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诗经》作品的创作时期是()。A、春秋战国时期B、西周初至春秋中叶C、上古至春秋中叶D、西周初至战国时期

题目

《诗经》作品的创作时期是()。

  • A、春秋战国时期
  • B、西周初至春秋中叶
  • C、上古至春秋中叶
  • D、西周初至战国时期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诗经》作品的创作时期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诗经》政治颂美诗创作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作品进行说明。


    正确答案:《诗经》政治颂美诗创作的基本模式是:颂扬周代贵族内德外仪的统一,也就是既歌颂君子的内在美质,又赞美君子的外在仪容。《大雅•假乐》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这两点。诗中第一段说周成王有美好的品德,能安抚百姓,使所有的人都能尽职。所以从天那里承受了福禄。第二段说他因受福禄而有众多的子孙。他又有肃穆的神态,堂皇的仪表,他是一个很好的君主,因为他从来不犯什么过错,一切都按先王的法度办事。第三段再一次申说他有严肃庄重的仪表,谈吐文雅有序。因而他没有任何私怨私恶,他率领着众多贤人治国,成为四方纲纪。第四段写朝中群臣对他充满了热爱,一个个尽职尽责;老百姓在他的荫庇下也都安居乐业。全诗并没有具体地写成王到底取得了哪些功业,而是一再地歌颂周成王的德行与仪容。不过,正是由此,诗人向我们暗示了成王所取得功业的伟大,并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他的真挚的热爱。

  • 第2题:

    《诗经》是在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下创作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诗经》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国风》,它的大部分作品创作于()。

    • A、西周时期
    • B、春秋时期
    • C、战国时期
    • D、秦汉时期

    正确答案:B

  • 第4题:

    《诗经》中的“郑风”都是什么时期的作品()。

    • A、西周初年
    • B、春秋时期
    • C、西周中期
    • D、战国时期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古典主义时期最符合三一律创作原则的作品是()。


    正确答案:《安德洛玛刻》

  • 第6题:

    莫里哀创作各时期的主要作品。


    正确答案: 1650年后,法国的莫里哀担任剧团负责人,开始创作剧本。他学习民间笑剧和意大利即兴喜剧的手法,写了一些作品,渐渐在外省出了名。
    1658年为路易十四,从此成功在巴黎开始其创作。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把矛头指向贵族;同时的《丈夫学堂》、《太太学堂》讨论了爱情、婚姻、宗教等问题,维护个性自由,反对封建道德。
    1664年的《达尔杜弗》成功,成为古典喜剧的杰作。《吝啬鬼》与《乔治·亚当》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荣心。
    1669年后,莫里哀的创作进入最后一个时期,《贵人迷》、《女学者》都嘲笑了贵族世界。《司卡班的诡计》则赞赏了下层人民的机智。

  • 第7题:

    判断题
    《诗经》是在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下创作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莫里哀创作各时期的主要作品。

    正确答案: 1650年后,法国的莫里哀担任剧团负责人,开始创作剧本。他学习民间笑剧和意大利即兴喜剧的手法,写了一些作品,渐渐在外省出了名。
    1658年为路易十四,从此成功在巴黎开始其创作。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把矛头指向贵族;同时的《丈夫学堂》、《太太学堂》讨论了爱情、婚姻、宗教等问题,维护个性自由,反对封建道德。
    1664年的《达尔杜弗》成功,成为古典喜剧的杰作。《吝啬鬼》与《乔治·亚当》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荣心。
    1669年后,莫里哀的创作进入最后一个时期,《贵人迷》、《女学者》都嘲笑了贵族世界。《司卡班的诡计》则赞赏了下层人民的机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诗经》作品的创作时期是()。
    A

    春秋战国时期

    B

    西周初至春秋中叶

    C

    上古至春秋中叶

    D

    西周初至战国时期


    正确答案: B
    解析: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莫里哀创作各时期的主要作品。

    正确答案: 1650年后,法国的莫里哀担任剧团负责人,开始创作剧本。他学习民间笑剧和意大利即兴喜剧的手法,写了一些作品,渐渐在外省出了名。
    1658年为路易十四,从此成功在巴黎开始其创作。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把矛头指向贵族;同时的《丈夫学堂》、《太太学堂》讨论了爱情、婚姻、宗教等问题,维护个性自由,反对封建道德。
    1664年的《达尔杜弗》成功,成为古典喜剧的杰作。《吝啬鬼》与《乔治·亚当》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荣心。
    1669年后,莫里哀的创作进入最后一个时期,《贵人迷》、《女学者》都嘲笑了贵族世界。《司卡班的诡计》则赞赏了下层人民的机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诗经》中诗歌的创作年代是从()至(),共有305篇作品。

    正确答案: 西周初年、春秋中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怎样理解《诗经》创作与周代文化之间的关系?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诗经》创作和周文化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
    (1)《诗经》的物象择取受周文化精神的影响,如人物服饰打扮的描写中经常出现的“狐裘”以及各种各样的玉制饰物,和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绿竹,这些在周代文化里是人物身份地位和道德品质的象征。
    (2)《诗经》作品的内在结构受周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的影响,如以外在仪容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以思乡怀归之情来反映战争徭役。这两者作为一种基本的审美思维模式,对后世的文学作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莫里哀创作各时期的主要作品。


    正确答案: 1650年后,法国的莫里哀担任剧团负责人,开始创作剧本。他学习民间笑剧和意大利即兴喜剧的手法,写了一些作品,渐渐在外省出了名。
    1658年为路易十四,从此成功在巴黎开始其创作。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把矛头指向贵族;同时的《丈夫学堂》、《太太学堂》讨论了爱情、婚姻、宗教等问题,维护个性自由,反对封建道德。
    1664年的《达尔杜弗》成功,成为古典喜剧的杰作。《吝啬鬼》与《乔治·亚当》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荣心。
    1669年后,莫里哀的创作进入最后一个时期,《贵人迷》、《女学者》都嘲笑了贵族世界。《司卡班的诡计》则赞赏了下层人民的机智。

  • 第14题:

    《诗经》中战争诗的创作高潮时期是()。

    • A、周懿王时期
    • B、周成王时期
    • C、周孝王时期
    • D、周宣王时期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怎样理解《诗经》创作与周代文化之间的关系?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诗经》创作和周文化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
    (1)《诗经》的物象择取受周文化精神的影响,如人物服饰打扮的描写中经常出现的“狐裘”以及各种各样的玉制饰物,和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绿竹,这些在周代文化里是人物身份地位和道德品质的象征。
    (2)《诗经》作品的内在结构受周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的影响,如以外在仪容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以思乡怀归之情来反映战争徭役。这两者作为一种基本的审美思维模式,对后世的文学作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第16题:

    贝多芬的一生通常被分为几个创作时期,指出这几个时期的起止年代,并结合主要作品谈谈他第二时期的创作特征。


    正确答案:贝多芬(LudwingvanBeethoven,1770—1827)的创作一般被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770年到1802年;第二个时期是从1802年到1816年,第三个时期是从1816年到1827年。
    贝多芬的第二个时期是他最重要和最典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在这个时期,贝多芬已被人们认为是欧洲第一流的钢琴家和作曲家。由于他拒绝屈从于保护人和出版商的要求,他的作品的长度在增加,个性和反叛的东西也在增长。贝多芬写了大量的作品草稿,不断地修改它们,直到他自己满意为止。这是贝多芬音乐风格完全成熟的时期,他的很多最著名的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
    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弦乐四重奏作品59号,也叫拉祖莫夫斯基四重奏,以及第74和第95号;15首钢琴奏曲(作品第22号到第90号),包括瓦尔德斯坦和热情奏鸣曲;第四和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三到第八交响曲;还有歌剧《费德里奥》。1803年创作的第三(英雄)交响曲是这个时期的一部代表作。这部作品最早是献给拿破仑•波拿巴这位法国大革命的英雄的。手稿上原来的标题是“以波拿巴为题的大交响曲”,后来改成“为波拿巴而作”。据说贝多芬得知拿破仑在1840年称帝后,愤怒地擦去了原来的标题并改写成“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个伟大而作”。
    这是一首革命性的作品,是对英雄的伟大理想的一种不朽的音乐表现。贝多芬一生坚持共和主义的理想,向往法国大革命,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精神。这种思想典型地体现在第三交响曲中,并引起了音乐手法上的许多创新。例如第一乐章用两个强烈的乐队全奏的降E大三和弦作为引子,由这个大三和弦的分解构成了深沉刚毅的主部主题,它意外地到达升C音上,并引出了无穷的变奏和发展。简洁而有力的主部主题就像一部戏剧中的主人公,他被描写成一个奋斗的、被压制的,但最终取得胜利的英雄。而这个英雄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贝多芬自己。整个乐章的篇幅大为扩展,副部出现多主题,展开部比呈示部更长,突然的转调和紧张的不协和音,以及连续的切分节奏所带来的不可遏制的动力感使乐章不断达到新的高潮。第二乐章是葬礼进行曲,这种体裁与法国大革命有关,在当时有固定的格式,如中段用大调式与两端的小调式形成对比,木管乐器比较突出,表达对英雄的牺牲的深切哀悼。贝多芬的这个乐章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作曲家伐塞克等人的同类作品有相似之处。第三乐章是一首大规模的谐谑曲。末乐章则是一个大变奏曲,主题取自贝多芬的芭蕾舞音乐《普罗米修斯的创造》。贝多芬在他的一首著名的钢琴变奏曲中也使用了这同一个主题。
    这个时期的其它几部交响曲创作也很值得注意。第四和第五交响曲表现了几乎是相对立的情感世界。第四是欢快而幽默的,而第五是与命运搏斗并最终获胜的巨人。第六交响曲(田园)有五个乐章,而不是通常的四个。它也是标题交响曲的一个先例。第七交响曲的规模也比较大,是以舞蹈的节奏为主导的一部杰作,而第八交响曲则比较短小,还恢复了古老的小步舞曲乐章。
    贝多芬唯一的歌剧《费德里奥》是一部拯救歌剧(法国大革命期间流行的一种歌剧形式),1804年到1805年创作,1806和1814年修改。贝多芬在这部歌剧中表达了和第三交响曲类似的革命精神。英雄主义精神也体现在贝多芬这个时期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如“瓦尔德斯坦”奏鸣曲和“热情”奏鸣曲,以及献给俄国驻维也纳大使拉祖莫夫斯基的弦乐四重奏(作品第59号)和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等。

  • 第17题:

    简述莫扎特在维也纳时期的创作特征和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1)器乐作品:A.室内乐:献给海顿的六首弦乐四重奏是成熟的古典风格杰作,运用了持续的主题发展和大量的对位织体,并让四个乐器的对话更加平等;另有两首弦乐五重奏和一首单簧管五重奏。B.交响曲:维也纳时期莫扎特作有6首交响曲,都比以前的交响曲更长、更复杂,木管乐器的声部更加精致,运用更复杂的对位手法,半音化的运用增多,终曲乐章也变得更加宏伟,其中最后三首交响曲(第39、40、41)代表了他音乐创作的三个基本方面。C.协奏曲:莫扎特在维也纳时期创作了17首钢琴协奏曲,把技巧的展示、易解的旋律和复杂而精致的对位融合在一起,第一乐章常使用双呈示部和写下来的华彩乐段。
    (2)歌剧:莫扎特最优秀的歌剧是在维也纳时期创作的,包括三部意大利歌剧《费加罗的婚姻》《唐•乔万尼》《女人心》,一部正歌剧《蒂多的仁慈》,两部德语歌剧《后宫诱逃》和《魔笛》。这些歌剧的特征是音乐对人物性格的巧妙刻画,旋律的优美,配器的精致,戏剧布局的无懈可击,曲式的严谨,以及对重唱的熟练运用。
    莫扎特的绝笔之作是《安魂曲》,为合唱和管弦乐队而作。

  • 第18题:

    问答题
    《诗经》政治颂美诗创作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作品进行说明。

    正确答案: 《诗经》政治颂美诗创作的基本模式是:颂扬周代贵族内德外仪的统一,也就是既歌颂君子的内在美质,又赞美君子的外在仪容。《大雅•假乐》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这两点。诗中第一段说周成王有美好的品德,能安抚百姓,使所有的人都能尽职。所以从天那里承受了福禄。第二段说他因受福禄而有众多的子孙。他又有肃穆的神态,堂皇的仪表,他是一个很好的君主,因为他从来不犯什么过错,一切都按先王的法度办事。第三段再一次申说他有严肃庄重的仪表,谈吐文雅有序。因而他没有任何私怨私恶,他率领着众多贤人治国,成为四方纲纪。第四段写朝中群臣对他充满了热爱,一个个尽职尽责;老百姓在他的荫庇下也都安居乐业。全诗并没有具体地写成王到底取得了哪些功业,而是一再地歌颂周成王的德行与仪容。不过,正是由此,诗人向我们暗示了成王所取得功业的伟大,并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他的真挚的热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和原始歌谣相比《诗经》作品的创作有哪些新的发展。

    正确答案: (1)功利主义的自觉创作周人开始自觉地、有目的地创作诗歌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在明确的政治功利目的指导下创作的优秀作品
    (2)个体诗人的出现诗歌从表达群体意识的集体歌唱向独抒个人情感的个体创作过渡发展诗歌中开始出现个性的存在
    (3)艺术水平的提高周人开始自觉地在诗歌创作中追求美从而提高了《诗经》的艺术表现水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标志着中国诗歌史上由集体创作向个人创作的转变的作品是()
    A

    《诗经》

    B

    《楚辞》

    C

    《山海经》

    D

    《国语》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诗经》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国风》,它的大部分作品创作于()。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时期

    C

    战国时期

    D

    秦汉时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诗经》中战争诗的创作高潮时期是()。
    A

    周懿王时期

    B

    周成王时期

    C

    周孝王时期

    D

    周宣王时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诗经》中的“郑风”都是什么时期的作品()。
    A

    西周初年

    B

    春秋时期

    C

    西周中期

    D

    战国时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