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泰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这里的“特定环境条件”指的是()A、经济大萧条B、泰罗主义C、八年研究D、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

题目

泰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这里的“特定环境条件”指的是()

  • A、经济大萧条
  • B、泰罗主义
  • C、八年研究
  • D、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

相似考题
更多“泰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相关问题
  • 第1题:

    泰勒是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教育评价专家。1949年,他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在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四个步骤,围绕这四个步骤泰勒所阐发的课程理论被人们称为“泰勒原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 第2题:

    简要评述泰勒原理。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泰勒认为课程即学校为了达到其教育目的而设计并指导的学生所有的学习。课程编制过程可概括为确定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结果这样四个步骤或阶段。这里,我们一方面似乎可以看到博比特和查特斯以目标为中心的课程编制模式的影子,另一方面也依稀可以看到杜威的目的与手段之关系的影响。
    对泰勒原理批评最多的,也许是认为它把课程编制作为一种直线式的过程。但很有趣的是,尽管一些学者批评泰勒原理,而他们提出的大多数建议却又在遵循泰勒的模式。甚至有此完全不赞同泰勒原理的学者也是这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泰勒原理确实成了课程领域的一个范式。
    当今,国际上许多课程论工作者都坚定地相信,形成明确的目标是所有课程设计中必需的第一个步骤,而且也是所有其他课程设计中必需的第一个步骤,而且也是所有其他课程决策的准则。但人们没有注意到,除了可以从目标入手外,还可以从其他处入手;而且目标也并非一定是判断手段的有效准则。
    事实上,自泰勒原理发表后,也有不少课程论工作者试图在泰勒原理的基础上勾勒课程编制产生过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及其关系。
    有人试图通过描述一些具体的观念(包括对教育目标的来源、课程组织的类型、评价手段的具体说明等)来修正泰勒模式。其中,塔巴就把泰勒的四个基本问题作为直线式的步骤,再进一步把它们划分成八个步骤。有人认为,泰勒原理是直线式的,如果评价结构不符合预期目标时,不能实现反馈,以重新编制课程。例如,惠勒以泰勒模式为基础,将它改成圆周式。
    事实上,泰勒是很强调目标与评价之间的关系的。他认为,目标是评价的准则,目标的界说是评价的初步阶段。用评价程序来确定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目的在于进一步修改教育计划。不过,不得不承认,惠勒的图解把泰勒原理中的这层意思更加明确化了。

  • 第3题:

    泰勒原理


    答案:
    解析:
    泰勒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这四个基本问题构成著名的“泰勒原理”。四个基本问题是: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选择学习经验),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评价教育计划)。(1)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确定教育目标的程序和方法。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要依据三个来源即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对当代生活的研究,对学科专家的建议,经过对这三个来源的分析,获得大量的有关教育目标的资料,进而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2)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选择学习经验的原则。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能够做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选择学习经验的问题不仅是确定哪些种类的经验有可能达到既定教育目标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安排将会在学生内部引发或产生所期望的学习经验的情境的问题。(3)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泰勒提出了学习经验的两种组织“纵向组织”(指不同阶段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和“横向组织”(指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而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三个:“连续性”(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要素),“序列性”(强调后续经验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又对有关问题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整合性”(指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4)对第四个问题的回答——评价的程序与方法。所谓评价,在泰勒看来,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问题。泰勒评价理念的特点是:把评价与目标结合起来,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用评价观代替了传统的测验观。关于评价的程序,泰勒给出了如下步骤:解说教育目标,评价教育情境,编制评价工具,分析、利用评价效果。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以及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环节,构成泰勒关于课程开发的系统观点。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选择学习经验和组织教育经验是主体环节,指向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价教育计划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本保证。确定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开发的归宿。目标因素构成课程开发的核心。

  • 第4题:

    “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八年研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简述泰勒课程开发原理。


    正确答案: (1)确定教育目标;
    (2)选择学习经验;
    (3)组织学习经验;
    (4)评价学习经验。

  • 第6题:

    泰勒(R.W.Tyler)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与泰勒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基本观点:
    泰勒(R.W.Tyler)提出的四大课程基本问题:
    (1)学校应努力达成什么目标?泰勒认为应根据学习者本身的需要、当代校外生活的要求以及专家的建议三方面提出。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3)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
    2、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他认为一个完整的课程编制过程都应包括这四项活动。

  • 第7题:

    简述什么是泰勒原理?


    正确答案: 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或阶段,即著名的“泰勒原理”。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泰勒认为一个完整的课程编制过程都应包括这四项活动。泰勒原理的实质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又被称为“目标模式”。

  • 第8题:

    泰勒的代表作是()

    • A、科学管理原理
    • B、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 C、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 D、泰勒理论

    正确答案:A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泰勒课程开发原理。

    正确答案: (1)确定教育目标;
    (2)选择学习经验;
    (3)组织学习经验;
    (4)评价学习经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这一模式被称为(  )
    A

    实践模式

    B

    过程模式

    C

    环境模式

    D

    目标模式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在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成为“泰勒原理”的基本构成。

    正确答案: 选择学习经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泰勒(R.W.Tyler)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与泰勒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基本观点:
    泰勒(R.W.Tyler)提出的四大课程基本问题:
    (1)学校应努力达成什么目标?泰勒认为应根据学习者本身的需要、当代校外生活的要求以及专家的建议三方面提出。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3)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
    2、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他认为一个完整的课程编制过程都应包括这四项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课程的目标主人模式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 的基础上形成的。


    正确答案:
    “课程原理”

  • 第14题:

    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设计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标评价模式。


    答案:对
    解析: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目标评价模式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评价原理”可概括为七个步骤: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根据行为和内容来解说每一个目标;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泰勒的评价原理是以目标为中心来展开的,主要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

  • 第15题:

    关于课程研制过程,当前影响比较大的理论是泰勒原理和奥利瓦原理。其中,泰勒原理认为,课程研制具有广泛的资源,而最为重要的三种资源是()、()和()。


    正确答案:学生;社会;学科主题

  • 第16题:

    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基本原理”统称为“()”。


    正确答案:泰勒原理

  • 第17题:

    简述泰勒原理的基本内涵


    正确答案: 泰勒提出课程开发四个基本问题: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这些被称为泰勒原理。

  • 第18题:

    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编制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称为()。

    • A、实践模式
    • B、过程模式
    • C、环境模式
    • D、目标模式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填空题
    关于课程研制过程,当前影响比较大的理论是泰勒原理和奥利瓦原理。其中,泰勒原理认为,课程研制具有广泛的资源,而最为重要的三种资源是()、()和()。

    正确答案: 学生,社会,学科主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编制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称为()。
    A

    实践模式

    B

    过程模式

    C

    环境模式

    D

    目标模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什么是泰勒原理?

    正确答案: 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或阶段,即著名的“泰勒原理”。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泰勒认为一个完整的课程编制过程都应包括这四项活动。泰勒原理的实质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又被称为“目标模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泰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这里的“特定环境条件”指的是()
    A

    经济大萧条

    B

    泰罗主义

    C

    八年研究

    D

    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