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王力关于汉语史分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分期在语言史的研究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汉语史应当如何划分时期?分期的主要标准是什么?文体的转变为为什么不能作为汉语史分期的标准?汉语史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谈历史不能不谈分期,分期的作用,是使历史发展的线索更加分明,是使历史上每一个大关键更加突出,因而使读历史的人们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历史的面貌。汉语史是属于历史范畴的东西,因此,在历史科学中占着重要位置的分期问题,对于汉语史来说,也毫不例外的重要。
    (2)王力先生不同意以文体的转变作为汉语史分期的标准,他认为:“必须从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去定出语言的历史分期。”当语言的发展是质变而不是量变的时候,就应该认为变换了历史时期。语言的发展是渐进的,那么由旧质到新质的过渡阶段应该是很长的,可能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看,应该以语法作为主要根据,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特点的本质,而语法结构比基本词汇变化的更慢。语音和语法密切相关,都是整个系统,所以语音的发展也可以作为分期的标准。一般词汇的发展也可以作为分期的一个标准,但它不是主要的标准。
    (3)文体的转变不等于全民语言的转变,没有表现语言从旧质到新质的过渡,当语言没有发生很大变化时,文体可能先变,例如宋代的平话;当语言发生很大变化时,文体可能不变,如六朝的骈文。文体的转变和上层建筑有关。
    (4)王力先生将汉语史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①上古期: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即商周秦汉时期)。(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
    ②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即六朝、唐、宋时期)。(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
    ③近代期: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即元明清时期)。(自1840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
    ④现代期: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
    (5)各个时期的特点:
    上古期的特点:
    ①判断句一般不同系词②疑问句的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
    ③入声有两类(其中一类到后代变为去声)
    中古期的特点:
    ①在口语的判断句中系词成为必需的句子成分。
    ②处置式的产生。
    ③完整的“被”字式被动句的普遍应用。
    ④形尾“了”、“着”的产生⑤去声字的产生等等。
    近代汉语的特点:
    ①全浊声音在北方话里消失。
    ②-m尾韵在北方话的消失。
    ③入声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现代汉语的特点:
    ①适当地吸收西洋语法。
    ②大量地增加复音词,等等。

  • 第2题:

    简述研究汉语史的四个原则是什么?四个原则?


    正确答案: ⑴注意语言发展的历史过程
    语言的研究可分为静态的研究和动态的研究。静态的研究:着眼于某一时代的某一语言现象;动态的研究:着眼于不同时代的某一语言现象。
    ⑵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
    语言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发展必然影响语言的发展。
    ⑶重现语言各方面的联系
    在语言的构成部分中,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有机地互相联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⑷辨认语言的发展方向
    可从两方面看:第一、古代语言循着什么方向达到今天的情况;
    第二、今天的语言将来要朝哪一方向走。

  • 第3题:

    设计史的历史分期是什么?


    正确答案: 森珀都装饰风格的功能及材料与技术的机械唯物主义阐述,及其引起的与里格尔的争辩导致里格尔在装饰研究方面系统地表明自己以艺术意志为核心的形式主义立场,这给后世学者就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的探讨奠定了完备的理论基础。

  • 第4题:

    简述研究汉语史的四个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四个原则:
    ⑴注意语言发展的历史过程。语言的研究可分为静态的研究和动态的研究。静态的研究:着眼于某一时代的某一语言现象;动态的研究:着眼于不同时代的某一语言现象。
    ⑵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语言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发展必然影响语言的发展。
    ⑶重现语言各方面的联系。在语言的构成部分中,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有机地互相联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⑷辨认语言的发展方向可从两方面看:第一、古代语言循着什么方向达到今天的情况;第二、今天的语言将来要朝哪一方向走。

  • 第5题:

    汉语史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1)公元三世纪(五胡乱华)以前为上古时期。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
    (2)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十二三世纪为过渡阶段。
    (3)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
    (4)二十世纪(五四运动后)为现代。
    2.上古时期的特点:
    (1)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
    (2)在疑问句里,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面。
    (3)入声有两种(其中一种到现代变了去声)。
    3.中古时期的特点:
    (1)在口语的判断句中系词(如“是”)成为必需的句子成分。
    (2)处置式的产生。
    (3)完整的“被”字句被动句的普遍应用。
    (4)行尾“了”、“着”的产生。
    (5)去声字的产生。
    4.近代汉语的特点:
    (1)全浊声母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2)-m尾韵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3)入声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5.现代汉语的特点:
    (1)适当地吸收西洋语法。
    (2)大量地增加复音词。

  • 第6题:

    以语法演变为主要依据,参照语音和词汇的变化,把汉语发展分为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的著作是王力的()

    • A、《汉语概论》
    • B、《汉语通史》
    • C、《汉语史稿》
    • D、《汉语史论》

    正确答案:C

  • 第7题:

    问答题
    汉语史的分期是什么?

    正确答案: 王力先生以语法为标准,分为四个时期。
    (1).公元三世纪(商、周、秦,汉)为上古时期。(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
    (2).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六朝、唐、南宋前半)为中古期。(十
    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
    3).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
    (4).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汉语史分期的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各包括哪些时代的音系?各时期的代表音系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上古音包含的时代从西周初年到东汉末年(约公元前11世纪一公元2世纪末)。代表性音系是《诗经》音系。
    中古音包含的时代从魏晋到晚唐五代(约公元3世纪一公元10世纪)。代表性音系是《切韵》音系。
    近代音包含的时代从宋代到清末(约公元11世纪一公元19世纪)。代表性音系是《中原音韵》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王力关于汉语史分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上古期:
    ①判断句一般不同系词;
    ②疑问句的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
    ③入声有两类(其中一类到后代变为去声)。
    中古期:
    ①在口语的判断句中系词成为必需的句子成分;
    ②处置式的产生;
    ③完整的“被”字式被动句的普遍应用;
    ④形尾“了”、“着”的产生;⑤去声字的产生,等等。
    近代期:
    ①全浊声母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②-m尾韵在北方话的消失;
    ③入声在北方话里的消失,等等
    现代期:
    ①适当地吸收西洋语法;
    ②大量地增加复音词,等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研究汉语史的四个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四个原则:
    ⑴注意语言发展的历史过程。语言的研究可分为静态的研究和动态的研究。静态的研究:着眼于某一时代的某一语言现象;动态的研究:着眼于不同时代的某一语言现象。
    ⑵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语言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发展必然影响语言的发展。
    ⑶重现语言各方面的联系。在语言的构成部分中,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有机地互相联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⑷辨认语言的发展方向可从两方面看:第一、古代语言循着什么方向达到今天的情况;第二、今天的语言将来要朝哪一方向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汉语史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1)公元三世纪(五胡乱华)以前为上古时期。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
    (2)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十二三世纪为过渡阶段。
    (3)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4)二十世纪(五四运动后)为现代。
    2.上古时期的特点:
    (1)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
    (2)在疑问句里,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面。
    (3)入声有两种(其中一种到现代变了去声)。
    3.中古时期的特点:
    (1)在口语的判断句中系词(如“是”)成为必需的句子成分。
    (2)处置式的产生。
    (3)完整的“被”字句被动句的普遍应用。
    (4)行尾“了”、“着”的产生。
    (5)去声字的产生。
    4.近代汉语的特点:
    (1)全浊声母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2)-m尾韵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3)入声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5.现代汉语的特点:
    (1)适当地吸收西洋语法。
    (2)大量地增加复音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分期在语言史的研究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汉语史应当如何划分时期?分期的主要标准是什么?文体的转变为为什么不能作为汉语史分期的标准?汉语史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谈历史不能不谈分期,分期的作用,是使历史发展的线索更加分明,是使历史上每一个大关键更加突出,因而使读历史的人们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历史的面貌。汉语史是属于历史范畴的东西,因此,在历史科学中占着重要位置的分期问题,对于汉语史来说,也毫不例外的重要。
    (2)王力先生不同意以文体的转变作为汉语史分期的标准,他认为:“必须从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去定出语言的历史分期。”当语言的发展是质变而不是量变的时候,就应该认为变换了历史时期。语言的发展是渐进的,那么由旧质到新质的过渡阶段应该是很长的,可能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看,应该以语法作为主要根据,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特点的本质,而语法结构比基本词汇变化的更慢。语音和语法密切相关,都是整个系统,所以语音的发展也可以作为分期的标准。一般词汇的发展也可以作为分期的一个标准,但它不是主要的标准。
    (3)文体的转变不等于全民语言的转变,没有表现语言从旧质到新质的过渡,当语言没有发生很大变化时,文体可能先变,例如宋代的平话;当语言发生很大变化时,文体可能不变,如六朝的骈文。文体的转变和上层建筑有关。
    (4)王力先生将汉语史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①上古期: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即商周秦汉时期)。(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
    ②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即六朝、唐、宋时期)。(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
    ③近代期: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即元明清时期)。(自1840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
    ④现代期: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
    (5)各个时期的特点:
    上古期的特点:
    ①判断句一般不同系词②疑问句的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
    ③入声有两类(其中一类到后代变为去声)
    中古期的特点:
    ①在口语的判断句中系词成为必需的句子成分。
    ②处置式的产生。
    ③完整的“被”字式被动句的普遍应用。
    ④形尾“了”、“着”的产生⑤去声字的产生等等。
    近代汉语的特点:
    ①全浊声音在北方话里消失。
    ②-m尾韵在北方话的消失。
    ③入声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现代汉语的特点:
    ①适当地吸收西洋语法。
    ②大量地增加复音词,等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汉语史的分期是什么?


    正确答案: 王力先生以语法为标准,分为四个时期。
    (1).公元三世纪(商、周、秦,汉)为上古时期。(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
    (2).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六朝、唐、南宋前半)为中古期。(十
    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
    3).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
    (4).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

  • 第14题:

    《古代汉语》的主编是()

    • A、南怀瑾
    • B、王国维
    • C、马一浮
    • D、王力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王力在《略论语言的形式美》中,指出汉语具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和“()”。


    正确答案:回环的美

  • 第16题:

    汉语史的性质及其实践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性质:汉语史是关于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的科学。
    (2)汉语史的研究对象:
    ①在这一门科学中,我们研究现代汉语史怎样形成的,也就是研究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语法结构、一般词汇、文字是怎样形成的。
    ②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一般内部规律和特殊内部规律。
    A.一般的内部规律对于一切语言是共同的规律,比如,语言各个构成部分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性,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快。
    B.特殊内部规律是指一定的具体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如,汉语的内部发展规律和俄语不同;俄语的内部发展规律跟英语也不同。
    (3)实践意义:
    研究汉语史,首先是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研究汉语史,对于深入了解和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有重要意义。
    研究汉语史对于普通话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 第17题:

    王力的《汉语史稿》把汉语的发展分为哪四个时期?


    正确答案: 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个时期

  • 第18题:

    汉语史分期的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各包括哪些时代的音系?各时期的代表音系是什么?


    正确答案:上古音包含的时代从西周初年到东汉末年(约公元前11世纪一公元2世纪末)。代表性音系是《诗经》音系。
    中古音包含的时代从魏晋到晚唐五代(约公元3世纪一公元10世纪)。代表性音系是《切韵》音系。
    近代音包含的时代从宋代到清末(约公元11世纪一公元19世纪)。代表性音系是《中原音韵》音系。

  • 第19题:

    问答题
    王田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王莽在始建国元年四月提出了“王田制”。其具体的内容是:“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
    (《汉书·王莽传》)王田制的要点包括:
    (1)土地收归国有,称为“王田”,禁止私人自由买卖土地;
    (2)一家男丁不满八口而占有土地超过九百亩者,应将超额土地分与宗族乡邻;
    (3)原无田地的农民,由国家授予土地,其标准按一夫一妇受田百亩计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西藏王统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王统记》原文共分十八章。作者利用藏文历史著述十多种,还参考了蒙族的文献等,广征博引,以诗、文结合的体裁,浓重的文学笔墨突出记述和赞颂了松赞干布对藏族的统一,与汉族的团结交往,与邻国的交往,以及制定法律,倡制文字等丰功伟绩。同时,也着重记述了倡行佛法卓有成效的赞普赤松德赞和赤热巴坚的事迹。记录了比较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料,成为藏族同类著述中的重要作品,受到藏族学者及国内外研究藏族历史及文化的人们的重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以语法演变为主要依据,参照语音和词汇的变化,把汉语发展分为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的著作是王力的()
    A

    《汉语概论》

    B

    《汉语通史》

    C

    《汉语史稿》

    D

    《汉语史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设计史的历史分期是什么?

    正确答案: 森珀都装饰风格的功能及材料与技术的机械唯物主义阐述,及其引起的与里格尔的争辩导致里格尔在装饰研究方面系统地表明自己以艺术意志为核心的形式主义立场,这给后世学者就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的探讨奠定了完备的理论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汉语史的性质及其实践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性质:汉语史是关于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的科学。
    (2)汉语史的研究对象:
    ①在这一门科学中,我们研究现代汉语史怎样形成的,也就是研究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语法结构、一般词汇、文字是怎样形成的。
    ②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一般内部规律和特殊内部规律。
    A.一般的内部规律对于一切语言是共同的规律,比如,语言各个构成部分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性,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快。
    B.特殊内部规律是指一定的具体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如,汉语的内部发展规律和俄语不同;俄语的内部发展规律跟英语也不同。
    (3)实践意义:
    研究汉语史,首先是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研究汉语史,对于深入了解和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有重要意义。
    研究汉语史对于普通话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