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人称“许学士”)精研伤寒之学,其代表著作有《伤寒百证歌》、”相关问题
  • 第1题:

    宋金元时期对伤寒论的注解本有()、()、()《伤寒百证歌》。


    正确答案:《注解伤寒论》,《伤寒总病论》,《伤寒类证活人书》

  • 第2题:

    ()采用“以经解论”方法,以《内径》、《难经》等理论来阐述仲景伤寒学说。

    • A、《注解伤寒论》
    • B、《伤寒总病论》
    • C、《伤寒类证活人书》
    • D、《伤寒百证歌》

    正确答案:A

  • 第3题:

    由王好古撰写的著作是:()

    • A、《伤寒直格》
    • B、《阴证略例》
    • C、《伤寒补亡论》
    • D、《伤寒例钞》
    • E、《伤寒证治准绳》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在对伤寒著作进行研究的历代伤寒学家中,以明代医家最多。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许许叔微传世的《伤寒论著三种》(《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主要有如下贡献:()

    • A、以症类证
    • B、三纲鼎立
    • C、以经释论
    • D、初创八纲
    • E、以论证经

    正确答案:A,B

  • 第6题:

    单选题
    方有执治伤寒之学的学术特点是()
    A

    维护旧论

    B

    错简重订

    C

    按方类证

    D

    分经审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填空题
    宋金元时期对伤寒论的注解本有()、()、()《伤寒百证歌》。

    正确答案: 《注解伤寒论》,《伤寒总病论》,《伤寒类证活人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伤寒论》的利水法有哪些?各自的适应证及代表方剂是什么?

    正确答案: 水饮是人体内水液代谢异常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常随其停留部位及兼挟不同,而产生多种病证。《伤寒论》六经病证中往往因挟有水饮而使病情更加复杂,或导致多种变证。因此张仲景审证求因,随证治之,灵活应用各种利水法。综合《伤寒论》对利水法的应用,可归纳为攻逐水饮法、通阳化气利水法、温阳利水法、滋阴利水法等。
    (1)攻逐水饮法适用于体内水饮结聚较重,邪实而正气不衰者。
    ①峻逐水饮法见于152条,适用于水饮僻积胸胁之悬饮证。临床以心下痞硬胀满,牵引胸胁疼痛、咳唾呼吸辄加剧,干呕短气等为辨证要点。因水饮癖积,非峻剂不足以祛除,故十枣汤峻逐水饮。
    ②泻热开结逐水法见于原文131,134~137等条。适用于邪热内陷,与水饮结聚于胸隔之热实结胸重证。临床以胸隔、心下疼痛、
    按之石硬,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短气躁烦、发热或潮热,不大便,舌上燥而渴,脉沉而紧或沉迟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大陷胸汤泻热逐水开结。
    ③泄热散结逐水法见于原文395条,适用于伤寒大病之后,病势虽减,但仍有湿热壅滞于里,水气内结下焦不行者。临床以小便不利,腰以下肿甚,如双下肢膝、胫、足跗皆肿,按之陷而不起,或大腹肿满,或胁下痞坚,或大便不爽利,烦渴,舌苔黄腻,脉沉实有力等为辨证要点。此仍属湿热壅滞之水肿实证,祛邪务尽,遵“腰以下肿,当利小便”之原则,用牡蛎泽泻散泄热逐水,软坚散结。
    ④温寒破结逐水法见于141条“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白散”。本法适用于寒邪与水饮凝结于胸膈脘腹之寒实结胸证。临床以胸胁或心下硬满疼痛、咳喘气逆、短气、畏寒喜暖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三物白散驱寒逐水破结。
    (2)通阳化气利水法见于71、74等条。该法适用于太阳表证未罢,部分表邪循经入腑,影响膀胱气化不行之下焦蓄水证。临床以烦渴饮水而渴不解,小便不利,少腹里急,伴发热恶风寒,脉浮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五苓散通阳化气,利水解表之功。
    (3)温阳利水法阳虚水停是水饮病最重要的病机,故温阳利水则是最常用的治法。本法主要针对阳气亏虚、温运失司,水津不布而内停为患者。然随阳虚脏腑不同,具体又有以下四种:
    ①温中化饮利水法:见于73,127、356条。适用于胃阳不足,中焦停饮证。临床以心下悸,小便下利,口不渴,甚则肢厥等为主要表现。治用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通阳利水。
    ②温通心阳,化气利水法:见于65条。适用于上焦心阳亏虚,下焦寒水妄动者。证见心悸、脐下悸动、欲作奔豚、小便不利等。治疗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温通心阳,化气利水。
    ③温阳健脾,化饮利水:见于67条。适用于脾阳亏虚,温运失司,水无所制而停饮者。临床可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心悸气
    短,小便不利,甚则肢体浮肿,纳差便搪,脉沉紧等。治疗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健脾,化饮利水。
    ④温肾阳,利水气:见于82、316条。适用于少阴肾阳虚弱,水无所主而致水气停聚,内外泛溢证。临床见心悸气短,头眩、四肢沉重疼痛,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或腹痛下利,咳嗽呕逆,畏寒肢冷、脉沉弱等。治疗用真武汤温肾健啤,化饮利水。
    (4)滋阴清热利水法见于223、319条。适用于阴津亏虚之水热互结者。临床以小便不利,短赤涩痛,发热,渴欲饮水,肢体浮肿,或心中烦不得眠,或下利,舌红苔黄或少苔,脉细数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以猪苓汤淡渗利水,清热养阴并用,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敛邪,攻补兼施,合奏滋阴清热利水之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人称“许学士”)精研伤寒之学,其代表著作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

    正确答案: 许叔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

    李煜

    B

    李清照

    C

    陆游

    D

    辛弃疾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由郭雍撰写的著作是:()
    A

    《伤寒直格》

    B

    《阴证略例》

    C

    《伤寒补亡论》

    D

    《伤寒例钞》

    E

    《伤寒证治准绳》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采用“以经解论”方法,以《内径》、《难经》等理论来阐述仲景伤寒学说。
    A

    《注解伤寒论》

    B

    《伤寒总病论》

    C

    《伤寒类证活人书》

    D

    《伤寒百证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潜心研究伤寒20年著成“无求子伤寒百问方”,后由张蒇增改为《类证活人书》(又名《南阳活人书》)。此书深入浅出地阐明《伤寒论》中的理法方药,开创了以方类证、从证论方的先河。


    正确答案:朱肱

  • 第14题:

    《伤寒类证活人书》的作者是()

    • A、金无己
    • B、朱肱
    • C、许叔微
    • D、庞安时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伤寒论》的利水法有哪些?各自的适应证及代表方剂是什么?


    正确答案:水饮是人体内水液代谢异常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常随其停留部位及兼挟不同,而产生多种病证。《伤寒论》六经病证中往往因挟有水饮而使病情更加复杂,或导致多种变证。因此张仲景审证求因,随证治之,灵活应用各种利水法。综合《伤寒论》对利水法的应用,可归纳为攻逐水饮法、通阳化气利水法、温阳利水法、滋阴利水法等。
    (1)攻逐水饮法适用于体内水饮结聚较重,邪实而正气不衰者。
    ①峻逐水饮法见于152条,适用于水饮僻积胸胁之悬饮证。临床以心下痞硬胀满,牵引胸胁疼痛、咳唾呼吸辄加剧,干呕短气等为辨证要点。因水饮癖积,非峻剂不足以祛除,故十枣汤峻逐水饮。
    ②泻热开结逐水法见于原文131,134~137等条。适用于邪热内陷,与水饮结聚于胸隔之热实结胸重证。临床以胸隔、心下疼痛、
    按之石硬,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短气躁烦、发热或潮热,不大便,舌上燥而渴,脉沉而紧或沉迟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大陷胸汤泻热逐水开结。
    ③泄热散结逐水法见于原文395条,适用于伤寒大病之后,病势虽减,但仍有湿热壅滞于里,水气内结下焦不行者。临床以小便不利,腰以下肿甚,如双下肢膝、胫、足跗皆肿,按之陷而不起,或大腹肿满,或胁下痞坚,或大便不爽利,烦渴,舌苔黄腻,脉沉实有力等为辨证要点。此仍属湿热壅滞之水肿实证,祛邪务尽,遵“腰以下肿,当利小便”之原则,用牡蛎泽泻散泄热逐水,软坚散结。
    ④温寒破结逐水法见于141条“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白散”。本法适用于寒邪与水饮凝结于胸膈脘腹之寒实结胸证。临床以胸胁或心下硬满疼痛、咳喘气逆、短气、畏寒喜暖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三物白散驱寒逐水破结。
    (2)通阳化气利水法见于71、74等条。该法适用于太阳表证未罢,部分表邪循经入腑,影响膀胱气化不行之下焦蓄水证。临床以烦渴饮水而渴不解,小便不利,少腹里急,伴发热恶风寒,脉浮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五苓散通阳化气,利水解表之功。
    (3)温阳利水法阳虚水停是水饮病最重要的病机,故温阳利水则是最常用的治法。本法主要针对阳气亏虚、温运失司,水津不布而内停为患者。然随阳虚脏腑不同,具体又有以下四种:
    ①温中化饮利水法:见于73,127、356条。适用于胃阳不足,中焦停饮证。临床以心下悸,小便下利,口不渴,甚则肢厥等为主要表现。治用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通阳利水。
    ②温通心阳,化气利水法:见于65条。适用于上焦心阳亏虚,下焦寒水妄动者。证见心悸、脐下悸动、欲作奔豚、小便不利等。治疗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温通心阳,化气利水。
    ③温阳健脾,化饮利水:见于67条。适用于脾阳亏虚,温运失司,水无所制而停饮者。临床可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心悸气
    短,小便不利,甚则肢体浮肿,纳差便搪,脉沉紧等。治疗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健脾,化饮利水。
    ④温肾阳,利水气:见于82、316条。适用于少阴肾阳虚弱,水无所主而致水气停聚,内外泛溢证。临床见心悸气短,头眩、四肢沉重疼痛,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或腹痛下利,咳嗽呕逆,畏寒肢冷、脉沉弱等。治疗用真武汤温肾健啤,化饮利水。
    (4)滋阴清热利水法见于223、319条。适用于阴津亏虚之水热互结者。临床以小便不利,短赤涩痛,发热,渴欲饮水,肢体浮肿,或心中烦不得眠,或下利,舌红苔黄或少苔,脉细数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以猪苓汤淡渗利水,清热养阴并用,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敛邪,攻补兼施,合奏滋阴清热利水之功。

  • 第16题:

    《伤寒论》中的厥证有哪些?分述其病机、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


    正确答案: “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伤寒论》凡以手足逆冷为主症的疾患,即为厥证;阴阳气不相顺接是一切厥证产生的基本病机。厥阴病篇和少阴病篇论述了多种厥证,按照病因病机,可将厥证归纳为阳郁热厥、阴盛寒厥、痰食厥、水饮厥、蛔厥五种类型。
    (1)阳郁热厥:由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肢末梢所致者。随病机又分为以下几种:
    ①邪热伏遏阳郁厥:见于原文335、339、350条。因热邪炽盛,深伏于里,阻遏气机,而阳气内郁,不得外达所致。临床以四肢厥逆之同时,伴发热,心烦,口渴,胸腹灼热,尿黄或便闭,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有力等为辨证要点。治宜清下,无形之热盛者用白虎汤辛
    寒清热,有形之燥热内结者可予承气汤类方苦寒攻下泻热。
    ②气滞阳郁厥:见于原文318条。由肝胃气滞,阳郁不达所致。临床以四肢厥逆,伴胸胁满闷,嗳气太息,或腹痛泄利,舌淡红,苔薄白或黄,脉弦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四逆散,疏肝和胃,透达郁阳。
    ③正虚邪陷阳郁厥:见于原文357条。由正虚邪陷,阳郁不伸,上热下寒所致。临床以手足厥逆,喉咽不利、咯唾脓血,泄利不止,寸脉沉迟、下部脉不至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麻黄升麻汤发越郁阳,清上温下,补泻兼施。
    (2)阴盛寒厥证:由阴寒内盛,阳气虚弱失于温煦所致者。随病机又分为以下几种:
    ①阳衰阴盛厥:见于原文317、353、354、388等条。由少阴心肾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失于温养所致。临床以四肢厥逆程度较重,且病急势危,伴呕吐、下利不止或下利清谷,身蜷无热畏寒,或汗出,或身热,或烦躁,舌淡苔白,脉沉微细或欲绝等为辨证要点。治宜回
    阳救逆、破阴散寒,方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类方。
    ②脏厥:见于原文338条。由五脏真阳衰竭,脏气垂绝所致。临床以四肢厥逆的程度重,且进行性加剧、至七八日周身肌肤皆冷,其人躁扰无片刻安宁,脉沉微欲绝等为辨证要点。此证病势危、病情重,预后凶险。虽论中未出治方,可用四逆汤类方急救回阳,并外用灸法,
    以希效于万一。
    ③冷结下焦厥:见于原文340条。由沉寒痼冷,凝结下焦,阳气不达所致。临床以手足厥冷,小腹冷痛硬满,恶寒,或便闭,舌苔白滑,脉沉迟而紧或沉弦等为辨证要点。原文未出治法方药,根据病机,当以温阳驱寒为法。可外灸关元、气海;内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若有寒实内结者,则宜温下寒实,仲景《金匮》大黄附子汤、三
    物备急丸等方亦可随证选用。
    ④中寒逆乱厥:见于原文309条。由阳明中寒,升降逆乱,胃阳不布所致。临床以手足逆冷,呕吐下利并见,以呕吐为主,烦躁欲死,
    脉沉弦紧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吴茱萸汤温中散寒,泄浊降逆。
    ⑤血虚寒凝厥:见于原文351、352条。由厥阴肝血亏虚,寒凝经脉所致。临床以长期手足厥寒欠温,伴青紫、麻木或疼痛,脉沉细欲绝为辨证要点。治用当归四逆汤养血散寒,温通经脉;若内有久寒者,宜加吴茱萸、生姜、清酒等,以增强其温经散寒之效。
    (3)痰食厥:见于原文355条。由痰浊宿食壅遏胸脘,阻塞气机,阳气不得外达所致。临床以手足厥冷,伴胸膈心下满闷,不能进食,温温欲吐,舌苔白滑或厚腻,脉时见紧象为辨证要点。治用瓜蒂散涌吐痰食。
    (4)水饮厥:见于原文356条。由水饮停蓄心下胃脘,阻遏胃阳不得通达于四肢所致。临床以手足厥冷,伴心下胃脘动悸不宁,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滑,脉弦等为辨证要点。治用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利水通阳。
    (5)蛔厥:见于原文338条。由上热下寒,蛔虫内扰,气机逆乱,阴阳气不能顺接所致。临床以四肢厥逆,呈阵发性发作,发则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呕吐,脉沉伏不显等为辨证要点。多因进食诱发,有呕吐蛔虫史。治疗用乌梅丸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 第17题:

    方有执治伤寒之学的学术特点是()

    • A、维护旧论
    • B、错简重订
    • C、按方类证
    • D、分经审证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单选题
    哪部医著既是一部伤寒验案集,又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医案专著?()
    A

    《千金翼方》

    B

    《注解伤寒论》

    C

    《伤寒百证歌》

    D

    《伤寒发微论》

    E

    《伤寒九十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配伍题
    喻昌研究《伤寒论》的著作是()|张璐研究《伤寒论》的著作是()
    A

    《伤寒绪论》

    B

    《伤寒直格》

    C

    《尚论篇》

    D

    《伤寒真方歌括》

    E

    《伤寒括要》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由刘完素撰写的著作是:()
    A

    《伤寒直格》

    B

    《阴证略例》

    C

    《伤寒补亡论》

    D

    《伤寒例钞》

    E

    《伤寒证治准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许许叔微传世的《伤寒论著三种》(《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主要有如下贡献:()
    A

    以症类证

    B

    三纲鼎立

    C

    以经释论

    D

    初创八纲

    E

    以论证经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伤寒类证活人书》的作者是()
    A

    金无己

    B

    朱肱

    C

    许叔微

    D

    庞安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潜心研究伤寒20年著成“无求子伤寒百问方”,后由张蒇增改为《类证活人书》(又名《南阳活人书》)。此书深入浅出地阐明《伤寒论》中的理法方药,开创了以方类证、从证论方的先河。

    正确答案: 朱肱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