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简述学堂乐歌的形式。

题目

简述学堂乐歌的形式。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学堂乐歌的形式。”相关问题
  • 第1题:

    “学堂乐歌”的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大多是反应中国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要求学习欧美科学文化,多以“反帝”、“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等思想为主题。


  • 第2题:

    简述学堂乐歌的形式。


    参考答案:

    齐唱曲(“单音歌曲”)、合唱曲(“复音歌曲”),这两类大多是根据现成格调填以新词而编成。


  • 第3题:

    学堂乐歌


    答案:
    解析:
    学堂乐歌是指20世纪初随着我国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一种歌唱文化,一般是指学堂开设的乐歌课和课上所唱的歌曲。学堂乐歌是近代民主主义音乐文化的开端,它使集体歌唱这一新形式得到确立和传播,普及了简谱、五线谱和西方知识。学堂乐歌直接影响了我国五四运动以后的音乐文化发展。在启蒙时期具有开创意义。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与曾志忞等。

  • 第4题:

    ()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学校歌曲,当时的新学校称做“学堂”。以李叔同、沈心工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人事,在学堂中开设“乐歌”课,以此得名。

    • A、学堂乐歌
    • B、乐歌
    • C、学堂
    • D、哥堂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学堂乐歌《送别》的主要作者是()。


    正确答案:李叔同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学堂乐歌的曲调来源?

    正确答案: (一)因为当时学堂乐歌的教习大多是日本教习,以及一些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人,因此日本学校的歌曲和乐歌占了整个曲调的大部分。如《中国男儿》,据钱仁康考证,原名是日本的歌曲《宿舍里的旧吊桶》;《何日醒》原名是日本歌曲《楠公》。
    (二)欧美各民族的流行歌曲,在乐歌中也占有一定的数量。
    (三)采用本民族的曲调和一些传统曲调,但这一部分数量很少。如《祖国颂》是民间的《老天板》编写的。
    (四)极少数的创作乐歌,其风格也是依照日本和欧美的音乐风格创作而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学堂乐歌的形式。

    正确答案: 齐唱曲(“单音歌曲”)、合唱曲(“复音歌曲”),这两类大多是根据现成格调填以新词而编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学堂乐歌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

    正确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变法维新思想的影响下,国内各地建立了很多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大多都设有乐歌课。乐歌课在当时来说,既新鲜又时髦,吸引了不少人为它选曲、写词、配曲,以及投身于乐歌教育工作。1905年以后,随着乐歌课的增多,乐歌活动的声势和范围越来越大,逐步形成了所谓“乐歌运动”,这时期大家所唱的歌,一般称为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的内容,大部分是反映当时中国先进分子要求学习欧美科学文明,实现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等民主与爱国的思想。乐歌的旋律,大多采自欧美或日本现成的歌曲曲调,也有少量用中国传统乐曲填词的。
    主要代表人物是沈心工(1870—1947)和李叔同(1880—1942)。学堂乐歌是中国新音乐的启蒙与开端,开创了近代国民音乐教育之先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学堂乐歌概念是什么?


    参考答案:

    是我国自十九世纪末开始在新式学堂和社会上广泛流行的一种歌唱形式及学堂开设乐歌课及其所教唱的歌曲。


  • 第10题:

    简述学堂乐歌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


    参考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变法维新思想的影响下,国内各地建立了很多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大多都设有乐歌课。乐歌课在当时来说,既新鲜又时髦,吸引了不少人为它选曲、写词、配曲,以及投身于乐歌教育工作。1905年以后,随着乐歌课的增多,乐歌活动的声势和范围越来越大,逐步形成了所谓“乐歌运动”,这时期大家所唱的歌,一般称为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的内容,大部分是反映当时中国先进分子要求学习欧美科学文明,实现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等民主与爱国的思想。乐歌的旋律,大多采自欧美或日本现成的歌曲曲调,也有少量用中国传统乐曲填词的。
    主要代表人物是沈心工(1870—1947)和李叔同(1880—1942)。学堂乐歌是中国新音乐的启蒙与开端,开创了近代国民音乐教育之先河。


  • 第11题:

    简述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正确答案:沈心工《学校唱歌集》、李叔同《国学唱歌集》、曾志忞《教育唱歌集》

  • 第12题:

    简述学堂乐歌


    正确答案: 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及教唱的歌曲,以及为此而编创的歌曲。学堂乐歌创作方式以依曲填词为主,旋律多选自日本、欧美曲调或中国传统乐曲、民歌曲调,此外也有少量自创曲调。歌曲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大部分反映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爱国思想,还有一些宣传妇女解放、反映学生生活,也有少部分鼓吹封建伦理道德。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文等,代表作品如《体操——兵操》《春游》等。学堂乐歌对其后中国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标志着我国近代音乐史的开端。

  • 第13题:

    问答题
    简述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正确答案: 沈心工《学校唱歌集》、李叔同《国学唱歌集》、曾志忞《教育唱歌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学堂乐歌

    正确答案: 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及教唱的歌曲,以及为此而编创的歌曲。学堂乐歌创作方式以依曲填词为主,旋律多选自日本、欧美曲调或中国传统乐曲、民歌曲调,此外也有少量自创曲调。歌曲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大部分反映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爱国思想,还有一些宣传妇女解放、反映学生生活,也有少部分鼓吹封建伦理道德。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文等,代表作品如《体操——兵操》《春游》等。学堂乐歌对其后中国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标志着我国近代音乐史的开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简述学堂乐歌的内容?

    正确答案: (一)因为它是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传过来的,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所推崇的,因此它的主要内容有关于富国强兵、振奋民族精神、鼓舞人民斗志,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建立一个强国,反对帝国主义的入侵方面的内容。如《中国男儿》、《体操一兵操》、《祖国颂》;
    (二)有反映妇女解放的。如《勉女权》、《天足乐》;
    (三)有宣传科学思想、反对封建迷信的。如《辟占验》;
    (四)有宣传共和国思想的。如《演说》;
    (五)辛亥革命胜利后,如产生了一些直接讴歌革命的歌曲。如《光复纪念革命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学堂乐歌传入的意义?

    正确答案: (一)学堂乐歌是近代音乐史上一次具有启蒙主义思想的运动,它的兴起,对旧的封建思想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同时,通过学堂乐歌运动的开展,反映了当时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二)随着学堂乐歌的兴起,使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群众集体唱歌的形式,得到肯定和发展,为后来我们的工农革命歌曲以及群众歌曲体裁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三)伴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创立了最早的音乐教育,提供了最初的教材和教学法,并且培养了大批的旧民主主义时期音乐教育人才。
    (四)随着学堂乐歌的传入,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洋音乐,五线谱、简谱记谱法传入(以前是工尺谱),作曲理论也介绍过来,很多西洋乐器也传入过来,这对我们音乐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