰50~70公斤。
    带水清塘每亩水深1米用125~150公斤
    B.漂白粉清塘
    按照鱼池中水的容量进行计算,每立方米用药量为20克。
    (3)保持良好的水质
    A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的PH值
    B定期加注新水,保持适宜水质
    C适时开动增氧机,改善水体的溶氧状况
    D采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改善水质
    2.增强养殖动物机体抗病能力
    (1)加强饲养管理
    A合理放养合理的放养密度与放养比例
    B科学投饵与施肥
    A.投饵:品质良好,营养全面,做好“四定”
    B.施肥:应根据池底质的肥瘦以及肥料种类等灵活掌握,有机肥应进行发酵处理。
    C加强日常管理及细心操作
    坚持每天巡塘,巡塘应注意:
    A.有无缺氧浮头现象
    B.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尽早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C.了解水质变化情况适时加注新水
    D.清除水中杂物清除杂物,防止水质污染
    D.做好管理日记
    (2)人工免疫增强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
    采用口服、肌肉注射、浸洗等接种途径,使养殖动物获得特异性抗病能力。
    (3)选育抗病力强的养殖新品种
    3.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1)建立检疫制度
    (2)清整养殖场
    (3)机体消毒
    A药液浸洗法
    B药液全池遍洒法
    (4)饵料消毒:主要针对水草应选用6ppm的漂白粉浸洗20-30分钟
    (5)食场消毒
    (6)食场消毒
    (7)鱼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
    A体外鱼病的药物预防采用全池泼洒消毒,针对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类型的药物。
    B体内鱼病的药物预防采用药饵投喂
    (8)消灭或驱杀一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或终末宿主

  • 第16题:

    水产动物疾病学


    正确答案: 是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病害发生的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

  • 第17题:

    水产动物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有哪些常见的给药方法?


    正确答案: 常见的给药方法
    1.体外用药
    (1)挂袋、挂篓法(图5)
    在食场周围悬挂盛药的袋或篓(3-6只,每只装药100-150g),形成一个消毒区,当鱼来摄食时达到杀灭鱼体外病原体的目的。
    优点:用药量少,方法简便,适用于预防及早期治疗。
    缺点:杀灭病原体不彻底
    (2)全池遍洒法
    即鱼池遍洒药液,使池水达到一定的浓度,杀灭体外及池水中的病原体。
    优点:杀灭病原体彻底,预防、治疗均可使用;
    缺点:用药量大
    (3)浸洗法(图6)
    又称洗浴法或药浴法。将鱼集中在较小容器、较高浓度的药液中进行短期强近药浴,以杀灭体外病原体。
    优点:用药量少,且用量准确
    缺点:不能杀灭水体中的病原体
    (4)涂抹法
    在鱼体表患处涂抹较浓的药液,以杀灭病原体。
    优点:用药量少,安全,副作用小,适用于亲鱼及个别外伤或局部炎症的治疗
    缺点:费时、费力
    (5)浸沤(òu)法
    此法只适用于中草药防治鱼病,将中草药捆成小束,放在食场附近(上风口或池塘进水处)浸泡,利用泡出的药汁扩散到全池,起到杀灭病原体的作用
    2.体内用药
    (1)投喂法:将药物浸入或混入动物喜欢摄食的饵料中,并拌以粘合剂,制成药饵投喂,杀灭体内病原体。
    优点:不需要把动物捞起就可以给药,适用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缺点:对食欲丧失的患病动物无效。
    (2)注射法
    A肌肉注射:鱼类一般在背鳍基部,与鱼体呈30-40度的角度,向头部方向进针,注射深度应根据鱼体的大小不到达脊椎骨为度。
    B腹腔注射:将针头沿腹鳍斜向胸鳍方向进入,深度依鱼体的大小而定。
    优点:较口服法进入机体的药量准确,且吸收快、完全、疗效确实。
    缺点:费时、费工、费力。

  • 第18题:

    水产动物疾病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诊断技术研究:病理学诊断、免疫学诊断等提高疾病诊断的速度和准确性。
    2.病原体鉴定:
    3.流行病学研究: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流行的发生、蔓延和终止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弄清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传播原因等。
    4.病理学研究:阐明疾病发生的机理。
    5.药物学研究: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的研究。

  • 第19题:

    问答题
    阐明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因素?

    正确答案: 1.环境因素
    A.自然条件
    (1).养殖水体的空间因素:养殖密度。
    (2).养殖水体的水质因素:水质的好坏(溶氧、PH值等)。
    (3).养殖水体的底质因素:淤泥的影响。
    B.人为因素
    (1)放养密度过大或搭配比例不当(青鱼与鲤鱼的搭配)。
    (2)饲养管理不当(用药方法、用药量不当,饲料投喂不当等)。
    (3)机械损伤(操作不当造成鱼体受伤,而继法感染,引起发病,水霉病)。
    2.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蠕虫、蛭类、甲壳动物、钩介幼虫、螨类等生物性因素。
    3.机体自身因素
    主要是指鱼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这与鱼的种类、年龄、生活习性和健康状况等方面有关。
    疾病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外界条件和内在的机体自身的抵抗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综合加以分析,才能正确找到疾病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 1.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吸虫、绦虫、线虫、寄生甲壳类等)。
    2.环境因素(水温、溶氧、盐度、pH值、氨氮、硫化氢等)。
    3.人为因素(放养密度、混养比例、营养、操作及使用工具不当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有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措施
    1.改善生存环境
    (1)建设符合防病要求的养殖场
    A选择良好的水源条件水源充沛,无污染
    B科学地建设进排水系统
    (2)清整养殖场
    A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
    B药物清塘
    A.生石灰清塘(图1)
    干池清塘仅留5~10厘米深的水,每667平方米(相当于1亩)用生石灰50~70公斤。
    带水清塘每亩水深1米用125~150公斤
    B.漂白粉清塘
    按照鱼池中水的容量进行计算,每立方米用药量为20克。
    (3)保持良好的水质
    A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的PH值
    B定期加注新水,保持适宜水质
    C适时开动增氧机,改善水体的溶氧状况
    D采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改善水质
    2.增强养殖动物机体抗病能力
    (1)加强饲养管理
    A合理放养合理的放养密度与放养比例
    B科学投饵与施肥
    A.投饵:品质良好,营养全面,做好“四定”
    B.施肥:应根据池底质的肥瘦以及肥料种类等灵活掌握,有机肥应进行发酵处理。
    C加强日常管理及细心操作
    坚持每天巡塘,巡塘应注意:
    A.有无缺氧浮头现象
    B.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尽早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C.了解水质变化情况适时加注新水
    D.清除水中杂物清除杂物,防止水质污染
    D.做好管理日记
    (2)人工免疫增强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
    采用口服、肌肉注射、浸洗等接种途径,使养殖动物获得特异性抗病能力。
    (3)选育抗病力强的养殖新品种
    3.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1)建立检疫制度
    (2)清整养殖场
    (3)机体消毒
    A药液浸洗法
    B药液全池遍洒法
    (4)饵料消毒:主要针对水草应选用6ppm的漂白粉浸洗20-30分钟
    (5)食场消毒
    (6)食场消毒
    (7)鱼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
    A体外鱼病的药物预防采用全池泼洒消毒,针对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类型的药物。
    B体内鱼病的药物预防采用药饵投喂
    (8)消灭或驱杀一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或终末宿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影响水产动物药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药物方面的因素
    (1)剂量
    (2)剂型
    (3)给药方案
    (4)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上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疾病,称为联合用药。
    协同作用:两药联合应用的效应大于单药效应的代数和。
    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等于它们分别作用的代数和。
    拮抗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小于它们分别作用的总和。
    2.动物方面的因素
    (1)种属差异
    (2)生理因素
    (3)病理状态
    (4)个体差异
    3.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
    水温、PH值和有机物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防治水产动物疾病有哪些主要的给药方法?分别简述其优缺点。

    正确答案: 1、遍洒法
    优点:杀灭病原菌彻底(水中、体表)
    缺点:用药量大、安全性差、副作用大、污染水体、杀灭水中有益生物
    注意事项:
    ①准确计算药量
    ②勿用金属容器盛药
    ③泼药时间与方法
    ④泼药后注意观察,有异常及时补救
    2、浸浴法
    优点:药少,疗效好,不污染水体
    缺点:拉网易损机体;不可杀灭水中的病原体
    注意事项:
    ①先配药再放鱼
    ②药浴时间灵活掌握
    ③细心操作避免受伤
    3、挂袋挂篓法
    优点:药少、简单、无危险、毒副作用小
    缺点:杀灭病原体不彻底,只适合预防和前期治疗
    注意事项:
    ①药物最小有效浓度﹤回避浓度②最小有效浓度﹤使用浓度﹤回避浓度
    ③ 放药前停食1-2天,保证前来摄食
    4、浸沤法:只适于中草药的使用;
    缺点:发挥药效慢,只适于预防。
    5、涂抹法
    优点:用药少,安全,高效,副作用小;
    缺点:适用范围小
    注意事项:涂药后鱼体的头部应稍微高于尾部,防止药液进入口中或鳃中。
    6、口服法
    优点:杀灭体内病原体,用药少,方便,不污染水体
    缺点:难于控制个体服药量(食欲)
    7、注射法
    优点:药量准确,吸收快,疗效好,用药量少,疾病较严重时也可使用
    缺点:麻烦,易损机体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