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试述用单胞藻和酵母分别培养轮虫的优缺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培养过程中人为控制程度,轮虫的培养可分为()和()。按培养和收获的特点,可分()、()和()。


    正确答案:粗养;精养;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大面积土池培养(连续培养)

  • 第2题:

    某育苗场培养褶皱臂尾轮虫作为河蟹幼体的饵料。以鲜酵母为轮虫饵料。某日测的培养池中轮虫的平均密度为80个/ml,培养水体体积为50立方米,培养水温为25℃。计算该日的鲜酵母的投喂量。


    正确答案: 该日的鲜酵母的投喂量(克/日)=培养水体体积(ml)×轮虫密度(个/ml)×单个轮虫湿重(2μg)×投喂率×10=(50×10)×80×2×2×10=16000(克/日)

  • 第3题:

    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的轮虫,其个体大小和形状,会随培养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可以确认,(),(),()等环境条件,是引起轮虫大小变化的主要原因。生产上根据轮虫大小及其对()的适应范围,通常有L型轮虫()和S型轮虫()。


    正确答案:水温变化;饵料的质和量;增殖密度;温度;大型轮虫,在水温(20℃)以下时占优势;小型轮虫,在水温(20℃)以上时占优势

  • 第4题:

    下列单胞藻中,哪类单胞藻培养轮虫的效果最佳()

    • A、螺旋藻
    • B、三角褐指藻
    • C、等鞭金藻
    • D、海水小球藻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怎样缩短单胞藻培养中接种后出现的藻类生长的延缓期?


    正确答案: 选择处于指数增长阶段的优良藻种;高比例接种;保持新旧培养液组成的相对稳定。

  • 第6题:

    简述用酵母表达人胰岛素的工艺优缺点。 


    正确答案: 优点:表达产物二硫键的结构与位置正确,不需要复性加工处理;
    缺点:表达量低,发酵时间长。

  • 第7题:

    问答题
    单胞藻培养过程中敌害生物的危害方式。

    正确答案: 掠食分泌有害物质对单胞藻起抑制和毒害作用;
    对待敌害生物的污染和危害应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
    清除、抑制或杀灭藻液中的敌害生物的方法;
    过滤法清除大型敌害生物;
    使用200目筛网过滤去除卤虫,枝角类等;
    使用药物抑制或杀灭敌害生物;
    加入0.03%医用氨水杀灭尖鼻虫;
    改变环境条件杀灭敌害生物;
    提高盐度消灭盐藻中的敌害生物游仆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作为开口饵料的培养,一般培育用于生产的轮虫是(  )。
    A

    壶状臂尾轮虫

    B

    褶皱臂尾轮虫

    C

    角突臂尾轮虫

    D

    常三肢轮虫


    正确答案: A
    解析:
    轮虫是大多数经济水生动物幼体的开口饵料,特别是大多数鱼类早期生活阶段,多以轮虫作为开口饵料。B项,一般培育用于生产培养的是褶皱臂尾轮虫。

  • 第9题:

    判断题
    轮虫的头冠类型有7种,分别为:轮虫型(双轮型)、须足轮虫型、猪吻轮虫型、晶囊轮虫型、巨腕轮虫型、聚花轮虫型和胶鞘轮虫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轮虫变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同一轮虫品系,温度高时,个体变大。种群密度高时,轮虫的个体也有变小的趋势

    B

    同一轮虫品系,温度高时,个体变小。种群密度高时,轮虫的个体也有变大的趋势

    C

    同一轮虫品系,温度高时,个体变小。盐度低时,个体也变小

    D

    同一轮虫品系,温度高时,个体变小。在同样的理化条件下培养,用单胞藻培养的轮虫个体大于用酵母培养的轮虫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育苗场培养褶皱臂尾轮虫作为河蟹幼体的饵料。以鲜酵母为轮虫饵料。某日测的培养池中轮虫的平均密度为80个/ml,培养水体体积为50立方米,培养水温为25℃。

    正确答案: 计算该日的鲜酵母的投喂量。该日的鲜酵母的投喂量(克/日)=培养水体体积(ml)×轮虫密度(个/ml)×单个轮虫湿重(2μg)×投喂率×10=(50×10)×80×2×2×10=16000(克/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的轮虫,其个体大小和形状,会随培养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可以确认,(),(),()等环境条件,是引起轮虫大小变化的主要原因。生产上根据轮虫大小及其对()的适应范围,通常有L型轮虫()和S型轮虫()。

    正确答案: 水温变化,饵料的质和量,增殖密度,温度,大型轮虫,在水温(20℃)以下时占优势,小型轮虫,在水温(20℃)以上时占优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要叙述轮虫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和大面积土池培养方法。


    正确答案: 一次性培养:在轮虫培养中,先培养微藻饵料,待浓度较大后,接种轮虫进去,补投酵母菌饵料培养,经4-7d,繁殖达到一定的密度,一次全部采收,采收后再清池重新培养。
    半连续培养:半连续培养又称间收法培养,在轮虫培养池中,先培养藻类饵料,后接种轮虫,培养中补投酵母菌饵料。待轮虫繁殖达一定密度后,每天将一部分轮虫用虹吸法采收。采收后,把藻类培养池的藻液抽入轮虫培养池,补回采收的部分,恢复原来水位。
    大面积土池培养法:大面积土池培养法也是半连续培养方法的一种。先选定几亩到十几亩。泥质或泥沙质,不渗漏,池底平整,堤坚固的培养池,进行清池处理,待清池药效消失后,即可灌水入池,紧接着即施肥培养微藻饵料,随后进行接种,一般以0.5~1个/ml较为适宜。维持藻类饵料的数量在适宜的范围,待轮虫繁殖达一定密度后,可用200目筛绢做成拖网沿池边拖曳采收,也可用光诱使轮虫聚集在强光处,直接用水桶舀取。

  • 第14题:

    某育苗场培养褶皱臂尾轮虫作为河蟹幼体的饵料。以鲜酵母为轮虫饵料。某日测的培养池中轮虫的平均密度为80个/ml,培养水体体积为50立方米,培养水温为25℃。


    正确答案: 计算该日的鲜酵母的投喂量。该日的鲜酵母的投喂量(克/日)=培养水体体积(ml)×轮虫密度(个/ml)×单个轮虫湿重(2μg)×投喂率×10=(50×10)×80×2×2×10=16000(克/日)

  • 第15题:

    单胞藻培养过程中敌害生物的危害方式。


    正确答案: 掠食分泌有害物质对单胞藻起抑制和毒害作用;
    对待敌害生物的污染和危害应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
    清除、抑制或杀灭藻液中的敌害生物的方法;
    过滤法清除大型敌害生物;
    使用200目筛网过滤去除卤虫,枝角类等;
    使用药物抑制或杀灭敌害生物;
    加入0.03%医用氨水杀灭尖鼻虫;
    改变环境条件杀灭敌害生物;
    提高盐度消灭盐藻中的敌害生物游仆虫。

  • 第16题:

    下列关于轮虫变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同一轮虫品系,温度高时,个体变大。种群密度高时,轮虫的个体也有变小的趋势
    • B、同一轮虫品系,温度高时,个体变小。种群密度高时,轮虫的个体也有变大的趋势
    • C、同一轮虫品系,温度高时,个体变小。盐度低时,个体也变小
    • D、同一轮虫品系,温度高时,个体变小。在同样的理化条件下培养,用单胞藻培养的轮虫个体大于用酵母培养的轮虫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单胞藻培养过程中敌害生物的污染途径有哪些?


    正确答案: 培养用水、空气、容器和工具、肥料或营养盐、昆虫和不严格的操作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述单胞藻培养过程中的常见异常情况的分析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异常情况之一为藻体下沉,异常情况之二为藻体变色。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下沉或变色,采取相应的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下列单胞藻中,哪类单胞藻培养轮虫的效果最佳()
    A

    螺旋藻

    B

    三角褐指藻

    C

    等鞭金藻

    D

    海水小球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某育苗场培养褶皱臂尾轮虫作为河蟹幼体的饵料。以鲜酵母为轮虫饵料。某日测的培养池中轮虫的平均密度为80个/ml,培养水体体积为50立方米,培养水温为25℃。计算该日的鲜酵母的投喂量。

    正确答案: 该日的鲜酵母的投喂量(克/日)=培养水体体积(ml)×轮虫密度(个/ml)×单个轮虫湿重(2μg)×投喂率×10=(50×10)×80×2×2×10=16000(克/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用单胞藻和酵母分别培养轮虫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单胞藻培养轮虫的优点表现为:培养的轮虫营养价值相对高,培养过程相对稳定。不足之处主要为培养轮虫的密度不高,且要花费大量的水体劳力培养单胞藻。用酵母培养轮虫,轮虫密度可以达到很高,且饵料来源方便,但所培养的轮虫由于缺乏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鱼虾幼体的营养价值不高,必须经适当的营养强化方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轮虫培养过程中,若以酵母为饵料进行培养,则适宜的轮虫接种量为()
    A

    0.1个/ml~0.5个/ml

    B

    1个/ml

    C

    14个/ml~70个/ml

    D

    200个/m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用酵母表达人胰岛素的工艺优缺点。

    正确答案: 优点:表达产物二硫键的结构与位置正确,不需要复性加工处理;
    缺点:表达量低,发酵时间长。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