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如果在发送方发完编号为5的帧后收到编号为2的帧传输出错的应答帧,发送方只重发编号为2的帧,这种协议属于()A、停等协议B、捎带应答C、选择重传D、出错全部重传

题目

如果在发送方发完编号为5的帧后收到编号为2的帧传输出错的应答帧,发送方只重发编号为2的帧,这种协议属于()

  • A、停等协议
  • B、捎带应答
  • C、选择重传
  • D、出错全部重传

相似考题
更多“如果在发送方发完编号为5的帧后收到编号为2的帧传输出错的应答帧,”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HDLC协议的帧序号控制,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A如果接收方收到一个正确的信息帧,并且该帧的发送序号落在接收窗口内,则发回确认帧

    B信息帧和监督帧的控制字段都包含发送序号N(S)

    C无编号帧的控制字段包含接收序号N(R),但不包含发送序号N(S)

    D发送方每发送出去一个信息帧,发送窗口向前滑动一格。


    参考答案:A

  • 第2题:

    若卫星信道的数据传输率为1Mb/s,帧长为1000bit,利用卫星信道的两个站点从一方到另一方的传播时延为250ms。忽略确认帧长和处理时间,则:若帧的出错概率为0.1,而假设应答帧不出现错误,当采用停等协议时,其协议效率是(1)。若采用连续 ARQ协议,发送窗口Wt=7,接收窗口Wr=1,在不出错的情况下,信道的利用率为(2)。若帧传输过程中出错是突发式的,突发位数为100bit,信道的误码率为10-3,则帧的出错概率变为(3)。在连续ARQ协议中,若发送窗口大于2K(K为编号位数),则会(4),停等协议可以看成是连续ARQ协议的特例,即(5)。

    A.0.02

    B.0.018

    C.0.1

    D.0.04


    正确答案:B

  • 第3题:

    文中( 4 )处正确的答案是( )。

    A.接收到自己发送的数据帧后

    B.任何需要传输数据的时候

    C.发送节点发送完数据帧后

    D.环上没有数据传输的时候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局域网上相距2km的两个站点,采用同步传输方式以10Mb/s的速率发送150000字节大小的IP报文。假定数据帧长为1518字节,其中首部为18字节;应答帧为64字节。若在收到对方的应答帧后立即发送下一帧,则传送该文件的总帧数为(请作答此空);发送并确认一个数据帧所花费的总时间为( )。

    A. 1518
    B. 100
    C. 150000
    D. 18

    答案:B
    解析:
    由于以太网MTU的限制,需要对IP报文进行分块处理。每次可以传输的大小是1518-18=1500字节。因此,(1)总帧数=150000/(1518-18)=100帧。(2)发送一帧总时间=每帧传输时间+应答帧来回传播时间=(1518+64)×8/(10×)+2×2000/200=1285.6us

  • 第5题:

    A、B是局域网上相距1km的站点, A 采用同步传输方式以 1Mb/s的速率 向 B 发送 长度为 200,000 字节的文件。假定数据帧长为 128 比特,其中首部为 48 比特: 应答 帧为 22 比特, A 在收到 B 的应答帧后发送下一帧。传送文件花费的时间为( )s。

    A.1.6
    B.2.4
    C.3.2
    D.3.6

    答案:C
    解析:

    时间计算为先计算一个包从开始发送,到收到对方的返回信息所需要的时间,再乘以所有的包的个数就是整个时间。
    1个包从A先发送到线路的发送时间,再加上传播时间达到B,B再发送应答帧的发送时间,再加上应答帧的传播时间。
    所以一个包从开始发送到接收应答帧的总时间T0=128bit/1*10^6mbps+1000m/200(m/us)+22/1*10^6+1000/200(m/us)
    把单位换算成微秒 1*10^6bps=1bit/us
    代入上述表达式:T0=128+22+10=160us
    200000字节=200000*8bit ,每个包的大小为(128-48)=80bit,因此总共分为N=200 000*8/80=20 000 个包。
    总时间T=NT0=20

  • 第6题:

    A、B是局域网上相距1km的站点, A 采用同步传输方式以 1Mb/s的速率 向 B 发送 长度为 200,000 字节的文件。假定数据帧长为 128 比特,其中首部为 48 比特: 应答 帧为 22 比特, A 在收到 B 的应答帧后发送下一帧。有 效的数据速率为( )Mb/s(传播速率为200m/us)

    A.0.2
    B.0.5
    C.0.7
    D.0.8A

    答案:B
    解析:

  • 第7题:

    如果在发送方发完编号为5的帧后收到编号为2的帧传输出错的应答帧,发送方重发编号为2、3、4、5的帧,这种协议属于()

    • A、停等协议
    • B、捎带应答
    • C、选择重传
    • D、出错全部重传

    正确答案:D

  • 第8题:

    若发送窗口尺寸为4,在发送3号帧并收到2号帧的确认后,发送方还可以发几帧?请给出可发帧的序号。


    正确答案: 窗口机制是利用接收主缓冲区,发送方缓冲区和重发表来实现流量控制,从而避免过载的一种机制。由此可知发送方还可以发送3帧,可发送的帧序号为4、5、6。

  • 第9题:

    在使用测试帧功能,查询结果会返回几个数值,分别是()

    • A、发送的测试帧
    • B、接收的测试帧
    • C、收到的应答帧

    正确答案:A,B,C

  • 第10题:

    关于数据帧类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I帧:传输应用数据,捎带确认对方的发送
    • B、S帧:无应用数据可传输时,确认对方的发送
    • C、启动S帧,用于启动应用层传输
    • D、测试U帧,双方均无发送时,维持链路活动状态

    正确答案:A,B,D

  • 第11题:

    单选题
    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后退N帧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0、2、3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   )
    A

    2

    B

    4

    C

    6

    D

    8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对于采用窗口机制的流量控制方法,若窗口尺寸为4,则在发送3号帧并收到2号帧的确认后,还可连续发送()
    A

    4帧

    B

    3帧

    C

    2帧

    D

    1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停止等待协议要解决的问题是:()

    A、DATA帧出错的问题

    B、DATA帧丢失的问题

    C、收到重复的DATA帧的问题

    D、透明传输的问题


    参考答案:ABC

  • 第14题:

    若数据链路的发送窗口尺寸WT=4,在发送3号帧并接到2号帧的确认帧后,发送方还可连续发送(25)。

    A.2帧

    B.3帧

    C.4帧

    D.1帧


    正确答案:B
    解析:若数据链路的发送窗口尺寸WT=4,在发送3号帧并收到2号帧的确认帧时,发送窗口中仅存在1个3号帧,其余位置为空。那么发送方还可连续发送3帧,帧序号依次是4、5、6。

  • 第15题:

    站点A与站点B采用HDLC进行通信,数据传输过程如下图所示。建立连接的SABME帧是(请作答此空)。在接收到站点B发来的“REJ,1”帧后,站点A后续应发送的3个帧是( )帧。

    A.数据帧
    B.监控帧
    C.无编号帧
    D.混合帧

    答案:C
    解析:
    信息帧(I帧)信息帧用于传送有效信息或数据,通常简称I帧。I帧以控制字第(1)位为“0”来标志。监控帧(S帧)监控帧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通常简称S帧。S帧以控制字段第(1)、(2)位为“10”来标志。S帧不带信息字段,只有6个字节即48个比特。S帧的控制字段的第三、四位为S帧类型编码,共有四种不同编码,可以看出,接收就绪RR型S帧和接收未就绪RNR型S帧有两个主要功能:首先,这两种类型的S帧用来表示从站已准备好或未准备好接收信息;其次,确认编号小于N(R)的所有接收到的I帧。拒绝REJ和选择拒绝SREJ型S帧,用于向对方站指出发生了差错。REJ帧用于GO-back-N策略,用以请求重发N(R)以前的帧。当收到一个N(S)等于REJ型S帧的N(R)的I帧后,REJ状态即可清除。无编号帧(U帧)无编号帧因其控制字段中不包含编号N(S)和N(R)而得名,简称U帧。U帧用于提供对链路的建立、拆除以及多种控制功能,但是当要求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服务时,它有时也可以承载数据。

  • 第16题:

    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后退N帧(GBN)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0、2、3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 )。

    A.6
    B.7
    C.4
    D.5

    答案:C
    解析:
    GBN为连续ARQ协议。连续ARQ协议中,接收方一般采用累积确认方式,即接收方对按序到达的最后一个分组发送确认。题目中收到3的确认帧就代表编号为0、1、2、3的帧已接收,而此时发送方未收到1号帧的确认只能代表确认帧在返回的过程中丢失了,而不代表1号帧未到达接收方。因此只需重传的帧是编号为4、5、6、7的帧。

  • 第17题:

    采用HDLC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帧0-7循环编号,当发送站发送了编号为0、1、2、3、4的5帧时,收到了对方应答帧REJ3,此时发送站应发送的后续3帧为(本题)。若收到的对方应帧为SREJ3,则发送站应发送的后续3帧为( )

    A.2、3、4
    B.3、4、5
    C.3、5、6
    D.5、6、7

    答案:B
    解析:

  • 第18题:

    对于采用窗口机制的流量控制方法,若窗口尺寸为4,则在发送3号帧并收到2号帧的确认后,还可连续发送()

    • A、4帧
    • B、3帧
    • C、2帧
    • D、1帧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在连续ARO协议中如果123号帧被正确接收那么接收方可以发送一个编号为()的确认帧给发送方。

    • A、1
    • B、2
    • C、3
    • D、4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如果在发送方发完编号为1帧后必须收到肯定应答帧才发送下一帧,这种协议属于()

    • A、停等协议
    • B、捎带应答
    • C、出错全部重传
    • D、选择重传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在使用测试帧功能,查询结果会返回几个数值,分别是()

    • A、发送的测试帧
    • B、接收的测试帧
    • C、收到的应答帧
    • D、发送的应答帧

    正确答案:A,B,C

  • 第22题:

    以下是链路层功能的有()

    • A、编帧和识别帧
    • B、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
    • C、传输资源控制
    • D、流量控制
    • E、差错验证

    正确答案:A,B,C,D,E

  • 第23题:

    问答题
    若发送窗口尺寸为4,在发送3号帧并收到2号帧的确认后,发送方还可以发几帧?请给出可发帧的序号。

    正确答案: 窗口机制是利用接收主缓冲区,发送方缓冲区和重发表来实现流量控制,从而避免过载的一种机制。由此可知发送方还可以发送3帧,可发送的帧序号为4、5、6。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