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怎样避免围网养蟹回捕率过低?”相关问题
  • 第1题:

    安装交叉回线试验螺丝时怎样能避免交叉接错或多做?


    参考答案:在中间站试验杆上安装试验螺丝时,为避免在维修、试验中将导线接错造成错漏交叉,在有交叉回线上,一条本线断开后,两端都安装试验螺丝螺杆,另一条本线断开后,两端都按装试验螺丝帽。非交叉回线的试验螺丝,一条本线断开后,左侧按装试验螺丝螺杆,右侧按装试验螺丝螺帽,另一条本线断开后,左侧按装试验螺丝帽,右侧按装试验螺丝螺杆,可以避免维修中接错导线造成错、漏交叉。

  • 第2题:

    回料阀内结焦或堵塞,回料风压头过低都会使回料量减少。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捕鳕渔轮采用的拖网包括()两个部分。

    • A、围网和囊网
    • B、渔网和囊网
    • C、纲网和渔网
    • D、纲网和囊网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养蟹池塘如何种植蕹菜(空心菜)?


    正确答案:1)土埂斜坡栽培法
    在距池底l~1.5米之间的地带(以后为水位波动地带)种植。先将该地带的土地翻耕5~l0厘米,一般采用撒播方法,播前洒水,撒播后,将种子用细土覆盖,以后定期浇灌,以利于出苗。出苗后要定期施肥,以促进空心菜植株快速生长,施肥以鸡粪为好。当气温升高,空心菜生长旺盛,枝叶繁茂,随着水位上涨,其茎蔓及分枝会自然在水面及水中延伸,在池塘四周的水面形成空心菜的生态带。我们可以根据虾、蟹池的需要控制其覆盖水面面积在20%~30%即可。
    (2)水面直接栽培法
    ①空心菜种苗的制法当种植的空心菜母茎生节后,从节上会长出分枝,当分枝出苗长达20厘米左右时,节下就会生长出须根,这时可以分节成苗,剪下带须根的苗即可作为供虾、蟹池栽培用的种苗。
    ②栽培方法准备好辫形草绳、木桩及浮漂(鱼网上纲用的塑料泡沫球状浮漂即可)。在栽培区域将木桩钉在池底,木桩上端要露出水面,把草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木桩上,根据浮力按等距离将浮漂固定在草绳上,草绳不要拉得太紧,以保证草绳能随水位变化而沉浮为度。将空心菜种苗按15~20厘米的间距,编插在草绳上固定,最好是以两行草绳为一组(两行草绳间距为30厘米左右),以便空心菜植株生长旺盛时分枝交叉成带,每组间距l米为宜,并根据池塘的需要设置组数。一般虾、蟹池,以空心菜植株长大后覆盖水面面积不超过30%为宜。若超过此面积时,可以作为蔬菜或青饲料及时采收。虾、蟹池种植空心菜,为了使其分枝力增强,生长加快,要定期在叶面喷施0.5%的尿素作为叶面肥,喷施时要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免在日照强的白天进行,以防止烧伤叶片。一般不提倡施用有机肥。空心菜的病虫害主要有卷叶虫病及白锈病等,前者可用千分之一的90%晶体敌百虫水溶液叶面喷洒,进行防治;后者除了及时摘除病叶外,还要在叶面喷洒千分之二的65%代森锌水溶液进行防治。注意在喷洒药液时,要避免直接将药液喷洒到水中,防止对虾蟹造成危害。
    在虾、蟹开始捕捞前,为了捕捞操作方便,应提前将草绳、木桩及空心菜植株清理出池,需要留种的可以剪下母茎做越冬保种处理,剩下残余部分可以作为青饲料或绿肥。

  • 第5题:

    养蟹池塘如何种植苦草?


    正确答案:养蟹池塘种植苦草,既能为河蟹生长提供天然饵料,又能有效地改善养殖水质,还可为河蟹生长、蜕壳提供良好的隐蔽环境。
    (1)池塘准备
    要求池深1.2~1.5米,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厘米。在池底最低处开挖暂养池,面积占池塘面积的5%~10%,深度60~70厘米,暂养池用网目密、宽度为1.5米的网片围起来,网片下纲入土20厘米。并将土夯实。幼蟹下塘前2个月,每亩(1亩=l/15公顷,下同)用生石灰150公斤干法清塘,清塘l周后,彻底排干池水,曝晒至幼蟹下塘前3~5天,然后向暂养池加注新水至50~60厘米深,池底其余部分仍保持干涸状态。
    (2)蟹种放养
    2月底至3月中旬,按每亩池塘放养规格为每公斤100~200只的幼蟹300~400只。幼蟹购回后放养在暂养池中。
    (3)草籽播种
    4月中旬,水温回升至15℃以上时播种,每亩播种苦草籽50克。播种前向池中加新水3~5厘米深,最深不超过20厘米。选择晴天晒种l~2天,然后浸种12小时,捞出后搓出果实内的种子。并清洗掉种子上的粘液,再用半干半湿的细土或细沙拌种全池撒播。搓揉后的果实其中还有很多种子未搓出,也撒入池中。
    (4)日常管理
    ①苦草培育水温18~22℃,种子须4~5天开始发芽,至15天时出苗率超过98%。苦草在水底分布蔓延的速度很快。为促进苦草分蘖,抑制叶片营养生长,6月中旬以前池塘水位应控制在20厘米以下。6月下旬水位加至30厘米左右,此时苦草已基本满塘。7月中旬水深加至60~80厘米,8月初可加至100~120厘米。
    ②河蟹管理幼蟹放入暂养池后,投放水花生,以利幼蟹隐蔽。定期泼洒生石灰水,使池水药物浓度为15×106~20×106。多投喂动物性饵料,防止蟹自相残杀。至6月中旬,苦草在池底覆盖面积达60%以上时,撤除暂养围网。每天在大池与暂养池交界处投喂一些新鲜的动物性饵料,以后逐渐扩大到整个大池投饵。7月底开始每天投喂大量饵料,特别是投喂一些新鲜动物性饵料,以满足河蟹生长需要,同时减少河蟹对苦草的消耗。
    ③水质调整幼蟹进入大池后,每20天用生石灰化水泼洒1次。每天清除漂在水面的残草,以免破坏水

  • 第6题:

    稻田养蟹有哪些优点?


    正确答案:(1)有利于水稻生长河蟹摄食稻田中的杂草、绿萍、底栖生物、水草,并大量消灭稻叶蝉、螟虫等害虫,其排泄物可肥田。据测定,连续3年养蟹的稻田,耕作层的土壤有机质提高了1倍左右。这就促进了水稻生长,提高了水稻产量。
    (2)稻田为河蟹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环境稻田水浅、遮光,有利于河蟹隐蔽和蜕壳,浅水饵料生物多,有利于河蟹生长。
    (3)稻田养蟹,稻蟹共生互利,投资少,管理方便,经济效益高。据试验,投放蟹苗,饲养16~17个月,最高亩产成蟹可达100~150公斤。如放养蟹种,当年最高亩产可达150~200公斤。一般生产上稻田养蟹,稻谷亩产400~550公斤,成蟹亩产10~30公斤。
    由此可见,稻田养蟹、稻蟹共生的生产结构,可将养殖业引进种植区,改变了单一的种植结构,具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城市郊区发展河蟹养殖,建设为城市服务的菜篮子工程的新诀窍,也是广大农村发展创汇农业,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 第7题:

    材料:某村有30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摞荒。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获得每亩100元补偿款。养蟹人每年净收益8万元。合同到期后,农户见有利可图要求收回土地,但农户无养蟹技术,好处无从实现。经村委会协调,养蟹人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养蟹人之所以让步续约,是因为若不承包,收益为零,现每年只是减少收益3000元。一年后,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养蟹人与农户关系改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1000元。 结合材料用对立统一的知识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正确答案: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养蟹人收益的增加,才有可能对农户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农户获得了100元的再补偿,这不仅促进了财富的公平分配,而且随着农户收入增加蟹的消费扩大,也增加了养蟹人的收入,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方面,两者又是相互对立的。
    (4)同一以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效率和公平的对立寓于该地养蟹业的发展中,没有效率作为前提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例如以前农户的撂荒。没有公平作保障的效率,调动不起劳动者的积极性,也不能真正提高效率。所以效率和公平既对立又统一,不可分割,推动了该地养蟹业的发展。

  • 第8题:

    SYCK始终快捕时,怎样判断是不是上级局时钟的问题?


    正确答案:可将DT板的2个PCM自环,然后从自环的端口取E8K时钟,看SYCK板能不能快速进入跟踪状态并保持相位值稳定;如果可以,则证明我交换机的时钟系统没问题,问题出在上级局时钟(SDH传输也有可能导致上级局时钟降质)。

  • 第9题:

    什么是烟气捕集率?


    正确答案:指进入系统的烟气量与排烟量之比。

  • 第10题:

    问答题
    怎样避免围网养蟹回捕率过低?

    正确答案: 近年来,随着大水面河蟹养殖的发展,围网养蟹以其节省饲料和养成规格大、品质好而得到迅猛发展。根据目前的养殖情况来看,有不少围网养殖存在河蟹回捕率低,有的回捕率仅20%左右。现根据一些实际问题,分析围网养蟹回捕率低的原因,并介绍一些解决方法,供参考。
    (1)围网养蟹回捕率低的原因
    ①苗种质量差从目前看,大多养殖者不是自己培育蟹种进行养殖,而是到外地购买蟹种。由于缺乏蟹种鉴别知识,不少人所购买的蟹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或是辽蟹、或是瓯江蟹;有的还掺有性成熟"老头蟹"及病蟹、残蟹等。所有这样的蟹种放养后普遍存在成活率低,回捕率差,成蟹个体小的通病。
    ②敌害严重由于一些养殖者不重视清野或清野不彻底,养殖区域内的敌害生物(主要是凶猛鱼类)较多,河蟹蜕壳时,敌害生物残食河蟹而影响成活率。
    ③管理不当引起死亡有的养殖者认为围网区域内有天然饵料,河蟹以天然饵料为食不必投喂饲料,结果因饵料缺乏,河蟹自残严重而影响回捕率;有的养殖者不重视水质管理,认为诺大的水面水质不会出现问题,结果因水质不好而降低河蟹成活率;有的养殖者不重视防病,认为那么大的水面,就是防病花费也太大,因而不防,结果有时会产生疾病,影响成活率。
    ④逃逸因围网破损和底部不牢,修补、加固不及时而使河蟹逃逸,影响回捕率。
    ⑤捕捞方式存在问题水温l0℃以下,河蟹易卧于泥中,因而河蟹不易捕出;网具不合适,有蟹捕不干净也会影响回捕率。
    (2)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提高围网养蟹的回捕率,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选择优质蟹种要选购长江水系蟹种,避免"辽蟹"、"瓯蟹"。严禁购买性成熟的蟹种。购买时,注意蟹种质量,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整齐,壳较薄,脐较薄,紧贴身体。蟹种购来后,用5~8克/米3的甲醛或30克/升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以防治病害的发生,提高成活率。有条件的最好用当地的蟹苗自己培育蟹种。
    ②清除敌害围网内的敌害主要是鳜鱼、乌鳢、鲇鱼等一些凶猛鱼类,网围好后,在蟹种放养前可用刺网、旋网,以及拉网、张网结合电捕尽量将养殖区内的敌害清除干净,减少敌害的危害,提高成活率。
    ③加强饲养管理
    围网养蟹一般密度不小,仅仅依靠天然饲料不能满足河蟹生长发育需要,因而应注意饲料的补充。对养殖区域内的水草、螺类等进行适当保护,保持生态平衡,避免掠夺式利用。投喂的小鱼虾、螺蚌肉、动物下脚料、谷类、饼类等要新鲜,严禁腐败变质。要根据水温、天气、天然饵料的多少及河蟹摄食情况等灵活掌握投饲量,
    一般日投喂量为河蟹总重的3%~5%。投喂应多点投喂,保证都能吃到饲料。
    移植水草,水草不仅是河蟹的优质饵料,而且还给河蟹蜕壳提供隐蔽环境,并具有改善水质的作用,因而水草对河蟹养殖必不可少,若养殖区域内水草较少,应注意移植,水草移植面积可占水域面积50%~70%。
    注意水质管理,围网养蟹的水质管理主要是注意清除污物、腐烂的水草等,并要注意禁止排放污水,禁止在水中沤麻。平时要注意清扫围网,防止网眼堵塞影响水体交换。另外,由于围网养殖在浅水区进行,有时会出现水草过于旺盛、密集,影响水体交换的现象,此时应注意清除过多的水草,若清除难度较大,可每隔20米~30
    米开设一条宽2米左右的通道,以保证水草交换畅通。注意防病治病,夏季高温季节,蟹易得病,每15天~20天可在蟹较集中的区域泼洒生石灰15克~20克/米3防病,平时注意观察,发现疾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严防逃逸,围网设置一定要牢固,一般应采用双层围网,每隔3米~5米用木桥固定牢固,底部用直径15厘米~20厘米的石笼踩入淤泥,上部要加盖网或塑膜以防河蟹逃出。养殖季节注意检查,看围网有无破损,木桩是否牢固,石笼是否移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特别是暴风雨过后及养殖的后期,要特别当心,多注意检查,严防
    河蟹逃逸。
    及时捕捞,围网养蟹,应比其他方式养蟹提前捕捞,一方面水温低时捕捞难度大,另一方面秋后河蟹更喜逃逸。围网防逃效果毕竟有限,捕捞过晚会增加逃逸的机会。适宜的开捕时间为9月初,要力争在河蟹生殖洄游季节前将其捕完,然后暂养上市。可采用刺网、撒网、蟹簖(迷魂阵)及地笼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捕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怎样提高捕集效率?

    正确答案: 提高捕集效率:
    从设备角度讲:
    1.确保系统封闭良好,减少系统泄露点
    2.合理调整排烟支管开度,确保各电解槽都能有效回收烟气
    3.增加排烟风机的排烟量
    4.增加布袋透气性,减少除尘器阻力。
    从电解槽管理讲:
    1.确保电解槽正常平稳,最大限度的减少槽罩开启率。
    2.严格执行换极,出铝等作业的规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围网按鱼类栖息水层分()、()、灯光围网等三类。

    正确答案: 起水鱼围网,瞄准捕捞围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池塘养蟹能否高产?


    正确答案:过去不少人认为池塘以养蟹为主的养殖方式是没有出路的。其主要原因是:
    (1)由于池塘水体小,河蟹相对密度大,在蜕壳时容易自相残食。
    (2)以人工饵料为主,饵料种类单一,饵料中容易缺乏某些活性物质,造成河蟹不易蜕壳,养成僵蟹,个体小。
    (3)河蟹品质差,肉质烂,含脂量低。据测定,11月份的成蟹,江苏阳澄湖蟹平均含脂量达20%以上,盐城芦滩养蟹为14.74%,而池塘养殖的成蟹平均含脂量仅3.25%。确实,池塘小水体养成蟹其难度比大水体大,但高产单位的经验表明,只要根据河蟹的生态要求,人为创造河蟹栖居、蜕壳的环境,改善水质,提供优质、全价的适口饵料,池塘养殖成蟹是可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河北省保定地区水产研究所采用2.5~3亩的池塘,4月份亩放2500只蟹种,蟹种的平均规格每只仅3.3克(每公斤300只),采取了综合增产措施,9月底、10月初捕捞,平均亩产205.9公斤,平均出塘规格125.4克/只,成活率达65.7%。辽宁省营口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采用10亩池塘,6月底亩放3000只蟹种,蟹种的平均规格每只为13克(每公斤77只),采取改善生态环境、强化投饵、定期泼洒生石灰水、经常换水等综合措施,到9月中下旬捕捞,平均亩产213公斤,平均出塘规格94.5克/只,成活率75.13%

  • 第14题:

    怎样提高捕集效率?


    正确答案: 提高捕集效率:
    从设备角度讲:
    1.确保系统封闭良好,减少系统泄露点
    2.合理调整排烟支管开度,确保各电解槽都能有效回收烟气
    3.增加排烟风机的排烟量
    4.增加布袋透气性,减少除尘器阻力。
    从电解槽管理讲:
    1.确保电解槽正常平稳,最大限度的减少槽罩开启率。
    2.严格执行换极,出铝等作业的规程。

  • 第15题:

    围网按鱼类栖息水层分()、()、灯光围网等三类。


    正确答案:起水鱼围网;瞄准捕捞围网

  • 第16题:

    稻田养蟹应增设哪些设施?


    正确答案:稻田养蟹对稻田设施的要求比稻田养鱼高,主要包括:
    (1)田块选择要求稻田靠近水源,水质清晰无污染,保水性能良好,面积以3~4亩为宜。
    (2)开蟹沟,设蟹溜,加宽、加高田埂蟹溜是在养蟹稻田的田边或中央挖成方形或圆形的深洼,以供鱼类在夏季高温、浅灌、烤田(晒田)或施放农药时躲避栖居。蟹沟足纵横于稻田,连接蟹溜的小沟,其作用与蟹溜相同。
    首先在稻田四周离田埂l.5~2米处开挖环沟,环沟宽0.6~0.8米、深0.5米,其挖出的泥土将周围田梗加宽垫高。一般田梗宽0.5米,高0.6米。并根据田块大小,在田中开挖十字形或井字的蟹沟,蟹沟规格同前。在田边开挖8~10平方米的蟹溜,蟹溜呈长方形,深1米,与蟹沟相通。通常沟、溜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0%~15%。沟、溜宜在插秧前开挖好(为防止坍塌,目前不少地区已用水泥板作护坡),插秧后,清除沟、溜内的浮泥。有些单位在开挖环沟后,田中每隔2.5米挖条畦沟,沟宽0.5米、深0.5米,并与环沟相通。畦面种稻,沟内养蟹,而不设蟹溜,其蟹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20%~25%。
    (3)防逃设备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选用水泥板、砖墙、钙塑板、玻璃钢瓦、石棉板、油毛毡、网片、双层塑料薄膜等建筑材料。防逃设施要求表面光滑、坚固耐用、防逃性能好。防逃墙高出田埂50厘米,四角建成椭圆形,板与板接头处要紧密,支撑物要牢固。建造方法同前面池塘养蟹和网围养蟹。

  • 第17题:

    养蟹池塘如何种植轮叶黑藻?


    正确答案:(1)轮叶黑藻生物学特性
    轮叶黑藻(俗称温丝草、灯笼薇、转转薇等)。属水鳖科、黑藻属单子叶多年生沉水植物,茎直立细长,长50~80厘米,叶4~8片轮生,通常以4~6片为多,长1.5厘米左右,广泛分布于池塘、湖泊和沟渠中。轮叶黑藻为雌雄异体,花白色,较小,果实呈三角棒形。秋末开始无性生殖,在枝尖形成特化的营养繁殖器官鳞状芽苞,俗称"天果",根部形成白色的"地果"。冬季天果沉入水底,被泥土污物覆盖,地果入底泥3~5厘米,地果较少见。冬季为休眠期,水温10℃以上时,芽苞开始萌发生长,前端生长点顶出其上的沉积物,茎叶见光呈绿色,同时随着芽苞的伸长在基部叶腋处萌生出不定根,形成新的植株。待植株长成又可以断枝再植。
    (2)人工栽培技术
    ①枝尖插植繁殖轮叶黑藻属于"假根尖"植物,只有须状不定根,在每年的4~8月,处于营养生长阶段,枝尖插植3天后就能生根,形成新的植株。
    ②营养体移栽繁殖
    一般在谷雨前后,将池塘水排干,留底泥10~15厘米,将长至15厘米轮叶黑藻切成长8厘米左右的段节,每亩按30~50千克均匀泼洒,使茎节部分浸入泥中,再将池塘水加至15厘米深。约20天后全池都覆盖着新生的轮叶黑藻,可将水加至30厘米,以后逐步加深池水,不使水草露出水面。移植初期应保持水质清新,不能干水,不宜使用化肥。如有青苔滋生,可使用"杀青苔"药物杀灭。
    ③芽苞的种植
    每年的12月到翌年3月是轮叶黑藻芽苞的播种期,应选择晴天播种,播种前池水加注新水10厘米,每亩用种500~1000克,播种时应按行、株距50厘米将芽苞3~5粒插入泥中,或者拌泥沙撒播。当水温升至15℃时,5~10天开始发芽,出苗率可达95%。
    注意事项:①芽苞的选择:芽苞长1~1.2厘米,直径0.4~0.5厘米,每500克3500~4000粒,芽苞粒硬饱满,呈葱绿色。②播种前应用聚乙烯网片或白膜围栏,将芽苞与河蟹隔开,待芽苞萌发长成,水草满塘时,撤掉围栏设施,让河蟹进入草丛。③每亩放蟹量应在1000只以下。
    ④整株的种植
    在每年的5~8月,天然水域中的轮叶黑藻已长成,长达40~60厘米,每亩蟹池一次放草100~200千克,一部分被蟹直接摄食,一部分生须根着泥存活。水质管理上,白天水深,晚间水浅,减少河蟹食草量,促进须根生成。

  • 第18题:

    海关对保税加工实施()围网和()围网两种监管模式。


    正确答案:物理 非物理

  • 第19题:

    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被责令限期捕回而不捕回的,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代为捕回,捕回所需的费用由被责令限期捕回者全部承担。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正确答案: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 第21题:

    单选题
    捕鳕渔轮采用的拖网包括()两个部分。
    A

    围网和囊网

    B

    渔网和囊网

    C

    纲网和渔网

    D

    纲网和囊网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喷雾降尘能起到怎样的捕尘作用?

    正确答案: 1)在雾体作用范围内,高速流动的水滴与浮尘碰撞接触后,尘粒被湿润,在重力作用下下沉;2)高速流动的雾体将其周围的含尘空气吸引到雾体内湿润下沉;3)将已沉落的尘粒湿润粘结,使之不易飞扬;4)洒水可增加煤尘的水分,降低煤尘爆炸的可能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养蟹池塘如何种植苦草?

    正确答案: 养蟹池塘种植苦草,既能为河蟹生长提供天然饵料,又能有效地改善养殖水质,还可为河蟹生长、蜕壳提供良好的隐蔽环境。
    (1)池塘准备
    要求池深1.2~1.5米,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厘米。在池底最低处开挖暂养池,面积占池塘面积的5%~10%,深度60~70厘米,暂养池用网目密、宽度为1.5米的网片围起来,网片下纲入土20厘米。并将土夯实。幼蟹下塘前2个月,每亩(1亩=l/15公顷,下同)用生石灰150公斤干法清塘,清塘l周后,彻底排干池水,曝晒至幼蟹下塘前3~5天,然后向暂养池加注新水至50~60厘米深,池底其余部分仍保持干涸状态。
    (2)蟹种放养
    2月底至3月中旬,按每亩池塘放养规格为每公斤100~200只的幼蟹300~400只。幼蟹购回后放养在暂养池中。
    (3)草籽播种
    4月中旬,水温回升至15℃以上时播种,每亩播种苦草籽50克。播种前向池中加新水3~5厘米深,最深不超过20厘米。选择晴天晒种l~2天,然后浸种12小时,捞出后搓出果实内的种子。并清洗掉种子上的粘液,再用半干半湿的细土或细沙拌种全池撒播。搓揉后的果实其中还有很多种子未搓出,也撒入池中。
    (4)日常管理
    ①苦草培育水温18~22℃,种子须4~5天开始发芽,至15天时出苗率超过98%。苦草在水底分布蔓延的速度很快。为促进苦草分蘖,抑制叶片营养生长,6月中旬以前池塘水位应控制在20厘米以下。6月下旬水位加至30厘米左右,此时苦草已基本满塘。7月中旬水深加至60~80厘米,8月初可加至100~120厘米。
    ②河蟹管理幼蟹放入暂养池后,投放水花生,以利幼蟹隐蔽。定期泼洒生石灰水,使池水药物浓度为15×106~20×106。多投喂动物性饵料,防止蟹自相残杀。至6月中旬,苦草在池底覆盖面积达60%以上时,撤除暂养围网。每天在大池与暂养池交界处投喂一些新鲜的动物性饵料,以后逐渐扩大到整个大池投饵。7月底开始每天投喂大量饵料,特别是投喂一些新鲜动物性饵料,以满足河蟹生长需要,同时减少河蟹对苦草的消耗。
    ③水质调整幼蟹进入大池后,每20天用生石灰化水泼洒1次。每天清除漂在水面的残草,以免破坏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