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每一个观赏景点都需要有一个好的观赏点,解释什么叫观赏视距,和什么是定位设景效果最佳,以及观赏点有哪些形式?”相关问题
  • 第1题:

    景的观赏,按动静状态和视点位置的高低有哪些观赏方式?不同的观赏方式可产生什么样的观赏效果?


    正确答案: (1)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a.空中旅游:具有视野广阔、整体感强和地面分辨率高的特点b.乘火车观赏:景物距游人愈远,景物向后移动的速度愈慢c.乘汽车旅游:较坐火车旅游的视距近,且停和行均较自由灵活d.乘船游览:既能注视前方,又能左顾右盼e.骑自行车旅游:有很大的灵活性,较步行速度快而省力,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各景点慢游细赏f.坐缆车欣赏景色:提高游人视点,对一些老弱病残者是一种福音g.步行游览:步行游览者倍尝艰辛,但能品出风景名胜和园林景物的神、韵、味来,这是其它游览方式所不及的。
    (2)视点位置a.平视观赏:使人有平静、深远、安宁的气氛,不易疲劳b.俯视观赏:看到不常见到的全貌,空间垂直深度感特别强烈c.仰视观赏:对景物高度的感染力特别强烈。
    (3)观赏视距:观赏视距恰当与否,影响观赏的艺术效果。

  • 第2题:

    金鱼的主要观赏点包括()、()、()及()。


    正确答案:头部;体部(躯干部);鳍条;尾部

  • 第3题:

    当观赏点的位置低于被观赏景物的位置,这种观赏方式是()。

    • A、俯视
    • B、平视
    • C、透视
    • D、仰视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当花坛的直径在9~10m时,最佳观赏点的位置在距花坛多远?


    正确答案: 2~3m左右。

  • 第5题:

    具体游览旅游景点时,导游人员应顺最佳旅游路线行走,串联景点中最具价值或旅游者感兴趣的观赏点,可以考虑走重复路线和回头路线。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单选题
    春看兰花、秋赏红叶、冬观蜡梅等都是自然万物的时令变化规律造成的观景赏美活动。说明我们在审美赏景时应该()。
    A

    保持适当的观赏距离和角度

    B

    设计最佳赏景线路

    C

    把握准确的观赏时机

    D

    注意观赏的节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填空题
    金鱼的主要观赏点包括()、()、()及()。

    正确答案: 头部,体部(躯干部),鳍条,尾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园林中通常布置在两个建筑物或两个观赏点之间,起串联景点和遮风避雨作用的建筑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B,D
    解析:
    廊通常布置在两个建筑物或观赏点之间,起着遮风避雨、联系交通等实用功能,而且对园林中风景的展开和层次的组织有重要作用。

  • 第9题:

    多选题
    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构景方法称为(  )。
    A

    夹景

    B

    添景

    C

    借景

    D

    对景


    正确答案: B,A
    解析:
    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A项,当甲风景点在远方,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B项,添景之意为:当远方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如果中间或近处没有过渡景观,眺望时就缺乏空间层次。如果在中间或近处有乔木或花卉作中间或近处的过渡景,这乔木或花卉便是添景。C项,大至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使之以小见大的方法便是借景。

  • 第10题:

    填空题
    ____,是从甲观赏点可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又可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

    正确答案: 对景
    解析:
    在园林中景点与景点之间相互观赏与烘托的构景手法称为对景,有正对、互对之分。

  • 第11题:

    填空题
    一幢单体建筑物,往往是()园景画面的一个欣赏点;一组建筑常与游廊相连,往往成为(动0观园景的一条观赏线。

    正确答案: 静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表演性健身健美操的主要观赏点。

    正确答案: ①队形变化
    ②造型与托举
    ③操化组合
    ④音乐选配
    ⑤主题与高潮
    ⑥完美完成
    ⑦着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观赏点与观赏景物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

    • A、20~25m
    • B、25~30m
    • C、30~35m
    • D、45~55m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一般而言,观赏点与被观赏景物之间的最佳视距为()。

    • A、垂直视角18°;水平视角45°
    • B、垂直视角30°;水平视角27°
    • C、垂直视角30°;水平视角45°
    • D、垂直视角27°;水平视角18°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当花坛的直径在9~10m时,其最佳观赏点的位置在距花坛()左右。


    正确答案:2~3m

  • 第16题:

    简述表演性健身健美操的主要观赏点。


    正确答案: ①队形变化
    ②造型与托举
    ③操化组合
    ④音乐选配
    ⑤主题与高潮
    ⑥完美完成
    ⑦着装。

  • 第17题:

    问答题
    景的观赏,按动静状态和视点位置的高低有哪些观赏方式?不同的观赏方式可产生什么样的观赏效果?

    正确答案: (1)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a.空中旅游:具有视野广阔、整体感强和地面分辨率高的特点b.乘火车观赏:景物距游人愈远,景物向后移动的速度愈慢c.乘汽车旅游:较坐火车旅游的视距近,且停和行均较自由灵活d.乘船游览:既能注视前方,又能左顾右盼e.骑自行车旅游:有很大的灵活性,较步行速度快而省力,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各景点慢游细赏f.坐缆车欣赏景色:提高游人视点,对一些老弱病残者是一种福音g.步行游览:步行游览者倍尝艰辛,但能品出风景名胜和园林景物的神、韵、味来,这是其它游览方式所不及的。
    (2)视点位置a.平视观赏:使人有平静、深远、安宁的气氛,不易疲劳b.俯视观赏:看到不常见到的全貌,空间垂直深度感特别强烈c.仰视观赏:对景物高度的感染力特别强烈。
    (3)观赏视距:观赏视距恰当与否,影响观赏的艺术效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观赏点与观赏景物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
    A

    20~25m

    B

    25~30m

    C

    30~35m

    D

    45~55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每一个观赏景点都需要有一个好的观赏点,解释什么叫观赏视距,和什么是定位设景效果最佳,以及观赏点有哪些形式?

    正确答案: 观赏点与观赏景物间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按人们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视角小与30°即人们静观景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的2倍,宽度的1.2倍,以此定位设景则景观效果最佳。观赏点的形式有平视观赏,俯视观赏,仰视观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也能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叫借景。()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 第21题:

    单选题
    由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叫()
    A

    对景

    B

    夹景

    C

    漏景

    D

    借景


    正确答案: A
    解析: 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观赏点

    正确答案: 沿一定路线观景叫动观,在一定位置上观赏叫静观。设观赏点主要是为了满足静观需要。理想的观赏点应能看到风景的远、中、近景,以及其侧景、全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具体游览旅游景点时,导游人员应顺最佳旅游路线行走,串联景点中最具价值或旅游者感兴趣的观赏点,可以考虑走重复路线和回头路线。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