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池窑的工艺制度中不包括()。A、温度制度B、气氛的影响C、液面制度D、配合料

题目

池窑的工艺制度中不包括()。

  • A、温度制度
  • B、气氛的影响
  • C、液面制度
  • D、配合料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更多“池窑的工艺制度中不包括()。”相关问题
  • 第1题:

    玻璃池窑的窑池由()和()组成。


    正确答案:池底;池壁

  • 第2题:

    简述平板玻璃横火焰蓄热室池窑或马蹄焰蓄热室池窑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配合料入窑及熔化
    玻璃的形成
    火焰燃烧
    空气换向

  • 第3题:

    通常所说的玻璃池窑“四稳”不包括()

    • A、温度
    • B、泡界线
    • C、压力
    • D、气氛

    正确答案:D

  • 第4题:

    预分解窑系统中回转窑的工艺特点。


    正确答案:1)、碳酸钙的分解大部分在分解炉内完成 入窑生料碳酸钙分解率大85%~90%。
    2)、回转窑长径壁缩短,烧成带长度增加。
    3)、由于预分解窑的单位容积产量高,使回转窑内物料层变厚,窑转速也相应提高。已加快物料层内外受热均匀性。

  • 第5题:

    什么叫平板玻璃池窑的前脸墙?常用的玻璃池窑投料机有哪几种类型?


    正确答案:前脸墙是指正面投料时,投料口或投料池上部的挡墙。
    国内常用的玻璃池窑投料机有:螺旋式投料机,垄式投料机,振动式投料机,辊筒式投料机,倾斜毯式投料机,弧毯式投料机。此外,玻璃池窑投料机还包括从国外进口的一些投料机。例如,德国ZIPPE公司制造的裹入式投料机,英国玻璃工业公司生产的格拉斯沃摆动式加料机、OBC加料机等。

  • 第6题:

    对于玻璃池窑(包括平板玻璃池窑和日用玻璃池窑)熔化部与冷却部之间的火焰空间分隔装置有哪几种类型?


    正确答案:平板玻璃池窑:气体分隔装置(部分分隔)有矮碹,吊矮碹,U型吊墙和双J吊墙。日用玻璃池窑:气体分隔装置有完全分隔和部分分隔。部分分隔装置:花格墙。

  • 第7题:

    玻璃池窑的作业制度有哪几种?


    正确答案:玻璃池窑的作业制度具体包括:温度制度、压力制度、泡界线制度、液面制度和气氛制度等。

  • 第8题:

    马蹄焰玻璃池窑中双通道蓄热室的优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第一,可在不增加厂房高度的情况下扩大换热面积,同时可根据各通道的具体条件来优化格子体的设计,提高热回收效率与延长蓄热室的整体寿命;
    第二,气体流程长、气流分布均匀、空气预热温度高;
    第三,可根据不同温度的传热特点,确定各个通道内的合理流速来提高换热效率;
    第四,格子体不易堵塞,也不易因堵塞而倒塌,这是由于:第一蓄热室内温度高(900~1300℃),因而粉料被烧熔、碱蒸汽则冷凝于底部烟道;通过第二“蓄热室”时,因经过三个90°拐弯,在重力作用下大部分粉尘沉落到底烟道;到第三蓄热室时,因温度较低、流速较快、粉尘较少,所以不会造成堵塞。另外,在第一、第二蓄热室的底部采用斜面结构也便于粉尘直接流出。

  • 第9题:

    单选题
    通常所说的玻璃池窑“四稳”不包括()
    A

    温度

    B

    泡界线

    C

    压力

    D

    气氛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马蹄焰玻璃池窑投料口和投料池与浮法玻璃池窑有何不同?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与浮法玻璃池窑不同的是:马蹄焰玻璃池窑的成型是玻璃液通过供料道(Forehearth)后从供料道的端部滴出,然后将一个个的料滴(Gob)放到成型机(Forruing,~taching)的钢模(Die)中去成型,该成型方法被称为滴料法(Gob Feeding)。另外,个别的玻璃池窑采用真空吸料法(Suction Feeding),将成型用的模具直接放到日用玻璃池窑的工作部去吸取玻璃液来成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预分解窑系统中回转窑的工艺特点。

    正确答案: 1)、碳酸钙的分解大部分在分解炉内完成 入窑生料碳酸钙分解率大85%~90%。
    2)、回转窑长径壁缩短,烧成带长度增加。
    3)、由于预分解窑的单位容积产量高,使回转窑内物料层变厚,窑转速也相应提高。已加快物料层内外受热均匀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池窑的工艺制度中不包括()。
    A

    温度制度

    B

    气氛的影响

    C

    液面制度

    D

    配合料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玻璃熔窑的类型按照结构分为()和池窑。


    正确答案:坩锅窑

  • 第14题:

    黑瓷最有名的产地是()

    • A、磁州窑
    • B、杨州窑
    • C、钧窑
    • D、池阳窑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玻璃纤维的制造工艺有()

    • A、坩埚法拉丝和池窑漏板法
    • B、气相法
    • C、有机纤维法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对于玻璃池窑来说,建立合理的热工制度(作业制度)的必要性是什么?


    正确答案:一个生产优异的玻璃池窑除了要求合理的设计、精心施工以外,还应该有合理、严格的作业制度作保证。玻璃行业经常讲“四小稳、一大稳”就与作业制度密切相关,也是严格作业制度的具体体现。这对于玻璃生产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和长窑龄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第17题:

    玻璃池窑(包括平板玻璃池窑和日用玻璃池窑)熔化部与冷却部之间的玻璃分隔装置有哪些?


    正确答案:平板玻璃池窑使用浅层分隔:玻璃液分隔装置有卡脖,冷却水和窑坎等。其中窑坎是辅助分隔装置,不能单独使用。气体分隔装置(部分分隔)有矮碹,吊矮碹,U型吊墙和双J吊墙。
    日用玻璃池窑使用深层分隔:玻璃液分隔装置有流液洞,窑坎。气体分隔装置有完全分隔和部分分隔:花格墙。

  • 第18题:

    关于玻璃池窑的操作,人们常说需要用“四小稳”来保证“一大稳”。那么,什么是玻璃池窑的“四小稳”?什么又是玻璃池窑的“一大稳”?


    正确答案:四小稳是指:温度稳、压力稳、泡界线稳和液面稳;一大稳是指热工制度要稳。

  • 第19题:

    为什么玻璃池窑的胸墙需要单独支撑?玻璃池窑大碹的碹碴有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由于各部位耐火材料的损坏情况不同所以其热修的时间有所差异,为了便于分别进行热修,尽量减小胸墙和池壁的承重负荷,延长其使用寿命,所以将大碹、胸墙分别支撑。
    碹碴的作用:大碹的推力通过碹碴作用在立柱上。

  • 第20题:

    玻璃池窑为什么难以彻底取代坩埚窑?


    正确答案:坩埚窑可同时满足不同颜色、不同组成的多品种玻璃液的熔化,适合于熔制颜色多、品种杂、产量小、频繁换料的玻璃制品,也适合于熔制陶瓷釉和搪瓷釉的熔块。而玻璃池窑不能。

  • 第21题:

    问答题
    坩埚窑和池窑中的玻璃熔制过程?

    正确答案: 坩埚窑:加热熔窑—熔化—澄清与均化—冷却—成型。
    池窑:池窑中玻璃熔制的各个阶段是沿窑的纵长方向按一定顺序进行的,并形成未熔化的、半熔化的和完全熔化的玻璃液的运动路线。也就是玻璃熔制的各个阶段是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进行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池窑、坩埚窑的温度制度如何?

    正确答案: 熔窑:
    (1)加热熔窑
    在熔窑日用器皿玻璃时,熔窑开始的温度为1200~1250℃左右,每次使用新坩埚时,需将坩埚先焙烧至1450~1480℃,并以昼夜不加料,使坩埚烧结,具有较高的耐侵蚀能力。
    (2)熔化
    1400~1490℃时开始加料,保持此温度直至配合料熔透为止,然后再升高到到玻璃的澄清的温度约1450~1460℃
    (3)澄清和均化
    玻璃的澄清和均化时,为降低玻璃的黏度,需要保持稍高的温度,常采用“沸腾”的方法。当玻璃中残余气体合并扩大时,才进行“沸腾”。
    (4)冷去
    玻璃澄清后。应注意冷却的过程,以获得较高质量和成形所需要黏度的玻璃液。只有玻璃液仅存在个别或没有气泡时,才能开始冷却,这时应将玻璃液降低到必要的温度,一般约为1180~1250℃,依玻璃的组成而定,降低温度应缓慢进行,这是窑内温度可以是负值。应该避免将温度降低所需要的温度,然后重新加热,这样可以引起小气泡的出现,
    (5)成形
    在成形制品时,必须经常保持窑内和玻璃操作黏度相适应的温度。
    池窑:
    配合料从加料口入,进入熔化带,即在熔融的表面进行熔化,并沿窑长方向向最高温度澄清带运动,在达到澄清带之前,熔化应该已经完成。进入高温区域,玻璃熔体即进行澄清和均化,已澄清和均化的玻璃液继续流向前面的冷却带,温度逐渐降低,玻璃也逐渐冷却,接着流向成型部,使玻璃冷却到符合成型所需要的黏度,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成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平板玻璃横火焰蓄热室池窑或马蹄焰蓄热室池窑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配合料入窑及熔化
    玻璃的形成
    火焰燃烧
    空气换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