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的防治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怎样防治养殖淡水鱼类的细菌性败血症(即淡水鱼类暴发病)?


    正确答案: 可采取药物外用与内服相结合进行防治。主要预防方法有:
    ①清除过厚的淤泥。冬季干塘彻底清淤,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②发病鱼池用过的工具要进行消毒,病鱼要及时捞出深埋而不能到处乱扔;
    ③鱼种尽量就地培养,减少搬运,并注意下塘前进行鱼体消毒。可用15~20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0~30分钟;
    ④放养密度应根据各地条件、饲养管理水平及防病能力进行适当调整;
    ⑤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正确掌握投饲技术,不投喂变质饲料,提高鱼体抗病力;
    ⑥流行季节,用生石灰浓度为5~30毫克/升化浆全池泼洒,每半月一次,以调节水质。食场定期用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进行消毒;
    ⑦漂白粉1毫克/升、漂白精(有效氯60%~65%)0.2~0.3毫克/升、二氧化氯0.1~0.3毫克/升或二氯海因0.2~0.3毫克/升全池泼洒
    发病之后可采取以下方法治疗:
    ①每千克鱼用氟哌酸30毫克,或氧氟沙星10毫克制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5天;
    ②每千克鱼用氟苯尼考5~15毫克制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5天;
    ③每千克鱼每天用病毒灵20毫克、复方新诺明第一天100毫克,第二天开始药量减半,拌在饲料中投喂,5天为一个疗程;
    ④每千克每天用庆大霉素10~30毫克制成药饵投喂,连喂3~5天为一个疗程。

  • 第2题:

    简述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异育银鲫发病在上海一带从2月底到11月初都有流行,以7~9月为甚,鱼的年龄从一足龄发展到当年鱼种水生所对鲢鳙鱼发病情况调查出现的时候和频率。
    鲁克氏耶尔森氏菌出现在3~4月份,此时水温10~15℃,此菌先前原是冷水性鲑鳟鱼类红嘴病(enteric redmouth ERM)的病原菌,知道1978年Ewing等才Ewing命名为Y.ruckeri。此菌自发现以来,它的地理分布和宿主范围有明显扩大,目前几乎播及所有的鲑鳟鱼类,它引起的,它引起的死亡率一般为30~35%
    气单胞菌和弧菌差不多同时出现在高温季节,出现率相似,在同一水体同一时期的不同病鱼中获得,还没有发现在同一病鱼体中。说明这两种菌致病条件是一样的,都是跟生态环境有很大关系

  • 第3题:

    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三大类。
    观察性研究主要有横断面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主要有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
    理论性研究主要有理论流行病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

  • 第4题:

    简述牙牙合畸形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预防性矫治:指牙牙合畸形发生以前采取的预防措施。
    阻断性矫治:阻断、消除导致牙颌系统早期的不正常的咬合关系产生的原因,以阻断正在发生的畸形,避免象严重方面发展,使牙合、面、颌导向正常发育,这种方法称为阻断矫治。
    一般性矫治:早期发现的牙颌畸形者给予的临床矫治。分为固定矫治、活动矫治。
    正颌外科治疗:对生长发育完成后严重的骨性牙合、颌、面畸形所采用的外科手术矫正的方法。

  • 第5题:

    简述隧道漏水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1)做表面防水层;
    (2)接水槽或接水棚;
    (3)埋管导流;
    (4)埋管集水导流
    (5)新做防水层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正确答案: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三大类。
    观察性研究主要有横断面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主要有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
    理论性研究主要有理论流行病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异育银鲫,早期病鱼的眼睛,上下颌,鳃盖,鱼体两侧以及鳍基轻度充血,严重时候,体表严重充血——出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有淡黄色或红色腹水,肠充血,肝,肾肿大,花斑状,病鱼严重贫血。
    鲢鳙鱼症状和上述大致相似,但也有不同,由于每条病鱼的症状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很难有一个绝对界限异育银鲫的病理变化:
    肝从细胞肿胀,颗粒变性,水样变性——严重时候肝细胞大量坏死,解体,区域分散不规则
    胰腺细胞界限不清,细胞顶部无酶元颗粒,细胞质嗜碱性小时,有些胞核破碎,溶解解体
    脾严重时候解体成一片粉红色,只留下少量变性,坏死的造血细胞和网状细胞肾严重时候,肾小体大量坏死、解体,而肾小管多数处于变形、坏死阶段心肌纤维肿胀,横纹消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异育银鲫发病在上海一带从2月底到11月初都有流行,以7~9月为甚,鱼的年龄从一足龄发展到当年鱼种水生所对鲢鳙鱼发病情况调查出现的时候和频率。
    鲁克氏耶尔森氏菌出现在3~4月份,此时水温10~15℃,此菌先前原是冷水性鲑鳟鱼类红嘴病(enteric redmouth ERM)的病原菌,知道1978年Ewing等才Ewing命名为Y.ruckeri。此菌自发现以来,它的地理分布和宿主范围有明显扩大,目前几乎播及所有的鲑鳟鱼类,它引起的,它引起的死亡率一般为30~35%
    气单胞菌和弧菌差不多同时出现在高温季节,出现率相似,在同一水体同一时期的不同病鱼中获得,还没有发现在同一病鱼体中。说明这两种菌致病条件是一样的,都是跟生态环境有很大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淡水鱼类细菌性烂鳃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常离群独游。体色变黑,尤其头部颜色更为暗黑,因而群众称此病为“乌头瘟”。肉眼观察,病鱼鳃盖骨的内皮往往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此病病原为鱼害粘细菌,鱼害粘细菌侵袭草鱼鳃的方式,一般是从鳃丝末端开始,然后往鳃丝基础和两侧扩展,因此,鳃丝末端的病变比较严重。鳃丝腐烂,特别是鳃丝末端黏液很多,带有污泥和杂物碎屑,有时在鳃瓣上可见血斑点。有的从鳃丝末端开始,沿着鳃瓣边缘均匀地烂成一圈,逐渐向鳃瓣基部扩展;有的先在鳃瓣边缘出现斑点状白色腐烂鳃丝,然后逐渐扩大蔓延。从鳃的腐烂部分取下一小块鳃丝,放在显微镜下检查一般可见到鳃丝骨条尖端外露,附着许多黏液和污泥,并附有很多细长的粘细菌。
    预防与治疗方法:彻底清塘,鱼池施肥时应施用经过充分发酵后的粪肥。
    ①鱼种下塘前用10毫克/升浓度的漂白粉水溶液或15-20毫克/升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5-30分钟,或用2%-4%食盐水溶液药浴5-10分钟。
    ②在发病季节,每月全池遍洒生石灰1-2次,使池水的PH保持在8左右(用药量视水的pH而定,一般为15-20毫克/升。
    ③发病季节。每周在食场周围泼洒漂白粉1-2次。消毒食场,用量视食场大小及水深而定,一般为250-500克。也可进行挂篓法预防。
    ④定期将乌桕叶扎成数小捆,放在池水中浸泡,隔天翻动一次。
    ⑤含氯消毒剂全池遍洒,以漂白粉(含有效氯25%-30%)毫克/升浓度换算用量。
    ⑥全池遍洒五倍子(先粉碎后用开水冲融),使池水成2-4毫克/升浓度。
    ⑦将干乌桕叶(新鲜乌桕叶4千克折合1千克干乌桕叶)用20倍重量的2%石灰水浸泡过夜再煮10分钟进行提效,然后连水带渣全池遍洒,浓度为3.7毫克/升。
    ⑧大黄经20倍0.3%氨水浸泡提效后,连水带渣全地遍洒,浓度为2.5-3.7毫克/升。
    在遍洒外用药的同时,可选用下列一种内服药投喂则疗效更好。
    (1)每千克鱼每天用10-30毫克卡那霉素拌饲投喂,连喂3-5天。
    (2)每千克鱼每天用氟哌酸10-30毫克,拌饲投喂,连喂3-5天。
    (3)每千克鱼每天用磺胺-2,6-二甲嘧啶100-200毫克拌饲投喂,连喂5-7天。
    (4)每千克鱼每天用磺胺-6-甲氧嘧啶100-200毫克拌饲投喂,连喂5-7天。

  • 第10题:

    简述呼吸肌疲劳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⑴减轻呼吸负荷,如保持呼吸道通畅;
    ⑵增强呼吸肌强度,除去降低收缩力的因素,如低钾、低镁、给予营养支持;用茶碱、β激动剂等药物增加呼吸肌收缩力;
    ⑶已疲劳的呼吸肌经机械通气休息后可恢复其功能;
    ⑷呼吸肌锻炼可提高呼吸肌的强度和耐力。

  • 第11题:

    简述农业防治的方法。


    正确答案: (1)选用无病种子、种苗
    (2)建立合理的耕作制
    (3)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科学肥水管理、注意田园卫生。

  • 第12题:

    口腔疾病的防治措施制定后,为了考核其效果,评估方法往往需要()

    • A、流行病学调查
    • B、分析流行病学研究
    • C、实验流行病学方法
    • D、常规资料分析
    • E、致病因子分析

    正确答案:C

  • 第13题:

    简述常规的污染防治设施监察方法?


    正确答案: 污染防治设施监察主要通过现场听、问、查、看、测等方法,检查污染治理设施是否按审批意见要求建设完好、运行是否正常、变更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是否及时申报、污染物处理效果是否达到要求、排污口是否规范、污染治理设施产生的二次污染是否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前次污染治理设施检查中要求整改的事项是否落实、是否建立健全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体系、设施运行记录是否规范完整等。

  • 第14题:

    单选题
    口腔疾病的防治措施制定后,为了考核其效果,评估方法往往需要
    A

    流行病学调查

    B

    分析流行病学研究

    C

    实验流行病学方法

    D

    常规资料分析

    E

    致病因子分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怎样防治养殖淡水鱼类的细菌性败血症(即淡水鱼类暴发病)?

    正确答案: 可采取药物外用与内服相结合进行防治。主要预防方法有:
    ①清除过厚的淤泥。冬季干塘彻底清淤,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②发病鱼池用过的工具要进行消毒,病鱼要及时捞出深埋而不能到处乱扔;
    ③鱼种尽量就地培养,减少搬运,并注意下塘前进行鱼体消毒。可用15~20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0~30分钟;
    ④放养密度应根据各地条件、饲养管理水平及防病能力进行适当调整;
    ⑤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正确掌握投饲技术,不投喂变质饲料,提高鱼体抗病力;
    ⑥流行季节,用生石灰浓度为5~30毫克/升化浆全池泼洒,每半月一次,以调节水质。食场定期用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进行消毒;
    ⑦漂白粉1毫克/升、漂白精(有效氯60%~65%)0.2~0.3毫克/升、二氧化氯0.1~0.3毫克/升或二氯海因0.2~0.3毫克/升全池泼洒
    发病之后可采取以下方法治疗:
    ①每千克鱼用氟哌酸30毫克,或氧氟沙星10毫克制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5天;
    ②每千克鱼用氟苯尼考5~15毫克制成药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5天;
    ③每千克鱼每天用病毒灵20毫克、复方新诺明第一天100毫克,第二天开始药量减半,拌在饲料中投喂,5天为一个疗程;
    ④每千克每天用庆大霉素10~30毫克制成药饵投喂,连喂3~5天为一个疗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第一天杀灭鱼体外寄生虫(寄生虫损伤鳃和皮肤而易患此病),镜检后,视虫下药
    2)第二到第六天连续投喂鱼泰8号药饲5天,每100公斤吃食鱼每天投喂3公斤,分上午下午两次投喂,杀鱼体内病原菌
    3)第三天和第五天全池泼洒漂粉精或者优氯净0.6ppm,或者漂白粉1.2ppm,杀水体中以及鱼体表面的病原菌。漂白粉药过滤出去残渣,否则鱼误食而亡
    4)第十天左右全池生石灰一次,调整水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