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沼气发酵的条件是:()A、好氧B、严格厌氧C、兼性厌氧D、微好氧

题目

沼气发酵的条件是:()

  • A、好氧
  • B、严格厌氧
  • C、兼性厌氧
  • D、微好氧

相似考题
更多“沼气发酵的条件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沼气发酵微生物化学过程及其产物的特点,可把沼气发酵过程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沼气发酵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液化阶段。即由不产甲烷的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对有机物质进行体外酶解,把复杂的固体有机物质转变为可溶于水的物质。
    第二阶段是产酸阶段。上述水解产物在产酸细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将它们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其中主要是挥发酸。所以将此阶段称为产酸阶段。
    第三阶段是产甲烷阶段。这个阶段中,产氨细菌大量繁殖和活动,使发酵液中氨态氮浓度增加,挥发酸浓度下降,氧化还原势降低,为甲烷菌创造了适宜的生活环境。产甲烷菌大量繁殖,其分泌的酶将上述阶段分解出来的简单有机物质转变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利用氢还原二氧化碳成甲烷,或利用其他细菌产生的甲酸形成甲烷。

  • 第2题:

    什么是沼气发酵原料的碳氮比?


    正确答案: 所谓沼气发酵原料的碳氮比(C∶N)是指发酵原料中所含的碳素C.总量和氮素(N)总量的比例,常用符号C/N表示。

  • 第3题:

    “沼气”名称的由来:()。

    • A、因为最早是在沼泽发现这种气体的
    • B、因为这种气体很难找
    • C、因为这种气体在发酵池里发酵
    • D、因为沼气的味道

    正确答案:A

  • 第4题:

    沼气发酵


    正确答案: 生长在厌氧条件下有水解发酵性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产甲烷细菌等不同的微生物类群协同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短链有机酸、有机醇,再形成氢、CO2、乙酸,最后形成甲烷、CO2和其他极少量的NH3、H2S等物的生物学过程。

  • 第5题:

    沼气发酵有哪些工艺条件?


    正确答案: 1.厌氧环境
    产气阶段沼气池内氧化还原电位在-330mV以下。
    2.温度
    常温发酵温度不能低于8℃,最好保持在10℃以上。
    3.营养平衡
    碳氮比为C∶N=l5~30∶1,投少量微量营养元素,保持pH值接近中性,池内氨含量在0.01%~0.1%,如果氨浓度大于0.3%,会引起发酵菌中毒。
    4.搅拌
    常温沼气池必须随时搅拌 (中、高温池通热气时自动搅拌),以使沼气池温度、有机物浓度均匀,并及时排除废气,以利产气。
    5.干物质浓度
    按发酵温度有不同要求。常温发酵的干物质浓度:冬季10~12%;夏季6%左右;中温发酵5~15%。
    6.接种物
    有机物质厌氧分解产生甲烷的过程,一般由五种微生物菌群参加:有机物分解菌、发酵菌、产氢菌、产乙酸菌、产甲烷菌等。
    7.适当的酸碱度
    PH值在6.5~7.5之间(可用pH试纸测定),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沼气发酵的顺利进行。如偏酸,可加入适量的石灰或草木灰调节;如偏碱,则加入鲜草、树叶和水调节。
    8.水料比
    发酵液的含水量以90~94%较适宜,干有机物质占6~10%,夏天可以稀一些,冬天可以浓一些。

  • 第6题:

    简述沼气发酵过程


    正确答案: 沼气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在缺乏氧的状态下生活和繁殖时,为了取得呼吸作用所需要的能量,而将高能量的有机物质分解转变为简单的低能量成分,而放出能量以供代谢之用,实质上是微生物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过程。

  • 第7题:

    沼气发酵的基本条件。


    正确答案: 一、适宜的发酵原料
    二、质优足量的菌种
    三、严格的厌氧环境
    四、适宜的发酵温度
    五、适度的发酵浓度
    六、适宜的酸碱度

  • 第8题:

    沼气发酵的基本条件有哪些?(至少说出5种)


    正确答案: (1)沼气细菌(接种物)
    (2)发酵原料
    (3)发酵浓度
    (4)适宜的酸碱度
    (5)严格厌氧环境
    (6)适宜的温度

  • 第9题:

    单选题
    “沼气”名称的由来:()。
    A

    因为最早是在沼泽发现这种气体的

    B

    因为这种气体很难找

    C

    因为这种气体在发酵池里发酵

    D

    因为沼气的味道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沼气发酵的基本条件包括()、充足和适宜的发酵原料、适当的水分、适宜的发酵温度和()。

    正确答案: 严格的厌氧环境,适宜的酸碱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沼气发酵是指有机物在()条件下,被沼气微生物分解代谢并产生沼气的过程。
    A

    温度适宜

    B

    富氧

    C

    厌氧

    D

    浓度适宜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沼气发酵

    正确答案: 沼气发酵是将有机物料置于密闭嫌氧的条件下,经过嫌氧微生物的作用,有机物料中40%的碳转化为沼气。
    沼气发酵剩下的残渣可用作饲料,也可用作肥料,液体也可用作肥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作为发酵条件稳定的曲流布料沼气池的发醇工艺是()。

    • A、好氧发酵
    • B、厌氧发酵
    • C、连续发酵
    • D、沼菌发酵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为什么秸秆不宜作为沼气发酵原料?什么条件下可以作为发酵原料?


    正确答案: 因为作物秸秆的纤维多,腊质多,木质素的含量也较高,常温条件下在沼气池内不容易消化分解,产气速度慢,在沼气池中滞留时间长,易形成大量浮渣结壳,影响产气和用气。使用秸秆复合菌剂处理后可作为发酵原料。

  • 第15题:

    沼气发酵是指有机物在()条件下,被沼气微生物分解代谢并产生沼气的过程。

    • A、温度适宜
    • B、富氧
    • C、厌氧
    • D、浓度适宜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沼气发酵阻抑物对沼气发酵有什么危害?


    正确答案: 沼气细菌接触到沼气发酵阻抑物后,轻者停止繁殖,重者死亡,造成沼气池停止产沼气。

  • 第17题:

    简述沼气发酵的影响因素,发酵产物的农业利用。


    正确答案:影响因素:厌氧条件;温度;酸碱度条件;搅拌;物料物质;有机质负荷;厌氧活性污泥的浓度;有毒物质含量。
    产物的农业利用:培肥土壤,用作优质土壤;用作饲料作为优质饲料添加剂;用作食用菌培养基;沼液防治病虫害;沼气保鲜,用于储存农产品,保鲜时间长,成本低,效果好。

  • 第18题:

    简述沼气发酵的工艺条件。


    正确答案: 严格的厌氧环境,温度,pH值,接种物,发酵原料,搅拌,沼气池的有机负荷,压力,添加剂和抑制剂。

  • 第19题:

    沼气发酵的原理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发酵条件?


    正确答案: 1.发酵原理:
    沼气发酵是有机物在隔绝空气并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由多种厌气性有机营养型细菌参与的发酵过程,包括分解过程和产气过程。
    (1)分解过程:由厌气性分解细菌分解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形成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物,如乳酸、丁酸、甲酸和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
    (2)产气过程: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物经过沼气细菌作用产生甲烷即沼气,
    2.发酵条件:
    ①高度密闭必须建立严密封闭的沼气池。
    ②配料适宜发酵材料的C/N比是重要指标之一。最适宜的C/N比为25:1。
    ③接种沼气细菌菌种来源有二:一是外接、二是内接。
    ④调节温度和水分。
    ⑤调节酸碱度。

  • 第20题:

    沼气发酵的特点:()、()、()、()。


    正确答案:综合利用;一举多得;消除病害;处理污泥

  • 第21题:

    填空题
    沼气发酵分为()、()、()三个阶段。沼气发酵工艺采()用()发酵工艺。

    正确答案: 液化,产酸,产甲烷,自然温度半批量投料,自然温度连续投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说明沼气发酵中微生物的作用过程以及发酵所需的条件。

    正确答案: 沼气发酵中的微生物作用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通过微生物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多聚物,并对水解产物发酵。其中微生物包括丁酸梭菌等。
    (2)第二阶段:产乙酸细菌作用,使上阶段的发酵产物如丙酸、丁酸等转化成乙酸、二氧化碳和氢气等。
    (3)第三阶段:产甲烷细菌利用。利用氢气还原二氧化碳成甲烷。
    沼气发酵所需的条件包括:
    (1)密封、无氧。
    (2)原料的碳氮比为20-30:1。
    (3)pH值自然,6.8-7.5。
    (4)建于地下保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沼气发酵的条件是:()
    A

    好氧

    B

    严格厌氧

    C

    兼性厌氧

    D

    微好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