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通货膨胀的治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措施。
    紧缩措施: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和银行信贷达到收缩货币供应量以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紧缩财政支出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紧缩货币政策的措施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供给政策:通过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以弥补供需缺口,从而解决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供给政策运用的措施一般有:降低所得税、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和调整产业结构等。
    控制物价和工资:政府采取限制物价和工资上升的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的过猛势头,但不宜长久使用。
    币制改革:当通货膨胀已达到恶性程度时,应该是实行币制改革。历史上曾采用过废弃、恢复和减值三种。

  • 第2题:

    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


    正确答案:一、需求管理政策
    1、紧缩性财政政策:
    a.增加税收,使企业和个人的利润、收入减少,从而使其投资和消费支出减少。
    b.消减财政支出,以平衡预算、消除财政赤字,从而消除通货膨胀的隐患。
    c.降低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减少福利开支,从而引起到抑制个人收入增加的作用。
    2、紧缩性货币政策:
    a.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各种政府债券,可以缩减市场货币供给,紧缩银根,只是最重要且经常被利用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b.提高再贴现率。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贴现率和向中央银行的融资成本,这势必带来信贷紧缩和利率上升,有利于抑制信贷通胀。
    c.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从而减少市场货币供应。
    d.直接提高利率,紧缩信贷。利率的提高会增加使用信贷资金的成本,借贷就将减少,同时利率提高,还可以吸收储蓄存款,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二、收入政策
    a.确定工资-----价格指导线。
    b.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c.工资-----价格管制。
    三、供给政策
    a.减税。一方面,边际税率的降低提高了人们工作积极性,增加劳动供给。另一方面,提高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增加了资本存量。
    b.消减社会福利开支。一方面可以消减政府财政赤字,消除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刺激人们找工作,减少失业。
    四、价格政策:在通货膨胀形成过程中,垄断高价常能引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通过制定反托拉斯法限制垄断高价,是不少发达工业国家价格政策的基本内容。
    五、收入指数化政策:是指将工资、储蓄和债务的利息、租金、养老金、保险金和各种社会福利津贴等名义收入与消费物价指数紧密联系起来,名义收入随物价指数的变化而变化。
    六、币制改革:一般做法是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并对新币制定一些保证币值稳定的措施,以其他措施,如维持社会安定、恢复和增加生产等。

  • 第3题:

    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正确答案: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给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给量。对于不同成因的通货膨胀,则应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治理。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体系对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过度增加,超出了社会潜在产出水平之后引起的价格水平连续上涨。治理对策主要是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减少基础货币投放、提高利率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削减政府支出和加税)和增加有效供给。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认为由供给方面因素引起成本上升进而导致物价总体上涨。引起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工会力量对于提高工资的要求,二是垄断行业为追求利润制定的垄断价格。
    (1)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工资提高使生产成本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治理对策是紧缩性的收入政策,一般包括,以物价指导线来确定控制各部门工资增长率,管制或冻结工资。
    (2)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生产投入品或要素的价格因市场垄断力量的存在而提高,从而导致物价上涨。治理对策包括制定反托拉斯法以限制垄断高价等。
    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是指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共同起作用而引发通货膨胀。治理对策是需求拉动治理与成本推进治理双管齐下。
    4.结构失调性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结构失调性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民经济部门结构或比例结构失调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其中,结构性因素包括: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瓶颈”制约和需求转移。对结构失调性通货膨胀的治理,应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改善资源配置。

  • 第4题:

    治理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关键。


    正确答案:调控总需求

  • 第5题:

    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治理()。

    •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 C、结构性通货膨胀
    • D、供求混合通货膨胀

    正确答案:B

  • 第6题:

    解释信任度如何影响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


    正确答案:信任度影响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速度。如果美联储推出的治理通货膨胀计划很可信,那么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快速下移,治理通货膨胀成本小。反之,则治理成本高。

  • 第7题:

    假设通货膨胀不受欢迎,为何民选领导人并不总是支持治理通货膨胀。经济学家认为中央银行不受政客影响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要小,为何是这样?


    正确答案:因为治理通货膨胀要付出短期成本,特别是当治理通货膨胀时期,失业率会上升,当失业率上升时,会被指责经济形势恶化,会影响政客的选票,所以政客并不总是积极治理通货膨胀。
    当中央银行能独立采取措施治理通货膨胀时,人们对中央银行的信任增加,降低了治理通货膨胀的成本。如果政客能随时干预中央银行政策,则人们对央行的信任降低,预期调整慢,治理通货膨胀成本高。

  • 第8题:

    问答题
    通货膨胀的治理。

    正确答案: 1、需求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有:削减政府支出,包括减少军费支出和政府在市场上的采购;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和公共福利支出;增减税负,以抑制私人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减缓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以揭制总需求的急剧膨胀。
    2、收入政策:紧缩收入政策包括: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管制或冻结措施,即由政府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硬性规定工资和物价的上涨幅度,甚至暂停将工资和物价冻结在某一既定水平上;政府以税收作为奖励和惩罚手段来限制工资—物价的增长。
    3、收入指数化政策,即以条文的形式把收入与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使各种收入虽物价指数的变动而作出调整,从而避免通胀带来的损失。
    4、供给政策:增加供给以满足过剩的需求,从而克服通胀。
    5、结构调整:实行微观政策,影响需求和供给的结构,以缓和结构失调而引起的物价上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收入政策主要用于治理()
    A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B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

    结构型通货膨胀

    D

    混合型通货膨胀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假设通货膨胀不受欢迎,为何民选领导人并不总是支持治理通货膨胀。经济学家认为中央银行不受政客影响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要小,为何是这样?

    正确答案: 因为治理通货膨胀要付出短期成本,特别是当治理通货膨胀时期,失业率会上升,当失业率上升时,会被指责经济形势恶化,会影响政客的选票,所以政客并不总是积极治理通货膨胀。
    当中央银行能独立采取措施治理通货膨胀时,人们对中央银行的信任增加,降低了治理通货膨胀的成本。如果政客能随时干预中央银行政策,则人们对央行的信任降低,预期调整慢,治理通货膨胀成本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成因极其治理对策。

    正确答案: (1)成因: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由货币供给过度增加导致过度需求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表现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过度增长,而商品和劳务供给的增加速度却受到限制,由此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如果社会未达到充分就业,资源未被充分利用,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使社会总需求增加,从而促使社会生产的发展和资源更有效地利用,而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只有当社会已达到充分就业,资源已被充分利用,总供给无法再增加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才会引起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特别注意的是,即使是在未达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如果总需求增加的速度过快,超过总供给可能的增加速度,也会引起通货膨胀。
    (2)对策:
    ①紧缩性货币政策,即抽紧银根或紧缩银根代经济生活中,当强大的工会组织迫使厂商提高工资,使得工资的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时,生产成本就会提高,导致产品价格上升;而物价的上涨又会使工会再次要求提高工资,又一次对物价上涨形成压力。这样,工资上涨和价格上涨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
    ②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它是指垄断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通过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来获得垄断利润,使得总供给曲线上移,从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是以行业垄断的存在为前提;没有行业垄断,不存在大型的可以操纵市场价格的垄断企业,就不可能产生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2)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可以采取紧缩型收入政策;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可以采取价格政策,如制定反托拉斯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治理通货膨胀有哪些方法?

    正确答案: 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有许多种,主要包括紧缩性需求管理政策、收人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等。
    (1)紧缩性需求管理政策。需求管理是指国家运用财政、货币策调节社会总需求,使之和总供给相适应,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政增长目标的政策措施。按照凯恩斯的收入均衡分析和有效需求原理,真正的通货膨胀只有达到充分就业以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才能产生。要消除通货膨胀,国家可采取紧缩性政策,以压缩总需求。首先,可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包括税收和支出两方面,紧缩性财政政策就是增加税收、减少支出的政策。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税收能够压缩社会总需求。例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可以减少消费需求;提高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可以减少投资需求。减少政府支出可以压缩政府需求;削减政府的转移支付,一方面减少了政府开支,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即减少了消费需求。这些措施都能使社会总需求减少,从而会消除通货膨胀缺口,阻止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结果是出现财政盈余,此时应该把财政盈余冻结起来备用。其次,可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货膨胀表现为货币供给量增长过快,货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上涨。要消除通货膨胀,必须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采取措施减少银行储备金,从而减少银行货币供给量和提高利率,压缩信贷规模和数量,压低收入水乎、投资水平和物价水平。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主要有以下三个:第一是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购买政府债券的人用商业银行的支票来支付所购买的债券,中央银行根据支票向商业银行提款,这就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储备金;同时,由于政府在公开市场上抛售债券,会降低债券价格,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利息率。第二是提高贴现率。提高贴现是指提高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在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减少贴现数量时,商业银行的储备金就会减少,同时也会引起商业银行相应地提高贷款利率。第三是提高法定难备率。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率,会使商业银行储备金不足,因而不得不收回部分贷款,被收回的贷款不得不用活期存款来偿付。这就减少了货币供给量。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粹货币现象,要控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控制货币供应增长率,使之与经济增长一致。货币学派提出“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把货币供给增长率保持在某一水平上。这时,在市场上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由利息率、工资率、价格等自动调节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2)收人政策和收入指数化。紧缩性需求管理压缩社会总需求是针对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为了对付非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收入政策和收入指数化措施。收入政策又称工资——物价管制政策。这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通货膨胀时期用来限制货币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增长的经济政策。收入政策的主要内容有:第一,规定工资和物价增长的标准。即确定一个工资和物价增长的客观标难,并用课税作为手段来实施与推行,遵守者可有减税奖励,违犯者要有增税惩罚。第二,公布“工资——物价指导线”。政府通过强制的说服或施加压力,使企业和工会自愿限制工资和物价的增长幅度。第三,实行“工资—物价管制”。在通货膨胀比较严重时,政府宣布在一定时期对工资和物价实行强制性的冻结。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微观市场结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使得生产要素市场的工资和商品市场的价格剧性推动着工资与物价交替上升,导致结构性通货膨胀。然而,从西方各国实际看,收入政策实施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收入指数化。在控制工资和物价上涨方面,收入政策有一定作用,但是,无法克服通货膨胀过程中所带来的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效应、资源配置效应。货币学派提出了收入指数化的政策措施。收入指数化的主要内容是:把工资和薪金、储蓄和债券的本金和利息、租金、养老金、保险金和各种福利津贴等名义收入同生活费用指数紧密联系起来,名义收入同消费价格指数直接挂钩,即对各种名义
    收入实行指数化,使其能按照物价指数的变动而随时得到调整,以抵消物价波动时对各种收入的影响。收入指数化的作用是有限的,官方编制的消费物价指数,可能压低物价实际上涨程度。由于编制物价指数与依据物价指数对收入进行调节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因此工资调整往往滞后于物价上涨。
    (3)供给管理。西方经济学家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重视与强调了社会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提出与分析了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劳动力市场结构对失业的影响等,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供给管理政策。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从长期看,发展生产、增长有效供给也是控制物价上涨和反通货膨胀的对策。供给管理政策除收人政策和收入指数化外,还有人力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首先,可采用人力政策。这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获等人提出的,又称就业政策,目的在于改善劳动市场就业结构,减少失业,其主要内容有:增加对国民的教育和技术上的投资,增加教育经费和制定开发人才的战略,建立一套科学的、高效的人才建设模式和策略,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开发、智力投资的计划和规定。其次,可实施经济增长政策。从长远看,决定社会总供给的最重要因素是经济潜力或生产能力。因此,提高和增强经济潜力或生产能力的经济增长政策就成为供给管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提高劳动力数量和质量;重视资本积累;鼓励技术进步一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与平衡增长战略。总之,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反通货膨胀政策过程中,不能单纯地运用一种政策,而要注重各种经济政策的综合运用及配合协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采取所谓供给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是()。


    正确答案:减税

  • 第14题: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什么影响?如何治理?


    正确答案: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①通货膨胀促进论观点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通货膨胀促退论观点认为,持续的通货膨胀最终会降低效率,阻碍经济发展。
    ③通货膨胀中性论观点认为,由于公众存在合理预期,在一定时间内他们会对物价上涨作出自己合理的行为调整,从而使通货膨胀的各种正、负效应相互抵消,对经济增长既无促进作用,也无阻碍作用。
    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弊大于利,特别是在总需求与总供求基本均衡或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通货膨胀的不良影响极大,危害面很广,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有破坏性作用。
    对于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可以从控制货币供给与调节需求等方面进行:
    1.控制货币供应量。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3.增加商品有效 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4.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诸如限价、减税、指数化等。总之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治理时要根据不同的原因对症下药,各方面相互配合,才能迅速有效地遏制通货膨胀,达到货币流通状况的根本好转。

  • 第15题:

    通过货币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阐述我国应该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正确答案: 货币学派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其根本原因的论述;
    货币学派对于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
    理论联系实际,具体给出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 第16题:

    应如何综合治理通货膨胀?


    正确答案: (1)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2)扩大需求、启动市场
    (3)从长远角度看,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

  • 第17题:

    治理通货膨胀有哪些方法?


    正确答案: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有许多种,主要包括紧缩性需求管理政策、收人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等。
    (1)紧缩性需求管理政策。需求管理是指国家运用财政、货币策调节社会总需求,使之和总供给相适应,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政增长目标的政策措施。按照凯恩斯的收入均衡分析和有效需求原理,真正的通货膨胀只有达到充分就业以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才能产生。要消除通货膨胀,国家可采取紧缩性政策,以压缩总需求。首先,可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包括税收和支出两方面,紧缩性财政政策就是增加税收、减少支出的政策。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税收能够压缩社会总需求。例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可以减少消费需求;提高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可以减少投资需求。减少政府支出可以压缩政府需求;削减政府的转移支付,一方面减少了政府开支,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即减少了消费需求。这些措施都能使社会总需求减少,从而会消除通货膨胀缺口,阻止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结果是出现财政盈余,此时应该把财政盈余冻结起来备用。其次,可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货膨胀表现为货币供给量增长过快,货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上涨。要消除通货膨胀,必须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采取措施减少银行储备金,从而减少银行货币供给量和提高利率,压缩信贷规模和数量,压低收入水乎、投资水平和物价水平。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主要有以下三个:第一是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购买政府债券的人用商业银行的支票来支付所购买的债券,中央银行根据支票向商业银行提款,这就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储备金;同时,由于政府在公开市场上抛售债券,会降低债券价格,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利息率。第二是提高贴现率。提高贴现是指提高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在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减少贴现数量时,商业银行的储备金就会减少,同时也会引起商业银行相应地提高贷款利率。第三是提高法定难备率。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率,会使商业银行储备金不足,因而不得不收回部分贷款,被收回的贷款不得不用活期存款来偿付。这就减少了货币供给量。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粹货币现象,要控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控制货币供应增长率,使之与经济增长一致。货币学派提出“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把货币供给增长率保持在某一水平上。这时,在市场上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由利息率、工资率、价格等自动调节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2)收人政策和收入指数化。紧缩性需求管理压缩社会总需求是针对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为了对付非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收入政策和收入指数化措施。收入政策又称工资——物价管制政策。这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通货膨胀时期用来限制货币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增长的经济政策。收入政策的主要内容有:第一,规定工资和物价增长的标准。即确定一个工资和物价增长的客观标难,并用课税作为手段来实施与推行,遵守者可有减税奖励,违犯者要有增税惩罚。第二,公布“工资——物价指导线”。政府通过强制的说服或施加压力,使企业和工会自愿限制工资和物价的增长幅度。第三,实行“工资—物价管制”。在通货膨胀比较严重时,政府宣布在一定时期对工资和物价实行强制性的冻结。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微观市场结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使得生产要素市场的工资和商品市场的价格剧性推动着工资与物价交替上升,导致结构性通货膨胀。然而,从西方各国实际看,收入政策实施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收入指数化。在控制工资和物价上涨方面,收入政策有一定作用,但是,无法克服通货膨胀过程中所带来的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效应、资源配置效应。货币学派提出了收入指数化的政策措施。收入指数化的主要内容是:把工资和薪金、储蓄和债券的本金和利息、租金、养老金、保险金和各种福利津贴等名义收入同生活费用指数紧密联系起来,名义收入同消费价格指数直接挂钩,即对各种名义
    收入实行指数化,使其能按照物价指数的变动而随时得到调整,以抵消物价波动时对各种收入的影响。收入指数化的作用是有限的,官方编制的消费物价指数,可能压低物价实际上涨程度。由于编制物价指数与依据物价指数对收入进行调节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因此工资调整往往滞后于物价上涨。
    (3)供给管理。西方经济学家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重视与强调了社会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提出与分析了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劳动力市场结构对失业的影响等,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供给管理政策。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从长期看,发展生产、增长有效供给也是控制物价上涨和反通货膨胀的对策。供给管理政策除收人政策和收入指数化外,还有人力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首先,可采用人力政策。这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获等人提出的,又称就业政策,目的在于改善劳动市场就业结构,减少失业,其主要内容有:增加对国民的教育和技术上的投资,增加教育经费和制定开发人才的战略,建立一套科学的、高效的人才建设模式和策略,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开发、智力投资的计划和规定。其次,可实施经济增长政策。从长远看,决定社会总供给的最重要因素是经济潜力或生产能力。因此,提高和增强经济潜力或生产能力的经济增长政策就成为供给管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提高劳动力数量和质量;重视资本积累;鼓励技术进步一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与平衡增长战略。总之,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反通货膨胀政策过程中,不能单纯地运用一种政策,而要注重各种经济政策的综合运用及配合协调。

  • 第18题:

    试分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相应的治理对策。


    正确答案: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也称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一种侧重从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的假说。其成因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工会力量对于提高工资的要求;二是垄断行业中企业为追求利润制定的垄断价格。
    (1)工资推进通货膨胀论。这种理论是以存在强大的工会组织,从而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为假定前提的。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工资率取决于劳动的供求,而当工资是由工会和雇主集体议定时,这种工资则会高于竞争的工资。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企业就会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维持盈利水平。这就是从工资提高开始而引发的物价上涨。工资提高引起物价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的提高,形成工资一价格螺旋上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有可能成为物价水平上涨的原因,但决不能由此认为,任何货币工资率的提高都会导致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如果货币工资率的增长没有超过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那么,工资推进通货膨胀就不会发生。
    而且,即使货币工资率的增长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如果这种结果并不是由于工会发挥作用,而是由于市场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那么,它也不是通货膨胀的推进原因,原因是需求的拉上。针对工资推进的成因,治理对策是紧缩性的收入政策。收入紧缩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工资一物价指导
    线并据以控制每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率;管制或冻结工资;按工资超额增长比率征收特别税等。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美国、西欧和日本都实行过类似的政策。
    (2)利润推进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另一成因是利润的推进。其前提条件是存在着物品和服务销售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大多数公用事业领域,包括煤气、电力、电话、铁路、通信等部门,都存在着垄断经营的情况。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商品价格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没有哪一方能任意操纵价格。但在垄断存在的条件下,卖主就有可能操纵价格,使价格上涨速度超过成本支出的增加速度,以赚取垄断利润。如果这种行为的作用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对于这一类通货膨胀的治理,不少发达工业国家制定价格政策,包括制定反托拉斯法以限制垄断高价的基本内容。

  • 第19题:

    填空题
    治理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关键。

    正确答案: 调控总需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治理()。
    A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

    结构性通货膨胀

    D

    供求混合通货膨胀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基本对策是调控货币供应量,以稳定物价

    B

    针对有效供给不足、需求相对过剩造成的通货膨胀,着力增加生产性供给

    C

    紧缩性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就是紧缩财政支出

    D

    调整利率结构和信贷结构是治理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措施之一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就是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
    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同时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通过货币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阐述我国应该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正确答案: 货币学派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其根本原因的论述;
    货币学派对于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
    理论联系实际,具体给出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