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什么?实现此目标的设计方法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抗震标准》对各类建筑的抗震设计提出的设防烈度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甲类:对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较该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采用。
    乙类:对地震作用按该地区的设防烈度确定,对抗震措施,当该地区的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提高一度采用;当为9度时,可适当提高。
    丙类:对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该地区的设防烈度采用。
    丁类: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按该地区的设防烈度确定,抗震措施、当该地区设防烈度为7~9度时,可降低一度。6度时不降低。

  • 第2题:

    抗震设防目标的简称是什么?


    正确答案: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 第3题:

    我国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在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基本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小震不坏)
    (2)在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包括结构和非结构部分)可能有一定的损坏,但不致危及人民生命和生产设备的安全,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中震可修)
    (3)在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大震不倒)

  • 第4题:

    什么是建筑抗震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方法?


    正确答案: 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两阶段:
    一、通过对多遇地震弹性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截面强度验算。
    二、通过对罕遇地震烈度作用下结构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并采用相应的构造措施。

  • 第5题:

    下列关于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 B、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指“小震下结构设计,中震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
    • C、小震下结构设计为弹塑性设计
    • D、第二阶段抗震设计为大震下的弹性变形验算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个选项是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有关抗震设防的基本思路和原则的?(  )[2011年真题]
    A

    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

    B

    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个水准目标为抗震设防目标

    C

    以承载力验算作为第一阶段设计和以弹塑性变形验算作为第二阶段设计来实现设防目标

    D

    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正确答案: A
    解析:
    ABC三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1.0.1条条文说明规定,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10规范继续保持89规范提出的并在2001规范延续的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某种具体化。规范继续采用二阶段设计实现上述三个水准的设防目标:第一阶段设计是承载力验算,取第一水准的地震动参数计算结构的弹性地震作用标准值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第二阶段设计是弹塑性变形验算。D项,根据第1.0.5条规定,一般情况下,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本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所对应的烈度值)。

  • 第7题:

    问答题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 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破坏,经一般维修或不需要维修仍可继续使用;
    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产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简称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关抗震设防的基本思路和原则的是()。
    A

    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

    B

    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个水准目标为抗震设防目标

    C

    以承载力验算作为第一阶段设计和以弹塑性变形验算作为第二阶段设计来实现设防目标

    D

    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什么?实现此目标的设计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目标是对建筑结构应具有的抗震安全性能的总要求。我国《抗震规范》提出了三水准的设防要求,概括起来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第一水准是建筑物在遭受频度较高、强度较低的多遇地震时,一般不损坏也不需要修理。第二水准是建筑物在遭受基本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允许结构部分达到或超过屈服极限,或者结构的部分构件发生裂缝,结构通过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结构的变形和破坏程度发生在可以修复使用的范围之中。第三水准是建筑物遭受预估的罕遇的强烈地震时,不至于发生结构倒塌或危机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方法:依据三个地震烈度水准,使用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实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抗震设防目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在遭受低于该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②在遭受相当于该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有一定的损坏,但不致危及人民生命和生产设备的安全,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③在遭受高于该地区设防烈度的预估早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有关抗震设防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A

    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

    B

    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个水准目标为抗震设防目标

    C

    以承载力验算作为第一阶段设计,和以弹塑性变形验算作为第二阶段设计来实现设防目标

    D

    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涉及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抗震设防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抗震设防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指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制定的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它是综合考虑地震环境、工程的重要程度、允许的风险水平及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和国家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的,主要以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表述。

  • 第14题:

    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有关抗震设防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 A、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
    • B、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个水准目标为抗震设防目标
    • C、以承载力验算作为第一阶段设计,和以弹塑性变形验算作为第二阶段设计来实现设防目标
    • D、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涉及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抗震设防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

  • 第16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三水准""两阶段"是指()。

    • A、设防目标的三水准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 B、为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需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即按小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弹性变形及弹塑性变形
    • C、第二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应以抗震措施来加以保证
    • D、为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应在大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正确答案:A,C,D

  • 第17题:

    什么是小震、中震和大震?其概率含义是什么?与设防烈度是什么关系?抗震设计目标要求结构在小震、中震和大震作用下处于什么状态?


    正确答案: 小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即众值烈度,又称多遇地震;
    中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10%的地震烈度,又称为基本烈度或设防烈度;
    大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2%~3%的地震烈度,又称为罕遇地震。
    某地区的设防烈度,是指基本烈度,也就是指中震。小震烈度大约比基本烈度低1.55度,大震烈度大约比基本烈度高1度。
    小震时结构处于弹性状态;中震时结构产生塑性变形;大震时结构处于塑性大变形状态。

  • 第18题:

    问答题
    什么是小震、中震和大震?其概率含义是什么?与设防烈度是什么关系?抗震设计目标要求结构在小震、中震和大震作用下处于什么状态?

    正确答案: 小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即众值烈度,又称多遇地震;
    中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10%的地震烈度,又称为基本烈度或设防烈度;
    大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2%~3%的地震烈度,又称为罕遇地震。
    某地区的设防烈度,是指基本烈度,也就是指中震。小震烈度大约比基本烈度低1.55度,大震烈度大约比基本烈度高1度。
    小震时结构处于弹性状态;中震时结构产生塑性变形;大震时结构处于塑性大变形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抗震标准》对各类建筑的抗震设计提出的设防烈度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甲类:对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较该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采用。
    乙类:对地震作用按该地区的设防烈度确定,对抗震措施,当该地区的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提高一度采用;当为9度时,可适当提高。
    丙类:对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该地区的设防烈度采用。
    丁类: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按该地区的设防烈度确定,抗震措施、当该地区设防烈度为7~9度时,可降低一度。6度时不降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经修理或不需修理仍能继续使用”,描述的是()。
    A

    抗震设防目标的第一水准

    B

    抗震设防目标的第二水准

    C

    抗震设防目标的第三水准

    D

    抗震设防目标的第四水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我国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在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基本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小震不坏)
    (2)在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包括结构和非结构部分)可能有一定的损坏,但不致危及人民生命和生产设备的安全,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中震可修)
    (3)在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大震不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的三水准要求是什么?为达到这些要求,应采用哪几个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正确答案: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的三水准要求使“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即:高层建筑结构在小震作用下应维持在弹性状态,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修理仍可继续使用,为第一水准;在中等烈度的地震作用下,可以局部进入塑性状态,可能有一定的损坏,但结构不允许破坏,震后经一般修复可以继续使用,为第二水准;当遭受强烈地震作用时,建筑物不应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为第三水准。
    为达到这些要求,应采用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第一阶段设计:是针对所有进行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除了确定结构方案和进行结构布置时考虑抗震要求外,还应按照小震作用进行抗震计算和保证结构延性的抗震构造设计,以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第二阶段设计:主要针对甲级建筑和不规则的结构。用大震作用进行结构易损部位(薄弱层)的塑性变形验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是建筑抗震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方法?

    正确答案: 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两阶段:
    一、通过对多遇地震弹性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截面强度验算。
    二、通过对罕遇地震烈度作用下结构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并采用相应的构造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