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国人办报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正确答案: 一是内因。一方面由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这促进各种报刊不断涌现;二是外因。主要因素是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促使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前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在内容编辑、印刷、发行等方面都带动了中国近代民族报刊的诞生。

  • 第2题:

    章太炎是一个怎样的报人?对他的办报活动应该如何评价?


    正确答案: 章太炎(1868~1936)名炳麟,字枚叔,浙江杭州人,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宗、思想家和报刊政论家。早年参加维新运动,曾任《时务报》编辑,不久因与梁启超意见分歧离去。接着,主编过《经世报》、《译书公会报》、《昌言报》和《亚东时报》,并为《实学报》撰稿,开始崭露头角。1900年在上海参加唐才常等人发起的中国国会成立大会,当众剪掉辫子,以示与清廷决裂,立志革命。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日报》发表了他的《解辫发说》和《请拒满蒙入国状》,是当时革命报刊最激烈的文章。1902年4月他在日本发起召开“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轰动一时。1903年在“苏报案”中与清廷对薄公堂,声名大振。1906年出狱后被孙中山接到日本,主持《民报》编务。在与《新民丛报》的论战中充当主将,发表过58篇文章,成为“以文章排满的骁将”(鲁迅语)。辛亥革命后,因与孙中山意见分歧,退出同盟会,另组统一党,任总裁。创办《大共和日报》,鼓吹“革命军兴,革命党消”,先拥护袁世凯,后又反袁,曾被袁世凯幽禁。晚年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成为社会名流。创办过《教育今语杂志》、《国华月刊》、《国学商兑》、《制言》等刊物。
    章太炎是与梁启超齐名的中国近代报刊政论家,然而两人的政论风格迥然不同。章太炎的政论以渊博的古文知识作基础,典雅古朴,词句精炼,不尚浮华,但艰涩难懂,可读性不如梁启超的文章。章太炎为了争得言论自由而向恶势力进行毫不妥协斗争的精神,对新闻界有重大影响。他在苏报案和民报案中表现了革命的铮铮铁骨,历来为人称颂,成为“后生的楷范”。但他后期“既离民众,渐渐颓唐,后来的参与投壶,接受馈赠,遂每为论者所不满,但这也不过是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鲁迅语)。

  • 第3题:

    康有为是怎样倡议办报的?


    正确答案: 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主张维新变法的人迅速聚合,形成一个派别,登上了政治舞台。报刊成为它的舆论工具。由此,中国出现了最早的政党(团体)报纸,并开创了政治家办报的先河。
    维新派的发起者和领袖是康有为。他于1879年游历了上海、香港,对西方国家情况开始有所了解,又目睹列强侵略和清王朝腐败的现状,因此深有感触。1888年,他在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时,写一封5000字的上皇帝书,要求“变成法,通下清,慎左右”,以救亡图存。这是康有为第一次上书皇帝。在顽固派的干扰下,这封信没有递上去,但在一些人中传诵,康有为获得了同情与称赞。1891年,他回广州办“万木草堂”。在讲演的同时,他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书,作为维新变法主张的理论依据。198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失败后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于是康有为第二次上书皇帝。在具体建议中康有为陈述了办报的必要性。他写道:“近开报馆,名曰新闻,政俗备存,文学兼述。小之可以观物价,琐之可以见土风。清议时存,等于乡校,见闻日辟,可通时务。外国农业、商学、天文、地质、教会、政律、格致、武备各有专门,以为新报,尤足以开拓心思,发越聪明,与铁路开垦实相表里;宜纵民开设,并加奖励,庶裨政教。”这就是有名的“公车上书”,其中的思想明显源于西方,但对当时的中国是切实可行的。
    5月29日,他又写了一封长达13000字的上皇帝书,内容与“公车上书”相似,只是强调了变法的紧迫性。这是第三次上书。
    6月23日,康有为写了第四封上皇帝书,提出“设议院以通下情”的主张,表明了他的政治要求。这封信中有“设报达聪”的建议,他写道:“宜令直省要郡各开报馆,州县乡镇亦会续开,日月进呈,并备数十副本发各衙门公览。虽乡校或非宵旰寡暇,而民隐咸达,官匿皆知。”他还建议购买各种外国报纸,如《泰晤士报》等,“令总署派人每日译其政艺,以备一览,并多以印副本,随邸报同发,俾百僚咸通悉敌情,皇上可周知四海。”由于顽固派的阻挠,这封信没有递上去。
    此后,康有为就着手办报。同年8月17日,《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

  • 第4题:

    简析国人办报热潮出现的原因、特征与意义。


    正确答案: (1)原因: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维新成员的推动,以及一些倾向维新变法的政府官僚对国人办报的赞同与支持,一起推动办报。
    (2)意义:
    ①两个突破,即突破了外报在华的垄断地位,又突破了封建王朝的言禁。
    ②两个开端,即我国的政治家办报和政党报刊,都由此发端。
    ③两个创新,即在新闻思想和报刊文风两个方面出现新面貌。
    (3)特征:全国性、多样性、进步性等。
    全国一些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开始创办报刊,但尚未形成全国网络;有综合性的时事政治报刊,也有商业报刊、文艺报刊、科技报刊等,但数量不多,特色不鲜明;宣传变法自强,介绍新知识,表现了爱国热情,发挥了启蒙作用,但还没有“唤起民众”。

  • 第5题:

    简述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原因、特点及代表刊物。


    正确答案: (1)成因
    ①维新派人士要向全社会宣传自己的变法主张,要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报刊是最好的工具。
    ②光绪皇帝的允许和支持为报刊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2)特点:1、数量多2、地区广3、品种多
    (3)代表刊物:《知新报》、《国闻报》(、《湘报》与《湘学新报》等。

  • 第6题:

    行政学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正确答案:(1)行政管理实践发展的要求。
    (2)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
    (3)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

  • 第7题:

    问答题
    怎样评价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

    正确答案: 史实证明,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其表现为:
    1.为武力侵华,政治说辞,提供了情报;
    2.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
    3.宣传西方文明,进行西化,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
    尽管外报本身就是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的一种表现,但客观上也对我们产生过重要影响:
    1.带来了近代报刊,体现了民主观念。
    2.介绍西方文化,开拓读者视野。
    3.促进中国人自办报刊,推动了中国报刊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正确答案: 一是内因。一方面由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这促进各种报刊不断涌现;二是外因。主要因素是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促使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前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在内容编辑、印刷、发行等方面都带动了中国近代民族报刊的诞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国人办报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正确答案: 国人办报首先是从对外报的利用开始的。外报以其内容丰富和传播迅速吸引了大量中国读者,但在政治上替外国说话又为中国人所不满。中国人在同外报打交道中,渐渐地对它熟悉起来,甚至开始为自己所用。这种利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官员与商人,从外报上收集情报,了解政治、军事、商业动向;
    二是在外报工作的华人,从刊发“替华人说话”的文章到利用外报的条件创办华人主编的中文报纸。前者如林则徐主持编译外报,后者如王韬、陈蔼廷主编中文报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应该怎样评价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及其所办的报刊?

    正确答案: 1、办报的外国人不都是文化特务政治间谍。
    2、所办报刊也有对中国人民友好的。
    3、所办报刊也在中国传播了知识。
    4、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培养了人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在教育国际化的历史背景下,比较教育怎样在维护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传承机制中发挥作用?

    正确答案: 我国是一个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既有促进作用,又存在不利因素。为了充分利用教育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克服其中的不利因素,我们的比较教育研究应当注意努力做到:
    (1)增强本土意识,在努力研究本土教育的基础上研究西方教育。比较教育主要是以国外和国际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因而,本国的教育往往容易为比较教育研究者们所忽视。然而,忽视了本国教育实际,我们的比较教育研究就容易脱离本国的社会历史背景,脱离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决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国外和国际教育的了解,而首先要对本国的教育进行广泛的研究和了解,在深入理解本国教育实际的基础上来研究外国和国际教育。
    (2)通过比较教育研究,我们还要努力唤醒我国教育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的民族意识,并强化其振兴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感。比较教育研究意味着把本国的教育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放在一起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另一方面更要揭示它们的不同特点,从中标示出本国教育的特质,正是在这种与别国的比较过程中,我们的民族文化自我意识最容易显露出来。所以,比较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通过不同国家的教育比较研究,揭示这些国家的教育特质,并从中发现某种教育发展的规律,而且还在于通过这种对本国教育的特质,从而强化我们教育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的民族文化自我意识,唤起大家振兴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感,以保障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播后继有人,并发扬光大。
    (3)即便常常是勉为其难,我们也要努力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出发来看待、解释和介绍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范式,并与所有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努力建构本民族的教育科学范式。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我们较多的往往是向本国教育研究工作者们介绍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学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研究范式,并且在自身的比较教育研究中往往也较多地采用西方通行的某些研究方法和科学范式。所有这些对提高我们教育研究的科学水平无疑都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如果我们在这一过程中忽视了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解释和介绍西方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范式,那么这些对西方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范式的介绍,就有可能反过来阻碍我们自己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和教育科学研究范式的形成和建立,进而也会阻碍本民族教育传统乃至整个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4)比较教育学者不仅要学习我国的传统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而且要深入实际社会生活,从广泛存在于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教育活动中发掘教育科学本土化的活的生长点。比较教育研究要立足于本民族的教育和文化传统,我们就必须在了解国外和国际教育的同时,首先对本民族的传统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要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们在学习比较教育的同时,也要学习本国的传统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然而,对于教育科学的本土化而言,这还不够。教育科学要真正实现本土化,真正与本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融合在一起,成为本国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最根本的一个条件就是它必须真正适应于本国的社会生活和教育实际。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研究和了解本国的学校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主要源于西方,另一方面还要到学校教育以外的大众日常生活中去,从人民大众活生生的教育活动中发掘我们教育科学本土化的生长点。从本质上讲,教育的国际化应当是一种世界各国文化的平等的、双向的融合过程,而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一种文化的泛世界化过程。教育国际化的结果应当是一种包含着差异的辩证统一,而不是简单划一的完全一致化。只要我们把握和利用好这一时代发展趋势,一种各国文化既相互独立、各具特色,又相互影响、互相融合的,密切联系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必将到来。在这一过程中,比较教育研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并担负着独特的历史使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表现如何?怎样评价他的办报活动?

    正确答案: 胡适(1891-1963)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早年曾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五四”运动期间参与《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的编辑工作,1922年5月创办《努力周报》,1924年1月与陈西滢等主办《现代评论》周刊,1930年与徐志摩等人合办《新月》杂志,1931年又与傅斯年等人阳办了《独立评论》。
    胡适是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作为文学革命倡导者之一,他在新文化运动初期的贡献应给予肯定。正是他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打响了文学革命的第一炮。他提倡写白话文、白话诗、演白话剧,在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关于这一点,毛泽东给予很高评价的:“五四”运动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运动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很对的。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鲁迅也曾著文大加赞许说:“要恢复更多年元声的中国,是不容易的,首先来尝试这工作的是“五四运动”前一年,胡适之先生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可是,在世界观方面,胡适始终抱住他那实用主义哲学不放。在“五四”时期那班“新人物”里,胡适是作为资产阶级的右翼代表出现的。一有机会,他就会在报纸上宣传杜威实用主义。尢其是在他掌握了《每周评论》的编辑权以后,将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刊物完全改造成为一个贩卖实用主义哲学的阵地,,挑起了“问题与主义”的论争,企图阴绕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所主办的《努力周刊》和《现代评论》,更是公开的、直接地反对马列主义和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运动,起到了阴碍历史前进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表现如何?怎样评价他的办报活动?


    正确答案: 胡适(1891-1963)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早年曾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五四”运动期间参与《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的编辑工作,1922年5月创办《努力周报》,1924年1月与陈西滢等主办《现代评论》周刊,1930年与徐志摩等人合办《新月》杂志,1931年又与傅斯年等人阳办了《独立评论》。
    胡适是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作为文学革命倡导者之一,他在新文化运动初期的贡献应给予肯定。正是他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打响了文学革命的第一炮。他提倡写白话文、白话诗、演白话剧,在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关于这一点,毛泽东给予很高评价的:“五四”运动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运动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很对的。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鲁迅也曾著文大加赞许说:“要恢复更多年元声的中国,是不容易的,首先来尝试这工作的是“五四运动”前一年,胡适之先生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可是,在世界观方面,胡适始终抱住他那实用主义哲学不放。在“五四”时期那班“新人物”里,胡适是作为资产阶级的右翼代表出现的。一有机会,他就会在报纸上宣传杜威实用主义。尢其是在他掌握了《每周评论》的编辑权以后,将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刊物完全改造成为一个贩卖实用主义哲学的阵地,,挑起了“问题与主义”的论争,企图阴绕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所主办的《努力周刊》和《现代评论》,更是公开的、直接地反对马列主义和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运动,起到了阴碍历史前进的作用。

  • 第14题:

    书院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始于唐代,宋代繁荣兴旺。
    (1)宋初官学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
    (2)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促进了书院的发展;
    (3)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
    (4)佛教禅林的影响;
    (5)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及应用。

  • 第15题:

    胡适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论断的?他所提倡的“容忍”与他所追求的“自由”,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正确答案: 胡适在经过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思想、宗教等历史几十年深入研究探索总结之后,提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论断。他所说的容忍主要是指容忍异己的思想、信仰等,他所追求的自由也是在首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见解的度量的基础上的自由

  • 第16题:

    应该怎样评价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及其所办的报刊?


    正确答案: 1、办报的外国人不都是文化特务政治间谍。
    2、所办报刊也有对中国人民友好的。
    3、所办报刊也在中国传播了知识。
    4、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培养了人才。

  • 第17题:

    “新兴电影运动”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它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其代表性作品有哪些?


    正确答案:新兴电影运动是在内忧外患日益加剧的时代背景下兴起的。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把中华民族推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同时,政治的腐败和经济的凋敝,又使广大民众与统治者的矛盾趋于尖锐化。社会的巨大变化和动荡,必然会对电影产生巨大的影响。首先,民族危机激发了全民性的爱国意识和救国愿望,观众对银幕上的刀光剑影、柔情蜜意,已经没有任何兴趣,甚至感到厌恶。其次,战事的发生给电影业带来重大的损失。要摆脱电影业自身的生存困境,就必须拍摄反映现实生活和大众愿望的影片。
    1933年2月,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成立。它是一个群众性组织,团结了电影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如郑正秋、孙瑜、洪深、田汉、夏衍等。它以“认清过去的错误”、“探讨未来的光明”、“建设新的银色世界”为指导思想,为电影创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号召电影界人士共同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努力探寻中国电影的创新之路。
    它的成立,标志着“新兴电影运动”正式全面展开。
    第一阶段(1933年):左翼电影的迅速崛起:《三个摩登女性》、《狂流》
    第二阶段(1934~1935年):左翼电影在曲折中发展:《渔光曲》、《新女性》
    第三阶段(1936~1937年):新兴电影运动的重新高涨:《狼山喋血记》、《壮志凌云》

  • 第18题:

    问答题
    ”出版自由“的口号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包含了些什么内容?

    正确答案: “出版自由”的口号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平均派领袖利尔本1645年的一封信中说的,出版自由是英国人民的天生权利。
    内容:首先,严厉抨击了当时还在实行的出版检查制度;其次、强调言论出版自由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权利,认为这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再次,指出只有保障言论出版自由,才能发展真理,战胜谬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康有为是怎样倡议办报的?

    正确答案: 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主张维新变法的人迅速聚合,形成一个派别,登上了政治舞台。报刊成为它的舆论工具。由此,中国出现了最早的政党(团体)报纸,并开创了政治家办报的先河。维新派的发起者和领袖是康有为。他于1879年游历了上海、香港,对西方国家情况开始有所了解,又目睹列强侵略和清王朝腐败的现状,因此深有感触。1888年,他在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时,写一封5000字的上皇帝书,要求“变成法,通下清,慎左右”,以救亡图存。这是康有为第一次上书皇帝。在顽固派的干扰下,这封信没有递上去,但在一些人中传诵,康有为获得了同情与称赞。1891年,他回广州办“万木草堂”。在讲演的同时,他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书,作为维新变法主张的理论依据。198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失败后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于是康有为第二次上书皇帝。在具体建议中康有为陈述了办报的必要性。他写道:“近开报馆,名曰新闻,政俗备存,文学兼述。小之可以观物价,琐之可以见土风。清议时存,等于乡校,见闻日辟,可通时务。外国农业、商学、天文、地质、教会、政律、格致、武备各有专门,以为新报,尤足以开拓心思,发越聪明,与铁路开垦实相表里;宜纵民开设,并加奖励,庶裨政教。”这就是有名的“公车上书”,其中的思想明显源于西方,但对当时的中国是切实可行的。
    5月29日,他又写了一封长达13000字的上皇帝书,内容与“公车上书”相似,只是强调了变法的紧迫性。这是第三次上书。
    6月23日,康有为写了第四封上皇帝书,提出“设议院以通下情”的主张,表明了他的政治要求。这封信中有“设报达聪”的建议,他写道:“宜令直省要郡各开报馆,州县乡镇亦会续开,日月进呈,并备数十副本发各衙门公览。虽乡校或非宵旰寡暇,而民隐咸达,官匿皆知。”他还建议购买各种外国报纸,如《泰晤士报》等,“令总署派人每日译其政艺,以备一览,并多以印副本,随邸报同发,俾百僚咸通悉敌情,皇上可周知四海。”由于顽固派的阻挠,这封信没有递上去。
    此后,康有为就着手办报。同年8月17日,《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析国人办报热潮出现的原因、特征与意义。

    正确答案: (1)原因: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维新成员的推动,以及一些倾向维新变法的政府官僚对国人办报的赞同与支持,一起推动办报。
    (2)意义:
    ①两个突破,即突破了外报在华的垄断地位,又突破了封建王朝的言禁。
    ②两个开端,即我国的政治家办报和政党报刊,都由此发端。
    ③两个创新,即在新闻思想和报刊文风两个方面出现新面貌。
    (3)特征:全国性、多样性、进步性等。
    全国一些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开始创办报刊,但尚未形成全国网络;有综合性的时事政治报刊,也有商业报刊、文艺报刊、科技报刊等,但数量不多,特色不鲜明;宣传变法自强,介绍新知识,表现了爱国热情,发挥了启蒙作用,但还没有“唤起民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胡适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论断的?他所提倡的“容忍”与他所追求的“自由”,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正确答案: 胡适在经过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思想、宗教等历史几十年深入研究探索总结之后,提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论断。他所说的容忍主要是指容忍异己的思想、信仰等,他所追求的自由也是在首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见解的度量的基础上的自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书院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始于唐代,宋代繁荣兴旺。
    (1)宋初官学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
    (2)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促进了书院的发展;
    (3)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
    (4)佛教禅林的影响;
    (5)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及应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原因、特点及代表刊物。

    正确答案: (1)成因
    ①维新派人士要向全社会宣传自己的变法主张,要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报刊是最好的工具。
    ②光绪皇帝的允许和支持为报刊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2)特点:1、数量多2、地区广3、品种多
    (3)代表刊物:《知新报》、《国闻报》(、《湘报》与《湘学新报》等。
    解析: 暂无解析