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发病初期不易被察觉。
2、不容易确切诊断病因。
3、有时和枝干病害相互作用,容易混淆。
4、病菌的分离方法要适当,有些病害还需要一些特殊的方法。要求一定的表面消毒剂,合适的培养基及适宜的温度。
更多“简述根部病害的危害及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林木病害症状的类型及各类症状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变色:林木感病后,由于叶绿素的形成受到抑制或破坏而使叶片表现出不正常的颜色,成为变色  花叶:叶绿素减少不均匀变色 黄化: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
    2)坏死:病部组织局部或大片死亡,因发病部位不同而表现出多种形状,林木上常见的有:半点,腐烂,溃疡
    3)为念或枯萎:病原物侵入林木后,根部或颈部维管束组织坏死,是水分疏导受阻,地上部枝叶出现萎垂的现象
    4)畸形:林木局部组织受病原物激素类物质的刺激作用而表现的一场胜仗,林木上常见的有:癌肿,从枝变形,疮痂
    5)流质或流胶:针阔叶树北海后,树干或枝条流出树脂或胶液
    病症类型:雾状物,粉状物,林状物,丝状物,索状物,散装无,马蹄状物,均为真菌,脓状物(细菌)

  • 第2题:

    在病害活动时期常用触杀杀菌剂来防治病害,它们能有效防治侵染叶茎的一些真菌病,但不能防治对草坪草()危害的病害。

    • A、真菌
    • B、细菌
    • C、根部
    • D、地上部

    正确答案:C

  • 第3题:

    简述枝干病害发展特点及防治原则。


    正确答案: (1)病害种类少,病原种类多;
    (2)各侵染源寄生性差距悬殊;
    (3)初侵染源:已感病的活立木及枯死的树木或枝条;
    (4)多年生;
    (5)再侵染:不明显;
    (6)潜育期:长。1-2个月或2-3年;
    (7)传播方式:因病害种类而异;
    (8)侵入途径:各种伤口;自然孔口;
    (9)有些枝干病害具有潜伏侵染现象。

  • 第4题:

    根结线虫病是危害花卉根部的重要病害。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简述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及发病特点?


    正确答案: 非侵染病害的病原是非生物因素引起的,主要是周围环境的不良因素,如:不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栽培条件。
    非侵染病害的发病特点是:
    (1)大面积同时发生,田间分布比较均匀,但受地形、地势影响。
    (2)没有病症
    (3)田间无明显的发病中心,无从点到面的扩散过程,无侵染性。
    (4)病害发生与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措施关系密切,采取适当措施,可使病状恢复正常。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根部病害的危害及特点。

    正确答案: 1、发病初期不易被察觉。
    2、不容易确切诊断病因。
    3、有时和枝干病害相互作用,容易混淆。
    4、病菌的分离方法要适当,有些病害还需要一些特殊的方法。要求一定的表面消毒剂,合适的培养基及适宜的温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根部病害危害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不易发觉
    2不易诊断:生物的/非生物,原生的/次生或腐生的
    3复合侵染
    4病原分离困难
    5大多有休眠体
    6大多根部病原是兼性寄生菌,有较广的寄主谱7根部病原大多直接侵入寄主植物,但部分病菌只能从伤口侵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根部病害症状的四种类型。

    正确答案: (1)根部及根茎部受害,以皮层腐烂为主。如:猝倒病、茎腐病、白绢病、根朽病、紫纹羽病。
    (2)根部及根茎部受害,形成肿瘤为主的。如:根癌病、根结线虫病。
    (3)根部和干基部受害,木质部腐朽。如:蜜环菌根朽病、根白绢病。
    (4)病菌自根部侵入,在维管束中定植扩展,引起植株枯萎的。
    如:木麻黄和油橄榄的青枯病、油桐枯萎病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枝干病害发展特点及防治原则。

    正确答案: (1)病害种类少,病原种类多;
    (2)各侵染源寄生性差距悬殊;
    (3)初侵染源:已感病的活立木及枯死的树木或枝条;
    (4)多年生;
    (5)再侵染:不明显;
    (6)潜育期:长。1-2个月或2-3年;
    (7)传播方式:因病害种类而异;
    (8)侵入途径:各种伤口;自然孔口;
    (9)有些枝干病害具有潜伏侵染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及发病特点?

    正确答案: 非侵染病害的病原是非生物因素引起的,主要是周围环境的不良因素,如:不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栽培条件。
    非侵染病害的发病特点是:
    (1)大面积同时发生,田间分布比较均匀,但受地形、地势影响。
    (2)没有病症
    (3)田间无明显的发病中心,无从点到面的扩散过程,无侵染性。
    (4)病害发生与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措施关系密切,采取适当措施,可使病状恢复正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林木病害症状的类型及各类症状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变色:林木感病后,由于叶绿素的形成受到抑制或破坏而使叶片表现出不正常的颜色,成为变色  花叶:叶绿素减少不均匀变色 黄化: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
    2)坏死:病部组织局部或大片死亡,因发病部位不同而表现出多种形状,林木上常见的有:半点,腐烂,溃疡
    3)为念或枯萎:病原物侵入林木后,根部或颈部维管束组织坏死,是水分疏导受阻,地上部枝叶出现萎垂的现象
    4)畸形:林木局部组织受病原物激素类物质的刺激作用而表现的一场胜仗,林木上常见的有:癌肿,从枝变形,疮痂
    5)流质或流胶:针阔叶树北海后,树干或枝条流出树脂或胶液
    病症类型:雾状物,粉状物,林状物,丝状物,索状物,散装无,马蹄状物,均为真菌,脓状物(细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园林植物叶部病害的危害特点。

    正确答案: (1)初侵染源主要来自病落叶,潜育期短,有多次再侵染发生。
    (2)病害主要通过风、雨、昆虫和人类活动传播。
    (3)常引起叶片斑斑点点,支离破碎,甚至提前落叶、落花,严重削弱花木的生长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果树病毒病害和难养细菌病害的发生及危害特点,以任一种果树上的1~2种上述病害为例,拟定其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①果树病毒类及难养病菌类病害发生种类多,为害普遍和严重;
    ②由于果树为多年生植物,其繁殖(如嫁接),管理(如修剪)和传播(介体昆虫)等特点,致使果树带毒率高;③具有潜化侵染特点(带毒不显露明显症状);
    ④为害重,造成树体抗病性下降,品质下降,严重者造成果园毁灭;
    ⑤防治困难,一旦发生,难以治愈;
    ⑥根据上述特点,目前的防治措施为
    A.培育和栽种无毒菌
    B.利用抗病治本,减轻为害
    C.修剪、嫁接工具的消毒和传播体的消毒
    D.防治介体昆虫,减缓田间蔓延的速度
    E.利用防治病毒制剂防治感病树,减轻为害,利用抗菌素治疗,减轻为害
    F.加强检疫
    g.及时砍伐病树。

  • 第14题:

    简述植物病害症状的类型及各类症状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斑点:发生在叶、茎、果等部位,患病组织局部坏死,一般有明显的边缘,成为形状、大小、颜色各
    不相同的斑点;
    (2)腐烂:发生在植物的各个部位,患病组织崩解、变质,细胞死亡,表现为点发性或散发性,由于组织
    分解的程度不同,有软腐、干腐之分;
    (3)萎蔫:植物局部或整株由于失水丧失膨圧使枝、叶萎垂的现象;
    (4)变色:是植物发病后色泽发生改变;
    (5)畸形:多数促进性和抑制性德病变都可能导致各种畸形病状。

  • 第15题:

    与枝干,叶部病害相比,林木根部的病原物在传播上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传播:主动传播,水流的传播,根部互相接触传播是重要传播方式

  • 第16题:

    简述园林植物细菌病害的侵染循环特点及防治途径.


    正确答案: 侵染循环:
    (1)侵入途径(伤口,自然孔口);
    (2)传播途径和侵染来源
    防治途径:
    (1)园林技术防治;
    (2)抗生素治疗;
    (3)防止造成伤口和及时保护伤口

  • 第17题:

    简述园林植物叶部病害的危害特点。


    正确答案: (1)初侵染源主要来自病落叶,潜育期短,有多次再侵染发生。
    (2)病害主要通过风、雨、昆虫和人类活动传播。
    (3)常引起叶片斑斑点点,支离破碎,甚至提前落叶、落花,严重削弱花木的生长势。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根部病害危害特点。

    正确答案: 1.不易发觉
    2.不易诊断:生物的/非生物,原生的/次生或腐生的
    3.复合侵染
    4.病原分离困难
    5.大多有休眠体
    6.大多根部病原是兼性寄生菌,有较广的寄主谱
    7.根部病原大多直接侵入寄主植物,但部分病菌只能从伤口侵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判断题
    根结线虫病是危害花卉根部的重要病害。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植物菌原体病害的特点及防治?

    正确答案: 植物菌原体由原来的类菌原体(MLO)更名而来,在林木上发现的病害有泡柚丛枝病、刺槐丛枝病、桑萎缩病、枣疯病、苦楝丛枝病、杉树黄化丛枝病,其繁殖方式有二均分裂、出芽生殖或老细胞内新个体释放等形式。又称裂殖菌。其所致病害为系统性病害,症状有丛枝、黄化和花器变叶等。病害通过嫁接、媒介昆虫和菟丝子等传播。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苗圃,清除病株,控制传播介体,利用四环素族搞生素独处理病株进行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植物病害症状的类型及各类症状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斑点:发生在叶、茎、果等部位,患病组织局部坏死,一般有明显的边缘,成为形状、大小、颜色各
    不相同的斑点;
    (2)腐烂:发生在植物的各个部位,患病组织崩解、变质,细胞死亡,表现为点发性或散发性,由于组织
    分解的程度不同,有软腐、干腐之分;
    (3)萎蔫:植物局部或整株由于失水丧失膨圧使枝、叶萎垂的现象;
    (4)变色:是植物发病后色泽发生改变;
    (5)畸形:多数促进性和抑制性德病变都可能导致各种畸形病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根据果树病毒病害和难养细菌病害的发生及危害特点,以任一种果树上的1~2种上述病害为例,拟定其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①果树病毒类及难养病菌类病害发生种类多,为害普遍和严重;
    ②由于果树为多年生植物,其繁殖(如嫁接),管理(如修剪)和传播(介体昆虫)等特点,致使果树带毒率高;③具有潜化侵染特点(带毒不显露明显症状);
    ④为害重,造成树体抗病性下降,品质下降,严重者造成果园毁灭;
    ⑤防治困难,一旦发生,难以治愈;
    ⑥根据上述特点,目前的防治措施为
    A.培育和栽种无毒菌
    B.利用抗病治本,减轻为害
    C.修剪、嫁接工具的消毒和传播体的消毒
    D.防治介体昆虫,减缓田间蔓延的速度
    E.利用防治病毒制剂防治感病树,减轻为害,利用抗菌素治疗,减轻为害
    F.加强检疫
    g.及时砍伐病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林木的根部病害(与叶果相比)的特点之一是()

    正确答案: 种类少危害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