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分析《沪分处为调查日推行军用票情形复四联总处代电》所反映的民国时期电码代日制度的原理、发展阶段和意义。

题目

分析《沪分处为调查日推行军用票情形复四联总处代电》所反映的民国时期电码代日制度的原理、发展阶段和意义。


相似考题
更多“分析《沪分处为调查日推行军用票情形复四联总处代电》所反映的民国时期电码代日制度的原理、发展阶段和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民国时期的韵目代日制度中,根据代日表各声调的韵目总数,人们习惯在上半月多采用韵目为()

    A上平声

    B下平声

    C上声

    D去声

    E入声


    A,B

  • 第2题:

    分析《沪分处为调查日推行军用票情形复四联总处代电》所反映的民国时期电码代日制度的原理、发展阶段和意义。
    民国时期改采“电码代日”制度。其发展阶段:(1)加用电码代日,与韵目代日相辅而行。(2)取消韵目,用电码替代。电码代日的困难,在于数位差异。民国时期的电报,用讯号长短缓促,分别表示0--9十个阿拉伯数字。再依电码本,以四个数字代表一个汉字。因此,电报必须以四位数为一组。而日期只需利用二位数。为避免表示电文的各组数字窜位,就须增加二位数,与日数凑为一组电码。如就编码角度分析,公文常用字仅四五千个。而四位数的排列码,从0000~9999,多达一万组。用于电报编码绰有余裕。“代日电码”中,起凑合作用的两位数,应依照规定,固定位于一组电码中的前两位或后两位。其实质,意味着占用一百个排列码,这并不足以构成对可供汉字编码的排列组总数的影响。电码代日虽称便易,但因各机关所选择的用作凑合之两位数字及其所处位置并不划一,易造成收文机关不明所以。1942年10月12日,《国民党中央秘书处关于改用电码代替韵目日期的电》文,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停用韵目,改用电码”,“自9901~9931以为代替”。也就是说:前面两位数99为凑合数字,后面两位数,由01到31,分别表示不同日期。“电码代日”制度的推行,标志着“韵目代日”制度逐渐废止。

  • 第3题:

    在民国时期的韵目代日制度中,根据代日表各声调的韵目总数,人们习惯在下半月多采用韵目为()

    A上平声

    B下平声

    C上声

    D去声

    E入声


    C,D

  • 第4题:

    在民国时期的文种,一度实行“韵目代日”制度和地支代(纪)月、代(纪)时制度的是()

    A签报

    B电报

    C代电

    D报告

    E交片


    B,C

  • 第5题:

    民国时期的电报(),一度实行“韵目代日”制度和地支代()、地支代()制度。
    包括代电;月;时

  • 第6题:

    会见日制度由监狱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确立罪犯会见日制度。

    • A、工间监舍“零留犯”制度
    • B、罪犯分级处遇等级
    • C、推行“5+1+1”管理模式
    • D、国家关于节假日的规定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民国时期的韵目代日制,“鱼”、“麻”、“语”、“御”、“月”五个韵目都代表()。

    • A、5日
    • B、6日
    • C、7日
    • D、8日

    正确答案:B

  • 第8题:

    下面哪项不是四联总处的职权()。

    • A、设计全国金融网
    • B、审核四行发行准备
    • C、发行钞票
    • D、推行特种储备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多选题
    在民国时期的文种,一度实行“韵目代日”制度和地支代(纪)。月、代(纪)。时制度的是()。
    A

    签报

    B

    电报

    C

    代电

    D

    报告

    E

    交片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民国时期的电报(包括代电),一度实行“韵目代日”制度和地支代()、地支代()制度。

    正确答案: 月,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民国时期的电报中采用()。
    A

    干支代日制度

    B

    电码代日制度

    C

    公历纪年制度

    D

    农历纪年制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沪分处为调查日推行军用票情形复四联总处代电》中,以“兹谨将属处调查情形分陈如次”为转入主文的()
    A

    请乞语

    B

    承启语

    C

    陈述语

    D

    叙由语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沪分处为调查日推行军用票情形复四联总处代电》中,以“兹谨将属处调查情形分陈如次”为转入主文的()

    A请乞语

    B承启语

    C陈述语

    D叙由语


    B

  • 第14题:

    民国时期的电报中采用()。

    A干支代日制度

    B电码代日制度

    C公历纪年制度

    D农历纪年制度


    B

  • 第15题:

    民国时期的韵目代日制,“鱼”、“麻”、“语”、“御”、“月”五个韵目都代表()

    A5日

    B6日

    C7日

    D8日


    B

  • 第16题:

    “1230”作为电码代日。其中,()表示发电报日期,()用于凑成一组电码。
    12;30

  • 第17题:

    民国时期的电报(包括代电),一度实行“韵目代日”制度和地支()

    A代年制度

    B代季制度

    C代月制度

    D代日制度

    E代时制度


    C,E

  • 第18题:

    民国时期的电报(包括代电),一度实行“韵目代日”制度和地支代()、地支代()制度。


    正确答案:月;时

  • 第19题:

    四联总处


    正确答案: 是中国、中央、交通、中国农民银行四行联合办事处的简称,成立于1937年。它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国家资本垄断全国金融业的核心枢纽。

  • 第20题:

    多选题
    在民国时期的韵目代日制度中,根据代日表各声调的韵目总数,人们习惯在下半月多采用韵目为()
    A

    上平声

    B

    下平声

    C

    上声

    D

    去声

    E

    入声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民国时期的电报(包括代电),一度实行“韵目代日”制度和地支()
    A

    代年制度

    B

    代季制度

    C

    代月制度

    D

    代日制度

    E

    代时制度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1230”作为电码代日。其中,()表示发电报日期,()用于凑成一组电码。

    正确答案: 12,3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民国时期的电报(),一度实行“韵目代日”制度和地支代()、地支代()制度。

    正确答案: 包括代电,月,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分析《沪分处为调查日推行军用票情形复四联总处代电》所反映的民国时期电码代日制度的原理、发展阶段和意义。

    正确答案: 民国时期改采“电码代日”制度。其发展阶段:(1)加用电码代日,与韵目代日相辅而行。(2)取消韵目,用电码替代。电码代日的困难,在于数位差异。民国时期的电报,用讯号长短缓促,分别表示0--9十个阿拉伯数字。再依电码本,以四个数字代表一个汉字。因此,电报必须以四位数为一组。而日期只需利用二位数。为避免表示电文的各组数字窜位,就须增加二位数,与日数凑为一组电码。如就编码角度分析,公文常用字仅四五千个。而四位数的排列码,从0000~9999,多达一万组。用于电报编码绰有余裕。“代日电码”中,起凑合作用的两位数,应依照规定,固定位于一组电码中的前两位或后两位。其实质,意味着占用一百个排列码,这并不足以构成对可供汉字编码的排列组总数的影响。电码代日虽称便易,但因各机关所选择的用作凑合之两位数字及其所处位置并不划一,易造成收文机关不明所以。1942年10月12日,《国民党中央秘书处关于改用电码代替韵目日期的电》文,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停用韵目,改用电码”,“自9901~9931以为代替”。也就是说:前面两位数99为凑合数字,后面两位数,由01到31,分别表示不同日期。“电码代日”制度的推行,标志着“韵目代日”制度逐渐废止。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