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指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或衰退、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以及物价持续上涨同时发生的情况。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现象称为滞胀。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直接批判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政策,认为滞胀是长期实施通货膨胀的必然结果,以增加有效需求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实质上是过度发行货币,经济中的自然失业率是无法通过货币发行来消除的。
(2)滞胀的原因
①失业与空位并存转化为滞胀。失业率很高时,由于工资刚性使工资不能下降;有职位空缺时,公司为吸引所需工人愿意付高工资,导致工资上升。这样从失业与空位并存转变为失业与工资上升并存。市场存在价格刚性,在工资上升后,又使物价上升。失业与工资上升并存又转变为失业与物价上涨并存,出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症。
②不同类别商品与部门发展比例不同造成滞胀。各部门增长出现比例失调,就会导致停滞膨胀。如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制成品成本具有强有力的通货膨胀影响,引起制成品部门工资—物价螺旋上升,从而造成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出现滞胀。
③部门结构变化差异造成滞胀。如衰退部门工人要求与新兴发展快的部门工资“看齐”,非开放部门要求于开放部门工资“看齐”,工资成本增加,物价就会增加,从而使衰退部门或非开放部门情况恶化而削减工人,出现了一方面失业继续增加,另一方面物价持续上涨的状态。
④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造成滞胀。国家主观的发行货币,使社会资源配置失调,挫伤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减少了市场提供的就业机会,大规模失业必然出现。同时,国家垄断了货币发行权,政府可根据财政支出需要而把货币不断投入市场,造成财政赤字,通货膨胀也成为必然。
(3)停滞膨胀的对策
①新古典综合派的对策:主要措施是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要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失业,就必须对各种收入实行限制,尤其是要使工资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具体办法如工资物价管制、工资物价指导线和运用税收控制工资增长等。人力政策即劳工市场政策,如加强劳动力的再培训,提供就业信息,促进劳动力流动等。
②货币主义的对策:提出实行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同时,国家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增进和提高经济效率,推动和促进经济增长与稳定。
③供给学派的对策:认为最重要的方法是减税,通过减税降低生产成本,刺激人们热情工作和积极投资,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供给,来缓和停滞膨胀。
更多“简述西方经济学家是如何看待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发症问题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如何相关?


    正确答案: 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权衡取舍,这是由于某些价格调整缓慢造成的。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人们可用于支出的货币数量减少了,但是商品价格在短期内是粘性的,仍居高不下,于是社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量减少,消费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抑制增加了失业量。

  • 第2题:

    西蒙如何看待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别?


    正确答案: 西蒙认为从决策与执行的观点来区分政治与行政并不妥当,因为行政也必须作决策。
    西蒙是从价值与事实的区分以及决策理论的观点来看待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别的。
    关于判断价值问题与事实问题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不同的,即前者是基于人的主观价值,而后者则是基于客观的、实证的真实性。基于这种观点,西蒙提出了下列区分政策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原则:
    (1)一个决策问题是应该交给立法机关还是应该交给行政机关,这取决于其中所含的事实问题和价值(伦理)问题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关于事实问题的纷争程度。
    (2)行政机关的价值判断必须反映社会价值,当价值判断有争议时,则行政机关对这种价值判断必须向立法机关负完全责任,也就是说,立法机关对这种价值判断保留控制权。
    以上区分原则并非将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分等同于价值与事实的区分,但是它与价值-事实的区分有着密切关系。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都包括价值与事实这两种因素,但是,就政策问题而言,价值因素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衡量决策正确与否的标准主要取决于立法人员的主观价值;而对于行政问题来说,事实因素则在其中占居着重要地位,所涉及的价值问题主要是反映社会价值,所以衡量其决策正确与否的标准主要在于客观、实证的真实性。
    西蒙的这种政策(政治)与行政区分说,其目的并不在于作为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职权的区分准则,而是在于区分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性质,从而确定行政学或行政行为的研究对象。

  • 第3题:

    西方经济学家如何认识经济增长的源泉?


    正确答案: 西方经济学家将经济增长的源泉分为直接原因和基本原因。
    一方面,直接原因与经济中的投入要素,如与资本和劳动的积累有关,还与能够影响这些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变量,如规模经济与技术变化有关;
    另一方面,基本原因是那些对一国积累生产要素的能力以及投资于知识生产的能力产生影响的变量,如人口增长、金融部门的影响力、一般宏观经济环境、贸易制度、政府规模、收入分配、地理的影响以及政治、社会的环境等。

  • 第4题:

    有人认为,自然失业率这一概念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正确答案:自然失业率是指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充分就业(即自然失业率存在时的状态)是西方市场经济运行的不容置疑的趋向。当这一结果存在时,即使存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那也是与社会制度无关的。前者是不可避免的自然形成的事实,而后者来源于自然的原因。因为,正是自然所形成的偏好才使得那些嫌工资太低的人处于失业的行列,因而有人认为自然失业率具有一定意识形态色彩。

  • 第5题:

    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正确答案: 近代社会是从古代社会发展而来,历史的分期存在于历史的延续中,近代社会的变迁只有同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及与此联系的生活、风俗相对比,才能得到认知和说明,近代文化的状貌也只有同传统文化相对比才能得到真切的认知。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是完全不同质的两种文化,这种不同不仅仅由于两种文化的模式和形态不同,更由于两者还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上的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文化、农业文化,西方近代文化是资本主义文化、工业文化。西方近代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相比是一种高势能文化,它传入中国后必将对封建的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以巨大的冲击,最终的结果是动摇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根基。因此,当西方文化传播进中国后,必然要引起封建势力的顽强抵抗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冲突。因为,从封建的伦理纲常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出发,是很难接受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的。正如近代思想家严复在分析中西文化之异时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洲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重讥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灾也,中国为天数,而西人持人力。”由此可见,中西思想文化的差异是全方位的。因此,自明末西学东渐以来,中西文化的冲突一天也不曾停止过。而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深入变得更加激烈。譬如人所熟知的1867年的“同文馆之争”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修铁路之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派遣留学生之争,以及再后来的剪辫易服之争等等,都惊动了朝野上下,红墙内外。近代史上的戊戌变法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是中西文化、新旧文化大规模的、深刻的、全方位冲突的总爆发。
    与中西文化冲突相对应的是中西文化的融合。这种融合也贯穿近代社会始终。如果文化冲突是不同质的文化相遇后所发生的排斥现象的话,那么文化的融合则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整合。发生在中国近代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为,中国文化主体在保持其基本民族形式和某些民族精神的前提下,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整合。例如,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时提出的“泯中
    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的思想,严复主张“必将阔视远想,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而后得之”;孙中山则强调说“发扬吾国之文化,且吸收世界文化而光大之,以其与诸民族并驱与世界”。这些都是近代思想者对文化融合重要性的基本看法。
    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抵触到认识到学习再到主动吸收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19世纪二三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开眼看世界,师夷之长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接着冯桂芬在《校宾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到洋务运动中,则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说在对三纲五常、封建君主制度以及正统儒学决不触动的前提下,吸收西方文化中可以利用的部分。用中学来包融西学。由此可见,在洋务运动以前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完全是一种被动的行为,是不得以而为之。文化的融合是低层次的,内容是有限的。但是,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随着对西学的介绍和西书的翻译的日渐增多,从洋务派中蜕化出一批早期维新思想家,他们把“洋务”从原来狭小的范围,扩大到政治和文化领域。并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张效仿。在此基础上,19世纪末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新的启蒙思想家们终于振臂崛起,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他们把西方进化论、民权论及各种政治社会学说作为变法的理论根据广泛地介绍传播。积极地开拓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主张在政治制度、文化教育、文化设施、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进行改良和改革。戊戌变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代化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标志着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由被动完全转为主动,标志着对西方事物的整合,已从器物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了。在以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更是一个有力的证明。辛亥革命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西文化的融合又深入到了人们的心理层面。
    总之,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挑战,中国文化的应战与选择,一直伴随着近代文化形成的始终。其中,“冲突”与“融合”,是近代文化演进中的两大主题。冲突与融合的种种表现,不仅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所独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世界文化史上即具有一般规律、又极富典型意义的文化特例。

  • 第6题:

    简述西方经济学家是如何看待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发症问题的。


    正确答案:(1)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指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或衰退、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以及物价持续上涨同时发生的情况。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现象称为滞胀。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直接批判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政策,认为滞胀是长期实施通货膨胀的必然结果,以增加有效需求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实质上是过度发行货币,经济中的自然失业率是无法通过货币发行来消除的。
    (2)滞胀的原因
    ①失业与空位并存转化为滞胀。失业率很高时,由于工资刚性使工资不能下降;有职位空缺时,公司为吸引所需工人愿意付高工资,导致工资上升。这样从失业与空位并存转变为失业与工资上升并存。市场存在价格刚性,在工资上升后,又使物价上升。失业与工资上升并存又转变为失业与物价上涨并存,出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症。
    ②不同类别商品与部门发展比例不同造成滞胀。各部门增长出现比例失调,就会导致停滞膨胀。如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制成品成本具有强有力的通货膨胀影响,引起制成品部门工资—物价螺旋上升,从而造成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出现滞胀。
    ③部门结构变化差异造成滞胀。如衰退部门工人要求与新兴发展快的部门工资“看齐”,非开放部门要求于开放部门工资“看齐”,工资成本增加,物价就会增加,从而使衰退部门或非开放部门情况恶化而削减工人,出现了一方面失业继续增加,另一方面物价持续上涨的状态。
    ④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造成滞胀。国家主观的发行货币,使社会资源配置失调,挫伤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减少了市场提供的就业机会,大规模失业必然出现。同时,国家垄断了货币发行权,政府可根据财政支出需要而把货币不断投入市场,造成财政赤字,通货膨胀也成为必然。
    (3)停滞膨胀的对策
    ①新古典综合派的对策:主要措施是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要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失业,就必须对各种收入实行限制,尤其是要使工资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具体办法如工资物价管制、工资物价指导线和运用税收控制工资增长等。人力政策即劳工市场政策,如加强劳动力的再培训,提供就业信息,促进劳动力流动等。
    ②货币主义的对策:提出实行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同时,国家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增进和提高经济效率,推动和促进经济增长与稳定。
    ③供给学派的对策:认为最重要的方法是减税,通过减税降低生产成本,刺激人们热情工作和积极投资,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供给,来缓和停滞膨胀。

  • 第7题:

    如何看待和评价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职能扩大问题?


    正确答案: 1、政府统治职能的强化与发展。表现为资产阶级采取了民主共和制的形式,并在法治的旗帜下通过一定的民主政治程序来实现其政治统治职能;政府政治统治职能中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以及加强国防力量等内容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社会职能的分化与扩大,表现为政府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加强,经济管理职能加强,管理理念革新。
    3、特殊社会管理职能的扩大与强化,表现为,对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的关注如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
    这种发展呈现一种内在发展的逻辑性,经济职能、社会职能和特殊社会职能的三位一体,构成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基础。
    西方的政府职能理论在国家与社会相对分离之后产生,并随着国家向社会的扩展过程发展起来。其中,国家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立足于市场的缺陷和社会的不自足性,希望通过政府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的发挥来弥补这些缺陷与不足;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面对着国家干预逐步加强的趋势,从个人自由和市场效率出发,强调对政府作用施以必要的限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则向人们展示了资产阶级政治统治与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拓展之间的关系。国家干预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是西方思想界的主流学说。西方政府职能理论的发展,可以看作是这两种学说消长变化的历史。就理论本身而言,国家干预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无疑是相互对立的,但同时又具有互补的因素。因此,这两大理论之间的对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政治统治者们把握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平衡提供依据。在这种意义上,对西方政府职能理论的评价似乎不应仅仅言及理论内容,而应更多地考虑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及其功效。事实上,在当代西方,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社会、市场和政府都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与不足。两种主要的政府职能理论之间也开始出现了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倾向:国家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依然强调维护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也不再绝对地排斥国家干预,而是要求将这种干涉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 第8题:

    问答题
    如何看待现供货与西方化的差别。

    正确答案: 1)非西方社会接受了西方的某些形式和技术,但决不意味着这些社会在进行西方化。这些形式的绝大部分是现代的而不是西方的,它们是属于全人类的共有物。
    2)非西方社会的工业化、现代化对于西方现代化是一种有选择、有创造的吸纳,经过若干次传播和吸纳,现代工业文明已脱离其母体——西方文明而逐渐独立出来。
    3)现代化是一个传统性不断削弱和现代性不断增强的过程,但每个社会的传统性内部都有发展出现代性的可能,现代化是传统的制度和价值观念在功能上对现代性的要求不断适应的过程。
    4)实践证明:其他社会抛弃自己的制度而去全盘照搬西方先进社会的制度多半是不成功的。
    总之,非西方社会的工业化、现代化并不等同于西方化。我们应将西方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区分开来,采取批判吸纳的态度认真加以对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西方经济学家怎样说明失业和通货膨胀会有交替关系?货币主义者又是怎样说明失业和通货膨胀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菲利普斯通过整理英国近一个世纪的统计资料,发现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关系。即货币工资上涨率越高,失业率越低,反之亦然。这就是所谓菲利普斯曲线。从理论上解释说,货币工资上涨率是劳动市场超额需求程度的函数,而失业率是劳动市场超额需求的一个负指数,劳动需求越是超过供给,失业率越低,雇主间竞争会驱使货币工资率上升,反之,失业率越高,货币工资率上升就越少。菲利普斯曲线本来只描述失业率与货币工资上涨率之间关系,但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工资是产品成本主要构成部分,从而也是产品价格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他们就把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那种关系延伸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失业率高时,通胀率就低;反之亦然。
    而货币主义者提出,由于在工资谈判中,工人们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货币工资。因此当通胀率不太高,工人没有形成通胀预期的话,那么,通胀与失业确实会有替代关系,因为工资合同在不存在通胀预期情况下订立时,物价上涨会导致实际工资下降,厂商会扩大就业和产量,但物价变动和就业变动(从而失业率变动)的替代关系只会是短期内存在。随着时间推移,工人们发觉他们的实际工资随物价上涨而下降,就会要求相应地增加货币工资,以补偿通胀给自己造成的损失,例如,如果工人们有了5%的通胀预期,就会要求在订工资合同时增加5%的工资,这样,当物价上升5%时,厂商发觉实际工资没有下跌,就不愿增雇工人,于是,用通胀换取降低失业率的政策就没有效果。政府如果要降低失业率,就必须采取超过5%的通胀率的政策,使工资增长再次滞后于物价上涨,使厂商因实际工资下降而愿增雇工人,这样,更高的通胀率与失业率产生一定交替关系,这在菲利普斯曲线图形上表现为曲线向右上移动。这样的过程不断继续下去,即工人不断形成新的通胀预期,使换取一定失业率的通胀率越来越高,一条条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上移动,最终演变成一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它之所以叫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由于它表示,在长期内,失业与通胀间不存在相互交替的关系,这种替代关系只存在于短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西方经济学家是如何看待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发症问题的。

    正确答案: (1)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指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或衰退、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以及物价持续上涨同时发生的情况。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现象称为滞胀。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直接批判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政策,认为滞胀是长期实施通货膨胀的必然结果,以增加有效需求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实质上是过度发行货币,经济中的自然失业率是无法通过货币发行来消除的。
    (2)滞胀的原因
    ①失业与空位并存转化为滞胀。失业率很高时,由于工资刚性使工资不能下降;有职位空缺时,公司为吸引所需工人愿意付高工资,导致工资上升。这样从失业与空位并存转变为失业与工资上升并存。市场存在价格刚性,在工资上升后,又使物价上升。失业与工资上升并存又转变为失业与物价上涨并存,出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症。
    ②不同类别商品与部门发展比例不同造成滞胀。各部门增长出现比例失调,就会导致停滞膨胀。如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制成品成本具有强有力的通货膨胀影响,引起制成品部门工资—物价螺旋上升,从而造成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出现滞胀。
    ③部门结构变化差异造成滞胀。如衰退部门工人要求与新兴发展快的部门工资“看齐”,非开放部门要求于开放部门工资“看齐”,工资成本增加,物价就会增加,从而使衰退部门或非开放部门情况恶化而削减工人,出现了一方面失业继续增加,另一方面物价持续上涨的状态。
    ④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造成滞胀。国家主观的发行货币,使社会资源配置失调,挫伤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减少了市场提供的就业机会,大规模失业必然出现。同时,国家垄断了货币发行权,政府可根据财政支出需要而把货币不断投入市场,造成财政赤字,通货膨胀也成为必然。
    (3)停滞膨胀的对策
    ①新古典综合派的对策:主要措施是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要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失业,就必须对各种收入实行限制,尤其是要使工资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具体办法如工资物价管制、工资物价指导线和运用税收控制工资增长等。人力政策即劳工市场政策,如加强劳动力的再培训,提供就业信息,促进劳动力流动等。
    ②货币主义的对策:提出实行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同时,国家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增进和提高经济效率,推动和促进经济增长与稳定。
    ③供给学派的对策:认为最重要的方法是减税,通过减税降低生产成本,刺激人们热情工作和积极投资,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供给,来缓和停滞膨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你是如何看待知觉和表象的功能等价问题。

    正确答案: (1)表象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表现和知觉中的形象具有相似性。心理学将表象看作已经贮存的知觉象的再现,或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形象。Neisser认为,表象活动就是应用知觉时所用的某些认知过程,将表象看作是由相应的知识所激活的对知觉的期待。Kosslyn将视觉表象看成类似于视知觉的人脑中的图画,或者类似图画的信息表征。这些观点都强调表象与知觉的等价机能。
    (2)其不同点在于:①知觉形象鲜明生动;表象形象却比较暗淡模糊。②知觉形象持久稳定;表象形象不稳定、易变动。③知觉形象完整;表象形象不完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正确答案: 近代社会是从古代社会发展而来,历史的分期存在于历史的延续中,近代社会的变迁只有同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及与此联系的生活、风俗相对比,才能得到认知和说明,近代文化的状貌也只有同传统文化相对比才能得到真切的认知。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是完全不同质的两种文化,这种不同不仅仅由于两种文化的模式和形态不同,更由于两者还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上的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文化、农业文化,西方近代文化是资本主义文化、工业文化。西方近代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相比是一种高势能文化,它传入中国后必将对封建的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以巨大的冲击,最终的结果是动摇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根基。因此,当西方文化传播进中国后,必然要引起封建势力的顽强抵抗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冲突。因为,从封建的伦理纲常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出发,是很难接受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的。正如近代思想家严复在分析中西文化之异时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洲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重讥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灾也,中国为天数,而西人持人力。”由此可见,中西思想文化的差异是全方位的。因此,自明末西学东渐以来,中西文化的冲突一天也不曾停止过。而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深入变得更加激烈。譬如人所熟知的1867年的“同文馆之争”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修铁路之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派遣留学生之争,以及再后来的剪辫易服之争等等,都惊动了朝野上下,红墙内外。近代史上的戊戌变法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是中西文化、新旧文化大规模的、深刻的、全方位冲突的总爆发。
    与中西文化冲突相对应的是中西文化的融合。这种融合也贯穿近代社会始终。如果文化冲突是不同质的文化相遇后所发生的排斥现象的话,那么文化的融合则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整合。发生在中国近代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为,中国文化主体在保持其基本民族形式和某些民族精神的前提下,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整合。例如,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时提出的“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的思想,严复主张“必将阔视远想,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而后得之”;孙中山则强调说“发扬吾国之文化,且吸收世界文化而光大之,以其与诸民族并驱与世界”。这些都是近代思想者对文化融合重要性的基本看法。
    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抵触到认识到学习再到主动吸收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19世纪二三十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开眼看世界,师夷之长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接着冯桂芬在《校宾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到洋务运动中,则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说在对三纲五常、封建君主制度以及正统儒学决不触动的前提下,吸收西方文化中可以利用的部分。用中学来包融西学。由此可见,在洋务运动以前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完全是一种被动的行为,是不得以而为之。文化的融合是低层次的,内容是有限的。但是,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随着对西学的介绍和西书的翻译的日渐增多,从洋务派中蜕化出一批早期维新思想家,他们把“洋务”从原来狭小的范围,扩大到政治和文化领域。并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张效仿。在此基础上,19世纪末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新的启蒙思想家们终于振臂崛起,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他们把西方进化论、民权论及各种政治社会学说作为变法的理论根据广泛地介绍传播。积极地开拓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主张在政治制度、文化教育、文化设施、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进行改良和改革。戊戌变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代化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标志着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由被动完全转为主动,标志着对西方事物的整合,已从器物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了。在以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更是一个有力的证明。辛亥革命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西文化的融合又深入到了人们的心理层面。
    总之,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挑战,中国文化的应战与选择,一直伴随着近代文化形成的始终。其中,“冲突”与“融合”,是近代文化演进中的两大主题。冲突与融合的种种表现,不仅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所独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世界文化史上即具有一般规律、又极富典型意义的文化特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你是如何看待知觉和表象的功能等价问题。


    正确答案: (1)表象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表现和知觉中的形象具有相似性。心理学将表象看作已经贮存的知觉象的再现,或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形象。Neisser认为,表象活动就是应用知觉时所用的某些认知过程,将表象看作是由相应的知识所激活的对知觉的期待。Kosslyn将视觉表象看成类似于视知觉的人脑中的图画,或者类似图画的信息表征。这些观点都强调表象与知觉的等价机能。
    (2)其不同点在于:①知觉形象鲜明生动;表象形象却比较暗淡模糊。②知觉形象持久稳定;表象形象不稳定、易变动。③知觉形象完整;表象形象不完整。

  • 第14题:

    如何看待西方国家的“司法独立”制度?


    正确答案: 积极意义:“司法独立”是西方司法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原则,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渐发展,为统治阶级所推崇并最终得以确立。为此,“司法独立”原则有其自身积极的一面。首先,“司法独立”原则是新兴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为反抗封建专制斗争的一个有力武器。它反对封建地主阶级个人大权独揽、一手遮天,它要求民主与自由、主张通过司法裁决不受来自行政权或立法权的干预,而保障人民的自由。“司法部门既不像立法部门那样掌握钱包,也不像行政部门掌握刀剑。因此,只要司法部门保持独立,不为其他任何一个部门所控制,就能成为人身和财产权利的可靠保障。” 其次,“司法独立”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内部各利益集团之间权力平衡的一项重要政治准则,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稳定。再次,在普通民事层面,也就是在裁决普通的民事、经济等纠纷时,法院很大程度上会遵循“司法独立”原则行使司法权,基本能做到客观、公正,使得裁决结果能为诉讼各方所接受。
    局限性:
    1、行政权对司法权的制约。
    2、立法权对司法权的制约。
    3、法律本身的制约。
    4、律师制度对司法权的制约。
    5、舆论对司法权的制约。
    6、自身阶级性对司法权的制约。
    因此,西方的司法独立也是相对而言的,它从立法到法官的任免,再到案件裁决的整个过程,无处不体现出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本质属性。由此可见,“司法独立”原则既有它的历史进步意义,又在现实中适应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状况。但同时,“司法独立”原则又有它自身不可逾越的阶级局限性,特别是在裁决那些涉及政治斗争或者触动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案件时,尽管“司法独立”原则会给司法权这个政治“平衡器”披上华丽的外衣,但它的阶级属性也就暴露无遗了。

  • 第15题:

    如何看待当代西方经济学?


    正确答案: (1)当代西方经济学即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从其掩盖资本主义矛盾、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为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利益服务、并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来说,具有庸俗性质。
    (2)当代西方经济学从其研究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方法和制度、认识和阐述市场经济运行及政府调控的规则,以及优化产业结构、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来说,又有一定程度的科学成分。
    (3)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对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 第16题:

    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哪些战略?如何看待这些战略?


    正确答案:满足基本需要的发展战略:这种战略认为,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消除贫困,提高生活水平,而解决的方法一是直接向穷人提供适当的营养、保健服务、教育、卫生和供水设施;二是加速经济增长,提高穷人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由于这种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国际援助,所以,发展中国家担心对本国主权造成侵害,为转变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增加难度。这种发展战略可能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 提供基本需要将导致资源从投资领域转向消费领域,妨碍经济增长, 使得满足基本需要战略难以长期推行; 另一方面,提供基本需要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它和工业投资一样是生产性的。不过,满足基本需要与工业化和加速结构变化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互补性关系。满足基本需要战略和工业化战略之间有必要,也能够同步实行。因此, 满足基本需要战略推行的程度,取决于它与促进增长战略的彼此协调程度。如果在可承受的基础上满足基本需要,那么对进行必要的有利于工业发展的生产结构转变将有所帮助; 如果安排恰当的基本需要战略实现更平等的收入分配,那么也有助于工业化的发展。
    工业化优先战略:工业化优先战略, 是依据工业化和人均实际收入增长之间、工业化与总产量增长之间存在密切正向联系而提出的, 即所谓“制造业作为增长的发动机”原理。由于重工业是对于整个工业化装备的支持, 实行工业化优先战略的国家, 往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发展战略在工业化初期和以后的一段时期内, 需要农业部门付出较大的成本代价, 将农业的积累转移给工业部门。这种情况能否维持, 能够在多长时期内维持, 在各国是有差别的。
    平衡增长战略:讷克斯和罗森斯坦-罗丹等提出一种平衡增长战略。该战略认为, 一个国家如果要成功地获得经济持续增长的局面, 就必须使各种工业同时得到发展。因为工业的发展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或消费情况。而供给方面的平衡增长又需要同时建立相应的工业来防止供给短缺现象。从整体化的角度来看, 还需要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平衡。否则, 两个部门间的贸易条件就会急剧变化而不利于工业, 导致经济增长的停顿。“平衡增长战略”有两重性: 一方面, 它承认供给的不可分性和需求的互补性;另一方面, 它强调达到工业和农业部门之间、资本品和消费品产业之间以及社会资本和直接生产活动之间的平衡的重要性。
    不平衡增长战略:赫希曼是不平衡增长模式和观点的代表。他认为, 所有国家不可能按照同一个模式去发展, 各国应该有不同的工业发展模式。在发展初期,某些国家可以集中精力着重发展某一些工业, 而另一些国家则可以致力于另一些工业的发展。不过, 赫希曼的观点也强调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 指出尽管同时全面进行的“大推进”模式缺乏现实性, 但在某系列工业部门中也的确存在同时发展或相继先后发展的客观可能性。赫希曼主张, 经济发展中应该首先挑选出相对于其成本来说对发展贡献最大的项目进行投资, 因为发展中国家真正缺乏的不是资源本身, 而是资源投入使用的方法和能力。因而, 应该优先考虑那些能够最大限度地“引致”决策的项目。实际上, 赫希曼主张通过“连续适应”过程来实现发展。这一过程与价格机制的运行很相似, 它通过发展, 发现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然后着手克服它们。不平衡增长战略的主要魅力之一就在于, 它实际上不放弃市场机制, 对物质资源的利用比较经济和有效率。
    进口替代战略:经济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利用关税或其他手段限制外国产品或技术的进口, 借以保护本国的幼稚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战略, 就是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分许多阶段。第一个阶段, 也是最容易的阶段, 是以国内的产品来替代非耐用消费品, 如服装、鞋帽、皮革制品、木材制品等。工业化初期的国家适合生产这些产品, 而且劳动成本也相对较低。这时并不需要太多的保护。第二阶段是对钢材、机械等耐用品的替代。这时, 就需要有较高的保护, 因为这时的生产规模很大。但是, 这时的保护却可能带来低生产效率和高成本、高价格、高汇价的状况或这种状况进一步恶化, 而且收入分配和国际收支状况也会恶化。此外, 这也会扩大工、农业产品价 格之间的“剪刀差”。同时, 由于进口替代战略鼓励资本集约型的生产和投资, 也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拉美国家和东欧国家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结果是, 工业品出口遇到障碍, 贸易条件不利于农业, 这又反过来影响了对工业品的国内需求。
    出口导向战略:这种战略是采取各种办法积极推动本国商品的生产, 鼓励它们到国际市场去竞争, 从而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都先后采用过这种战略, 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这种战略下, 政府给予出口补贴、对产出和投入免除间接税、进口投入品免除关税、出口利润免除所得税、规定出口免税期等相关政策优惠。通过促进出口, 解除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外汇约束和储蓄约束, 借助于世界经济的互利关系, 还解决了资源短缺和技术落后的问题。

  • 第17题:

    下列中的()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 A、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 B、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 C、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 D、收人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随后把菲利普斯曲线改造为失业和通胀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
    根据这一关系,如果劳动生产的增长率为零,则通货膨胀率就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一致。因此经此改造的菲利普斯曲线,就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

  • 第19题:

    如何看待和评价西方国家的“宪法”?


    正确答案: (一)
    1.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是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根本原则
    2.从效力上看,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度和修改通常是按一种特殊程序进行的
    4.从宪法的解释和实施上看,宪法的解释和实施一般都在宪法中做了规定
    (二)
    1.宪河是国家的宣言书,宣告该国政治的建立,宣布该国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基本精神
    2.它是国家的总纲领,规定一国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
    3.它规定一国的基本原则,对个体宪法规范、普通法律原则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 第20题:

    问答题
    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哪些战略?如何看待这些战略?

    正确答案: 满足基本需要的发展战略:这种战略认为,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消除贫困,提高生活水平,而解决的方法一是直接向穷人提供适当的营养、保健服务、教育、卫生和供水设施;二是加速经济增长,提高穷人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由于这种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国际援助,所以,发展中国家担心对本国主权造成侵害,为转变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增加难度。这种发展战略可能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 提供基本需要将导致资源从投资领域转向消费领域,妨碍经济增长, 使得满足基本需要战略难以长期推行; 另一方面,提供基本需要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它和工业投资一样是生产性的。不过,满足基本需要与工业化和加速结构变化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互补性关系。满足基本需要战略和工业化战略之间有必要,也能够同步实行。因此, 满足基本需要战略推行的程度,取决于它与促进增长战略的彼此协调程度。如果在可承受的基础上满足基本需要,那么对进行必要的有利于工业发展的生产结构转变将有所帮助; 如果安排恰当的基本需要战略实现更平等的收入分配,那么也有助于工业化的发展。
    工业化优先战略:工业化优先战略, 是依据工业化和人均实际收入增长之间、工业化与总产量增长之间存在密切正向联系而提出的, 即所谓“制造业作为增长的发动机”原理。由于重工业是对于整个工业化装备的支持, 实行工业化优先战略的国家, 往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发展战略在工业化初期和以后的一段时期内, 需要农业部门付出较大的成本代价, 将农业的积累转移给工业部门。这种情况能否维持, 能够在多长时期内维持, 在各国是有差别的。
    平衡增长战略:讷克斯和罗森斯坦-罗丹等提出一种平衡增长战略。该战略认为, 一个国家如果要成功地获得经济持续增长的局面, 就必须使各种工业同时得到发展。因为工业的发展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或消费情况。而供给方面的平衡增长又需要同时建立相应的工业来防止供给短缺现象。从整体化的角度来看, 还需要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平衡。否则, 两个部门间的贸易条件就会急剧变化而不利于工业, 导致经济增长的停顿。“平衡增长战略”有两重性: 一方面, 它承认供给的不可分性和需求的互补性;另一方面, 它强调达到工业和农业部门之间、资本品和消费品产业之间以及社会资本和直接生产活动之间的平衡的重要性。
    不平衡增长战略:赫希曼是不平衡增长模式和观点的代表。他认为, 所有国家不可能按照同一个模式去发展, 各国应该有不同的工业发展模式。在发展初期,某些国家可以集中精力着重发展某一些工业, 而另一些国家则可以致力于另一些工业的发展。不过, 赫希曼的观点也强调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 指出尽管同时全面进行的“大推进”模式缺乏现实性, 但在某系列工业部门中也的确存在同时发展或相继先后发展的客观可能性。赫希曼主张, 经济发展中应该首先挑选出相对于其成本来说对发展贡献最大的项目进行投资, 因为发展中国家真正缺乏的不是资源本身, 而是资源投入使用的方法和能力。因而, 应该优先考虑那些能够最大限度地“引致”决策的项目。实际上, 赫希曼主张通过“连续适应”过程来实现发展。这一过程与价格机制的运行很相似, 它通过发展, 发现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然后着手克服它们。不平衡增长战略的主要魅力之一就在于, 它实际上不放弃市场机制, 对物质资源的利用比较经济和有效率。
    进口替代战略:经济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利用关税或其他手段限制外国产品或技术的进口, 借以保护本国的幼稚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战略, 就是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分许多阶段。第一个阶段, 也是最容易的阶段, 是以国内的产品来替代非耐用消费品, 如服装、鞋帽、皮革制品、木材制品等。工业化初期的国家适合生产这些产品, 而且劳动成本也相对较低。这时并不需要太多的保护。第二阶段是对钢材、机械等耐用品的替代。这时, 就需要有较高的保护, 因为这时的生产规模很大。但是, 这时的保护却可能带来低生产效率和高成本、高价格、高汇价的状况或这种状况进一步恶化, 而且收入分配和国际收支状况也会恶化。此外, 这也会扩大工、农业产品价 格之间的“剪刀差”。同时, 由于进口替代战略鼓励资本集约型的生产和投资, 也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拉美国家和东欧国家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结果是, 工业品出口遇到障碍, 贸易条件不利于农业, 这又反过来影响了对工业品的国内需求。
    出口导向战略:这种战略是采取各种办法积极推动本国商品的生产, 鼓励它们到国际市场去竞争, 从而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都先后采用过这种战略, 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这种战略下, 政府给予出口补贴、对产出和投入免除间接税、进口投入品免除关税、出口利润免除所得税、规定出口免税期等相关政策优惠。通过促进出口, 解除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外汇约束和储蓄约束, 借助于世界经济的互利关系, 还解决了资源短缺和技术落后的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西蒙如何看待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别?

    正确答案: 西蒙认为从决策与执行的观点来区分政治与行政并不妥当,因为行政也必须作决策。
    西蒙是从价值与事实的区分以及决策理论的观点来看待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别的。
    关于判断价值问题与事实问题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不同的,即前者是基于人的主观价值,而后者则是基于客观的、实证的真实性。基于这种观点,西蒙提出了下列区分政策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原则:
    (1)一个决策问题是应该交给立法机关还是应该交给行政机关,这取决于其中所含的事实问题和价值(伦理)问题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关于事实问题的纷争程度。
    (2)行政机关的价值判断必须反映社会价值,当价值判断有争议时,则行政机关对这种价值判断必须向立法机关负完全责任,也就是说,立法机关对这种价值判断保留控制权。
    以上区分原则并非将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分等同于价值与事实的区分,但是它与价值-事实的区分有着密切关系。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都包括价值与事实这两种因素,但是,就政策问题而言,价值因素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衡量决策正确与否的标准主要取决于立法人员的主观价值;而对于行政问题来说,事实因素则在其中占居着重要地位,所涉及的价值问题主要是反映社会价值,所以衡量其决策正确与否的标准主要在于客观、实证的真实性。
    西蒙的这种政策(政治)与行政区分说,其目的并不在于作为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职权的区分准则,而是在于区分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性质,从而确定行政学或行政行为的研究对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如何相关?

    正确答案: 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权衡取舍,这是由于某些价格调整缓慢造成的。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人们可用于支出的货币数量减少了,但是商品价格在短期内是粘性的,仍居高不下,于是社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量减少,消费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抑制增加了失业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何看待和评价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职能扩大问题?

    正确答案: 1、政府统治职能的强化与发展。表现为资产阶级采取了民主共和制的形式,并在法治的旗帜下通过一定的民主政治程序来实现其政治统治职能;政府政治统治职能中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以及加强国防力量等内容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社会职能的分化与扩大,表现为政府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加强,经济管理职能加强,管理理念革新。
    3、特殊社会管理职能的扩大与强化,表现为,对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的关注如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
    这种发展呈现一种内在发展的逻辑性,经济职能、社会职能和特殊社会职能的三位一体,构成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基础。
    西方的政府职能理论在国家与社会相对分离之后产生,并随着国家向社会的扩展过程发展起来。其中,国家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立足于市场的缺陷和社会的不自足性,希望通过政府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的发挥来弥补这些缺陷与不足;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面对着国家干预逐步加强的趋势,从个人自由和市场效率出发,强调对政府作用施以必要的限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则向人们展示了资产阶级政治统治与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拓展之间的关系。国家干预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是西方思想界的主流学说。西方政府职能理论的发展,可以看作是这两种学说消长变化的历史。就理论本身而言,国家干预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无疑是相互对立的,但同时又具有互补的因素。因此,这两大理论之间的对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政治统治者们把握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平衡提供依据。在这种意义上,对西方政府职能理论的评价似乎不应仅仅言及理论内容,而应更多地考虑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及其功效。事实上,在当代西方,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社会、市场和政府都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与不足。两种主要的政府职能理论之间也开始出现了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倾向:国家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依然强调维护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也不再绝对地排斥国家干预,而是要求将这种干涉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什么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如何看待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个指标?

    正确答案: 我国目前使用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概念,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同城镇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存在以下不足:
    (1)统计范围有限。城镇登记失业率只能反映城镇显性失业水平,无法反映城镇隐性失业问题,更不能够反映农村失业问题;
    (2)时效性差。鉴于我国失业统计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重新确定失业人员的统计定义,尽量使我国失业统计标准与国际惯例接轨,增强统计资料在国际间的可比性。二是构建一套完整的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现行的失业统计指标过于单一,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不能准确判断我国的失业现状。如果想从定量的角度分析我国的失业现状,以便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必须重新构造失业统计指标体系。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