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试述少免耕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发展前景。

题目

试述少免耕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发展前景。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优点:
1. 保持水土。不翻动土层,且残茬秸秆覆盖,土壤水蚀和风蚀明显减轻,减少土壤水肥蒸发。
2. 保持土壤结构。残茬秸秆腐烂分解后,表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偏于紧密,有机质分解缓慢而持久,有助于团粒结构形成。
3. 争取季节,减少动力消耗。
缺点:土壤变紧;土壤表层养分富集,下层贫化;有机肥施用困难,肥料利用率低;杂草、病虫害增加;残茬覆盖导致地温下降。
更多“试述少免耕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发展前景。”相关问题
  • 第1题:

    土壤管理上免耕法有什么优缺点?


    正确答案: 不耕作或极少耕作,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免耕法在果园、菜地、花圃都可施用。
    其优点是:
    a无坚硬的犁底层,保持土壤自然结构;b作物间通风透光;c可结合地面喷灌来喷施除草剂,利于机械化管理,省时省工。
    但其缺点是:
    a长期免耕,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快,增加了对人工施肥的依赖;
    b受除草剂种类、浓度等限制,易形成除草剂胁迫现象。
    因此,近些年在发达国家,主张采用半杀性除草,即只控制杂草的有害时期或过旺的生长,保持杂草的一定产草量,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又称改良免耕法。改良免耕法在我国的果园和成年木本花圃的土壤管理中更为适用

  • 第2题:

    深耕法和免耕法有何不同?在实际运用中有哪些优缺点?


    正确答案: 深耕具有翻土、松土、混土、碎土的作用,合理深耕能显著促进增产。增产原因是:(1)疏松土壤、加厚耕层、改善土壤的水、气、热状况。(2)熟化土壤、改善土壤营养条件,提高土壤的有效肥力。(3)建立良好土壤构造,提高作物产量。(4)消除杂草、防除病虫害。
    免耕是指土壤在一定年限内不仅免除播前耕作(犁耕、深耕)以及免除播后中耕等作业,优点是不搅动土层,有利于水分渗吸和积雪,有利蓄水保墒,有利减轻水蚀、风蚀危害。有机质分解缓慢持久,有利团粒结构的形成和恢复。

  • 第3题:

    土壤管理方法中,免耕法有哪些优缺点?


    正确答案: 优点:
    ①不耕作或极少耕作,土壤无坚硬的犁底层,土壤结构不受破坏,较疏松;
    ②无杂草,作物间通风透光良好,田间管理作业方便;
    ③施用除草剂除草,可以机械化作业,或结合灌溉、植保作业进行,省工;
    缺点:
    ①免耕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得快,土壤肥力完全靠人工施肥或休耕制;
    ②长期施用化学除草剂,特别是单一种类的除草剂,容易出现除草剂“胁迫现象”,即一些杂草少了,而另一些杂草可能更猖獗更难于控制了。另外,许多化学除草剂对园艺产品的品质和人的健康有不良或还不认识的影响。

  • 第4题:

    简述少免耕作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优点:少免耕由于地面有残茬、秸秆或牧草覆盖,土壤少耕或不耕,土壤结构不受破坏,水蚀和风蚀明显减轻;同时秸秆覆盖有利于蓄水,土壤水分蒸发也得以减轻;秸秆留于土壤,增加了土壤有机质,促进团粒结构形成;减少农耗时间,节约成本。
    缺点:多年少免耕后耕作表层0-10cm富营养化,而下层10-20cm则趋向养分贫瘠化,有机质与养分减少,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出现早衰早发现象;影响有机肥、化肥与残茬的翻埋,肥料利用率低,氮肥损失加重;由于地面留有覆盖物,地温较低,导致作物播种、出苗推迟,而且地面作物残茬及杂草给病虫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易造成病虫害蔓延;化学药剂的大量施用,既降低了农产品品质,也对人类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增加了成本。

  • 第5题:

    试述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结构特点与敷设方式,并分析其优缺点?


    正确答案: 架空线路是指安装在室外的电杆上,用来输送电能的线路。架空线路由导线、绝缘于、横担、电杆和金具等组成。架空线路应沿道路平行敷设,避免通过各种起重机频繁活动地区和各种露天堆场;应尽可能减少与其他设施的交叉和跨越建筑物;架空线路不应采用单股的铝线或铝合金线;另外,架空线路应满足不同的档距要求,与地面、建筑物以及导线之间的距离应该满足相应的要求规定。
    电缆线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导体、绝缘层、护套层和错装层。其敷设方式主要有直接理地敷设、电缆沟内敷设、电缆隧道中敷设、电缆托盘或线槽内敷设、穿管敷设或明敷设等。

  • 第6题:

    试述直流系统运行方式,并分析此运行方式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直流系统的运行方式为单母线分段的运行。
    优点:接线简单,经济,灵活,当一组充电装置故障时可由另一组带,提高了供电质量。
    缺点:当一条母线故障时,其所连的负荷短时停电。

  • 第7题:

    问答题
    论述少免耕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正确答案: (1)少免耕面积仍可逐步扩大。
    (2)防治一种耕法的绝对化,提倡应地制宜的多种耕作法相结合。
    (3)少免耕的推广中既要讲究成本、效益,又要讲究现代技术与装备。
    (4)对某些少免耕法的新农具应加强试验研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少免耕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少、免耕的优点
    1.由于不耕翻和残茬、秸秆或牧草覆盖,水蚀和风蚀明显减轻;
    2.兔耕不动土和覆盖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水分的作用;
    3.通过秸秆覆盖,表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增加;
    4.农耗时间减少。在前作收获后,免耕或少耕播种后作物,既争农时,又减轻农忙的紧张度,赢得了农时的主动权;
    5.节约成本。免耕节省机械投资和减少燃油消耗。
    (二)少、免耕的缺点
    1.多年少、兔耕后多数土壤仍有变紧实的趋势;
    2.耕作表层有机质与氮磷养分富化而下层贫化;
    3.影响有机肥、化肥与残茬的翻埋,土肥难于融合,肥料利用率低,氮素损失加重;
    4.杂草虫害增多;5.残茬覆盖导致地温下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土壤管理上免耕法有什么优缺点?

    正确答案: 不耕作或极少耕作,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免耕法在果园、菜地、花圃都可施用。
    其优点是:
    a无坚硬的犁底层,保持土壤自然结构;b作物间通风透光;c可结合地面喷灌来喷施除草剂,利于机械化管理,省时省工。
    但其缺点是:
    a长期免耕,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快,增加了对人工施肥的依赖;
    b受除草剂种类、浓度等限制,易形成除草剂胁迫现象。
    因此,近些年在发达国家,主张采用半杀性除草,即只控制杂草的有害时期或过旺的生长,保持杂草的一定产草量,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又称改良免耕法。改良免耕法在我国的果园和成年木本花圃的土壤管理中更为适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少免耕的优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不翻动土壤,有利于保墒。
    (2)不破坏土壤的耕层构造。
    (3)可以节省劳动力,节约成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少免耕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发展前景。

    正确答案: 优点:
    (1)保持水土。不翻动土层,且残茬秸秆覆盖,土壤水蚀和风蚀明显减轻,减少土壤水肥蒸发;
    (2)保持土壤结构。残茬秸秆腐烂分解后,表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偏于紧密,有机质分解缓慢而持久,有助于团粒结构形成;
    (3)争取季节,减少动力消耗。
    缺点:
    (1)土壤变紧;土壤表层养分富集,下层贫化;
    (2)有机肥施用困难,肥料利用率低;
    (3)杂草、病虫害增加;残茬覆盖导致地温下降。
    发展前景:
    目前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受到了冲击,少耕法和免耕仍处在不断发展中,它们不仅减少耕作、保护土壤、节省劳力、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争取农时,及时播栽,扩大复种。但是,随着少、免耕法的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也日渐明朗,诸如耕作表层(0-l0cm)富化而下层(10-20cm)贫化和杂草虫害增多等,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寻找解决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列出种植园土壤管理方法中清耕法、生草法、覆盖法、免耕法、休耕法的各自优缺点以及应用条件。

    正确答案: (1)清耕法优点:种植园作物间通风透光良好,地面干净,人工作业方便,春季土壤温度上升快;
    缺点:水土流失严重,封有机质含量下降很快,土壤肥力对人工施肥依赖性大,土壤透水透气性差,生态条件不好,地表温差大,天敌少,费劳力,劳动强度大。
    (2)生草法优点: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生态环境好;温差小,天敌多,利于机械化作业,省工省力,成本低。
    (3)覆盖法优点:保持水土,有效控制杂草,改善封耕性;
    缺点:费工,影响生长期,成本高。
    免耕法优点:土壤结构好,无杂草,通风透光良好,作业方便,省工;
    缺点:封有机质含量降低快,杂草种类变化,品种不良影响。
    (4)休耕法优点:提高土壤有机质;
    缺点:减少种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少免耕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1、少免耕的优点:
    (1)利于保持水土,
    (2)维持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3)争取季节,减少劳动消耗
    2、少免耕的缺点:
    (1)多年少免耕后土壤变紧,不利于根系发育,
    (2)耕作层的养分富化,而下层贫化。
    (3)土肥难以融合,肥料利用率低,
    (4)杂草、病害多
    (5)残茬秸秆盖后,地温有所下降。

  • 第14题:

    试论述免耕法的由来以及优缺点。


    正确答案: 1933年5月12日,长期运用平耕耕法的美国南部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黑风暴”,带走三亿吨肥沃的农田表土,严重的威胁农业生产。美国农业部研究部门和农民一起研究员风蚀的原因。经过几个阶段的研究至20世纪60年代终于使免耕在美国得以推广应用。
    (一)优点:地面有秸秆、残茬或牧草覆盖,水土流失和风蚀现象明显减轻,同时可缓和雨强,减少雨滴直接打击表土和土粒移动,也减少团粒结构的破坏。覆盖的作物秸秆和作物根系腐系后增加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免耕法免去耕作作业,可节省能源和资金、投入少,成本低。在生育期一季有余而两季不足时,采用免耕法作物收获当天就可直接播种后茬作物。扩大复种面积,争取更多积温。
    (二)缺点:免耕条件下多年生杂草发生严重,需要有高效而杀草谱广的除草剂,病虫危害,防虫防病用药量大。加上农药成本不低于常规耕作法的成本,同时加重环境污染。秸秆覆盖是太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地面上,在作物生长季节内,10厘米土层的温度,常规耕作地段比免耕地段高出1-3度(而夜间相反),导致高纬度地区春播作物的播种于出苗推迟,又是延长十天左右,对安全成熟是一个大问题。地面覆盖和地表增湿降温的条件,促使土壤呈酸性,而且在秸秆分解过程中产生一种带苯环的有毒物质。

  • 第15题:

    列出种植园土壤管理方法中清耕法、生草法、覆盖法、免耕法、休耕法的各自优缺点以及应用条件。


    正确答案: (1)清耕法优点:种植园作物间通风透光良好,地面干净,人工作业方便,春季土壤温度上升快;
    缺点:水土流失严重,封有机质含量下降很快,土壤肥力对人工施肥依赖性大,土壤透水透气性差,生态条件不好,地表温差大,天敌少,费劳力,劳动强度大。
    (2)生草法优点: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生态环境好;温差小,天敌多,利于机械化作业,省工省力,成本低。
    (3)覆盖法优点:保持水土,有效控制杂草,改善封耕性;
    缺点:费工,影响生长期,成本高。
    免耕法优点:土壤结构好,无杂草,通风透光良好,作业方便,省工;
    缺点:封有机质含量降低快,杂草种类变化,品种不良影响。
    (4)休耕法优点:提高土壤有机质;
    缺点:减少种植。

  • 第16题:

    少免耕有利于保持水土,维持土壤结构,延缓作物衰老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试述如何应用2D-PAGE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并分析其优缺点。


    正确答案: 2D-PAGE原理是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量的差异而使之分别在等电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IEF)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中分离出来。
    应用2D-PAGE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主要步骤有:
    1、在应用2D-PAGE研究差异蛋白质组学问题时首先要获得要进行差异比较的组织,如肿瘤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然后裂解组织和细胞,抑制蛋白酶活性,出去非蛋白质的DNA,RNA,脂类等物质,溶解蛋白质,溶解并抽提总蛋白质。
    2、将准备好的蛋白质进行2D-PAGE实验,先选择合适的PH范围进行等电聚焦,平衡胶条,再进行第二维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对2D凝胶进行染色处理(可选择各种染色方法),利用软件分析比较成对组织的2D结果,找到上调或下调的蛋白质点。
    4、将有差异的蛋白质点切割下来进行质谱分析,质谱谱图通过查询数据库找得蛋白质点对应的蛋白质。5、对于得到的有差异的蛋白质要进一步进行验证,常用的手段包括:WesternBlot,RT-PCR,免疫组织化学等。
    利用2D-PAGE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的优点主要在于:
    1、效率高:目前,一块胶板(16cm×20cm)可检测到3000~4000个甚至10000个蛋白斑点。
    2、可重复性好:80年代开始采用固定化pH梯度胶的IEF,克服了载体两性电解质阴极漂移等许多缺点而得以建立非常稳定的可以随意精确设定的pH梯度,可建立很窄的pH范围(0.05U/cm),对特别感兴趣的区域做第二轮分析,大大提高了分辨率。固定化pH梯度胶已有商品生产,基本解决了重复性的问题;
    3、灵敏度高:SDS-PAGE有垂直板和水平超薄胶电泳两种方法,可分离10~100kD分子量的蛋白质;银染色法可检测到4ng蛋白,同位素标记法最灵敏,可测定20ppm的标记蛋白。
    利用2D-PAGE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的缺点主要在于:
    1、对盐,DNA等杂质高度敏感。
    2、对于溶解度低的输水性蛋白质,酸性,碱性蛋白质效果不好。
    3、对PH和MW的范围有所限制。
    4、耗时,无法自动化。

  • 第18题:

    问答题
    土壤管理方法中,免耕法有哪些优缺点?

    正确答案: 优点:
    ①不耕作或极少耕作,土壤无坚硬的犁底层,土壤结构不受破坏,较疏松;
    ②无杂草,作物间通风透光良好,田间管理作业方便;
    ③施用除草剂除草,可以机械化作业,或结合灌溉、植保作业进行,省工;
    缺点:
    ①免耕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得快,土壤肥力完全靠人工施肥或休耕制;
    ②长期施用化学除草剂,特别是单一种类的除草剂,容易出现除草剂“胁迫现象”,即一些杂草少了,而另一些杂草可能更猖獗更难于控制了。另外,许多化学除草剂对园艺产品的品质和人的健康有不良或还不认识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论述免耕法的由来以及优缺点。

    正确答案: 1933年5月12日,长期运用平耕耕法的美国南部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黑风暴”,带走三亿吨肥沃的农田表土,严重的威胁农业生产。美国农业部研究部门和农民一起研究员风蚀的原因。经过几个阶段的研究至20世纪60年代终于使免耕在美国得以推广应用。
    (一)优点:地面有秸秆、残茬或牧草覆盖,水土流失和风蚀现象明显减轻,同时可缓和雨强,减少雨滴直接打击表土和土粒移动,也减少团粒结构的破坏。覆盖的作物秸秆和作物根系腐系后增加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免耕法免去耕作作业,可节省能源和资金、投入少,成本低。在生育期一季有余而两季不足时,采用免耕法作物收获当天就可直接播种后茬作物。扩大复种面积,争取更多积温。
    (二)缺点:免耕条件下多年生杂草发生严重,需要有高效而杀草谱广的除草剂,病虫危害,防虫防病用药量大。加上农药成本不低于常规耕作法的成本,同时加重环境污染。秸秆覆盖是太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地面上,在作物生长季节内,10厘米土层的温度,常规耕作地段比免耕地段高出1-3度(而夜间相反),导致高纬度地区春播作物的播种于出苗推迟,又是延长十天左右,对安全成熟是一个大问题。地面覆盖和地表增湿降温的条件,促使土壤呈酸性,而且在秸秆分解过程中产生一种带苯环的有毒物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结构特点与敷设方式,并分析其优缺点?

    正确答案: 架空线路是指安装在室外的电杆上,用来输送电能的线路。架空线路由导线、绝缘于、横担、电杆和金具等组成。架空线路应沿道路平行敷设,避免通过各种起重机频繁活动地区和各种露天堆场;应尽可能减少与其他设施的交叉和跨越建筑物;架空线路不应采用单股的铝线或铝合金线;另外,架空线路应满足不同的档距要求,与地面、建筑物以及导线之间的距离应该满足相应的要求规定。
    电缆线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导体、绝缘层、护套层和错装层。其敷设方式主要有直接理地敷设、电缆沟内敷设、电缆隧道中敷设、电缆托盘或线槽内敷设、穿管敷设或明敷设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少耕、免耕及其优缺点

    正确答案: ⑴少耕:传统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壤耕作的次数或在全田间隔种植,减少耕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
    ⑵免耕:作物播前不用犁、耙整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播后作物生育期间不使用农机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
    ⑶免耕三环节:覆盖直接播种化学除草
    ⑷少、免耕的优点:
    ①由于不翻耕和残茬、秸秆或牧草覆盖,水蚀和风蚀减轻
    ②免耕不动土和覆盖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水分的作用
    ③通过秸秆覆盖,表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增加
    ④农耗时间减少,前作收获后,免耕或少耕播种后作物既争农时,又减轻农忙时的紧张度,赢得了农时的主动权
    ⑤节约成本,免耕节省机械投资,减少燃油消耗
    ⑸少、免耕的缺点:
    ①多年少、免耕之后,土壤可能变紧实
    ②耕作表层有机质与氮磷养分富化而下层贫化
    ③影响有机肥、化肥与残茬的翻埋,土肥难于融合,肥料利用率低,氮素损失加重
    ④杂草虫害增多
    ⑤残茬覆盖导致低温下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少免耕是今后土壤耕作发展的方向。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少免耕作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优点:少免耕由于地面有残茬、秸秆或牧草覆盖,土壤少耕或不耕,土壤结构不受破坏,水蚀和风蚀明显减轻;同时秸秆覆盖有利于蓄水,土壤水分蒸发也得以减轻;秸秆留于土壤,增加了土壤有机质,促进团粒结构形成;减少农耗时间,节约成本。
    缺点:多年少免耕后耕作表层0-10cm富营养化,而下层10-20cm则趋向养分贫瘠化,有机质与养分减少,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出现早衰早发现象;影响有机肥、化肥与残茬的翻埋,肥料利用率低,氮肥损失加重;由于地面留有覆盖物,地温较低,导致作物播种、出苗推迟,而且地面作物残茬及杂草给病虫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易造成病虫害蔓延;化学药剂的大量施用,既降低了农产品品质,也对人类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增加了成本。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