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冯至20年代诗歌的创作和40年代诗歌创作的不同风格。”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公安三袁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情况。   


    正确答案: (1)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2)重视文学的时代精神,主张新变。
    (3)诗歌创作注重才情,直抒胸臆。

  • 第2题:

    简述王世贞的诗歌主张与诗歌创作。


    正确答案:作为后七子的首领,王世贞打出的也是复古的旗帜。他更能从积极的方面继承前七子的进步主张,尤其是注重文学的真情实感和文学的艺术价值。其诗歌意到浑成,自然婉转,较少地模拟痕迹,为论者称道。

  • 第3题:

    结合《再别康桥》等篇,论析徐志摩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徐志摩诗歌创作的基本艺术个性是真挚的独抒性灵。他的诗歌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他的艺术风格表现在:
    构思精巧,意象新颖。如《再别康桥》,康桥周围有名的景物很多,但诗人却着力描写康河,诗人认为“康桥的性灵全在一条河上”。而写康河,诗人重写金柳,青荇和清泉。脍炙人口的《沙扬娜拉》全诗仅四句、中心意象是一朵不胜娇羞的小莲,用以状写日本女郎温柔多情的神态,贴切传神,既纯洁无暇,又楚楚动人,显示出徐志摩诗歌特有的柔婉的情韵。音律和谐,富于音乐美。他认为“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音节是诗的“血脉”。在他大量的四行一节的抒情诗中,徐志摩常常使用重叠、反复、排比、对偶等手法。如《再别康桥》开头的短短四行中,三次反复“轻轻的”,造成缠绵中不乏轻快的韵律,在节奏感之外平添了韵律感。在用韵上,他多方采用西洋诗押韵的方法,《先生!先生!》用随韵(AABB),《为要寻找一个明星》用抱韵(ABBA),《他怕他说出口》用交韵(ABAB),使诗韵的和谐中显出变化。
    章法整饬,灵活多样。徐志摩是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十分讲究诗形和章法。他的诗虽以四行一节式较多,但从整体上看,节式,章法、句法韵脚等都各有变化,不太拘泥、讲究诗形而不能为其束缚。整饬中有变化,呈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如《再别康桥》每节四行,隔行押韵,一、三行稍短,大抵六字,二、四行稍长,大抵八字,诗行有规律地长短错落,又大段整齐,匀称。
    词藻化美,风格明丽。徐志摩的诗思极富想象力,自然也容易表现为文词的丰富,词藻的华丽、浓艳。荡漾在波里的金柳的艳影,随水流起伏的青荇,“被揉碎在浮藻间”的晚霞……织成了色彩。明丽的画面,使《再别康桥》呈现出温柔纤丽的情韵。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有力的实践闻一多诗歌理论的“三美”主张,具有“纯诗”的惊人之美,并以自我和理想的表达为中心,在中国现代诗领域树立起一种真纯的浪漫主义精神。

  • 第4题:

    简述徐志摩诗歌创作的两个不同时期。


    正确答案: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25年前为前期,之后为后期。前期的诗歌主要收入《志摩的诗》(1925)集中;后期的诗歌主要收入《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和《云游》(1932)中。两个时期的诗歌创作,虽然在思想倾向、情感内涵、风格追求上有一些差异,但在总体倾向,特别是在诗味、诗趣、诗美、话语方式上却是一脉相承的。

  • 第5题:

    简述歌德和里尔克对冯至诗歌创作历程的影响。


    正确答案:冯至在1930年出国留学之前,即他写作《昨日之歌》等诗作的时代,还比较地耽于青春感伤的抒情,1930年至1935年在德国的留学,重新研读歌德和里尔克,使他克服了青春忧郁,告别青年而走向中年,有了更高意义上的完成。歌德影响冯至的主要是他的“脱皮”和“断念”的概念,冯至后来对此有过追忆,他引用歌德给一个性格忧郁的朋友的话来表述歌德:“人有许多皮要脱去,直到他有几分把握住他自己和世界上的事物为止。你经验很多,愿你能够遇到一个休息地点,得到一个工作范围。我能确实告诉你说,我在幸福中间是在不住的断念里生活着。我天天在一切的努力和工作时,只看见那不是我的意志,却是一个更高的力的意志,这个力的思想并不是我的思想。”在冯至看来,歌德一生丰饶的背后,“随时都隐伏着不得已的割舍和情心情愿的断念。”而割舍和断念并非出于被迫,而是出于更高的意志的引领,为了人类而工作的自觉责任,促使歌德将所有的激情、欲望以及痛苦、折磨都弃置不顾,惟有工作是永恒的。这一切在转向之后的里尔克那里也能找到,“在诺瓦利斯死去、荷尔德林渐趋于疯狂的年龄,也就是从青春走入中年的路程中,里尔克却有一种新的意志产生。他使音乐的变为雕刻的,流动的变为结晶的,从浩无涯际的海洋转向凝重的山岳。他到了巴黎,从他倾心的大师罗丹那里学会一件事:工作,工匠般的工作”。(冯至:《里尔克——为十周年祭日作》)。“工作,工匠般的工作”,这是冯至从里尔克和歌德那里获得的重要的生存动力,从此写作不再是抒发个人情感,而是为人类工作的一部分,这种艺术观与人生观的改变,才促成了他后来的“完成”。1937年抗战爆发后,冯至辗转各地,最后终于在昆明西南联大落脚,抛开了烦琐的日常事物,潜心于教学与研究,冯至终于将在德国的积累以多种形式爆发了,他写成了诗集《十四行集》,诗化小说《伍子胥》,并开始了关于杜甫与歌德的学术研究。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王世贞的诗歌主张与诗歌创作。

    正确答案: 作为后七子的首领,王世贞打出的也是复古的旗帜。他更能从积极的方面继承前七子的进步主张,尤其是注重文学的真情实感和文学的艺术价值。其诗歌意到浑成,自然婉转,较少地模拟痕迹,为论者称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歌德和里尔克对冯至诗歌创作历程的影响。

    正确答案: 冯至在1930年出国留学之前,即他写作《昨日之歌》等诗作的时代,还比较地耽于青春感伤的抒情,1930年至1935年在德国的留学,重新研读歌德和里尔克,使他克服了青春忧郁,告别青年而走向中年,有了更高意义上的完成。歌德影响冯至的主要是他的“脱皮”和“断念”的概念,冯至后来对此有过追忆,他引用歌德给一个性格忧郁的朋友的话来表述歌德:“人有许多皮要脱去,直到他有几分把握住他自己和世界上的事物为止。你经验很多,愿你能够遇到一个休息地点,得到一个工作范围。我能确实告诉你说,我在幸福中间是在不住的断念里生活着。我天天在一切的努力和工作时,只看见那不是我的意志,却是一个更高的力的意志,这个力的思想并不是我的思想。”在冯至看来,歌德一生丰饶的背后,“随时都隐伏着不得已的割舍和情心情愿的断念。”而割舍和断念并非出于被迫,而是出于更高的意志的引领,为了人类而工作的自觉责任,促使歌德将所有的激情、欲望以及痛苦、折磨都弃置不顾,惟有工作是永恒的。这一切在转向之后的里尔克那里也能找到,“在诺瓦利斯死去、荷尔德林渐趋于疯狂的年龄,也就是从青春走入中年的路程中,里尔克却有一种新的意志产生。他使音乐的变为雕刻的,流动的变为结晶的,从浩无涯际的海洋转向凝重的山岳。他到了巴黎,从他倾心的大师罗丹那里学会一件事:工作,工匠般的工作”。(冯至:《里尔克——为十周年祭日作》)。“工作,工匠般的工作”,这是冯至从里尔克和歌德那里获得的重要的生存动力,从此写作不再是抒发个人情感,而是为人类工作的一部分,这种艺术观与人生观的改变,才促成了他后来的“完成”。1937年抗战爆发后,冯至辗转各地,最后终于在昆明西南联大落脚,抛开了烦琐的日常事物,潜心于教学与研究,冯至终于将在德国的积累以多种形式爆发了,他写成了诗集《十四行集》,诗化小说《伍子胥》,并开始了关于杜甫与歌德的学术研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秋谨前后期诗歌创作在内容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不同地方有:
    第一,秋谨的诗歌创作可以1904年东渡日本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内容和内容在表现上不同。
    第二,前期,尤其是1903年入京以前的作品,多写风花雪月,离愁别绪,是她闺秀生活的反映。大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风格多样,前期多抑郁感伤,婉丽缠绵。
    第三,后期,是她创作的丰收期,出色的才华与革命活动相结合,使她的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后期作品中洋溢着的,是忧国忧时的感慨,振聋发聩的呼喊,推翻清王朝的誓言。后期刚健遒劲,慷慨豪放,直抒胸臆,想象奇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冯至20年代诗歌的创作和40年代诗歌创作的不同风格。

    正确答案: 冯至20年代的诗歌创作,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情,善于从平凡小事中捕捉诗意。还善于把来自生活的真切体验同新颖含蓄的意象绵密地糅合在一起,产生婉约深沉的韵味。40年代冯至的诗是“沉思的诗”在日常生活现象中,诗人有着生命体验的哲理沉思。艺术形式和自然并不严格遵守十四行诗的传统格律。在诗意境和抒情形象、方式和语言上,又能借鉴和吸收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益的成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深刻影响了冯至的诗歌创作。
    A

    里尔克

    B

    叶慈

    C

    惠特曼

    D

    莎士比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和批评的艺术原则,“风雅”和“比兴”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它们对古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正确答案: (1)“风雅”和“比兴”的内涵 “风雅”,要求诗歌创作具有高尚的意义和严肃的情感内容。“比兴”,要求诗歌在艺术表现上“托物以讽”。
    (2)对古代诗歌创作产生的影响 “风雅”和“比兴”这两条艺术创作和批评原则,给中国文人指出了如何走向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到艺术完美结合的创作道路。它同时也培养了中国人的艺术审美观念,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既重内容的纯正文雅,又重形象的生动感人,以含蓄蕴藉、韵味深厚而见长的民族风格和美学特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论艾青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及诗史地位。

    正确答案: ①抒发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民族、土地的深沉的爱,表达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追求;
    ②丰富的想象,新鲜的比喻,浓郁的诗情,光与色的运用,鲜明深刻的意象,“散文化”的诗体实验,极度的形式张力;
    ③革命现实主义融入了象征主义等现代主义艺术技巧,实现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融合与切换,将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对现实与时代的关切、投入)与对诗歌艺术的探索,对西方现代主义诗艺的借鉴完美的结合起来;
    ④从而建构了自己的诗学,将新诗推向新的阶段。
    ⑤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以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标志着中国自由体新诗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以后的新诗创作带来巨大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深刻影响了冯至的诗歌创作。


    正确答案:里尔克

  • 第14题:

    秋谨前后期诗歌创作在内容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不同地方有:
    第一,秋谨的诗歌创作可以1904年东渡日本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内容和内容在表现上不同。
    第二,前期,尤其是1903年入京以前的作品,多写风花雪月,离愁别绪,是她闺秀生活的反映。大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风格多样,前期多抑郁感伤,婉丽缠绵。
    第三,后期,是她创作的丰收期,出色的才华与革命活动相结合,使她的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后期作品中洋溢着的,是忧国忧时的感慨,振聋发聩的呼喊,推翻清王朝的誓言。后期刚健遒劲,慷慨豪放,直抒胸臆,想象奇丽。

  • 第15题:

    ()深刻影响了冯至的诗歌创作。

    • A、里尔克
    • B、叶慈
    • C、惠特曼
    • D、莎士比亚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闻捷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重点)


    正确答案:1、诗歌在构思上较新颖。
    2、作者善于深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腻充分地表现青年人感情的波动,折射出时代风俗的巨大历史变迁。
    3、闻捷诗歌语言富有民族韵味的音乐美,情感基调高昂欢快,有浓重的牧歌风格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4、闻捷的爱情诗不单纯描写爱情,而是将爱情与表现新的生活内容、传达新的时代气息、高扬新的思想情操联系在一起。

  • 第17题:

    简述革命诗潮诗歌创作的特点。


    正确答案:(1)在创作的指导思想上,革命诗潮主要还是继续诗界革命的兼具“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三长的纲领,意境更加开拓,更具近代性质,新语句运用更多,更显自然妥帖。
    (2)在诗体、格律上并未突破传统规范,仍然是地道的旧体诗。
    (3)在美学风格上,多大声疾呼,直抒胸臆,歌哭狂肆,昂奋激烈,“叫嚣亢厉”,与传统诗歌美学所提倡的温柔敦厚、含蓄蕴藉大相径庭。这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新的审美时尚,虽不免粗糙,却在突破古典审美规范的意义上显现出现代性。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李白与杜甫的不同诗歌风格。

    正确答案: 李白浪漫主义,杜甫现实主义。
    李白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出热烈奔放的感情;杜甫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中国文学史》)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杜甫“没饭不忘君”,艺术风格沉郁顿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闻捷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重点)

    正确答案: 1、诗歌在构思上较新颖。
    2、作者善于深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腻充分地表现青年人感情的波动,折射出时代风俗的巨大历史变迁。
    3、闻捷诗歌语言富有民族韵味的音乐美,情感基调高昂欢快,有浓重的牧歌风格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4、闻捷的爱情诗不单纯描写爱情,而是将爱情与表现新的生活内容、传达新的时代气息、高扬新的思想情操联系在一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举例说明李白和杜甫诗歌创作风格上的不同之处?

    正确答案: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李白诗的典型特点有二:
    (1)李白的诗气势磅礴,汪洋恣肆,纵横飞动。将屈原、庄子的艺术风格融为一家,形成一种雄奇、飘逸、奔放的风格;运用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比喻、高度的夸张等修辞手法,形成一种掀雷挟电的夺人气势,令人折服。
    (2)李白的诗自然而不雕琢。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简述徐志摩诗歌创作的两个不同时期。

    正确答案: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25年前为前期,之后为后期。前期的诗歌主要收入《志摩的诗》(1925)集中;后期的诗歌主要收入《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和《云游》(1932)中。两个时期的诗歌创作,虽然在思想倾向、情感内涵、风格追求上有一些差异,但在总体倾向,特别是在诗味、诗趣、诗美、话语方式上却是一脉相承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深刻影响了冯至的诗歌创作。

    正确答案: 里尔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公安三袁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情况。

    正确答案: (1)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2)重视文学的时代精神,主张新变。
    (3)诗歌创作注重才情,直抒胸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