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小狗包弟》中,开篇所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与后面叙述的小狗包弟的故事,二者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题目

《小狗包弟》中,开篇所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与后面叙述的小狗包弟的故事,二者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相似考题

3.阅读材料,完成题。 巴金《小狗包弟》原文 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地上添了血迹,艺术家的破衣上留下几处狗爪印。艺术家给关了几年才放出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邻居告诉他,那天狗给打坏以后,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是的,我也养过狗,那是1959年的事情,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要将全家迁去,想把他养的小狗送给我,因为我家里有一块草地,适合养狗。我答应了,我的儿子也很高兴。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这本领不是我那位朋友训练出来的。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他离开上海回国,把小狗送给接受房屋租赁权的人,小狗就归了我的朋友。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简化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 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日本朋友对它更感兴趣,有一次大概在1963年或以后的夏天,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就拍摄了包弟的镜头。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做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 ”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 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1962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 ” “您的小狗怎样 ”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 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 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 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 形势越来越紧。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隔壁人家的一动一静,我们听得清清楚楚,从篱笆缝里也看得见一些情况。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幸而包弟不曾出来乱叫,也没有给提了去。这是我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看见抄家,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大声叱骂,有人摔破坛坛罐罐。这情景实在可怕。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这一夜我想得更多,同萧珊谈起包弟的事情,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是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堵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被扫掉了.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 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1980年1月4日 课文介绍 《小狗包弟》是巴金的著作《随想录》中的一部名篇。描写了作者的一条可爱小狗在文革时期的悲惨待遇,从侧面也展现那个疯狂时代的现实。小狗的悲惨待遇在作者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痛,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悲悯、愧疚和忏悔之情。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 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物。作者描摹他们的音容笑貌,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这些文章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阅读这些文章,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要注意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哪些地方让你过目不忘,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很可能就是作品的“亮点”,不妨加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学生情况 高中一年级,班额50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问题:请设计一段教学活动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 [研讨与练习] 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你觉得作者是怎样的人 作者经历磨难之后仍摆脱不了“煎熬”.对此你有何评论 查看材料

更多“《小狗包弟》中,开篇所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与后面叙述的小狗包弟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教学《荷塘月色》,教师列举其他写景状物的散文,引导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妙处,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巴金《小狗包弟》

    B.陆蠡《囚绿记》

    C.鲁迅《灯下漫笔》

    D.欧·亨利《最后一片常春藤叶》

    答案:B
    解析:
    《小狗包弟》虽是散文,却是通过写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时期的悲惨遭遇,展现那个疯狂时代的现实,以记叙为主;《灯下漫笔》是杂文;《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小说。

  • 第2题:

    阅读材料,完成题。
    巴金《小狗包弟》原文
    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地上添了血迹,艺术家的破衣上留下几处狗爪印。艺术家给关了几年才放出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邻居告诉他,那天狗给打坏以后,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是的,我也养过狗,那是1959年的事情,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要将全家迁去,想把他养的小狗送给我,因为我家里有一块草地,适合养狗。我答应了,我的儿子也很高兴。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这本领不是我那位朋友训练出来的。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他离开上海回国,把小狗送给接受房屋租赁权的人,小狗就归了我的朋友。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简化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
    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日本朋友对它更感兴趣,有一次大概在1963年或以后的夏天,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就拍摄了包弟的镜头。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做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 ”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
    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1962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 ”
    “您的小狗怎样 ”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
    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
    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 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
    形势越来越紧。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隔壁人家的一动一静,我们听得清清楚楚,从篱笆缝里也看得见一些情况。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幸而包弟不曾出来乱叫,也没有给提了去。这是我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看见抄家,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大声叱骂,有人摔破坛坛罐罐。这情景实在可怕。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这一夜我想得更多,同萧珊谈起包弟的事情,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是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堵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被扫掉了.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 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1980年1月4日
    课文介绍
    《小狗包弟》是巴金的著作《随想录》中的一部名篇。描写了作者的一条可爱小狗在文革时期的悲惨待遇,从侧面也展现那个疯狂时代的现实。小狗的悲惨待遇在作者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痛,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悲悯、愧疚和忏悔之情。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
    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物。作者描摹他们的音容笑貌,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这些文章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阅读这些文章,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要注意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哪些地方让你过目不忘,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很可能就是作品的“亮点”,不妨加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学生情况
    高中一年级,班额50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问题:

    请阅读以上材料为本文制定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
    查看材料


    答案:
    解析:
    (1)教材内容分析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中第2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佳作。在学习这些佳作的时候,应该做到两个方面的工夫,即品人和品文。品人,要以性格、品质为关注点,不仅要注意人物的外貌言行,还要注意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要注意人物性格中的时代因素,将对人物的分析与对时代背景的分析结合起来。品文。就是要品赏文章的一般作法、特殊技巧和语言艺术。
    《小狗包弟》是第一次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只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另外作者还通过描写小狗的悲惨遭遇给自己带来的难以磨灭的创痛,表达了自己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这篇文章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作用,可以借这篇文章让学生对“文革”那段历史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一是作者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
    (2)学情分析
    现今的学生距离“文革”那个时代已经比较远了,他们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并不深刻,这对他们深入理解作者和“包弟”之间的故事及情感产生了一定的障碍,因而就需要在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相关资料,以减少阅读理解的障碍。另外,自我中心主义比较强的学生往往缺乏自我反省的精神,而本文简单、朴实的文风容易引起他们的
    震撼,唤醒他们的忏悔意识。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要“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情况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规定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能力
    ①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②认识“文革”对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2)过程与方法
    ①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
    ②感受世纪老人真诚的忏悔。
    ③认识“文革”十年给人带来的难以抚平的伤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做一个真诚的人。

  • 第3题:

    根据文章,回答题。
    巴金《小狗包弟》原文
    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术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地上添了血迹。艺术家的破衣上留下几处狗爪印。艺术家给关了几年才放出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邻居告诉他。那天狗给打坏以后,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是的,我也养过狗,那是1959年的事情,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要将全家迁去,想把他养的小狗送给我,因为我家里有一块草地,适合养狗。我答应了,我的儿子也很高兴。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这本领不是我那位朋友训练出来的。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他离开上海回国.把小狗送给接受房屋租赁权的人,小狗就归了我的朋友。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简化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
    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日本朋友对它更感兴趣,有一次大概在1963年或以后的夏天.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就拍摄了包弟的镜头。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做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 ”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
    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1962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 ”
    “您的小狗怎样 ”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
    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
    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 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
    形势越来越紧。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隔壁人家的一动一静,我们听得清清楚楚,从篱笆缝里也看得见一些情况。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幸而包弟不曾出来乱叫.也没有给提了去。这是我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看见抄家,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大声叱骂,有人摔破坛坛罐罐。这情景实在可怕。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这一夜我想得更多,同萧珊谈起包弟的事情,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是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
    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堵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被扫掉了,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 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1980年1月4日
    课文介绍
    《小狗包弟》是巴金的著作《随想录》中的一部名篇。描写了作者的一条可爱小狗在文革时期的悲惨待遇.从侧面也展现那个疯狂时代的现实。小狗的悲惨待遇在作者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痛.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悲悯、愧疚和忏悔之情。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
    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物。作者描摹他们的音容笑貌,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这些文章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阅读这些文章.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要注意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哪些地方让你过目不忘,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很可能就是作品的“亮点”.不妨加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学生情况
    高中一年级;班额50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问题:

    请设计一段教学活动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25分)
    [研讨与练习]
    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你觉得作者是怎样的人 作者经历磨难之后仍摆脱不了“煎熬”,对此你有何评论 查看材料


    答案:
    解析: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通过设计教学活动理解作者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对作者及其情感变化的评论。
    【解题思路】
    (1)明确[研讨与练习]中三个问题的答案。
    (2)围绕这三个答案,依次设计教学活动。
    (3)注意条理清晰、循序渐进,设计的教学活动能够准确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答案。
    【参考答案】
    一、大家对包弟的态度是怎样的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态度
    明确:
    态度:喜欢、感动……
    那是因为,觉得包弟能够给自己带来愉悦。
    教师指出:这是人类的一种“利己”行为。
    思考参考材料(大屏幕显示):
    狗。从被驯化到现在,是动物中对人类要求不高的伙伴,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能够在记忆中保存深度情感,很少见异思迁,这是其他动物难以具备的特点。所以,狗与人类之间,常常自然地存在着一条强烈的感情纽带。
    美国研究专家发现,在已识别出的2.4万多个人类基因中。至少有1.8万个.与狗的基因相同。美国科学家还证实,在狗身上,还可以找到人类五种性格中的四种。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在某种意义上.得到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印证。
    (摘自互联网,有改编)
    二、后来,包弟的命运,又是怎么样的 (或者说,包弟是被主人怎样处理的 )为什么巴金要
    这么做
    提示:
    可以从反面思考:如果一直保留着包弟,会给巴金自己招致什么样的后果 (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说明)
    思考参考材料:
    写作背景(大屏幕显示):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历时10年。在这场灾难中,一大批老干部受到打击和迫害。巴金是其中一个。
    面对这场灾难,很多人都不敢说真话,但巴金说了。他是用文章的形式说的,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小狗包弟》就是他说真话的具体体现。
    (通过搜集关于巴金的资料并简单了解写作背景——文化大革命,这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包弟”的经历和作者的感情.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明确:态度(变化):包弟——“包袱”(被抛弃)。
    教师指出:这是人类的一种“利己”的行为。
    三、送走小狗包弟,巴金仅仅是为了自己吗
    提示:
    ①可以假设情形:如果一直保留着包弟,会给小狗包弟招致什么样的后果 (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予以说明)
    ②可以反面思考:假如光是为了自己,那么,送走包弟之后,巴金的内心,会是什么感受
    提示: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作为回答的依据。
    明确:巴金的态度可以从“听不见……看不见……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等语句看出。
    教师指出:作者为免小狗受社会时局、形势牵连,想替包弟“超脱”。
    四、送走了包弟之后.巴金是不是就能够心安理得地过日子了 这体现了巴金什么样的思想和人格
    提示: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作为回答的依据。
    明确:巴金的态度可从“背上……包袱”看出。
    教师指出:这体现了巴金的“忏悔”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
    五、从作者对小狗包弟的忏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后来作者经历了不少的磨难.可仍摆脱不了“煎熬”,这又说明了他是个怎样的人 (在提问学生之前,先让学生齐读课文第十段。)
    明确:
    ①善良、正直的品性和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
    ②反省、自律精神。这是我们民族在“文革”时代所缺少的精神,这种精神将随着巴金作品的影响,扩散到读者当中.唤醒社会公正、社会公德、人类善良的天性。
    试看“感动中国”(2003年)颁奖大会上,评委组写给巴金老人的颁奖词: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出示关于巴金的简介(大屏幕显示):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了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文化大革命”之后,复出文坛,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改革开放之后,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
    六、总结
    (1)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2)作者是一个善良、正直,敢于解剖自己,具有反思、自律精神,值得尊敬的人。
    (3)对待包弟的态度和行为,反映了作者在强大的政治风暴面前的无奈:经历磨难之后仍摆脱不了的煎熬,反映了作者的良知和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 第4题:

    根据文章,回答题。
    巴金《小狗包弟》原文
    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术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地上添了血迹。艺术家的破衣上留下几处狗爪印。艺术家给关了几年才放出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邻居告诉他。那天狗给打坏以后,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是的,我也养过狗,那是1959年的事情,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要将全家迁去,想把他养的小狗送给我,因为我家里有一块草地,适合养狗。我答应了,我的儿子也很高兴。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这本领不是我那位朋友训练出来的。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他离开上海回国.把小狗送给接受房屋租赁权的人,小狗就归了我的朋友。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简化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
    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日本朋友对它更感兴趣,有一次大概在1963年或以后的夏天.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就拍摄了包弟的镜头。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做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 ”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
    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1962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 ”
    “您的小狗怎样 ”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
    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
    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 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
    形势越来越紧。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隔壁人家的一动一静,我们听得清清楚楚,从篱笆缝里也看得见一些情况。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幸而包弟不曾出来乱叫.也没有给提了去。这是我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看见抄家,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大声叱骂,有人摔破坛坛罐罐。这情景实在可怕。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这一夜我想得更多,同萧珊谈起包弟的事情,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是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
    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堵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被扫掉了,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 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1980年1月4日
    课文介绍
    《小狗包弟》是巴金的著作《随想录》中的一部名篇。描写了作者的一条可爱小狗在文革时期的悲惨待遇.从侧面也展现那个疯狂时代的现实。小狗的悲惨待遇在作者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痛.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悲悯、愧疚和忏悔之情。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
    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物。作者描摹他们的音容笑貌,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这些文章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阅读这些文章.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要注意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哪些地方让你过目不忘,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很可能就是作品的“亮点”.不妨加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学生情况
    高中一年级;班额50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问题:

    请依据上述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设计,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20分)
    查看材料


    答案:
    解析: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式的能力。
    【解题思路】
    (1)准确理解教学目标的指向性。
    (2)阅读理解,分段落深入解析课文,对课文内容能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3)从导入、检查、初读、细读、有重点地品读、收束等方面安排解读课文的内容。
    (4)安排恰当的教学活动。合理阐释教学内容。
    【参考答案】
    《小狗包弟》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革期间,郭沫若之子郭世英跟女朋友用英语打电话。其目的是为了练习口语,但被人告发,说他是“里通外国”,于是被关押批斗,最终因无法忍受屈辱跳楼而亡;热爱生活、幽默风趣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在文革中屡遭批斗终因无法忍受人格的侮辱、身体的蹂躏而跳湖自尽。
    两人的悲剧命运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文革十年。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一个非人的年代,缺少人性,缺少温情,人性的扭曲和变异达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地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巴金老人的《小狗包弟》,走近那个荒唐的年代,同时感受巴金老人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他带给我们的感动。
    二、简介文革十年
    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一百个人的十年》里是这样评价“文革”十年的:“在这十年,雄厚的古老文明奇迹般地消失,人间演出原始蒙昧时代的相互残杀:善与美转入地下,丑与恶肆意宣泄;千千万万的家庭被轰毁,千千万万的生命被吞噬。无论压在这狂浪下边的还是掀动狂浪的,都是它的牺牲品。哪怕是最成熟的性格也要接受它强制性的重新塑造。坚强的化为怯弱,诚实的化为诡诈,恬静的化为疯狂,豁朗的化为阴沉。人性、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虽然它不是大动干戈的战争.但是最惨烈的战争也难以达到如此残酷——灵魂的虐杀。如果说法西斯暴行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血淋淋的尸体.那么‘文革’浩劫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看不见的创伤累累的灵魂。”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文革对人身心造成的残害。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文章写了什么故事
    明确: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
    2.为小狗包弟建立一个档案。(包括姓名、籍贯、旧主人、个性特征)
    明确:姓名:包弟籍贯:日本旧主人:瑞典
    个性特征: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忠诚等
    3.在与包弟相处、相离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与小狗的亲密接触——欢快不知如何安排包弟——忧虑送走了包弟——轻松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沉重——至今不能释怀——歉意
    四、精读第一段,学习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比较两个故事之间的异同.想想作者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何用意
    明确:
    相同点:都在讲述人与狗的故事。
    不同点:前者表现了狗对人的忠诚,后者表现人对狗的背叛。
    用意:
    1.引出下文巴金与狗的故事.
    2.反映当时武斗、血腥的社会现实。
    3.面对艺术家的悲惨遭遇.“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而狗“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身边”。通过这一对比,反映了特定时期人性的扭曲,人情殆尽.世态炎凉。
    4.人性不及狗性,更加体现了作者忏悔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五、研读10~12段
    1.你如何看待巴金抛弃包弟的行为 从文中可以看出巴金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在那样一个非人的残酷年代,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人尚且无法保全自己,为了生存而抛弃一条小狗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作家并未为此而解脱自己,他说:“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短短几句话.包容了超人的勇气.不但体现了作者所欣赏的卢梭式的“诚实”,更重要的是展现了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在他看来.任何生命都是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所以当他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牺牲另外一个生命的时候.他感受到了屈辱。同时,我们还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作家对国家、历史、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因为他的忏悔,为将来的人们提供了一面值得借鉴的镜子,能让后人们记住这段历史,不再让类似的悲剧发生。巴金是真诚的,同时他有着高度的民族责任感。
    2.品读11段的景物描写及作用。
    景物描写:“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美好的事物消失了.丑陋的东西出现了。尽管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但文革造成的伤害,文革留下的后遗症依然存在,依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一环境描写的作用在于体现了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痛是难以愈合的。文革的经历像噩梦一样时刻缠绕着作者.让其伤痕累累。
    六、课堂小结
    2003年.巴金被评为感动中国的人物。颁奖词是这样评价巴老先生的:“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竞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是呀,在天地间行走着一个真诚的人,他的真诚感动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愿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真诚地对待身边的万事万物。
    七、布置作业
    以坦诚的心写下自己的忏悔。交给或寄给你曾经伤害过的人。
    八、板书设计

  • 第5题:

    老师要进行“小说与戏剧”的选修课的教学,以下作品不适合用来作为研读的对象的是()。

    • A、关汉卿《窦娥冤》
    • B、曹禺《雷雨》
    • C、鲁迅《孔乙己》
    • D、巴金《小狗包弟》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小狗包弟》中,结尾处描写的“满园的创伤”,具有怎样的寓意?


    正确答案: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担忧。作者在解剖自己,更是在解剖社会。呼唤人性,讴歌人性。

  • 第7题:

    某教材必修(1)第三单元的选文为《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师向学生推荐其他写人记事散文,适合的一项是()。

    • A、夏衍《包身工》
    • B、老舍《想北平》
    • C、蒙田《热爱生命》
    • D、汪曾祺《金岳霖先生》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单选题
    某教材必修(1)第三单元的选文为《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师向学生推荐其他写人记事散文,适合的一项是(  )。
    A

    夏衍《包身工》

    B

    老舍《济南的冬天》

    C

    朱自清《荷塘月色》

    D

    汪曾祺《金岳霖先生》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包身工》是报告文学;B项《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抒发情感的小品文;C项《荷塘月色》是抒情散文,均不符合题干要求。D项《金岳霖先生》是写人记事散文。

  • 第9题:

    问答题
    《小狗包弟》表达了作者巴金怎样的情感?同为反思“文革“时期的历史,这篇与同时流行的“伤痕文学”的境界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1.表达了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歉疚与忏悔之情。
    2.作者没有止于向外的社会批判,也反躬追问自己的责任,将自己放在解剖台上。在二者之间,作者的重点是后者,这是与当时“伤痕文学”大不同的境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小狗包弟》中,开篇所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与后面叙述的小狗包弟的故事,二者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正确答案: 本文先从别人的一只小狗写起,然后联想到自己曾经养过的小狗,写包弟的来历,和一家人的亲密关系,以及到后来被送到医院解剖室的结局,自然朴素,看似信笔所至,随意写来,实际上前后的照应、详略的剪裁,都恰到好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老师要进行“小说与戏剧”的选修课的教学,以下作品不适合用来作为研读的对象的是()。
    A

    关汉卿《窦娥冤》

    B

    曹禺《雷雨》

    C

    鲁迅《孔乙己》

    D

    巴金《小狗包弟》


    正确答案: A
    解析: 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曹禺的《雷雨》是话剧,二者同属于戏剧。鲁迅的《孔乙己》是小说。巴金的《小狗包弟》是散文随笔,故D项不符合“小说与戏剧”的选修课教学目标。

  • 第12题:

    单选题
    某教材必修(1)第三单元的选文为《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师向学生推荐其他写人记事散文,适合的一项是()。
    A

    夏衍《包身工》

    B

    老舍《想北平》

    C

    蒙田《热爱生命》

    D

    汪曾祺《金岳霖先生》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包身工》是报告文学,B像是一篇抒发情感的小品文,C项是随笔。

  • 第13题:

    根据文章,回答题。
    巴金《小狗包弟》原文
    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术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地上添了血迹。艺术家的破衣上留下几处狗爪印。艺术家给关了几年才放出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邻居告诉他。那天狗给打坏以后,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是的,我也养过狗,那是1959年的事情,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要将全家迁去,想把他养的小狗送给我,因为我家里有一块草地,适合养狗。我答应了,我的儿子也很高兴。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这本领不是我那位朋友训练出来的。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他离开上海回国.把小狗送给接受房屋租赁权的人,小狗就归了我的朋友。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简化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
    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日本朋友对它更感兴趣,有一次大概在1963年或以后的夏天.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就拍摄了包弟的镜头。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做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 ”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
    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1962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 ”
    “您的小狗怎样 ”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
    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
    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 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
    形势越来越紧。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隔壁人家的一动一静,我们听得清清楚楚,从篱笆缝里也看得见一些情况。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幸而包弟不曾出来乱叫.也没有给提了去。这是我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看见抄家,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大声叱骂,有人摔破坛坛罐罐。这情景实在可怕。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这一夜我想得更多,同萧珊谈起包弟的事情,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是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
    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堵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被扫掉了,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 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1980年1月4日
    课文介绍
    《小狗包弟》是巴金的著作《随想录》中的一部名篇。描写了作者的一条可爱小狗在文革时期的悲惨待遇.从侧面也展现那个疯狂时代的现实。小狗的悲惨待遇在作者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痛.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悲悯、愧疚和忏悔之情。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
    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物。作者描摹他们的音容笑貌,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这些文章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阅读这些文章.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要注意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哪些地方让你过目不忘,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很可能就是作品的“亮点”.不妨加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学生情况
    高中一年级;班额50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问题:

    请阅读以上材料为本文制定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20分)
    查看材料


    答案:
    解析:
    【知识点】本题考查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力。
    【解题思路】
    (1)仔细阅读文本《小狗包弟》及文本下的单元导语、课文介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等。
    (2)结合对文本《小狗包弟》的理解、单元介绍、新课程标准等制定教学目标,注意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
    (3)说明设计依据。可以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等方面来说明设计依据。
    【参考答案】
    (1)教材内容分析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中第2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佳作。在学习这些佳作的时候,应该做到两个方面的工夫,即品人和品文。品人.要以性格、品质为关注点,不仅要注意人物的外貌言行,还要注意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要注意人物性格中的时代因素,将对人物的分析与对时代背景的分析结合起来。
    品文,就是要品赏文章的一般作法、特殊技巧和语言艺术。
    《小狗包弟》是第一次人选高中语文教材,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只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另外作者还通过描写小狗的悲惨遭遇给自己带来的难以磨灭的创痛,表达了自己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这篇文章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作用。可以借这篇文章让学生对“文革”那段历史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一是作者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
    (2)学情分析
    现今的学生距离“文革”那个时代已经比较远了,他们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并不深刻,这对他们深入理解作者和“包弟”之间的故事及情感产生了一定的障碍,这就需要在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相关资料,以减少阅读理解的障碍。另外,自我中心主义比较强的学生往往缺乏自我反省的精神.而本文简单、朴实的文风容易引起他们的震撼,唤醒他们的忏悔意识。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要“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情况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规定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能力
    ①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②认识“文革”对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
    (2)过程与方法
    ①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
    ②感受世纪老人真诚的忏悔。
    ③认识“文革”十年给人带来的难以抚平的伤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做一个真诚的人。

  • 第14题:

    学习《记念刘和珍君》,教师向学生介绍其他叙事性散文,下列合适的是()。


    A.《故都的秋》

    B.《荷塘月色》

    C.《小狗包弟》

    D.《拿来主义》

    答案:C
    解析:
    A项,《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创作的写景抒情散文;B项,《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创作的写景抒情散文;C项,《小狗包弟》是巴金创作的叙事性散文;D项,《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作的杂文。

  • 第15题:

    阅读材料,完成题。
    巴金《小狗包弟》原文
    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地上添了血迹,艺术家的破衣上留下几处狗爪印。艺术家给关了几年才放出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邻居告诉他,那天狗给打坏以后,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是的,我也养过狗,那是1959年的事情,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要将全家迁去,想把他养的小狗送给我,因为我家里有一块草地,适合养狗。我答应了,我的儿子也很高兴。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这本领不是我那位朋友训练出来的。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他离开上海回国,把小狗送给接受房屋租赁权的人,小狗就归了我的朋友。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简化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
    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日本朋友对它更感兴趣,有一次大概在1963年或以后的夏天,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就拍摄了包弟的镜头。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做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 ”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
    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1962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 ”
    “您的小狗怎样 ”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
    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
    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 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
    形势越来越紧。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隔壁人家的一动一静,我们听得清清楚楚,从篱笆缝里也看得见一些情况。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幸而包弟不曾出来乱叫,也没有给提了去。这是我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看见抄家,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大声叱骂,有人摔破坛坛罐罐。这情景实在可怕。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这一夜我想得更多,同萧珊谈起包弟的事情,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是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堵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被扫掉了.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 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1980年1月4日
    课文介绍
    《小狗包弟》是巴金的著作《随想录》中的一部名篇。描写了作者的一条可爱小狗在文革时期的悲惨待遇,从侧面也展现那个疯狂时代的现实。小狗的悲惨待遇在作者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痛,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悲悯、愧疚和忏悔之情。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
    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物。作者描摹他们的音容笑貌,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这些文章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阅读这些文章,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要注意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哪些地方让你过目不忘,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很可能就是作品的“亮点”,不妨加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学生情况
    高中一年级,班额50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问题:

    请依据上述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设计,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查看材料


    答案:
    解析:
    一、导入
    文革期间,郭沫若之子郭世英跟女朋友用英语打电话,其目的是为了练习口语,但被人告发,说他是“里通外国”,于是被关押批斗,最终因无法忍受屈辱跳楼而亡;热爱生活、幽默风趣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在文革中屡遭批斗终因无法忍受人格的侮辱、身体的蹂躏而跳湖自尽。两人的悲剧命运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文革十年。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一个非人的年代,缺少人性,缺少温情,人性的扭曲和变异达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地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巴金老人的《小狗包弟》,走近那个荒唐的年代,同时感受巴金老人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他带给我们的感动。
    二、简介文革十年
    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一百个人的十年》里是这样评价“文革”十年的:“在这十年,雄厚的古老文明奇迹般地消失,人间演出原始蒙昧时代的相互残杀;善与美转入地下,丑与恶肆意宣泄;千千万万的家庭被轰毁,千千万万的生命被吞噬。无论压在这狂浪下边的还是掀动狂浪的,都是它的牺牲品。哪怕是最成熟的性格也要接受它强制性的重新塑造。坚强的化为怯弱,诚实的化为诡诈,恬静的化为疯狂,豁朗的化为阴沉。人性、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虽然它不是大动干戈的战争,但是最惨烈的战争也难以达到如此残酷——灵魂的虐杀。如果说法西斯暴行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血淋淋的尸体,那么‘文革’浩劫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看不见的创伤累累的灵魂。”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文革对人身心造成的残害。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文章写了什么故事
    明确: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
    2.为小狗包弟建立一个档案。(包括姓名、籍贯、旧主人、个性特征)
    明确:姓名:包弟籍贯:日本旧主人:瑞典
    个性特征: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忠诚等
    3.在与包弟相处、相离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与小狗的亲密接触——欢快
    如何安排包弟——忧虑
    送走了包弟——轻松
    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沉重——至今不能释怀——歉意
    四、精读第一段,学习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比较两个故事之间的异同,想想作者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何用意
    明确:
    相同点:都在讲述人与狗的故事。
    不同点:前者表现了狗对人的忠诚.后者表现人对狗的背叛。
    用意:
    1.引出下文巴金与狗的故事。
    2.反映当时武斗、血腥的社会现实。
    3.面对艺术家的悲惨遭遇,“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而狗“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身边”。通过这一对比,反映了特定时期人性的扭曲,人情殆尽,世态炎凉。
    4.人性不及狗性.更加体现了作者忏悔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五、研读10~12段
    1.你如何看待巴金抛弃包弟的行为 从文中可以看出巴金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在那样一个非人的残酷年代,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人尚且无法保全自己,为了生存而抛弃一条小狗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作家并未为此而解脱自己,他说:“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短短几句话,包容了超人的勇气,不但体现了作者所欣赏的卢梭式的“诚实”,更重要的是展现了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在他看来,任何生命都是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所以当他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牺牲另外一个生命的时候,他感受到了屈辱。同时,我们还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作家对国家、历史、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因为他的忏悔,为将来的人们提供了一面值得借鉴的镜子,能让后人们记住这段历史,不再让类似的悲剧发生。巴金是真诚的,同时他有着高度的民族责任感。
    2.品读11段的景物描写及作用。
    景物描写:“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美好的事物消失了,丑陋的东西出现了。尽管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但文革造成的伤害,文革留下的后遗症依然存在,依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一环境描写的作用在于体现了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痛是难以愈合的。文革的经历像噩梦一样时刻缠绕着作者,让其伤痕累累。
    六、课堂小结
    2003年.巴金被评为感动中国的人物,颁奖词是这样评价巴老先生的:“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是呀,在天地间行走着一个真诚的人,他的真诚感动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愿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真诚地对待身边的万事万物。
    七、布置作业
    以坦诚的心写下自己的忏悔,交给或寄给你曾经伤害过的人。
    八、板书设计()

  • 第16题:

    教授《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向学生推荐其他写人记事散文,以下合适的是()。

    • A、《小狗包弟》
    • B、《祝福》
    • C、《沉沦》
    • D、《包身工》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巴金《小狗包弟》写的是作者一家与一条小狗之间的故事。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时,提出“为什么作者会以描写小狗为中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的问题,以下学生的回答中不正确的是()。

    • A、小狗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是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该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
    • B、通过写失去小狗包弟来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声讨、控诉
    • C、写小狗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灵历程,表达对小狗的歉疚和忏悔之情
    • D、作者通过写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了在“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避免受到侵害的事实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小狗包弟》表达了作者巴金怎样的情感?同为反思“文革“时期的历史,这篇与同时流行的“伤痕文学”的境界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1.表达了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歉疚与忏悔之情。
    2.作者没有止于向外的社会批判,也反躬追问自己的责任,将自己放在解剖台上。在二者之间,作者的重点是后者,这是与当时“伤痕文学”大不同的境界。

  • 第19题:

    丁玲的《小狗包弟》抨击了十年动乱对生命体的破坏,显露历史的悲情。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问答题
    《小狗包弟》中,结尾处描写的“满园的创伤”,具有怎样的寓意?

    正确答案: 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担忧。作者在解剖自己,更是在解剖社会。呼唤人性,讴歌人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教授《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向学生推荐其他写人记事散文,以下合适的是()。
    A

    《小狗包弟》

    B

    《祝福》

    C

    《沉沦》

    D

    《包身工》


    正确答案: D
    解析: 《小狗包弟》作者巴金,是一篇记事散文;《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沉沦》作者郁达夫,是一部自传抒情小说;《包身工》作者夏衍,属于报告文学,是介于新闻和文学作品之间的体裁。

  • 第22题:

    单选题
    小张家养了一只大狗和一只小狗。现在,小狗的体重只有大狗的一半。如果两只狗的体重各增加5千克,那么小狗的体重将达到大狗的 60%。据此可知,若两只狗的体重各增加10千克,小狗、大狗的体重比将会是:
    A

    1:2

    B

    2:3

    C

    3:4

    D

    4:5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丁玲的《小狗包弟》抨击了十年动乱对生命体的破坏,显露历史的悲情。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