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凯恩斯用三大心理规则解释了有效需求不足。”相关问题
  • 第1题: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失业的原因,而有效需求的不足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起作用的结果,这三大心理规律有( )。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B.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C.流动偏好规律
    D.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答案:A,C,D
    解析:
    凯恩斯三大心理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凯恩斯通过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否定了消费对增加总需求进而增加总产量实现充分就业的作用:通过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否定了自发投资无限增大的可能性;通过流动偏好规律说明增加货币供应量来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 第2题:

    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的?他所引申的政策结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按照凯恩斯理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社会总需求,而社会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正是由于消费和投资的不足导致社会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对于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运用三个基本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以及流动性偏好来加以解释。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出现消费不足。
    (2)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是指厂商增加投资时预期利润率递减。凯恩斯认为,投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对比关系。对应于既定的利率,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利率时才会有投资。但是,在凯恩斯看来,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中是递减的,因此会导致经济社会中投资需求不足。
    (3)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心理偏好。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对货币的偏好,是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因此人们有持有货币的偏好。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价格不会继续上升,从而持有货币,导致对货币的需求趋向无穷大。结果,无论货币供给有多大,货币市场的利率都不会再下降。由于这种心理规律的作用,利率居高不下。当预期利润率低于或接近利率时,厂商就不愿意进行投资,从而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从这三个规律中可以看到,有效需求不足实际上是消费和投资不足。凯恩斯认为正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因此,凯恩斯主张,为保持充分就业,政府应运用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

  • 第3题:

    凯恩斯用什么来解释有效需求不足?()

    • A、三大心理规则
    • B、三大制度规则
    • C、四大社会规则
    • D、四大生存法则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凯恩斯运用三大心理规则解释了有效需求不足,这三大心理规则不包括()

    • A、边际消费倾向
    • B、比较优势不足
    • C、灵活偏好
    • D、资本边际效应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凯恩斯对通货紧缩的解释为()。

    • A、有效需求不足
    • B、企业过度负债
    • C、流动性陷阱下的总需求不足
    • D、货币量外生性的减少

    正确答案:C

  • 第6题:

    什么是周期性失业?凯恩斯是如何解释需求不足原因的?


    正确答案: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一般出现在萧条阶段。凯恩斯将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投资需求取决于预期的利润率(即资本的边际效力)与利息率水平。因为边际递减规律的作用,在经济萧条时期,两种需求都不足,从而总需求不足,导致失业。

  • 第7题:

    问答题
    应该怎样看待凯恩斯以心理因素说明社会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的理论?

    正确答案: 个人心理因素的确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特别是对于那些并不迫切的消费和投资。但是,个人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会首先受到客观条件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不是相反。事实上,绝没有脱离社会条件的纯粹心理问题。将客观的经济问题主要归结为心理因素和规律的作用,在通的情况下是偏颇的,而在一般情况下则是错误的。
    另外,个人心理如何与社会心理相一致?如何综合为具有同一指向的社会心理,却是非常复杂和带有不确定性的问题。因为许多个人之间千差万别的心理状态无法统一,其不同心理状态下出现的经济行为很可能被相互抵消。所以,以心理因素来说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的不确定性,也许会比以之说明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要好一些。即便如此,心理因素也只是许多影响因素之一,而且并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凯恩斯分析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正确答案: 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
    (1)边际消费倾向MPC,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递减,表示收入越增加,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增量的部分越来越小。
    (2)资本边际效率是企业投资支出增加最后一单位货币所带来的报酬增量。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一方面,随着投资增加,对资本的需求扩大,就会使资本品价格上升;另一方面,随着投资增加,产品数量增多,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降或库存积压,使同期预期收益下降,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投资者不愿较多投资或减少投资,从而投资需求和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危机和失业。
    (3)流动性偏好规律。人们愿意以通货和活期存款的形式保存财富的要求,称之为流动性偏好。产生流动性偏好的动机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凯恩斯用什么来解释有效需求不足?()
    A

    三大心理规则

    B

    三大制度规则

    C

    四大社会规则

    D

    四大生存法则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凯恩斯运用三大心理规则解释了有效需求不足,这三大心理规则不包括()
    A

    边际消费倾向

    B

    比较优势不足

    C

    灵活偏好

    D

    资本边际效应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的?他所引申的政策结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按照凯恩斯理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社会总需求,而社会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正是由于消费和投资的不足导致社会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对于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运用三个基本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以及流动性偏好来加以解释。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出现消费不足。
    (2)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是指厂商增加投资时预期利润率递减。凯恩斯认为,投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对比关系。对应于既定的利率,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利率时才会有投资。但是,在凯恩斯看来,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中是递减的,因此会导致经济社会中投资需求不足。
    (3)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心理偏好。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对货币的偏好,是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因此人们有持有货币的偏好。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价格不会继续上升,从而持有货币,导致对货币的需求趋向无穷大。结果,无论货币供给有多大,货币市场的利率都不会再下降。由于这种心理规律的作用,利率居高不下。当预期利润率低于或接近利率时,厂商就不愿意进行投资,从而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从这三个规律中可以看到,有效需求不足实际上是消费和投资不足。凯恩斯认为正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因此,凯恩斯主张,为保持充分就业,政府应运用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的?他所引申出的政策结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社会的总需求,而社会的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正是消费和投资的不足导致在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即有效需求不足。对于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凯恩斯运用三个基本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以及流动性偏好来加以解释。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虽然人们的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储蓄天性所决定的。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出现消费不足现象。
    (2)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率是指使得预期收益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价格的贴现率,它反映了厂商增加投资的预期利润率。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意味着厂商增加投资时预期利润率递减。凯恩斯认为,投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对比关系。对应于既定的利息率,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高于这一利息率时才会有投资。但是,在凯恩斯看来,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中是递减的,除非利息率可以足够低,否则会导致经济社会中投资需求不足。
    引起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①投资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引起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而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意味着成本增加,从而会使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下降;②投资的不断增加会使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增加,而产品数量增加会使其市场价格下降,从而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也会下降。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往往使资本家对未来缺乏信心,从而引起投资需求的不足。
    (3)流动偏好。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心理偏好。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对持有货币的偏好,是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或者说灵活性最大的资产,货币可随时作交易之用,可随时用于应付不测,可随时用作投机,因而人们有持有货币的偏好。当利息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价格已经达到最大,从而愿意多持有货币,以致对货币的需求趋向于无穷大。结果,无论货币供给有多大,货币市场的利息率都不会再下降。
    从以上三个心理规律中可以看到,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经济萧条与失业的关键。由此,凯恩斯主张,为保持充分就业,需要用国家消费和国家投资来弥补社会中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的不足,刺激有效需求,在政策上政府应通过财政手段,如举债、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增加转移支出、减少税收等措施来刺激有效需求。由此,凯恩斯论证了国家干预市场的必要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失业的原因,有效需求不足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起作用的结果,这三大心理规律是()

    •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 B、流动偏好规律
    • C、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 D、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正确答案:A,B,D

  • 第14题:

    凯恩斯用三大心理规则解释有效需求不足,这三大心理规则是()

    • A、边际消费倾向
    • B、灵活偏好
    • C、资本边际效率
    •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简述凯恩斯分析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正确答案: 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
    (1)边际消费倾向MPC,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递减,表示收入越增加,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增量的部分越来越小。
    (2)资本边际效率是企业投资支出增加最后一单位货币所带来的报酬增量。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一方面,随着投资增加,对资本的需求扩大,就会使资本品价格上升;另一方面,随着投资增加,产品数量增多,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降或库存积压,使同期预期收益下降,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投资者不愿较多投资或减少投资,从而投资需求和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危机和失业。
    (3)流动性偏好规律。人们愿意以通货和活期存款的形式保存财富的要求,称之为流动性偏好。产生流动性偏好的动机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 第16题:

    应该怎样看待凯恩斯以心理因素说明社会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的理论?


    正确答案: 个人心理因素的确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特别是对于那些并不迫切的消费和投资。但是,个人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会首先受到客观条件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不是相反。事实上,绝没有脱离社会条件的纯粹心理问题。将客观的经济问题主要归结为心理因素和规律的作用,在通的情况下是偏颇的,而在一般情况下则是错误的。
    另外,个人心理如何与社会心理相一致?如何综合为具有同一指向的社会心理,却是非常复杂和带有不确定性的问题。因为许多个人之间千差万别的心理状态无法统一,其不同心理状态下出现的经济行为很可能被相互抵消。所以,以心理因素来说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的不确定性,也许会比以之说明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要好一些。即便如此,心理因素也只是许多影响因素之一,而且并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 第17题:

    凯恩斯关于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凯恩斯认为,就业(产出)取决于有效需求。
    有效需求是总需求价格等于总供给价格时的总需求价格。
    总供给价格具有固定性,总需求价格具有变动性。这两者的关系决定的有效需求未必总能实现充分就业。有效需求往往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首先在于消费倾向递减造成的消费需求不足。其次,由于利息率下降受阻,投资需求也呈不足。这就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论。

  • 第18题:

    简述凯恩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关系。


    正确答案:(1)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基础之上的,而其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则是以其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为前提的。凯恩斯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
    (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关系。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又称为边际消费递减规律。它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费的增量不如收入的增量那样多。由于人们总是不把所增加的收入全部消费掉,而要留下一部分作为储蓄,这样人们的收入越是增加,消费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就越小。
    (3)资本边际效率规律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关系。资本边际效率规律表明,投资的多寡,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对比。一般说来,投资需求与资本边际效率呈同方向变化,而与利率水平呈反方向变动。如果投资成本既定,资本边际效率就取决于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因心理、生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资本边际效率短期内波动不定。考虑到资本成本随投资增加而不断增加,投资的预期收益随产品供给增加而下降,资本边际效率就出现了随投资增加而趋于递减的趋势,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这种情况使投资的增加受到了严重限制,于是就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
    (4)流动偏好规律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关系。流动偏好又称灵活偏好,指人们为应付日常开支、意外支出和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现金的一种心理偏好。该理论根源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流动偏好规律使人们必须得到利息才肯放弃货币,因而使利率总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也会妨碍投资的增加。这样投资和消费不足,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从而产生非自愿失业。要消除这一状态,政府必须干预经济,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实现充分就业。

  • 第19题:

    单选题
    凯恩斯用三大心理规则解释有效需求不足,这三大心理规则是()
    A

    边际消费倾向

    B

    灵活偏好

    C

    资本边际效率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凯恩斯对通货紧缩的解释为()。
    A

    有效需求不足

    B

    企业过度负债

    C

    流动性陷阱下的总需求不足

    D

    货币量外生性的减少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凯恩斯用三大心理规则解释了有效需求不足。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凯恩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基础之上的,而其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则是以其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为前提的。凯恩斯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
    (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关系。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又称为边际消费递减规律。它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费的增量不如收入的增量那样多。由于人们总是不把所增加的收入全部消费掉,而要留下一部分作为储蓄,这样人们的收入越是增加,消费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就越小。
    (3)资本边际效率规律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关系。资本边际效率规律表明,投资的多寡,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对比。一般说来,投资需求与资本边际效率呈同方向变化,而与利率水平呈反方向变动。如果投资成本既定,资本边际效率就取决于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因心理、生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资本边际效率短期内波动不定。考虑到资本成本随投资增加而不断增加,投资的预期收益随产品供给增加而下降,资本边际效率就出现了随投资增加而趋于递减的趋势,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这种情况使投资的增加受到了严重限制,于是就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
    (4)流动偏好规律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关系。流动偏好又称灵活偏好,指人们为应付日常开支、意外支出和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现金的一种心理偏好。该理论根源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流动偏好规律使人们必须得到利息才肯放弃货币,因而使利率总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也会妨碍投资的增加。这样投资和消费不足,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从而产生非自愿失业。要消除这一状态,政府必须干预经济,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实现充分就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什么是周期性失业?如何理解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

    正确答案: (1)周期性失业是指由经济周期阶段性的波动造成的失业。在经济繁荣时周期性失业下降而在经济衰退时周期性失业上升。周期性失业不仅与整体的经济表现密切相关,而且也因为造成的失业比例大,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经济学家和政府最为关注。
    (2)凯恩斯讲的有效需求,是指社会上商品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基础之上的,而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则是以其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为前提的。凯恩斯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陷阱。
    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按照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曲线是以递减的速率单调上升,因此消费的增加存在一个上限,存在一个极大值。当消费达到极大值时,即使增加可支配收入,消费也不会进一步增加。如果消费达到极大值时不能实现充分就业,那说明消费是不足的。
    ②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是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投资的收益率(资本的边际效率)低,投资者不投资或减少投资,使经济更加萧条,投资的收益率(资本的边际效率)更低,投资者投资得更少,以此下去,形成恶性循环。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后果是:投资的增加存在一个上限,存在一个极大值,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
    ③流动性陷阱
    利率r的下降有一个下限,达到下限时,无论如何增加货币供给,都将转化为人们手中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对r不再产生影响。由此可见,货币的价格r也存在刚性,货币政策会失效。
    三大心理规律结合在一起,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消费和投资的不足(不可能无限增加),总需求是不足的,产出水平必然小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干预必不可少,并且主要手段是运用财政政策(经济陷入流动偏好陷阱),所以凯恩斯主义被认为是财政主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