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氮素供给不足时,作物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大多数作物吸收的氮素存在于作物体内的形式是()。


    正确答案:蛋白质

  • 第2题:

    种肥的作用是供给作物幼苗期作物生长的养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鱼类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一是温度。从理论上讲,鱼类属变温动物,所摄取的能量不必用于维持体温,因此其饵料系数低,饲料报酬高。但变温动物最大的弱点恰恰是它们的新陈代谢水平随水温而变化。在非适宜温度(例如低温条件),其新陈代谢水平显著下降。
    二是在高密度精养殖条件下,鱼类的生长还受环境条件的严重制约,特别是受水中的溶解氧、氨氮、盐度、pH等因子影响。在最适生长温度中,其摄食量大,水质容易转肥,往往在夜间造成缺氧、氨氮增高,轻则抑制鱼类摄食生长,重则危及鱼类生存。因此,鱼类就是在最适生长温度期间也不是每天24小时都生长,由于受水质的制约,一昼夜有若干小时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这种现象在夏季精养鱼池等小水体中尤为突出。

  • 第4题:

    对作物地下贮藏器官生长起促进作用的矿质元素是()。

    • A、氮素
    • B、磷素
    • C、铁素
    • D、钾素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作物主要吸收土壤中的()和()形态的氮素。


    正确答案:铵根;硝酸根

  • 第6题:

    在大麦—稻复种的情况下作物吸收的氮素,其中来自()的占全部氮素的23%~40%,而57%~77%是来自()的无机氮素,即来自()的氮素。


    正确答案:肥料;土壤;地力

  • 第7题:

    作物缺乏氮素首先从上部叶片开始均匀黄化。()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

    • A、天气太热
    • B、很少下雨
    • C、肥料不足
    • D、水分从植物向土壤倒流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填空题
    在大麦—稻复种的情况下作物吸收的氮素,其中来自()的占全部氮素的23%~40%,而57%~77%是来自()的无机氮素,即来自()的氮素。

    正确答案: 肥料,土壤,地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和()。

    正确答案: 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作物缺硫的症状一般首先出现在(),但受()供给的影响,如果这种营养元素供给充足,作物缺硫的症状首先出现在(),而当这种元素供给不足时,作物缺硫的症状首先出现在()。

    正确答案: 植株的顶端和幼芽上、氮素、植株的顶端和幼芽上、植株下部的叶片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氮素供给不足时,作物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作物体内的氮素有两种形态:有机氮和无机氮。无机氮指存在于各器官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有机氮主要包括蛋白质、氨基酸、核酸、叶绿素和纤维类物质。蛋白质态氮占作物体内全氮的80%—85%,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细胞分裂,必须有蛋白质参与。氮素供给不足,作物生长缓慢,其原因就是缺氮导致细胞分裂缓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促进果树花芽分化的是()

    • A、枝梢生长旺
    • B、氮素不足
    • C、磷、钾充足
    • D、结果多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为()和()。


    正确答案:NH4+-N;NO3--N

  • 第15题:

    氮肥供应过量,会造成作物()。

    • A、矮小
    • B、徒长
    • C、叶片发黄
    • D、生长缓慢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生长最低温度是能使作物()生长的温度。

    • A、快速
    • B、开始
    • C、停止
    • D、缓慢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作物的氮素缺乏和过多的症状?


    正确答案: 作物氮素缺乏的症状包括植株生长缓慢、矮小,叶色变黄,分蘖或分枝少,穗短小,穗粒数少,籽粒不饱满,易出现早衰。
    作物氮素过多的症状包括茎叶柔软多汁,叶色浓绿,株高大,易倒伏,抗病差,贪青晚熟,生殖器官不发达,纤维品质下降,淀粉和糖分含量下降。

  • 第18题:

    施用基肥可供给作物()的矿质营养需要。

    • A、全生育期
    • B、生长初期
    • C、生长中期以前
    • D、生长中期以后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作物是如何对氮素吸收和利用的?


    正确答案: 作物能吸收利用的氮素形态有氨基酸、尿素、氨、铵、硝酸根及亚硝酸根,但主要是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酸性环境不利于作物铵离子的吸收,但碱性环境不利于作物对硝态氮的吸收。
    作物根系吸收NH4+的机理与K+相似,都是通过载体传递透过细胞质膜的,所以常常表现出二者之间竞争吸收。进入细胞内的的NH4+很快与有机酸反应形成氨基酸,然后再向地上部运输,很少以NH4+的方式直接运输到地上部。如果氮素供应充足,作物体内氨浓度会很高,过多的氨对作物有毒害作用。但由于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可以消除氨过多的危害。
    作物吸收NO3-是一个主动吸收过程,Ca2+的存在有利于作物对NO3-的吸收。吸收的NO3-一部分可进入根细胞的液泡中贮存起来,而大部分既可以在根部被同化为氨基酸,也可以NO3-的形式直接通过木质部运往地上部。作物吸收的硝态氮不能直接被同化为氨基酸等有机氮化合物,必须先还原为氨,还原过程包括两个步骤。硝酸还原酶是一种诱导酶,其活性受铵离子抑制,但钼是其活化剂,所以缺钼时,作物体内出现硝酸盐累积。亚硝酸还原酶不需要钼,但需要铁和铜。硝酸根被还原为铵是一个需要能量的过程,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非常大。

  • 第20题:

    填空题
    作物主要吸收土壤中的()和()形态的氮素。

    正确答案: 铵根,硝酸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大多数作物吸收的氮素存在于作物体内的形式是()。

    正确答案: 蛋白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鱼类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一是温度。从理论上讲,鱼类属变温动物,所摄取的能量不必用于维持体温,因此其饵料系数低,饲料报酬高。但变温动物最大的弱点恰恰是它们的新陈代谢水平随水温而变化。在非适宜温度(例如低温条件),其新陈代谢水平显著下降。
    二是在高密度精养殖条件下,鱼类的生长还受环境条件的严重制约,特别是受水中的溶解氧、氨氮、盐度、pH等因子影响。在最适生长温度中,其摄食量大,水质容易转肥,往往在夜间造成缺氧、氨氮增高,轻则抑制鱼类摄食生长,重则危及鱼类生存。因此,鱼类就是在最适生长温度期间也不是每天24小时都生长,由于受水质的制约,一昼夜有若干小时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这种现象在夏季精养鱼池等小水体中尤为突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施用基肥可供给作物()的矿质营养需要。
    A

    全生育期

    B

    生长初期

    C

    生长中期以前

    D

    生长中期以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作物“S”形生长曲线按作物种子萌发至收获来划分,可分为()。
    A

    缓慢增长期

    B

    缓慢下降期

    C

    快速增长期

    D

    减速增长期

    E

    稳定生长期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