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析《长河》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析《日出》的思想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日出》没有传奇性的故事。学生出身的交际花陈白露,住在大旅馆里,靠银行家潘月亭的供养过着夜生活。童年和学生时代的好友方达生闻知她堕落了,从家乡跑来"感化"她,让她跟自己结婚并随自己回去。但对社会和恋爱家庭生活都已失望的陈白露拒绝了他。此时同楼的孤女"小东西"为了逃避蹂躏闯到她的房间,她虽全力救助,但终于还是被黑帮头子金八手下的人卖到妓院里,不堪凌辱而死。潘月亭也被金八挤垮,银行倒闭。陈白露慑于黑暗之浓重,看不见出路,黯然自杀。方达生则表示要与黑暗势力抗争,迎着日出而去。
    《日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比《雷雨》更成熟,更显露了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作者利用陈白露的"休息室"和翠喜的"宝和下处"有限的空间,召来了三教九流,全声色地表现了魑魅魍魉盘据的旧世界,揭示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剥削制度的本质,因而使《日出》既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深广的历史内容。在艺术上,作者"试探一次新路",他舍弃了《雷雨》中"太象戏"的结构和"用的过份"的"技巧",采取了与表现"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形态相适应的"横断面的描写"。用"片断的方法",用"色点点成光彩明亮的后期印象派图画"的技法,写出"社会的真实感",因而《日出》具有纪实性的特点,开放、真切、自然。人物形象的刻画,仍是《日出》最成功之点。对于陈白露和李石清,作者主要是写他们性格的复杂性、内心的激烈冲突和他们被窒息被毒化的心灵历程。而对胡四、顾八奶奶、张乔治、福生等形象的刻画,则是着眼于他们性格的主要特点,用夸张、重复、强调的手法,使它更突出,更鲜明,如:胡四的"贱"、顾八的"俗"、张乔治的"洋奴相"。翠喜的刻画体现了作者主观的感情与客体描写高度有机的融合。他写出了一个老妓女的职业特点、生活习惯、人生哲学和感情表达的方式,没有人为美化她,但却写出了与粗俗的外表形成对比的"一颗金子的心",使这个悲剧形象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 第2题:

    简析田汉的《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田汉早期剧作充满个性解放精神和对封建思想道德的反抗,表现强烈的五四精神;艺术上多采取人物内心感情的直接而强烈的抒发,重视戏剧情景和氛围的渲染,以感伤的浪漫抒情为特色。代表作有《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前者写咖啡店侍女遭富商少爷遗弃的故事,表达了贫富对立的思想,谴责庸俗的市侩,赞颂贫贱者的高贵,并流露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伤情绪,咖啡店的情景,流浪艺人的琴声,渲染了感伤情调。《获虎之夜》写贫困青年黄大傻与富裕猎户女儿莲姑相恋,终因门当尸对、父母之命的婚姻观念而酿成悲剧。莲姑的“我把自己许给了黄大哥,我就是黄家的人了”!“世界上没有人能拆开我们的手!”的呼号,表达了婚姻自主、个性解放的精神;但是黄大傻因爱情受阻中猎枪而惨死,莲姑在专制家长鞭打下哀号呻吟,是对封建罪恶的控诉,也表现了封建势力的浓重强大。相爱的人硬被拆开的悲剧情景的渲染,黄大傻如泣如诉的长篇抒情台词,使作品呈现感伤抒情的浪漫主义特色。

  • 第3题:

    简析《寄小读者》的思想和艺术。


    正确答案: 《寄小读者》是冰心著名的通讯体散文集,也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内容是叙写她赴美留学旅途中及在美国的生活,贯串的是对母爱、童真、大自然的礼赞和热爱眷念祖国的感情。她身处异国,又曾因病住医院,更思念母亲、亲人,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的深情,回忆母亲讲述她婴儿、幼儿时期的事,咀嚼、回味母爱的甜味。她以一片爱心给小读者娓娓谈心,陶冶小朋友的优美情操。她描绘和讴歌大海、湖景,把大海比作母亲,把湖比作朋友。除这“三爱”之外,爱祖国是《寄小读者》的重要内容。她于旅途中参观日本东京,见到“中日战争纪念品和壁上的战争的图画”(指中日甲午战争),“周视之下,我心中军人之血,如泉怒沸”;她虽然对美国的湖光山色、乡野风景赞叹不已,但这只是加深她对祖国的思念,她对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故国,“有一种‘仰首欲攀低首拜’之思,可爱可敬的五千年的古国啊!”她在文中记诵了许多古代的诗句,以抒发她当时当地的心情。她是祖国河山和悠久文化熏陶出来的中华儿女。爱国主义把她诗文中的“三爱”升华到更高的层次。郁达夫评论说:“冰心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对父母的爱,对小弟弟小朋友之爱,以及对异国的弱小儿女、同病者的爱,使她的笔底有了像温泉水似的柔情”。这是《寄小读者》等冰心散文的独特艺术风格。《寄小读者》满贮诗情,写景如画,艺术上具有抒情诗、风景画的特色。

  • 第4题:

    简析田间的《给战斗者》的思想和艺术


    正确答案:思想:田间的抒情长诗《给战斗者》是代表田间风格的优秀诗篇。作者以深厚的感情描述了中国人民曾经有过的朴实而安宁的和平生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对祖国同胞惨无人道的蹂躏,并发出必须为祖国而战的强烈呼喊。
    艺术:1、精短的诗行,急促的旋律,跳跃的节奏,表现出诗人对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2、具有饱满的战斗激情和高昂的时代精神的诗歌,在当时发挥了强有力的鼓动和号召的作用。

  • 第5题:

    简析《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茶馆》是老舍1957年创作的话剧杰作。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1898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45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19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2分)在剧本中老舍采用了富于对比色彩的“人像展览”,穿插了喜剧元素,以充分表现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茶馆》形神兼备的戏剧对白,也充分现实了老舍深厚的语言功力。(3分)《茶馆》对中国后来的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

  • 第6题:

    问答题
    简析闻一多《死水》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的特点。

    正确答案: 《死水》这首诗,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红烛》里所表现的那种纯朴的爱国情思,在这里转化为对祖国现实的强烈不满、失望而引发的愤懑之情。诗人透过强烈的审美反差,使人感到越是写死水的“美”,就越能体味到它的丑,也越能领悟到诗人心底的悲愤,原来理想中的种种美好,只不过是一沟发臭的死水!诗人理想的破灭、追求的绝望和由此。而转化成的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都变得更加深沉、冷峻了。
    《死水》是闻一多所提倡的诗歌“三美”理论的最满意的试验。闻一多是我国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的诗人,他主张新的格律诗必须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和“建筑的美”(诗的匀称和句的整齐)。《死水》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每行诗都由四个音步(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三字尺在每行中出现的位置可以有变化,收尾都是双音词,这样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每节四行,每行九字,形式十分整齐。闻一多对新格律诗的提倡和实践,有助于纠正“五四”以来部分新诗“散而无章”的弊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析闻一多《死水》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思想:对腐败社会的绝望
    艺术:“三美”诗论的体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析朱自清借景抒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朱自清的借景抒情类散文,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篇。这类散文的特点是:①文中有画。是意境幽美、各具风韵的工笔画,景物描写细致而有神韵,清华园的月下荷塘,秦淮河的灯影波光,梅雨潭醉人的绿,都使人可感可触,如身临其境。
    ②画中有诗,情景交融。似诗如画的美景中,流露出作者的复杂情思。月下荷塘的美景,透露出作者追求刹那宁静的心境,反衬出作者因现实烦恼而产生的不宁静心情。秦淮河的旖旎风光,使作者神往于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历史艳迹,反衬出现实中的枯涩心田和充满幻灭的情思。
    ③文字优美清丽,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多样。比喻新鲜生动,《荷塘月色》中对荷叶、荷花,运用了舞女的裙,星星,明珠,出浴的美人作比喻;并用通感手法,以远处歌声写荷花清香,以梵婀玲奏着的名曲写月光月影,都新颖传神。善用叠字,加强节奏感与韵律美,选用各种色彩的词语,呈现绘画美。郁达夫说:“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之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主要是指这类借景抒情的散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析长篇小说《腐蚀》的思想、主人公性格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茅盾写于抗战时期的长篇小说《腐蚀》是一部暴露和抨击国民党特务统治的小说。小说女主人公赵惠明是国民党特务,小说赋予她以复杂的性格,一方面,她对革命者进行跟踪、盯梢,在紧要关头为保护自己向上级特务供出革命者;另一方面她还保留一些人性,看不惯特务内部的卑鄙无耻行径,内心陷于矛盾痛苦之中。在以前的爱人革命者小昭遇害后,她帮助另一失足成为特务的女知青逃离,走上自新之路。小说以女特务赵惠明日记的形式,暴露了国民党特务的种种罪恶:对革命者的监视、秘密逮捕和杀害;利用权力非法大发国难财;蒋汪特务勾结进行卖国投降阴谋活动;参与制造“皖南事变”的罪恶勾当等等。在艺术上,以日记体形式细致地表现赵惠明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具有心理现实主义的特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析《长河》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长篇小说《长河》第一卷(原计划写四卷,未完成)在思想上的突出之点是:敢于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揭露与批判。
    ①作品嘲讽批判了蒋介石提倡的“新生活运动”。“新生活运动”惊扰百姓,使百姓恐惧不安,预示湘西苗民与国民党之间将发生激烈冲突。
    ②作品以主要笔墨写国民党保安队长横行乡里、敲诈勒索、调戏民女等等罪恶。
    ③作品也写了苗民对国民党地方罪恶势力的反抗,保安队长敲诈未能得逞,年轻人有了武装反抗的思想准备。
    《长河》在艺术上和《边城》不同之处是:《边城》是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讴歌我们民族“伟大处”,《长河》则是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既写民族“伟大处”,而主要是写我们民族的“堕落处”,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品格。但《长河)在艺术上有和《边城》一致处,写人性美和风俗美。就人性美而言,桔园主人滕长顾及其女儿天天身上,有《边城》中老船夫和翠翠的影子。天天和翠翠一样:天真、单纯、活泼、乖巧,但天天身上有鲜明的时代感:自由、开朗、敏捷、机警,嫉恶如仇的反抗精神。《长河》是{边城}的审美超越,可惜只有头,未能完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析《女神》的思想和艺术局限。

    正确答案: ①对现实的认识和把握不够准确,导致其理想的表现有脱离实际的倾向。
    ②对诗歌形式的自由与限制的辨证关系认识不足,强调“绝端的自由”和感情的一泻无余,忽略了外部形态的必要节制,导致直露、单调、缺少诗味和过度散文化。
    ③其不足有时代的原因。时当新诗初创时期,新的美学规范尚未建立,新的形象体系尚未形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析巴金早期表现社会革命的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巴金早期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的代表作品有《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等。
    这类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是:
    1、无政府主义者的深刻印痕,如《灭亡》中的杜大心、《电》中的敏都走上暗杀的恐怖主义道路。表现出个人“革命”行动绝对自由,无纪律约束的特点。
    2、人物性格理想化、类型化。如杜大心等都拼命工作,都患重病,都内心苦恼而苦行僧似的生活,都是人格高尚。
    3、艺术上主观倾诉、激情宣泄、激愤、绝望、哭诉的抒情风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析《财主的儿女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路翎的长篇《财主的儿女们》以苏州巨富蒋家的风流云散为中心,力图反映抗日战争前后十年间的中国社会生活,提出了青年知识分子道路的问题。这是巴金《家》、《春》、《秋》之后又一部描写封建大家庭及其子女道路问题的宏大作品,它的出版胡风称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事件”。全书分上下两部。上部写蒋家的崩溃,封建家长与守旧的大儿子的死,标志着一个封建家庭的结束。王熙凤式的大儿媳金素痕是作品写得极精彩的人物,她掀起的一场争夺财产继承权的斗争写得惊心动魄,加速了家庭的灭亡。下部以蒋家小儿子蒋纯祖为中心,展开知识分子道路的描写。蒋纯祖反叛旧家庭旧世界,信仰人民,参加党领导的演剧队,倾向马克思主义,又具有浓厚个性主义思想。在抗战时期他的事业和爱情遭到封建黑暗势力破坏后失去精神上的均衡,忧愤而病逝。他的悲剧,是知识分子未与人民群众结合的必然结局。蒋家二儿子蒋少祖,走的是从五四觉醒青年到国民党官僚的道路。
    《财主的儿女们》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
    ①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但主观色彩强烈,以内心冲突和情绪波折表现人物性格的心理描写为特色,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可以看到胡风现实主义理论主张的影响。
    ②背景开阔,规模、结构宏大。

  • 第14题:

    简析《啼笑姻缘》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张恨水是通俗小说家,一生作品甚多,中长篇达一百多部。《啼笑姻缘》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具有一定的反封建的思想意义。这表现在:
    ①对封建军阀刘将军之流罪恶的揭露,他依靠权势、暴力霸占民女沈凤喜,毁了沈凤喜;
    ②平民(原江湖中人)关寿峰、关秀姑为民除害刺杀刘将军,表达了对封建军阀的反抗。
    ③樊家树和沈凤喜相爱,他们一个是有门第、有势力的富家子弟,大学生;一个是唱大鼓的卖艺女子,而且后来沈凤喜被军阀霸占而樊家树爱心不变,这具有反封建“门第”、“贞节”观念的意义,是一种很进步的恋爱婚姻观。当然,关氏父女除暴安良的侠义之举,是带有市民意识的,虽大快人心,但旧世界不会变好,有其思想局限性。《啼笑姻缘》所以红极一时,除思想上投合市民外,艺术上主要在于故事性强,情节生动丰富、曲折多变,人物命运和爱情结局始终紧扣人心。樊家树、沈凤喜、何丽娜、关秀姑的爱情关系复杂而饶有兴味,作者设计沈凤喜和何丽娜面貌相似而产生一系列误会,在“巧”字上做文章,使情节生色不少。此外,将言情小说和武侠传奇融合,传统章回小说和外国小说技法融合,亦新亦旧,扩大了读者面。

  • 第15题:

    简析朱自清借景抒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朱自清的借景抒情类散文,指《荷塘月色》《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篇。这类散文的特点是:1、文中有画。意境幽美,景物描写细致而有神韵,使人可感可触,如身临其境。2、画中有诗,情景交融。似诗如画的美景中,流露出作者的复杂情思。月下荷塘的美景,透露出作者追求刹那宁静的心境,反衬出作者因现实烦恼而产生的不宁静心情。3、文字优美清丽,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多样。比喻新鲜生动,运用通感的手法。

  • 第16题:

    简析朱自清以事传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朱自清以事传情类散文指《背影》《给亡妇》等。一、这类散文以致情感人,《背影》写父子之情、《给亡妇》写夫妻深情。二、艺术上的特点是:1、用笔朴实平淡,没有华丽的词藻;事件也都是生活中的琐事。如写父亲为儿子送行、买橘子等。2、构思上,弃巧取平。3、结构缜密、剪裁得当、浓淡相宜、反复点题,在淡淡的笔触中营造浓浓的情意。朱自清的这类文章在朴素平淡的艺术形式中寓真情、风华。

  • 第17题:

    简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思想主题和艺术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作品在思想主题上的主要特点,是围绕着土地改革运动中农民与地主的矛盾这一主线,展开了贫苦农民与富裕农民之间、贫苦农民与贫苦农民之间、富裕农民与恶霸地主之间、大地主与小地主之间、土改工作队与农村干部之间、土改工作队员之间、农村干部之间等一系列矛盾,表现了土改运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作品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气势宏大、层次分明。从富裕农民对土改的恐惧、贫苦农民对共产党可能站不住脚的忧虑,到工作组发动群众的受挫,再到农民的觉醒、恶霸地主的被打倒,群众终于发动起来,作品对复杂的农村世相有一种高瞻远瞩、驾驭全局的气魄。

  • 第18题:

    问答题
    简析《财主的儿女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路翎的长篇《财主的儿女们》以苏州巨富蒋家的风流云散为中心,力图反映抗日战争前后十年间的中国社会生活,提出了青年知识分子道路的问题。这是巴金《家》、《春》、《秋》之后又一部描写封建大家庭及其子女道路问题的宏大作品,它的出版胡风称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事件”。全书分上下两部。上部写蒋家的崩溃,封建家长与守旧的大儿子的死,标志着一个封建家庭的结束。王熙凤式的大儿媳金素痕是作品写得极精彩的人物,她掀起的一场争夺财产继承权的斗争写得惊心动魄,加速了家庭的灭亡。下部以蒋家小儿子蒋纯祖为中心,展开知识分子道路的描写。蒋纯祖反叛旧家庭旧世界,信仰人民,参加党领导的演剧队,倾向马克思主义,又具有浓厚个性主义思想。在抗战时期他的事业和爱情遭到封建黑暗势力破坏后失去精神上的均衡,忧愤而病逝。他的悲剧,是知识分子未与人民群众结合的必然结局。蒋家二儿子蒋少祖,走的是从五四觉醒青年到国民党官僚的道路。
    《财主的儿女们》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
    ①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但主观色彩强烈,以内心冲突和情绪波折表现人物性格的心理描写为特色,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可以看到胡风现实主义理论主张的影响。
    ②背景开阔,规模、结构宏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析《原野》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原野》是曹禺惟一的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剧作,它通过仇虎复仇的悲剧反映了受地主压迫的农民的反抗。地主焦阎王害死了仇虎的父亲,霸占了仇虎家的财产,把仇虎送进监牢服苦刑。几年后仇虎逃出监狱回乡复仇,焦阎王已死,儿子焦大星娶了仇虎昔日恋人金子为妻。仇虎按照父债子还的观念杀死焦大星复仇,还使瞎眼焦母误杀了她孙子。这种个人复仇行为是非理性的。复仇后他和金子逃进森林,因内心谴责、恐惧而产生种种幻觉迷失道路,被追捕的侦缉队流弹击中死亡。
    在艺术上,剧本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金子的热烈泼辣,焦大星的懦弱老实,焦母的阴狠毒辣,都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仇虎的心理活动,刻画得层次分明。采取行动前犹豫不决(因为他和焦大星是一起长大的好伙伴,焦大星老实厚道,对他推心置腹,毫无戒心);杀了大星内心受到谴责;逃进森林后,求生的欲望、内心的恐惧和复仇是非的激烈冲突使他产生了各种幻觉,心情极度迷乱。最后的森林中一幕,作者借鉴了表现主义艺术家奥尼尔的剧本《琼斯皇》中的手法,以阴森神秘的夜森林为背景,配以焦母呼唤孙子的凄厉号叫,频频出现仇虎的各种幻觉场面,来表现仇虎激烈复杂的内心活动,使剧本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原野》是一部以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交织为特色的剧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析朱自清以事传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以事传情类散文指《背影》、《给亡妇》等篇。这类散文以至情感人。《背影》写父子至情,《给亡妇》写夫妻深情。艺术上的特点是用笔朴实平淡,没有华丽的词藻;事件也都是生活中的琐事,写父亲为儿子送行、买桔子等。但文淡而情深,琐事见真情。《背影》选取父亲为儿子过铁路买桔子的“背影”为全文抒情的“泉眼”,谋篇布局、行文遣笔的中心,可谓平中见巧,正是这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背影”,一般人不甚经意的“背影”,一经作者描写,产生极大的艺术冲击力,引起千百万读者的感情共鸣。在艺术构思上可谓另辟蹊径:不同于一般构思的弃平取巧,而是弃巧取平。当然,这是由情感体验决定的,正是这“背影”使作者感受最深切。文章结构缜密,剪裁得当,浓淡相宜,反复点题,在淡淡的笔触中营造浓浓的情意。这类文章历久传诵,感人至深,李广田说是“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杨振声说是“风华从朴素来”、“腴厚从平淡来”,都说出了这类文章的风格特点:在简单朴素平淡的艺术形式中寓真情、风华、腴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析田汉的《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田汉早期剧作充满个性解放精神和对封建思想道德的反抗,表现强烈的五四精神;艺术上多采取人物内心感情的直接而强烈的抒发,重视戏剧情景和氛围的渲染,以感伤的浪漫抒情为特色。代表作有《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前者写咖啡店侍女遭富商少爷遗弃的故事,表达了贫富对立的思想,谴责庸俗的市侩,赞颂贫贱者的高贵,并流露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伤情绪,咖啡店的情景,流浪艺人的琴声,渲染了感伤情调。《获虎之夜》写贫困青年黄大傻与富裕猎户女儿莲姑相恋,终因门当尸对、父母之命的婚姻观念而酿成悲剧。莲姑的“我把自己许给了黄大哥,我就是黄家的人了”!“世界上没有人能拆开我们的手!”的呼号,表达了婚姻自主、个性解放的精神;但是黄大傻因爱情受阻中猎枪而惨死,莲姑在专制家长鞭打下哀号呻吟,是对封建罪恶的控诉,也表现了封建势力的浓重强大。相爱的人硬被拆开的悲剧情景的渲染,黄大傻如泣如诉的长篇抒情台词,使作品呈现感伤抒情的浪漫主义特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析《漳河水》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1.《漳河水》是描写解放区的妇女争取自身解放题材的长诗,发表于1949年3月《太行文艺》复刊第二期,它通过婚姻、家庭以及生产劳动等日常生活的描写来表现她们对自身命运命的选择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2.主人公荷荷、苓苓和紫金英三位农村妇女,封建包办婚姻下,三个人的心事都走了样。《漳河水》以生动的人物形象说明妇女要摆脱封建主义旧思想旧习俗的因袭和负担,必须唤起妇女自己的自觉,包括对自己思想缺点的改造,才有可能实现。
    3.说明了人民政权的建立,是为妇女解放彻底摆脱封建思想束缚,谋求真正解放的必由之路。
    4.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民谣的形式,大量吸收群众口语入诗外,音乐节奏感特强,运用漳河地区流行的民歌小曲,比兴手法的大量运用,更增加了作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思想主题和艺术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作品在思想主题上的主要特点,是围绕着土地改革运动中农民与地主的矛盾这一主线,展开了贫苦农民与富裕农民之间、贫苦农民与贫苦农民之间、富裕农民与恶霸地主之间、大地主与小地主之间、土改工作队与农村干部之间、土改工作队员之间、农村干部之间等一系列矛盾,表现了土改运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作品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气势宏大、层次分明。从富裕农民对土改的恐惧、贫苦农民对共产党可能站不住脚的忧虑,到工作组发动群众的受挫,再到农民的觉醒、恶霸地主的被打倒,群众终于发动起来,作品对复杂的农村世相有一种高瞻远瞩、驾驭全局的气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